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當願眾生

時間 2021-12-20 07:34:11

1樓:息滅貪瞋痴

皈依了沒有在你自己!你能把你念的這一段落實在生活中,點點滴滴不漏,你真皈依了!世間人可能不承認,佛菩薩承認!

如果不能落實,你沒有皈依!等於在佛菩薩形象面前打妄語!即使出家人給你傳授,世間人承認你皈依了,佛菩薩不承認!

2樓:匿名使用者

我自覺自願信仰,依靠佛陀,希望所有眾生,都能夠自覺自願信仰,依靠佛陀,願他們因為信仰,依靠佛陀而得到佛陀的加持,走上偉岸的成佛之道,並且他們都能夠發無上的決定成佛之心。

我自覺自願的信仰,依靠佛法,希望所有眾生,都能夠自覺自願的信仰,依靠佛法,願他們都能深入佛的教法,一切經藏中,他們的智慧會像大海一樣浩淼無窮。

我自覺自願的信仰,依靠傳播佛法的僧眾,不論現出家還是在家相,希望所有眾生,都能夠上求無上正真之道,下化眾生,他們度眾生的過程中沒有任何障礙。

向佛菩薩眾及諸賢聖僧行五體投地禮,雙手合十。

求教。佛教三自皈依裡面每句話,具體是啥意思?

3樓:釋歡顏

自歸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解】自己歸依了佛,應該要發願,盼望眾生,大家明白佛的大道理,發出最高的道心來。

【釋】修行的人,不獨是自己顧自己,一定要顧到眾生,才可以算是發菩薩心,發大乘心。所以要發大願心,盼望眾生大家都明白佛的大道理。

「體解」的「體」字,是體貼到的意思,就是明白的意思。「大道」,就是佛的道理。「無上心」,就是大慈大悲的佛心,度脫眾生的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解】自己歸依了佛法,應該要發願心,盼望眾生,大家的知識,都能夠進到佛經的深固幽遠、最奧妙的道理裡頭去(道理不是粗淺的,所以叫深。佛法不可以破壞的,所以叫固,有堅固的意思在裡頭。祕密的真理,不容易明白的,所以叫幽。

沒有窮盡的,所以叫遠。奧,是深奧。妙,是極好)。

使得大眾的智慧,像海一樣的大,一樣的深。

【釋】「經藏」,就是佛經,所說的都是佛法。既然歸依了佛法,就應該一心一意的在佛法裡頭用功。「深入」兩個字,就是認真用功,自己的心,同了佛經上所說深妙的道理,都覺得相合,沒有一些牴觸的意思。

既然心能夠同佛經上深妙的道理相合,那末自然智慧一天增長一天,直像海一樣的大,一樣的深了。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解】自己歸依了僧,應該要發願心,盼望眾生,大家都做**師,許多的出家人都歸他管理,並且大家都和合在一塊兒,一些沒有妨礙。

【釋】「統」字,是總共的意思。「理」字,是管理的意思。譬如做了寺院裡頭的方丈,那末所有寺院裡頭的出家人,就都歸他管理。

現在既經歸依了僧,就應該盼望眾生,大家將來都能夠做大方丈,或是做**師。所有出家的人,一齊都歸他管理。並且大家都是很和氣的,合在一塊兒,你不礙我,我不礙你。

和南聖眾。

【解】「和南」兩個字,就是頂禮(先把兩手合攏來,放在胸前。再把右手移開,慢慢的向下,身體也慢慢的彎下去。右手按著了地,再把左手也按著了地,頭便在那兩手的中間,叩至地上。

