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赫連知秋
檢舉 中國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學校。那時學校的名字叫「癢」。高一級的大學叫「上癢」,低一級的小學叫「下癢」。
到了夏朝(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把學校又分成了四個等級,按級別叫做:「學」、「東序」、「西序」、「校」。
到商朝(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2023年)時,又把這四種學校的名字給為:「學」、「右學」、「左學」、「序」。
後來的朝代還有在王府裡設立的學校,叫「辟雍」、「成均」等。
到漢代(公元206年——公元23年),最高一級的學校稱做「太學」,下面分別稱做「東學」「西學」「南學」「北學」。再後來把「太學」改為「國子學」,「國子寺」,「國子監」。漢代,是中國古代教育史上一個比較昌盛的時期。
漢代的學校分為官學與私學兩種。其中私學的書館,亦稱蒙學,系私塾性質,相當於小學程度。
到離現在最近的明朝(公元2023年——公元2023年)、清朝(公元2023年——公元2023年),「國子監」已經不是學校的性質了,成為國家專門管理教育的機構。而這時候一般的學校稱為「書院」、「書堂」、「私塾」等。
2樓:匿名使用者
赫連知秋的回答整體來說不錯,稍有謬誤。最初的學校不是「癢」,而是「庠」
中國從古至今朝代名稱 40
3樓:大漢王朝大司馬
中國歷史朝代簡表朝代 起止年代 建立人 都 城黃帝堯舜禹 約170萬-2023年前 黃帝堯|舜 /夏朝 前2100-1600 啟 陽城
商朝 前1600-1100 湯 亳→殷
西周 前1100-771 武王 鎬
東周 前770-256 周平王 洛邑
春秋 前770-476 / 洛邑
戰國 前475-221 / /
秦朝 前221-206 秦始皇 咸陽
西漢 前202-公元8年 漢高祖 長安
新朝 8-23 王莽 長安
東漢 25-220 光武帝 洛陽
三國 魏 220-265 曹操 洛陽
蜀 221-263 劉備 成都
吳 229-280 孫權 建業
西晉 265-316 司馬炎 洛陽
東晉 317-420 司馬睿 建康
十六國 304-439 / /
南北朝 420-581 / /
隋朝 581-618 楊堅 大興
唐朝 618-907 唐高祖 長安
五代十國 907-960 / /
宋朝 北宋 960-1127 趙匡胤 開封南宋 1127-1279 高宗 臨安
遼朝 916-1125 耶律阿寶機 上京
西夏 1038-1227 李元昊 興慶
金朝 1115-1234 阿骨打 中都
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 大都
明朝 1368-1644 朱元璋 南京→北京清朝 1644-1911 努爾哈赤 北京
4樓:匿名使用者
夏朝--約公元前
22世紀
-公元前17世紀
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
周朝--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贏政)統一六國,之後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帝位,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漢高祖(劉邦)->漢文帝->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公元220-280 年劉備、曹操、孫權爭奪天下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東晉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樑、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
宋朝--公元960年,北宋宋太祖(趙匡胤)南宋(趙構)(公元1127-2023年)。
元朝--2023年-2023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
明朝--公元1368-2023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2023年
5樓:逝去的__記憶
夏朝 前2023年 - 前2023年
商朝 前2023年 - 前2023年
周朝 前2023年 - 前256年
西周 前2023年 - 前771年
東周 前770年 - 前256年
