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它是明朝萬曆年間的洪應明的一本語錄體著作.
據說起名《菜根潭》是因為作者把菜味比做世味,那麼種菜的只有厚培菜根才會有味.
全書分"總論卷"
"修身卷"
"為學卷"
"治家卷"
"為政卷"
"用人卷"
"治道卷"
"處世卷"
2樓:匿名使用者
【 菜根譚 】
【原文】
攻人之惡勿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過高,當使其可從。
【譯文】
責備別人的過錯不可過於嚴厲,要顧及到對方是否能承受。
教誨別人行善不可期望太高,要顧及對方是否能做到。
【原文】
憂勤是美德,太苦則無以適情怡性;淡泊是高風,太枯則無以濟人利物。
【譯文】
盡心盡力做事本是一種好的品德,但如果過分認真而致心力憔悴,就會使精神得不到調劑而喪失生活樂趣。
把功名利祿看得很淡本是一種高尚情操,但如過分清心寡慾,就對社會人生少有貢獻。
【原文】
人情反覆,世路崎嶇。
行不去處,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處,務加讓三分之功。
【譯文】
人情冷暖變化無常,人生道路崎嶇不平。
因此當你遇到走不通的路時,必須明白退一步的做人之法;當你事業一帆風順時,要有禮讓三分的胸襟和美德。
【原文】
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則群魔退聽;馭橫者先馭此氣,氣平則外橫不侵。
【譯文】
要**外在的**,必先制伏自己內心的**;自心的**降服之後自然安穩不動,那麼一切外在的**自然不起作用。
要控制外來的橫逆之事,必先控制自己浮動的情緒;自己的情緒控制以後自然不會心浮氣躁,那麼外來的橫逆之事自然不能侵入。
【原文】
肝受病則目不能視,腎受病則耳不能聽;受病於人所不見,必發於人所共見。
故君子欲無得罪於昭昭,必先無得罪於冥冥。
【譯文】
肝染上疾病,眼睛就看不見;腎染上疾病,耳朵就聽不清。
病雖生在看不見的內臟,但症狀卻發作於能見的地方。
所以君子要想表面沒有過錯,必須從看不見的細微處下慎獨功夫。
【原文】
家人有過,不宜暴怒,不宜輕棄;此事難言,借他事隱諷之;今日不悟,俟來日再警之。
如春風解凍,如和氣消冰,才是家庭的型範。
【譯文】
如果家人犯了什麼過錯,不可隨便大發脾氣,更不可以冷漠的態度置之不理。
如果所犯過錯不好直說,就借其他事情暗示以使之改正;如果無法立刻使他悔悟,就耐心等待時機再殷殷勸告。
因為諄諄善誘,就像春風一般能消除冰天雪地的冬寒,就像曖流一般能融化凍如石塊的嚴冰。
充滿和氣的家庭才是模範家庭。
【原文】
居逆境中,周身皆鍼砭藥石,砥節礪行而不覺。
處順境中,眼前盡兵刃戈矛,銷膏靡骨而不知。
【譯文】
一個人如果生活在艱難困苦的逆境中,那周圍所接觸到的全是有如針炙醫藥般的事物,在不知不覺中會使你敦品勵行,把一切毛病治好。
一個人如果生活在無憂無慮的順境中,那就等於在你面前擺滿了刀槍利器,在不知不覺中使你的身心受到傷害,走向失敗之途。
【原文】
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隱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
【譯文】
不要輕易責難他人所犯的小過,也不要隨便揭發他人生活中的隱私,更不要對他人以往的錯處耿耿於懷。
這三大做人的原則,不但可以培養自己的品德,也可以避免意外的災禍。
【原文】
用人不宜刻,刻則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濫,濫則貢諛者來。
【譯文】
用人要寬厚,而不可太刻薄;如果太刻薄,即使想為你效力的人也會設法離去。
交友要選擇,而不可太氾濫,那此善於逢迎獻媚的人就會設法接近。
【原文】
風斜雨急處,要立得腳定;花濃柳豔處,要著得眼高;路危徑險處,要回得頭早。
【譯文】
在動亂局勢中,要把握自己,站穩立場,才不致於被狂濤巨浪所吞噬。
處身於姿色豔麗中,要眼光遼闊,把持情感,才不致於被美色所迷惑。
當事情發展危險時,要急流勇退,以免陷入泥中不能自拔。
讀《菜根譚》有感怎麼寫
專業治骨病 菜根譚 讀後感 培根曾說過 歷史使人明智 詩歌使人智慧 演算使人精密 哲理使人深刻 道德使人高尚 邏輯修辭使人善辯。讀了融歷史與道德 詩歌與哲理 時代精神與民族特色於一爐的書籍 菜根譚 猶如滴水穿石,持久而有力,浸潤著我的心靈。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歷史的長河不斷地衝刷 ...
菜根譚 是一本什麼樣的書,《菜根譚》是一本什麼方面的書?如題 謝謝了
凝望志希 這是一本教人待人處事 修身養性的書,很有收藏價值,我就專門買了一套放在家裡收藏,它適合任何群體閱讀,特別是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多多吸收裡面的知識有利無害!最重要的是它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都值得一讀,好書難求! 夢莊周 菜要譚 問世於明代萬曆年間,作者洪應明,字自誠。譚者,談也。洪氏的友人于孔兼讀...
請問英語裡有像中文的菜根譚或者是道德經或者是增廣賢文一類修身養性和指導為人處世的經典書嗎
1 什麼是美麗的圖畫,他們!2 如何鼓勵整個情況!3 什麼時候,我們曾在他的生日派對拉斯維加斯的夜晚!4 什麼是發動機的噪音使!5 如何,我們希望他沒有給我們留下。1 我認識到與他們打交道的荒謬。2 我沒想到他會來我家吃午飯 3 在3天,我們再一起回來的所有好訊息。4 呼籲建立更多的技術學校。5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