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吹西麥格瑞迪
古詩「色為天下豔」的下一句是心乃女中郎。
出處:該句出自 唐代白居易的《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李勢女》
原文:減一分太短,增一分太長。不朱面若花,不粉肌如霜。
色為天下豔,心乃女中郎。自言重不幸,家破身未亡。
人各有一死,此死職所當。忍將先人體,與主為疣瘡。
妾死主意快,從此兩無妨。願信赤心語,速即白刃光。
南郡忽感激,卻立舍鋒鋩。撫背稱阿姉,歸我如歸鄉。
竟以恩信待,豈止猜妒忘。由來几上肉,不足揮干將。
南郡死已久,骨枯墓蒼蒼。願於墓上頭,立石鐫此章。
勸誡天下婦,不令陰勝陽。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
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2樓:白茶
出自《和李勢女》第三聯,其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減一分太短,增一分太長。不朱面若花,不粉肌如霜。
色為天下豔,心乃女中郎。自言重不幸,家破身未亡。
人各有一死,此死職所當。忍將先人體,與主為疣瘡。
妾死主意快,從此兩無妨。願信赤心語,速即白刃光。
南郡忽感激,卻立舍鋒芒。撫背稱阿姊,歸我如歸鄉。
竟以恩信待,豈止猜妒忘。由來几上肉,不足揮干將。
南郡死已久,骨枯墓蒼蒼。願於墓上頭,立石鐫此章。
勸誡天下婦,不令陰勝陽。
古詩低頭和顏色,下一句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低頭和顏色,素齒結朱脣。
出自魏晉傅玄的《豫章行苦相篇》
苦相身為女,卑陋難再陳。
男兒當門戶,墮地自生神。
雄心志四海,萬里望風塵。
女育無欣愛,不為家所珍。
長大逃深室,藏頭羞見人。
垂淚適他鄉,忽如雨絕雲。
低頭和顏色,素齒結朱脣。
跪拜無複數,婢妾如嚴賓。
情合同雲漢,葵藿仰陽春。
心乖甚水火,百惡集其身。
玉顏隨年變,丈夫多好新。
昔為形與影,今為胡與秦。
胡秦時相見,一絕逾參辰。
苦相身為女子,地位十分卑微。而男子剛出生就被重視,父母就希望他能立下大志,建功立業,光耀門楣。苦相身為女子生來就不被家裡珍視。
長大以後,她只能居於深院,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一旦來了客人,就得躲藏起來,羞於見人。到了出嫁的年紀,她含著眼淚遠嫁異地。
出嫁後,她就像雨滴從雲層落下,從此便成了別家的人。在婆家她總是低著頭,表現得很和順,也不敢隨便說話。對公婆、丈夫等的跪拜沒有數,對婢妾也要如同莊嚴的客人那樣敬重。
幸好她與丈夫情投意合,只是二人如天上的牛郎織女星,不能常常相聚。而且女子之於丈夫,也只是如葵藿仰望陽光那樣,尊卑懸絕,永遠和丈夫處於不平等的地位。男子一旦變了心,就把各種的罪名都強加到女子的身上。
隨著女子容顏老去,丈夫對她的情意也已不再有,又有了新歡。往昔她與丈夫,像形和影一樣不能分離,如今彼此卻如胡與秦,相隔萬里。即使胡秦之地的人,時而也有相見的時候,但她與丈夫卻如天上的參星和辰星,永不相見。
古詩「色為天下豔」的下一句是什麼?
4樓:你幾睡啦
古詩「色為天下豔」的下一句是心乃女中郎。
出處:該句出自 唐代白專
居易的《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屬.和李勢女》
原文:減一分太短,增一分太長。不朱面若花,不粉肌如霜。
色為天下豔,心乃女中郎。自言重不幸,家破身未亡。
人各有一死,此死職所當。忍將先人體,與主為疣瘡。
妾死主意快,從此兩無妨。願信赤心語,速即白刃光。
南郡忽感激,卻立舍鋒鋩。撫背稱阿姉,歸我如歸鄉。
竟以恩信待,豈止猜妒忘。由來几上肉,不足揮干將。
南郡死已久,骨枯墓蒼蒼。願於墓上頭,立石鐫此章。
勸誡天下婦,不令陰勝陽。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
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古詩春筆一揮天下綠,下一句是什麼?
