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春聯是怎麼來的呢?《山海經》裡有這麼一則故事。傳說東海里有座風景秀麗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
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樹,樹頂有一隻金雞,日出報曉。這棵桃樹的東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幹,樹梢一直彎下來,捱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門。朔山住著各種妖魔鬼怪,要出門就得經過這扇鬼門。
天帝怕鬼怪下山到人間作祟,派了兩個神將去把守,一個叫神荼,一個叫鬱壘。這兩個神的名字有特別的念法,神荼要念「伸舒」,鬱壘要念「鬱律」。兩員神將專門監察鬼怪的行為。
發現哪個鬼怪為非作歹,便用草繩捆起來送去喂老虎。此後,從這個故事中引申出了鬼怪桃木之說。於是,那時候,人們每逢過年,便用兩塊桃木刻上神荼、鬱壘的像或寫上他倆的名字,掛在門的兩邊,叫做桃符,以示驅災壓邪。
2\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有一年從山東老家移居到浙江紹興,此時正值年終歲尾,於是王羲之書寫了一付春聯,讓家人貼在大門兩側。對聯是:
「春風春雨春色,
新年新歲新景。」
可不料因為王羲之書法蓋世,為時人所景仰,此聯剛一貼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訴王羲之後,王羲之也不生氣,又提筆寫了一付,讓家人再貼出去。這付寫的是:
「鶯啼北星,
燕語南郊。」
誰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鄰右舍家家戶戶門前都掛上了春聯,惟獨自己家門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個辦法。
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筆寫了一付,寫完後,讓家人先將對聯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張貼於門上:
「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
夜間果然又有人來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見這付對聯寫得太不吉利。儘管王羲之是書法名家,可也不能將這付充滿凶險預言的對聯取走張掛啊。來偷揭的人只好嘆口氣,又趁夜色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剛亮,王羲之即親自出門將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別貼好,此時已有不少人圍觀,大家一看,對聯變成:
「福無雙至今朝至,
禍不單行昨夜行。「
眾人看了,齊聲喝彩,拍掌稱妙。
2樓:匿名使用者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
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
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
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裡拿著各種傳統的**,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裡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
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3樓:幽蘭空香
桃符的神話故事
相傳在東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樹,樹幹彎曲伸展三千里,叉枝一直伸向東北方的鬼門,鬼門下山洞裡住的鬼怪每天都由此門進出。樹下有兩位神將:神荼(讀作申舒)、鬱壘(讀作鬱律)把守。
這兩位神將只要發現害人的惡鬼,就捆住他們丟去喂老虎。周朝起,每逢年節,百姓就用兩塊長六寸、寬三寸的桃木板,畫上兩位神將的影象或題上他們的名字,懸掛在大門或臥房門的兩側,以鎮邪驅鬼、祈福納祥,這就是桃符。
對聯的歷史故事
我國最早的對聯,一說在五代時(公元964年),孟昶在桃符板上題寫吉祥詞句: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也有人認為早在南朝梁代時期,劉孝綽罷官不出,自題其門:
閉門罷慶弔,高臥謝公卿。其妹劉令嫻也是個文采四溢的詩人,她題寫的門聯是:落花掃仍合,叢蘭摘復生。
到了宋朝,春聯受到了推廣應用。北宋王安石《元日》詩中描繪當時百姓張貼春聯的情景:爆竹聲中除舊歲,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宋元朝時期,宮庭、宦門、寺廟等也出現了鐫刻於木柱上的對聯,後人稱之為楹聯(楹就是柱子)。同時應酬的壽聯、輓聯等也開始產生了。
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為慶賀開國立業,在除夕時傳旨,公卿士庶門上須貼春聯一幅。這種把「題桃符」變成張貼春聯的習俗,一夜之間,由官廷豪門推廣到了百姓門戶。第二天清早(大年初一)朱元璋,並且在微服出行,漫步大街小巷,鑑賞春聯。
