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九族五服」中的「五服」有哪幾層意思

時間 2021-10-17 17:22:25

1樓:多比小精靈的腦洞世界

眾所周知,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一個非常注重血緣關係和家族聲譽的民族。一般來說,家族越大,所牽扯到的血緣關係也就越多,輩分和人數也越多。而所謂的「九族五服」就是與中華民族的這一傳統十分密切的一個詞。

通常來說,喜歡看影視劇的基本上都大致知道九族是什麼意思。畢竟影視劇裡,一旦大臣們犯了什麼不可饒恕的錯誤,皇帝就會下令「株連九族」。不過這「九族五服」中的「五服」究竟是什麼意思,估計瞭解的人就不多了。

所謂的五服,在古時有兩種意思,一是指朝堂裡的包括了天子、大夫、士的五等服從方式,專指國家治下的五個等級區域;二是指在家族中是以親疏為別而分成的的五種喪服。不過我們通常討論的都為後一種。我們都知道,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十分注重孝道的。

尤其是古代,對此更是有很明確的道德和法律規定。同時古人們的喪葬儀式也通常十分的繁雜,有著許多不同於如今的嚴苛儀式。古人們在葬禮上穿的衣服也被嚴格規定,而所謂的「五服」,其實也是古人們根據葬禮上與逝者的不同血緣關係和參加葬禮的性別以及輩分而設計出來的特別服飾。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五服」的具體類別。五服主要分為五類。首先,「一服」指的是逝者的父母或者是子女,這類和逝者關係最密切的人,在葬禮上也一定要穿上最破爛的喪服,來表示自己的悲痛之情。

「二服」主要是逝者的兄弟姐妹或是孫兒孫女以及自己兄弟姐妹的孩子,也就是自己的親侄子親侄女一類,「二服」在葬禮上也要穿著較破舊的喪服。

由「一服」和「二服」的穿著也可以推斷出五服的一個基本規律,那就是與逝者關係越近,要穿著越破舊的喪服。以此類推,「三服」主要指逝者爺爺的父親。而「四服」指的是自己爺爺的爺爺的後代,至於「五服」,就更遠了,通常「五服」被認為指的是自己爺爺的爺爺的後代的親戚生的孩子。

可見,到了「五服」,基本上血緣關係已經非常薄弱了。因此,出了五服,也基本上就不加以規定約束了。

2樓:鳳凰綠咬鵑

中國社會是由父系家族組成的社會,以父宗為重。其親屬範圍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後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孫的九個世代,通常稱為本宗九族。在此範圍內的親屬,包括直系親屬和旁系親屬,為有服親屬,死為服喪。

親者服重,疏者服輕,依次遞減,服制按服喪期限及喪服粗細的不同,分為五種,即所謂五服。

3樓:深知她是命

五服分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為五個等級,五服實際上往往指代血緣親疏。

4樓:墨墨天予

一、古時稱侯﹑甸﹑男﹑採﹑衛為五服。二、古代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這五個階級所穿的五等服裝樣式。三、古代根據與逝者的親疏關係為差等的五種喪服。

四、謂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以及自身五代。

5樓:愛我是小仙女

五服,在古時有兩種意思,一是指朝堂裡的包括了天子、大夫、士的五等服從方式,專指國家治下的五個等級區域;二是指在家族中是以親疏為別而分成的的五種喪服。

古代的「九族五服」中的「九族」有哪幾層意思?

6樓:言若顧

九族應該是指直系九代親屬,從高祖開始,然後是曾祖父這一代的、祖父、父親、自己、兒子、孫子、曾孫、玄孫這一輩的所有直系親屬。

7樓:lt_天天

九族」泛指親屬。但「九族」所指,諸說不同。一說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孫,即玄孫、曾孫、孫、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說是父族

四、母族

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兒之子(外孫)、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兒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從母子(孃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

8樓:看看這個人間

九族這個說法,在古代中是與封建王朝的刑法制度有很大的關聯性的,一般一個人犯了很大的罪,比如謀反罪,那麼,只僅僅有一個人犯法,他的同族往往都要受到牽連,或是斬首,或是被髮賣。然後在《三字經》中,對九族的說法是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自己、兒子、孫子、曾孫、玄孫這九類。一般,九族都泛指親屬,但是這親屬的範圍確實有很多的說法。

有一種說法是上面《三字經》裡的說法,然後另一種說法是指父親那一族裡即姑姑的兒女、姐妹的兒女、女兒的兒女、然後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兒女,還有母族那邊的,即外族父母、孃舅,同時也包括妻族這邊,也就是岳父岳母。所以,在古代因為有株連罪這個法律,往往犯了罪責的後果是相當大的。往往一著不慎,就舉族受牽連。

9樓:宵夜很好吃

"五服"制度是中國禮治中為死去的親屬服喪的制度。它規定,血緣關係親疏不同的親屬間,服喪的服制不同,據此把親屬分為五等,由親至疏依次是: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

