怛羅斯城之戰的前因後果以及詳細戰況分析

時間 2021-10-15 00:07:37

1樓:匿名使用者

原因:天寶初年,吐蕃以武力迫使小勃律(今克什米爾的吉爾吉特)與之聯姻。由於小勃律地處吐蕃通往安西四鎮的要道,於是西北二十餘國皆臣服於吐蕃,中斷了對唐朝的貢獻。

在當時的四鎮節度使田仁琬曾3次討伐均未成功的情況下,高仙芝(高句麗後裔)於公元747年(天寶六年)被玄宗任命為行營節度使,率步騎一萬進行長途遠征。高仙芝從安西出發,僅用百餘日便到達連雲堡(小勃律西北部今阿富汗東北的薩爾哈德)。連雲堡地勢險要,且有萬人吐蕃兵防守,但高仙芝指揮下的唐軍作戰神勇,半天時間便攻佔了該城。

此後高仙芝率兵繼續深入,越過險峻的坦駒嶺,進入阿弩越城,平定了小勃律國,活捉小勃律國王及吐蕃公主。此役之後,唐軍在西域威名更盛,高仙芝也被提拔為安西四鎮節度史。天寶九年(750)高仙芝再度奉命出軍,擊破親附吐蕃的師國,俘虜其國王勃特沒。

這兩次艱難的遠征使得高仙芝在西域獲得了極大的聲譽,也標誌著唐朝在中亞的擴張達到了頂點。此時,中國已經成為塔里木地區、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區的佔有人和塔什干的宗主,她控制了帕米爾山谷地區,成了吐火羅地區,喀布林和克什米爾的保護者,高仙芝儼然是大唐在中亞的總督。幾乎同一時期,阿拉伯國內發生革命,750年阿拔斯王朝(旗幟尚黑,中國史稱黑衣大食)取代了倭馬亞王朝(旗幟尚白,中國史稱白衣大食)。

在初步解決了吐蕃方面的問題之後,高仙芝打算利用這一大食易代、河中叛亂的幹載難逢良機,剪除大食羽翼,逐步恢復唐朝在嶺外地區的主權。於是一個名為石國的西域小國成了犧牲品。

公元750年,唐朝統治者以西域藩國石國「無番臣禮」為由,唐安西節度使高仙芝領兵征討,石國請求投降,高仙芝允諾和好。不久高仙芝違背承諾,攻佔並血洗石國城池,捋走男丁,格殺老人、婦女和兒童,搜取財物,俘虜石國國王,751年正月,高仙芝入朝,將被俘的幾位國王獻於玄宗面前,並因赫赫戰功被授予右羽林大將軍,並將石國國王斬首。阿拉伯史料記載唐皇帝善待石國王此時高仙芝達到了征戰生涯的最高峰。

僥倖逃脫的石國王子遂向大食(阿拉伯帝國)的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求救。大食援軍計劃襲擊唐朝西域四鎮,高仙芝先發制人,主動進攻大食。高仙芝率領大唐聯軍長途奔襲,深入七百餘里,最後在怛羅斯與大食軍隊遭遇。

唐朝要在中亞樹立霸權就必須擊敗阿拉伯,而阿拉伯要完全控制中亞則必須擊敗唐朝的挑戰。結果:怛羅斯戰役之後,接踵而至的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導致唐朝無力染指西域,並自此退出對中亞霸權的爭奪。

原本臣服於唐朝的中亞諸國轉而臣服於阿拔斯王朝和吐蕃王朝,對伊斯蘭教在中亞的傳播起了作用。儘管阿拔斯王朝取得了怛羅斯戰役的勝利,阿拔斯王朝也未有東進擴充套件領土的打算,阿拔斯王朝默許了葛羅祿在阿姆河與錫爾河流域附近的擴張。他們自立了一國家,並一直維持至九世紀末被後來建立黑漢王朝的入侵者消滅。