5樓:東魯冷月
這是一個對聯,不是古詩
出句:春筆一揮天下綠
對句:鴻圖大展萬年青
6樓:瘋狂的王老闆
春筆一揮天下綠
長矛一舞安千年
古詩天下興亡下一句是什麼?
7樓:快樂無限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tiān xià xīng wáng,pǐ fū yǒu zé]
[釋義] 國家的興盛或衰亡,每個普通人都有一份責任。
[出處] 清·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三:「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最早是出現在顧炎武的《日知錄·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軍入關。他的原句是:「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以八字成文的語型,是出自於梁啟超。
意為保護一個朝代不致被傾覆,是帝王將相和文武大臣的職責,與普通百姓無關;而天下(國家)的興盛、滅亡,關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個老百姓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原文「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
「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語出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三《正始》。
釋義「亡國」與「亡天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亡國」是指改朝換代,換個王帝,國號。而仁義道德得不到發揚光大,統治者虐害人民,人民之間也紛爭不斷,是天下將滅亡。
保國這類事只需由王帝及大臣和掌握權力的人去謀劃。 但是「天下」的興亡,則是低微的百姓也有責任。
8樓:關注小學數學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
天下的興亡,每個人都有責任
希望可以幫到你
9樓:宜甘
天下興亡的下一句應該是匹夫有責。
10樓:細水長流蔭遠堂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的代表作《日知錄》集中體現了他的經世致用的學術和政治思想,內容涉及詩文、訓詁、名物、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吏治等多個方面。書中,顧炎武談到了「保國」與「保天下」的不同:「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
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後人將這段話總結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膾炙人口的警世名言。意思是說,民族的存亡,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
康熙二十一年(1682),70歲的顧炎武上馬時不慎摔倒,不治身亡。
古詩翻譯 50
11樓:絳脣朱袖
樓上的好長,但是沒看見翻譯呃。。。
鳥鳴澗 ·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翻譯:人心閒淡,有桂花輕輕地落下。深夜寂靜,春夜的山谷空靈。新月升起,驚飛了山中的小鳥,不時的聽見它鳴叫在這春天的山澗之中。
12樓:
人閒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春桂殞落了,無聲無息,閒居的詩人,用心感知。
在這無邊無際,深深的靜夜裡,春山因而顯得分外空寂。
山後升起了新月,將幽谷中的棲鳥驚起。
一聲鳴,一聲啼,是打破了深山的寧謐,還是在訴說著,那超越時空的空靜真諦?
民以食為天下一句是,民以食為天下一句怎麼說
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秦朝末年,有個書生叫酈食其,很有學問。他曾獻計幫助劉邦智取陳留,被封為廣野君。秦朝滅亡後,劉邦和項羽爭霸。劉邦聯合各地反項羽力量,據守滎陽 成皋。滎陽西北有座敖山,山上有座小城,是秦時建立的,因為城內有許多專門儲存糧食的倉庫,所以成為敖倉,它是當時關東最大的一個糧倉。在項...
勤能補拙下一句是什麼,“勤能補拙”的下一句是什麼?
繁飄丶末葉 勤能補拙 是現代成語,無固定下一句。拼音 q n n ng b zhu 釋義 勤奮能夠彌補不足。造句 他的手腳雖然慢,但勤能補拙,因為堅持不懈,一天出的活也不在少數。工序操作,在於熟能生巧,勤能補拙。一勤天下無難事,勤能補拙,所以只要勤勉不懈,誰都可以到達理想的彼岸。他的手腳雖然慢些,但...
如若負你的下一句怎麼接,你若負我下一句是什麼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ru y o r n b zh ch f i j m w i 解釋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幹了壞事終究要暴露。出處 漢 枚乘 上書諫吳王 欲人勿聞,莫若勿言 欲人勿知,莫若勿為。如若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下句該怎麼接? 原詩 卜運算元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