人生於天地之間,無終始者非君子也 出自那裡

時間 2022-02-27 12:45:23

1樓:e拍

出自元末明初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袁本初敗兵折將,關雲長掛印封金》。

原文是:

關公曰:「人生天地間,無終始者,非君子也。吾來時明白,去時不可不明白。」

譯文是:

關羽說:「生於天地間的人們,做事要有始有終,有頭有尾。我來的時候明明白白,那麼我去的時候也一定要明明白白。」

這是關羽在掛印封金、千里尋主前所說,當時寄居曹操籬下的關羽得知劉備在袁紹處,陳震讓他馬上就走時,關公卻要待「辭卻曹操」然後再走。表明了關羽做事光明磊落、「君子坦蕩蕩」的情懷禮義。

擴充套件資料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

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鉅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舞臺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裡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創作背景

元末明初,社會矛盾尖銳,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群雄割據,多年戰亂後朱元璋剿滅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間人民流離失所。

羅貫中作為一名雜劇和話本作者,生活在社會底層,瞭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作為底層的知識分子思考,並希望結束動盪造成的悲慘局面。由此就東漢末年的歷史創作了《三國演義》這部歷史**。

羅貫中在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礎上,吸收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故事,寫成《三國演義》。現存最早刊本是嘉靖元年(2023年)刊刻的,稱為嘉靖本,題「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後學羅本貫中編次」。

繼嘉靖本之後,新刊本大量出現,它們都以嘉靖本為主,只做了些插圖、考證、評點和文字的增刪、卷數和回目的整理等工作。清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對嘉靖本《三國演義》作了一些修改,主要是整理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等,內容沒有大的改動。

2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演義得一句詞言

——關羽

3樓:匡偲

不是關羽說的那麼是誰說?

關羽臨死時說:人生天地間,無始終者,非君子也。吾來時明白,去時不可不明白。 什麼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關羽不是在臨死時說這話,而是在掛印封金、千里尋主前所說,當時寄居曹操籬下的關羽得知劉備在袁紹處,陳震讓他馬上就走時,關公卻要待「辭卻曹操」然後再走。

這番話的意思是做人要有始有終,來得明白,去也要明明白白。這表明關羽做事光明磊落、「君子坦蕩蕩」的情懷禮義。

原文:關公看書畢,大哭曰:「某非不欲尋兄,奈不知所在也。

安肯圖富貴而背舊盟乎?」震曰:「玄德望公甚切,公既不背舊盟,宜速往見。

」關公曰:「人生天地間,無始終者,非君子也。吾來時明白,去時不可不明白。

吾今作書,煩公先達知兄長,容某辭卻曹操,奉二嫂來相見。」震曰:「倘曹操不允,為之奈何?

」公曰:「吾寧死,豈肯久留於此!」震曰:

「公速作回書,免致劉使君懸望。」關公寫答雲:

竊聞義不負心,忠不顧死。羽自幼讀書,粗知禮義,觀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嘗不三嘆而流涕也。前守下邳,內無積粟,外無援兵;欲即效死,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斷首捐軀,致負所託;故樂暫且羈身,冀圖後會。

近至汝南,方知兄信;即當面辭曹公,奉二嫂歸。羽但懷異心,神人共戮。披肝瀝膽,筆楮難窮。

瞻拜有期,伏惟照鑑……

——關羽暫歸曹操時,有三事之約,離開曹操,有數次辭別,不得見,又修書辭別。的確「來得明白,去得明白。」光明磊落。真可謂忠貞不二,義重如山。

5樓:五月

人生在天地之間,侍奉兩個或以上君主的,不是君子.我關羽從出生就明白這個道理,現在要死了,怎麼能不明白呢?

這是在拒降,同時表達自己對劉備的忠誠.

6樓:

就是說他要明明白白的來,也要明明白白的死。可能是孫權勸降,他表示拒絕,所以這麼說吧。

7樓:楊塘黃四冷飲批發

這番話的意思是做人要有始有終來的,明白去也要明明白白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出自**,什麼意思?

8樓:匿名使用者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出自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莊周的《知北遊》。意思是:人生於天地之間,就像駿馬穿過一個狹窄的通道,瞬間而過罷了。

原文: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寥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類悲之。解其天韜,墮其天帙。

紛乎宛乎,魂魄將往,乃身從之。乃大歸乎!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知也,非將至之所務也,此眾人之所同論也。

彼至則不論,論則不至;明見無值,辯不若默;道不可聞,聞不若塞:此之謂大得。

譯文:人生於天地之間,就像駿馬穿過一個狹窄的通道,瞬間而過罷了。自然而然地,全都蓬勃而生;自然而然地,全都順應變化而死。

業已變化而生長於世間,又會變化而死離人世,活著的東西為之哀嘆,人們為之悲憫。可是人的死亡,也只是解脫了自然的捆束。

毀壞了自然的拘括,紛紛繞繞地,魂魄必將消逝,於是身形也將隨之而去,這就是最終歸向宗本啊!不具有形體變化而為有了形體,具有形體再變化而為消失形體,這是人們所共同瞭解的,絕不是體察大道的人所追求的道理,也是人們所共同談論的話題。

體悟大道的人就不會去議論,議論的人就沒有真正體悟大道。顯明昭露地尋找不會真正有所體察,巨集辭巧辯不如閉口不言。道不可能通過傳言而聽到,希望傳聞不如塞耳不聽,這就稱作是真正懂得了玄妙之道。

擴充套件資料:

《知北遊》鑑賞

《知北遊》「外篇」的最後一篇,以篇首的三個字作為篇名。「知」是一寓託的人名,「北遊」指向北方遊歷。在傳統的哲學體系中,北方被叫做「玄」,「玄」指昏暗、幽遠,因此北方就是所謂不可知的地方。

篇文認為「道」是不可知的,因此開篇便預示了主題。

本篇內容主要是在討論「道」,一方面指出了宇宙的本原和本性,另一方面也論述了人對於宇宙和外在事物應取的認識與態度。

全文自然分成十一個部分,第一部分至「以黃帝為知言」,主要說明大道本不可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因為宇宙萬物原來都是「氣」,「氣」聚則生,「氣」散則死,萬物歸根結底乃是混一的整體。

第二部分至「可以觀於天矣」,基於第一部分的認識,進一步提出「至人無為,大聖不作」,一切「觀於天地」的主張,即一切順其自然。第三部分至「彼何人哉」,寫齧缺問道,借被衣之口描述寂志守神的體道之法。

第四部分至「又胡可得而有邪」,寫舜與丞的對話,指出生命與子孫均不屬於自身,一切都是自然之氣的變化。第五部分至「此之謂大得」,通過老聃跟孔子的談話,描述大道存在的獨特方式,藉以說明大道的特點。這一部分在全篇中處於重要地位。

第六部分至「彼為積散非積散也」,說明大道雖不可知卻「無所不在」,對道的性質作了進一步的論述。第七部分至「不遊乎太虛」,借寓言人物的話,進一步指出道「不可聞」、「不可見」、「不可言」的特點。既然大道不具有形象性,當然也就「不當名」,不可言傳。

第八部分至「何從至此哉」,寫「有」與「無」的關係,「有」與「無」的相對性仍是基於「有」,只有「無無」才是真正基於「無」。第九部分至「物孰不資焉」,寫捶制帶鉤的老人用心專一。

第十部分至「亦乃取於是者也」,通過道化了的孔子之口,討論宇宙的開始,提出「無古無今,無始無終」的觀點。餘下為第十一部分,寫孔子對顏淵的談話,討論變化與安於變化,指出要「無知」、「無能」、「去言」、「去為」。

《知北遊》在「外篇」中具有重要地位,對於瞭解《莊子》的哲學思想體系也較為重要。篇文所說的「道」,是指對於宇宙萬物的本原和本性的基本認識。篇文認為宇宙萬物源於「氣」,包括人的生死也是出於氣的聚散。

篇文還認為「道」具有整體性,無處不在但又不存在具體形象,貫穿於萬物變化的始終。篇文看到了生與死、長壽與短命、光明與幽暗都具有相對性,既是對立的,又是相生、相互轉化的。

但基於宇宙萬物的整體性和同一性認識,篇文又認為「道」是不可知的,「知」反而不成其為「道」,於是又滑向了不可知論,主張無為,順其自然,一切都有其自身的規律,不可改變,也不必去加以改變。

9樓:匿名使用者

人生在世和世界萬物相比不過是短短一瞬間,在還沒有好好體會的時候,他就過去了或者嘎然而止。

所以該珍惜的要珍惜,該放棄的要放棄,不要太執著或者拘泥於一定事物之上。

人活天地間要得其所不枉其一生就可以了。

樓主那句話出自莊子,莊周夢蝶和他在妻子去世後鼓盆而歌的典故大家也都知道,

莊子用他的睿智在幾千年前就給了我們一個人生的態度,

看看我們現在自己在塵世間的種種惺惺作態,也只能在古人面前汗顏長嘆,自愧不如了。

那句話的具體含義上面的朋友都解釋的很清楚了,人人都知道他的字間之意,真正的得其真味又能有幾個?

白駒過隙:白駒,白色的駿馬,比喻太陽;隙,縫隙。像白色的駿馬在縫隙前飛快地越過。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光陰易逝。出自《莊子

10樓:匿名使用者

它形容人生的短暫,叫我們好好珍惜,不要輕易放棄,努力作出一番事業來。《莊子

11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莊周的《知北遊》

《莊子秋水》原文翻譯

12樓:匿名使用者

於是焉,河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已

天地之間的歌歌詞,天地之間的歌的歌詞

喜洋洋 歌曲名 天地之間的歌 歌手 小蓓蕾組合 兒歌曲庫01 從地到天 從天到地 萬事萬物多麼生機 多麼生機 啦 誰能揭開這些奧祕 誰就變得聰明無比 啦 從天到地 從地到天 天上地下多麼壯觀 多麼壯觀 啦 誰能學會用手用腦 共同建造幸福樂園 啦 最強大腦花 央視 天地之間 主題曲 作詞 喬羽 作曲 ...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寧洛雨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是形容人生匆匆而過的意思。其中忽然就是很快,已就是停止,結束的意思。所以可譯為 人生存在天地之間,像白駒過隙,很快就結束了。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生活在天與地之間,生命的歷程猶如一隻小馬駒在一道細小的門縫前一閃而過一樣,很快的樣子這樣。它形容人生的短暫,...

現在84歲的人生於什麼時代?

84歲屬於人生的老年階段,這個時候的人應該多把事情看得很透徹,已經明白隨遇而安。現在84歲的人出生於1936年,大約是上一個世紀,也就是20世紀30年代出生的。現在84歲的人生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是1936年出生的。現在84歲的人生於什麼年代?現在84歲的人應該是生於30年代,是上個世紀,193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