春秋 前770年 - 前476年(三家分晉始為戰國)戰國 前475年 - 前221年
秦朝 前221年 - 前207年10月
西楚 前206年2月 - 前203年12月漢朝 前202年 - 220年
西漢 前202年2月 - 8年12月
新朝 9年 - 23年
東漢 25年 - 220年
三國 220年 - 280年
曹魏 220年 - 265年
蜀漢 221年 - 263年
孫吳 222年 - 280年
晉朝 265年 - 420年
西晉 265年 - 316年
東晉 317年 - 420年
十六國 304年 - 439年
漢前趙 304年 - 329年
成漢 304年 - 347年
前涼 314年 - 376年
後趙 319年 - 351年
前燕 337年 - 370年
前秦 351年 - 394年
後秦 384年 - 417年
後燕 384年 - 407年
西秦 385年 - 431年
後涼 386年 - 403年
南涼 397年 - 414年
南燕 398年 - 410年
西涼 400年 - 421年
夏 407年 - 431年
北燕 407年 - 436年
北涼 397年 - 439年
南北朝 420年 - 581年
南朝 南朝宋 420年 - 479年
南朝齊 479年 - 502年
南朝梁 502年 - 557年
南朝陳 557年 - 589年
北朝439年 - 581年
北魏 386年 - 534年
東魏 534年 - 550年
北齊 550年 - 577年
西魏 535年 - 556年
北周 557年 - 581年
隋朝 581年 - 618年
唐朝 618年 - 907年
五代十國 907年 - 979年
五代 907年 - 960年
後梁 907年 - 923年
後唐 923年 - 936年
後晉 936年 - 946年
後漢 947年 - 950年
後周 951年 - 960年
十國 (902年 - 979年)
吳越 (907年-978年,893年開始割據)閩國 (909年-945年,893年開始割據,當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南平 (924年-963年,907年開始割據,即荊南國)楚國 (907年-951年,896年開始割據)吳國 (902年-937年,892年開始割據)南唐 (937年-975年)
南漢 (917年-971年,905年開始割據)北漢 (951年-979年)
前蜀 (907年-925年,891年開始割據)後蜀 (934年-965年,925年開始割據)宋朝 北宋 960年 - 2023年
南宋 2023年 - 2023年
遼朝 947年 - 2023年
西遼 2023年 - 2023年
西夏 2023年 - 2023年
金朝 2023年 - 2023年
元朝 2023年 - 2023年
明朝 2023年 - 2023年
清朝 2023年 - 2023年
6樓:么娘
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春秋、戰國、
秦朝、西漢、新朝、東漢、三國(魏蜀吳)、
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
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朝、
遼朝、西夏、金朝、元朝、明朝、清朝
7樓:雪青玄
夏商西周繼,春秋戰國承。
秦後西東漢,三國西東晉。
對峙南北朝,隋唐大統一。
五代和十國,宋遼與夏金。
元明清三朝,中國疆土定。
中國從古到今所有皇帝名稱
中國從古至今朝代名稱順序是什麼?
8樓:秋名山的86來了
中國歷史朝代簡表 朝代 起止年代 建立人 都 城黃帝堯舜禹 約170萬-2023年前 黃帝堯|舜 /夏朝 前2100-1600 啟 陽城
商朝 前1600-1100 湯 亳→殷
西周 前1100-771 武王 鎬
東周 前770-256 周平王 洛邑
春秋 前770-476 / 洛邑
戰國 前475-221 / /
秦朝 前221-206 秦始皇 咸陽
西漢 前202-公元8年 漢高祖 長安
新朝 8-23 王莽 長安
東漢 25-220 光武帝 洛陽
三國 魏 220-265 曹操 洛陽
蜀 221-263 劉備 成都
吳 229-280 孫權 建業
西晉 265-316 司馬炎 洛陽
東晉 317-420 司馬睿 建康
十六國 304-439 / /
南北朝 420-581 / /
隋朝 581-618 楊堅 大興
唐朝 618-907 唐高祖 長安
五代十國 907-960 / /
宋朝 北宋 960-1127 趙匡胤 開封南宋 1127-1279 高宗 臨安
遼朝 916-1125 耶律阿寶機 上京
西夏 1038-1227 李元昊 興慶
金朝 1115-1234 阿骨打 中都
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 大都