當他發現有一屠戶人家因沒錢買紙所以沒貼春聯時,他便命人取來紙墨,當下揮毫,為屠戶題下一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斬斷是非根。
4樓:匿名使用者
「春聯」一詞的出現,則是在明代初年。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喜歡排場熱鬧,也喜歡大戶人家每到除夕貼的桃符,就想推廣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頒佈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春。
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視,挨家挨戶察看春聯。每當見到寫得好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讚不絕口。在巡視時見到一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很是生氣,就詢問什麼原因,侍從回答說:
這是一家從事殺豬和劁豬營生的師傅,過年特別忙,還沒有來得及請人書寫。朱元璋就命人拿來筆墨紙硯,為這家書寫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
」寫完後就繼續巡視。過了一段時間,朱元璋巡視完畢返回宮廷時,又路過這裡,見到這個屠戶家還沒有貼上他寫的春聯,就問是怎麼回事?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
「這副春聯是皇上親自書寫的,我們高懸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聽了非常高興,就命令侍從賞給這家三十兩銀子。由此可見,「春聯」的得名和推廣,是朱元璋採取行政命令的辦法,頒佈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戶戶推廣開來的。
5樓:匿名使用者
春聯的淵源,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桃符」。那時每逢過年,人們總是用兩塊桃木板刻上神荼、鬱壘二位神像,掛在門旁,以驅鬼辟邪。這是因為相傳在東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樹,樹下有神荼、鬱壘二神,能避百鬼。
改用紅紙寫春聯,始於明朝。因為明太祖朱元璋喜歡。
你能蒐集幾個關於春聯的民間傳說嗎?選一個你喜歡的概述一下
6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傳說之貼春聯和門神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
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
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這也就是人們貼春聯的原因吧,為了能夠鎮壓住鬼魂,出了這麼一個傳說。
7樓:匿名使用者
王羲之家的春聯老是被人偷去,於是他讓家人先將對聯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張貼於門上:
「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夜間果然又有人來偷揭。可在見這付對聯寫得太不吉利就沒偷。初一早晨天剛亮,王羲之將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別貼好,對聯變成:
「福無雙至今朝至,
禍不單行昨夜行。」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為慶賀開國立業,在除夕時傳旨,公卿士庶門上須貼春聯一幅。這種把「題桃符」變成張貼春聯的習俗,一夜之間,由官廷豪門推廣到了百姓門戶。
第二天清早(大年初一)朱元璋,並且在微服出行,漫步大街小巷,鑑賞春聯。當他發現有一屠戶人家因沒錢買紙所以沒貼春聯時,他便命人取來紙墨,當下揮毫,為屠戶題下一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斬斷是非根。
8樓:若海長茗
那個怪獸應該叫做年,而並不是夕。
關於春聯的民間傳說,一個關於春聯的民間傳說
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有一年從山東老家移居到浙江紹興,此時正值年終歲尾,於是王羲之書寫了一付春聯,讓家人貼在大門兩側。對聯是 春風春雨春色,新年新歲新景。可不料因為王羲之書法蓋世,為時人所景仰,此聯剛一貼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訴王羲之後,王羲之也不生氣,又提筆寫了一付,讓家人再貼出去。這付寫的是 鶯啼...
美麗的民間傳說作文,美麗的民間傳說作文300字
這個故事比較長一些但是是你想要的。董仙名伯華,明朝正統時代的人,平時著有孝行,他的母親嗜吃豬肝,他每天早晨,都要自己到市上買來敬奉她。那時泉州城裡東街,有一個郭姓也是一個孝子,郭的父親嗜吃豬腰,天天早晨也必去買來奉父,由是常在豬肉店裡碰到董伯華,就此兩人結成知交。郭姓在郡守署裡當衙吏,並在東街開一間...
幾個有關春聯的民間傳說,是作業,短一點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 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 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