中國封建社會是由父系家族組成的社會,以父宗為重。其親屬範圍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後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孫的九個世代,通常稱為本宗九族。服制按服喪期限及喪服粗細的不同,分為五種,即所謂五服。

斬衰,"衰"(讀做"催")就是指不縫緝的意思,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布製做,斷處外露不緝邊,喪服上衣叫"衰",因稱"斬衰"。表示毫不修飾以盡哀痛,服期三年。凡諸侯為天子、臣為君、男子及未嫁女為父母、媳對公婆、承重孫對祖父母、妻對夫,都要穿斬衰,是最重的孝服。

齊衰,喪服名。齊,下衣的邊。齊通纃,衰通縗。

是次於"斬衰"的喪服。用粗麻布製做,斷處緝邊,因稱"齊衰"。是用本色粗生麻布製成的。

自此制以下的孝衣,凡剪斷處均可以收邊;下襬貼邊都在砸邊際。服期分三年、一年、五月、三月。服齊衰一年,用喪杖,稱"杖期",不用喪杖,稱"不杖期"。

孫子、孫女為其祖父、祖母穿孝服;重子、重女為其曾祖父、曾祖母穿孝服;為高祖父、高祖母穿孝服均遵"齊衰"的禮制。

大功,亦稱"大紅"。喪服名。是次於"齊衰"的喪服。

用粗熟麻布製做。服期為九個月。是用熟麻布製作的,質料比"齊衰"用料稍細。

為伯叔父母、為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已嫁的姑、姐妹,以及已嫁女為母親、伯叔父、兄弟服喪都要穿這種'大功'喪服。

五服之外,古代還有一種更輕的服.喪方式,叫"袒免"。在史籍中記載:

朋友之間,如果親自前去奔喪,在靈堂或殯.葬時也要披麻;如果在他鄉,那就'袒免'就可以了。袒,是袒露左肩;免,指不戴冠,用布帶縛髻。

農村所說的"五服",指的是九族: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自己、兒子、孫子、曾孫、玄孫。這九代以外的本家族的人是"出五服"的人,關係較遠。

今人以為,這一說,最正確。在中國廣大農村地區普遍流行這一說法。

古代有「九族五服」,「五服指的到底是什麼呢?

10樓:爹叫我閨女

古代的五服其實指的就是在過去中國的禮法中,人們為自己的親屬服喪的一種制度。九族五服,其中九族很好理解,古代有種說法叫做「誅九族」就是這個意思,指的是一個人他上下九代人。不過有些人也理解為另外一種意思,偶爾還會包括他的岳父母家,或者是有師生關係的人家。

相比較於九族,五服的意思更加明瞭。

古代人去世以後,他的親屬都是要來憑弔服喪的。而在服喪期間穿的服裝不能隨意著裝,是有很嚴格的規定的。他的規定依據的是人們和死者之間的親疏關係不同,按照這個標準依次可以分為五個等級,也就是「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這就是五服。

它規定了人們在服喪時要穿的衣服,其他人只要一看著裝就明白了他和死者的關係,也不需要再詢問。

一般來說,五服其實就是五代人。而五代人以外的親屬,就是「出五服」了。五服以外的親屬對著裝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他們只需要到場憑弔就好了。

那時候人們都認為五服內的人是一家人,五服外則基本上沒有血緣關係了。也正是因為這個觀念,那時候男女通婚,都不允許在五服以內選擇配偶,和現在相比要求更加嚴格。

五服指的五代人是從自己開始往前推,直到高祖父那一輩才算完。放在現在來看,五代同堂是不可能的事,哪怕四代同堂也是可遇不可求。但是古代的人結婚早生育早,人們往往不滿二十歲就已經有了好幾個孩子,這樣世代延續下去,五服內的親人在世也不算十分罕見的事情了,所以說一般家裡有喜事或者喪事,都會對五服內的人做規定。

到現在,五代人幾乎不會同時存在,這個規定也就漸漸消失了。

11樓:似南歌初妤

指的是親人去世後弔唁服喪所穿的服裝,和死者的親疏關係分為5個等級,所以稱為五服。

12樓:言若顧

五服是由父系家族組成自高祖以下的後代男子及配偶,在這個範圍內的親屬,包括直系和旁系親屬,都叫有服親屬,死的時候要為他們服喪,後來就把五服就指五代人。

古時候的「九族五服」中的「五服」都是有什麼意思?