再把兩手分開來,放在頭的左右兩邊,慢慢的翻轉來,手掌向上稍停一刻。手再翻回來,按著地上,把身體慢慢的起來。仍舊把兩手合攏來,放在胸前,再照前面所說的樣子拜下去。

這個叫做頂禮,也叫頭面接足禮。因為頭著了地,兩手分開,放在頭的左右兩邊,是接住佛的兩足的意思,所以叫接足。這種禮拜,是最恭敬的),顯出恭敬的意思來。

「聖眾」,是許多的聖人,所有一切的菩薩、羅漢,都包括在裡頭。起初先拜佛,中間唸經,末後拜一切菩薩,同了賢聖的僧人。可以顯出從起初到末了,總是敬禮三寶的意思。

【釋】這一句,實在並不在三皈依正文裡頭的。念三皈依的大眾,只要唸到「一切無礙」,就完了。這一句,是應該敲磬子的人唱的,是叫各人一齊頂禮菩薩、羅漢,同了一切賢聖僧。

拜三拜,就算功課完了,各人都可以退了。

4樓:海印放光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意思是說,我們既然皈依了佛寶,應當生起這樣的願心,願眾生都能夠體悟解脫生死輪迴的大道,發修道成佛的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意思是說我們既然皈依了法寶,應當生起這樣的願心,願眾生都能夠精通佛法,所得智慧象大海一樣多。所有的經典,譬如一個大寶藏,裡面蘊藏著無量的法寶。想要精通佛法,必須深入研究經典,所以說要去深入經藏。

通過深入經藏,而學習到出世的覺智,又深又廣猶如大海,故稱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意思是說我們既然皈依了僧寶,應當生起這樣的願心,願眾生不但能夠與大眾和合,還要具有使大眾和合的智慧,並且種種行持都不防礙。「統」就是統統所有的,總括的大眾化的;「理」就是調理順暢的,有道理規矩的。

大眾在一起要互助互愛,不要互相坑害,想達到和諧共處,就得遵紀守法,要遵守一定的規矩,做人還得要有愛心有智慧,不能光想到自己,還得要考慮到大家的感受,人與人之間,相互的理解與支援,相互的忍讓與關心,才能做到沒有障礙。

和南聖眾——恭敬頂禮佛菩薩以及聖賢僧

5樓:明城老仙

佛是「覺悟」的意思。

佛教給我們「皈依覺,覺而不迷」。

沒有接受佛教導的時候,我們都是「迷而不覺」。從迷回過頭來,要覺悟。

佛**,從今天受了「三皈」之後,你就要曉得,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要利人,利他!真正利己。我們要想自己得幸福美滿,乃至於家庭事業,樣樣順利,你就照佛這個話去做。

從迷回過頭來,依覺,這個叫「皈依佛」。

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見」。

法是對宇宙、人生正確的見解、正確的思想;

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無量的苦惱,苦惱從什麼地方來?對於自己、對於自己生活環境,不能夠明瞭,於是產生了錯誤的想法、看法,這樣才帶來了許許多多的苦難。如果我們能夠將自己,以及自己生活環境,徹底明白,真正搞清楚,我們的思想、見解就正確,這樣一切苦自自然然就消除,而享受的是真正的快樂,佛法教導我們的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方法,由此可知,佛陀的教育實實在在可帶給一切眾生真正的幸福。

皈依僧僧是「清淨、一塵不染、和合」的意思。

所謂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是自性淨。其實學了佛,我們也沒有真的回頭!為什麼這麼說法?

因為我們心還是被汙染,妄想是汙染、分別是汙染、執著是汙染,貪瞋痴是最嚴重的汙染,叫三毒!所以,你瞭解事實真相了,你就會統統放下,不再染著了,恢復到身心清淨,所以,你才曉得從一切汙染回過頭來,依清淨心,這叫「皈依僧」。

6樓:煩惱即菩提

自從皈依佛,就要像佛一樣,發菩提心,體悟大道。

自從皈依法,就要深入經藏,求得如大海一般的智慧。

自從皈依僧,就要但當僧人的責任,救度眾生,說法無礙,修行無礙。

和南是禮拜的意思。

7樓:匿名使用者

去看看太虛大師寫的三寶歌吧,對這個闡述的挺好。

8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說學佛的人是三寶**,所謂三寶即佛、法、僧,要皈依佛教,自然首先得皈依這三寶,佛寶為三世一切諸佛,他們是覺悟的標誌;法是佛所說的能讓我們解脫成就的各種教理,也就是所謂的經、律、論三藏;僧就不用說了,是弘揚佛法的人,即比丘或比丘尼。

9樓:匿名使用者

淨空法師** http://www.amtb.tw/ 右邊 修學指南

三皈傳授部分,有詳解。

10樓:不知冷熱心

多看佛學書籍,生命電視臺上有詳細的解說三皈依的!!!