長遠來說,部分因為怛羅斯戰役的影響,伊斯蘭文化比中國文化對中亞的影響更為深遠。中國的造紙術亦因為唐軍戰俘中的造紙工匠被帶到由阿拔斯王朝第一任哈里發阿布·阿拔斯—薩法赫在撒馬爾罕新建的的造紙坊裡工作而傳到中亞、中東何歐洲,當時從軍的杜佑被阿拉伯帝國俘虜,隨後跟著阿拉伯人周遊阿拉伯各地,回國後寫成《通典》這一鉅作。總之,怛羅斯戰役對東西方歷史程序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怛羅斯(talas)戰役,又稱怛邏斯之役或但邏斯之役。是中國唐朝玄宗時唐朝的勢力與來自現在阿拉伯、新興和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新興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的勢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國、大小勃律、吐火羅在內的中亞諸國相遇而導致的戰役。怛羅斯戰役是一場當時歷史上最強大的東西方帝國間的碰撞。

怛羅斯戰役的起因,據史書記載,是西域藩國石國(塔什干)「無番臣禮」。唐安西節度使高仙芝領兵征討,石國請求投降,高仙芝允諾和好;但是不久高仙芝即違背承諾,攻佔並血洗石國城池,掠走男丁,**老人、婦女和兒童,搶奪財物,並俘虜石國國王並獻於闕下斬首。僥倖逃脫的石國王子向阿拔斯王朝求救。

高仙芝得到訊息後,決定採取先發制人之策,主動進攻大食。鑑於當時唐帝國在西域的影響,有許多葛邏祿及拔汗那國的軍卒參加大唐的軍隊,組成的大唐聯軍有三萬多人(另有說法為七萬多人),其中唐兵佔三分之二。高仙芝率領大唐聯軍長途奔襲,深入七百餘里,最後在怛羅斯與大食軍隊遭遇。

怛羅斯的所在地還未完全確定,但應在吉爾吉斯斯坦與哈薩克的邊境,接近哈薩克的塔拉茲(曾稱江布林)的地區。根據現在歷史研究,怛羅斯戰役是東西方兩大帝國勢力擴張的必然後果。早在公元七世紀後半葉,被阿拉伯人稱為「列王之父」的阿布杜勒·馬利克(685-705年在位)的任命之下,哈查只·伊本·優素福被任命為掌管東方的最高權利者,在他的領導下,阿拉伯帝國的疆域向東方獲得了極大的擴張,由於垂涎中國的富庶,他應許他的兩個大將:

穆罕默德·伊本·卡西木和古太白·本·穆斯林·巴西里,誰最先踏上中國的領土,就任命誰做中國的長官。於是古太白征服了塔立甘、舒曼、塔哈斯坦、布哈拉等大片中亞地區,而穆罕默德征服了印度的邊疆地區,當阿拉伯帝國的勢力在和唐王朝經營的安西四鎮接壤後,戰爭無法避免。在開元三年(715年)和開元五年(717年),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對唐代所屬的安西四鎮的入侵戰爭均遭到失敗之後,阿拉伯帝國仍舊執著地向中亞進行擴張。

750年,阿拉伯帝國發生革命,阿拔斯王朝建立,繼續執行東擴的計劃。在此情況下,唐王朝經營西域的四鎮都知兵馬使高仙芝以石國(昭武九姓之一,阿拉伯帝國的附屬國)無蕃臣禮節為由,發動了對石國的戰爭,藉機打擊阿拔斯王朝在中亞的勢力,戰爭由此爆發。史載戰鬥持續了五日。

初期戰鬥唐王朝的精銳步兵佔上風,但是兵力懸殊戰爭變成僵局,隨即大唐聯軍的葛邏祿部見勢不妙,倒向大食。唐軍步兵因此與唐軍主力失去聯絡。阿拔斯王朝聯軍乘唐軍士兵發生暫時混亂的機會,出動重騎兵主力對唐朝步兵猛攻。

高仙芝受到大食與葛邏祿部兩面夾擊,無力支撐而潰不成軍。勢危之時,副將李嗣業勸高仙芝棄軍逃跑,別將段秀實責備李嗣業說:「憚敵而奔,非勇也;免己陷眾,非仁也。

」李嗣業甚感慚愧,與段秀實一起,集攏散卒向安西退守。於是高仙芝、副將李嗣業和別將段秀實收攏殘部向安西逃遁,途中恰逢大唐聯軍的拔汗那兵也潰逃至此,兵馬車輛擁擠堵塞道路。李嗣業惟恐大食追兵將及,殺死百餘名拔汗那軍士才得以率先通過。