13樓:我真的是柳上惠

五服在歷史上有好幾種解釋。

一、衣服之禮儀

「五服」分為「成服」是指喪家親屬遵舊制穿著喪服,即所謂(披麻帶孝)。「除服」是指守喪期滿,脫去喪服,也叫(終喪)。「五服」是指舊時喪禮制,以親疏為差等,喪服分:

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種喪服,各的製法不同。「反服」是指長者之喪,幼者有服,而幼者之喪,長者反為持服,稱之為(反服)。「降服」舊制是指:

出繼而生身父母逝,或已出嫁女在遵禮「成服」時降低一等謂之(降服)。

第二,地域之特性

先秦時期,五服指代的是理想化的行政區劃理念。什麼意思呢?大家都知道,周朝實行的是分封制,依據各侯國距離京畿的遠近程度,分封為等級不同的小國。

也就是說,統治者按照親疏遠近,把不同的人劃歸到一起,以便他們對周王朝履行不同的責任義務。君王直接統治的地方稱為「甸服」,除此之外依次為「侯服、綏服、要服、荒服」,按照關係遠近逐漸遞減,封地也有所不同。

三、輩分之差距

五服指代的就是五輩人的意思,其實這個含義也是從喪禮服制的延伸而來,根據喪禮服制的不同,關係的親疏遠近,也很容易就區分出來了。五服雖然原本指代五種孝服,但是到了後來,就逐漸演變成了五輩人的意思。所以後來也就有了「五服之內為親」的說法,如果親戚間離得太遠,就會說「出了五服了」。

那麼大家一定也很好奇,五輩都具體指哪五輩呢?

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自己、兒子、孫子、曾孫、玄孫。這九代以外的本家族的人是「出五服」的人,關係較遠。這一說法在中國廣大農村比較流行。

農村人常說的「五服」是用來區分輩分直系血統、旁系血統的,「出五服」就不屬於「**」現象了。這種習俗和規定,可以避免由於近親通婚帶來的遺傳疾病,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五服」「六親」「九族」與「祖宗十八代」都是什麼意思?

14樓:沉夜孤星

「五服」、「六親」、「九族」與「祖宗十八代」,這裡真的需要普及一下,不要再搞不清啦! 五服就是親人死後,要為之穿喪服的五類親人。 一服主要是至親,發喪的時候要穿最破爛的喪服。

一服一定是與你有直接生養關係的,譬如你的父母,譬如你的兒女。 二服主要是兄弟姐妹,孫子孫女、親侄子、親伯親叔、親姑姑等,發喪的時候要穿較破的衣服。二服的話,你的親爺爺是大家的共同祖先。

三服是本家的堂兄弟、堂姐妹、堂姑等人。三服的親戚,你的曾祖,也就是你爺爺的父親,是大家共同的祖先。 四服是更遠的,通常你們不是很近,卻又都是你爺爺的爺爺(高祖)的直接後代。

五服是宗親關係中最遠的,可以簡單粗暴地理解為是四服的親戚生養的孩子。再往外就是出五服了,出了五服不意味著你們沒有共同血緣,而是你們的關係沒有那麼近而已,同輩的只能說是族兄、族弟、族姐姐、族妹妹。所謂六親,是指六種最親近的關係:

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夫妻。

所謂祖宗十八代,就是你的直接(父系)祖先和後代。 即:耳、雲、仍、晜、來、玄、曾、孫、子、父、祖、曾、高、天、烈、太、遠、鼻。

鼻祖是十八代的開山祖師,然後鼻祖生遠祖,遠祖生太祖,太祖生烈祖,烈祖生天祖,天祖生高祖,高祖生曾祖,曾祖生祖父(你爺爺),祖父生父親(你爹),父親生你,你生兒子,兒子生孫子,孫子生曾孫,曾孫生玄孫,玄孫生來孫,來孫生晜孫,晜孫生仍孫,仍孫生雲孫,雲孫生耳孫。加起來正好十八輩。

古代的「九族五服」中,「五服」有哪幾層意思

宵夜很好吃 五服 制度是中國禮治中為死去的親屬服喪的制度。它規定,血緣關係親疏不同的親屬間,服喪的服制不同,據此把親屬分為五等,由親至疏依次是 斬衰 齊衰 大功 小功 緦麻。中國封建社會是由父系家族組成的社會,以父宗為重。其親屬範圍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後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孫的九個世代,通常稱為...

古代有「九族五服五服指的到底是什麼呢

爹叫我閨女 古代的五服其實指的就是在過去中國的禮法中,人們為自己的親屬服喪的一種制度。九族五服,其中九族很好理解,古代有種說法叫做 誅九族 就是這個意思,指的是一個人他上下九代人。不過有些人也理解為另外一種意思,偶爾還會包括他的岳父母家,或者是有師生關係的人家。相比較於九族,五服的意思更加明瞭。古代...

人常說五服。五服是幾輩呀,五服是指哪幾輩?

依稀落花 五服指代五輩人。首先要說歷史上的 五服 是什麼?是中國禮治中為死去的親屬服喪的制度,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它規定血緣關係親疏不同的親屬間,服喪的服制不同,據此把親屬分為五等,由親至疏依次是 斬衰 齊衰 大功 小功 緦麻。也就是規定親朋好友去世了,什麼人應該穿什麼衣服。後來,五服也指代五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