11樓:

12樓:pl相乘被s除

都說的有理,其莫過於苦渡眾生 自檢覺悟

覺而不迷!!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出自什麼佛經 5

13樓:匿名使用者

肯定不是世尊說的。

哪有老師教學生說你來皈依我啊。

這裡所說的皈依佛,是說皈依自己的自性。眾生平等,人人本是佛。

一般受持三皈時會這樣說。

所以,這句不是出自佛經。

14樓:隱界藏身

缽依三寶是學佛的基礎,要受持五戒,發無上菩提心是指救世的大悲心,像地藏菩薩為了救度在地獄受苦的眾生而不顧自身涉入水深火熱的地獄之中併發願不度完地獄眾生誓不成佛!以及觀音大士為了救濟苦難眾生不貪西方之樂而入世(離世:指已斷除貪,嗔,痴,六根清淨,已無煩惱,不在輪迴之中)受百千萬劫!

至於發無上心出自哪部經我並不清楚,你可以看看《地藏菩薩本願經》

戰爭時期的佛菩薩仙家都幹嘛了

15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的佛菩薩,也是每個國家宗教跟國家其他宗教,文明的衝擊碰撞融合。所謂的戰爭,都是資源利益不均勻。而又說菩薩在哪,不就是,其他國家民生利益不能和睦共享所致,也就出現了戰爭,這不一切一直迴圈往復。

16樓:匿名使用者

宗教只是一種宣傳的手段,戰爭年代,宣傳的人 活不下去,只有和平年代,才可以活下去,才能宣傳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20

17樓:小雨手機使用者

佛教思想的核心內容便是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發慧。鳥巢禪師把這三個字通俗易懂地表達成十六個字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佛教的基本教義為四諦說、八正道和十二因緣。

四諦包括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苦諦是把社會人生的一切判定為苦,集諦是講造成痛苦的原因,滅諦就是要人們消滅造成痛苦的原因,道諦是向佛教徒指明解脫的途徑,可概括為八正道。

18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思想的核心內容便是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發慧。

佛教的基本教義為四諦說、八正道和十二因緣。

四諦包括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苦諦是把社會人生的一切判定為苦,集諦是講造成痛苦的原因,滅諦就是要人們消滅造成痛苦的原因,道諦是向佛教徒指明解脫的途徑,可概括為八正道。

擴充套件資料

佛教的教義

1、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磐寂靜。這就是「三法印」,指出了世界一切現象的本質是運動的,不斷變化的;並不存在一個所謂的「自我」,因而也沒有自有永有的神明,人也不應該執著於靈魂的說法,因為這一切都如同夢幻泡影,是因緣和合而成;只有究竟的涅磐圓寂才是真正的寂靜和平安。

2、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是一切諸佛教導眾生,尤其是人,正確對待因果的態度。儘管一切如鏡花水月,但業報昭彰,絲毫不爽。所謂「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3、既然我們得到了寶貴的暇滿人身,就應該萬分珍惜這個生命,利用它來修學佛法,所謂「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根據佛陀所教誨的「十二緣起」法,參破無明業障,勤修「四正勤」、「八正道」,皈依三寶,依戒起修,最終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4、在自己修學的過程中,還應當發「菩提心」,效法佛菩薩的大悲、大慈、大行、大願,自利利他,普度眾生,雖說力不遂心,但發願十分重要,總要盡力而為,在此過程中,要勉力修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六度萬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