最後高仙芝等和數千名唐兵逃至安西。此役以大食軍完勝奔襲問罪的大唐聯軍為結局,唐三萬餘士卒近乎全沒,只有少數逃脫。戰役之後,唐王朝在西域的實力並未受到影響。

按當時的情況看,這場戰役只是一場遭遇戰。唐王朝還在中亞繼續擴張,而在755年在中亞的領土達到了鼎盛時期。 但接踵而至的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導致唐朝無力經營西域,並自此退出對中亞霸權的爭奪。

原本臣服於唐朝的中亞諸國轉而臣服於阿拔斯王朝和吐蕃王朝,對伊斯蘭教在中亞的傳播起了作用。儘管阿拔斯王朝取得了怛羅斯戰役的勝利,但是懾與唐朝軍隊在戰鬥中所展示驚人的戰鬥力,阿拔斯王朝也打消東進擴充套件領土的打算,阿拔斯王朝默許了葛羅祿在阿姆河與錫爾河流域附近的擴張。他們自立了一國家,並一直維持至九世紀末被後來建立黑汗王朝的入侵者消滅。

長遠來說,部分因為怛羅斯戰役的影響,伊斯蘭文化比中國文化對中亞的影響更為深遠。中國的造紙術亦因為唐軍戰俘中的造紙工匠被帶到由阿拔斯王朝第一任哈里發阿布·阿拔斯-薩法赫在撒馬爾罕新建的的造紙坊裡工作而傳到中亞和中東。怛羅斯戰役對東西方歷史程序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高仙芝的死因?謝了!有的說是怛羅斯戰役被殺,有的說是安史之亂被殺,到底是哪種?

3樓:匿名使用者

安史之亂

高仙芝率軍東征時,監軍邊令誠

曾向高仙芝建議數事,高仙芝不從,

版使邊令誠懷恨在心權。高仙芝退守潼關後,邊令誠入朝奏事,向玄宗反映了高仙芝、封常清敗退之事,並說:「常清以賊搖眾,而仙芝棄陝地數百里,又盜減軍士糧賜。

」玄宗聽了信邊令誠的一面之辭後,大怒不已,派遣邊令誠赴軍中斬高仙芝與封常清。

4樓:血色榮光

安史之亂時被殺,不過是被邊令誠進讒言被玄宗冤殺的

怛羅斯之戰的實力對比

聽說俄羅斯有很多廢棄的軍事基地和廢棄的城市,為什麼會廢棄?都有什麼重要的軍事基地廢棄

孺子鴿 1.經濟因素。原因很簡單,維持那麼多基地的執行需要花費很大精力,不如捨棄算了。2還有很多基地由於戰略上的敵人消失了,作用降格了。3有一些,比如切爾若貝蒂核電站,是因為發生了重大的事故。不適宜人居住。 其實原因就兩個字 沒錢!至於具體情況,是屬於人家軍事機密,很難看到清單的 蘇聯解體後,就沒有...

宋江題反詩後的遭遇是什麼,宋江寫反詩的前因後果是什麼?

明演姝林 黃文炳取出宋江的反詩呈與蔡知府。蔡知府看了問道 這首反詩,你是從 得來的?宋江是誰?黃文炳說 這是牢城配軍宋江寫在潯陽樓粉牆上的,不是應了那四句童謠嗎?知府問 何以見得?黃文炳解釋說 耗國因家木 是說耗散國家錢糧的,是 家 字頭下加個 木 不是 宋 嗎?刀兵點水工 是說興起刀兵的人是 水 ...

有前因和後果的英語作文,人口增長的原因和後果英語作文

家中有寶 歲月的河流緩緩流過,成長的腳印深深留下,驀然回首,長大的路上留下一串串或深或淺的腳印,記載著歡樂,記載著憂傷,伴隨我一路走來。小時候的我總愛和夥伴們在樓下的沙坑裡玩,踩著一粒粒極軟極軟的沙子,感到多麼快樂,多麼愜意。一不小心,摔倒了,努力地爬起來。身後出現了一連串的腳印,太陽照著我們一張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