明朝 1368-1644 朱元璋 南京→北京清朝 1644-1911 努爾哈赤 北京
求中國從古至今的朝代名稱和君王
9樓:匿名使用者
夏朝: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262363665
約前2070-前2023年 安邑 山西夏縣 禹帝姒文命(夏禹) 商朝:前1600-前2023年 亳 河南商丘 商太祖子履(商湯) 周朝:前1046-前256 西周:
前1046-前771年 鎬 陝西西安 周武王姬發 東周:前770-前256年 雒邑 河南洛陽 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前770-前475年 戰國:
前475-前221年 秦朝:前221-前207年 咸陽 陝西咸陽 秦始皇趙政[1][2][3] 漢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西漢:
前206-公元8年 長安 陝西西安 漢高祖劉邦 包括新朝(由新帝王莽所建,9-23)和玄漢(由漢更始帝劉玄所建,23-25) 東漢:25-220年 雒陽 河南洛陽 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220-280 曹魏:
220-265年 洛陽 河南洛陽 魏文帝曹丕 蜀漢: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漢昭烈帝劉備 孫吳:222-280年 建業 江蘇南京 吳大帝孫權 晉朝:
265-420 西晉:265-316 洛陽 河南洛陽 晉武帝司馬炎 東晉:317-420 建康 江蘇南京 晉元帝司馬睿 十六國 304-439 南北朝:
(420-589年) 南朝: 宋:420-479 建康 江蘇南京 宋武帝劉裕 齊:
479-502 建康 江蘇南京 齊高帝蕭道成 樑:502-557 建康 江蘇南京 梁武帝蕭衍 陳:557-589 建康 江蘇南京 陳武帝陳霸先 北朝:
北魏: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魏道武帝拓跋珪 洛陽 河南洛陽 東魏:534-550 鄴 河北臨漳 魏孝靜帝元善見 西魏:
535-556 長安 陝西西安 魏文帝元寶炬 北齊:550-577 鄴 河北臨漳 齊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581 長安 陝西西安 周孝閔帝宇文覺 隋朝:
581-618 大興 陝西西安 隋文帝楊堅 唐朝:618-907 長安 陝西西安 唐高祖李淵 五代十國:907-979 後梁:
907-923 汴 河南開封 梁太祖朱晃 後唐:923-936 洛陽 河南洛陽 唐莊宗李存勖 後晉:936-947 汴 河南開封 晉高祖石敬瑭 後漢:
947-950 汴 河南開封 漢高祖劉暠 後周:951-960 汴 河南開封 周太祖郭威 吳:908-937 吳宣帝楊隆演 南唐:
937-975 金陵 江蘇蘇州 南唐烈祖李昪 前蜀:907-925 前蜀高祖王建 後蜀:934-965 後蜀高祖孟知祥 南漢:
917-971 南漢高祖劉
關於誠信的作文從古至今,關於誠信的作文從古至今400字
誠信勝過金 金子,大家都知道,那是一個閃閃發光,又有許多用的東西。但是最美的是金子嗎?不,最美的是誠信。言而有信 一諾千金是我們的祖先代代相傳的美德。信用即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又是一種無形的財富,還是連線友誼的無形紐帶。一個誠實的人,不論他有多少缺點,同他接觸時,心神會感到清爽。這樣的人,一定能找到幸...
從古至今文字的變化,從古到今中國的文字的變化是什麼?
大傻包子 漢字嗎?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隸書 楷書 草書 行書等八種字型 其中有的已簡化,另加簡化字楷書,共九種字型 金文的少數字用籀文或戰國文字等字型代替。 進變成運,團變成團,媮變成偷。 甲骨文 秦小篆 隸書 繁體字 簡體字 從古到今中國的文字的變化是什麼? keyqiang刀疤強 從商代甲...
正確的中國從古至今的朝代排列順序是什麼啊
夏,商,周 西東 春秋,戰國,秦,漢 西東 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 北南 元,明,清望採納 謝謝 中國歷史朝代表 夏 約前2071 約前1600 商 約前1600 約前1046 周 西周 前11世紀 前771 東周 前770 前771 春秋 前770 前256 戰國 前475 前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