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粵語由於是在廣東境內使用,因此很多人稱之為「廣東話」或「廣州話」,其實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
,這個得從粵語的使用範圍談起,粵語在廣東使用範圍只是限於東延伸至惠州市的惠東縣一帶,西至湛
江地區,北至韶關地區的範圍而已。而惠東縣以東的地方人們說的是客家話,潮汕地區說的是潮汕話,由於深圳是移民城市,儘管毗鄰香港,但主要說的是普通話,
在北部接近湖南江西地區的幾個縣市人們說的也是一種類似客家話的方言,而很多人都不知道從廣西梧
州到桂平一帶,南至北海一帶,(南寧近些年移民較多主要說普通話,但郊區主要還是說粵語)人們說的是粵語。到這裡可以說明把粵語通稱為廣東話是不太合理的,
其實在使用粵語的這一類人群中,人們稱之為「白話」當然有別於讀書所用的文言文。所以「白話」是
迄今為止對粵語最恰當的稱呼。那麼,是不是把粵語稱之為廣州話更合理呢?這個是目前大部分人所接
受的叫法,不過根據粵語歷史的起源,得出粵語並非**於廣州,根據城市發展史知道佛山的歷史要長
於廣州,是先有佛山才有廣州城,而廣州當時還叫番禺。而端州(現在的肇慶市)的歷史並不晚於佛山
,所以說粵語起源於廣州就等於顛倒歷史的秩序,只是因為廣州發展迅速,影響力巨大,才不斷髮揚光
大而已,不過現在感覺香港粵語的影響力漸漸超越廣州,並雜有西方人英語的口氣。
不懂粵語的人往往分不清廣東話和廣州話的區別,認為是一樣的,其實兩者存在口音差別,相信其他
語言的人都會知道因為地區的差別,語言的口音會有一定的差別。在廣州附近珠三角一帶廣東話口音沒
什麼差別,但是出了這一帶,差別就逐漸明顯了,比如粵西茂名,湛江一帶人們把「我晤去」說成「我
無去」香港人似乎不會發n音,喜歡把「你」「ni」發成「li」「裡」;「南」「nan」發成「lan」「藍
」在廣西一帶的粵語差別就比較大了尤其是北海一帶,據說有不少廣州人聽不懂北海的粵語,反倒是梧
州地區的粵語跟廣州話很接近,不過還是有的口音不太一樣,比如梧州說「過黎」而不說「 過嚟 」這
一點更加證明了粵語**於肇慶而不是廣州
2樓:中二的傻喵
粵語(粵語拼音:jyut6 jyu5;cantonese),又作廣東話、廣府話,俗稱白話,海外稱唐話, 是一種漢藏語系漢語族的聲調語言,中國七大方言之一,也是漢族廣府民系的母語。
粵語發源於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聲六調,較完美地保留古漢語特徵。粵語以珠江三角洲為分佈中心,在中國的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北美洲、英國、歐洲和澳洲、紐西蘭、聖誕島以及東南亞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等華人社群中廣泛使用。
3樓:匿名使用者
普通話與廣東話起源漫談
看到有人說普通話的來歷,有感而發。
其實現在普通話與古漢語相去甚遠實際早就是漢語語言學的共識。這個不是新聞,常識而已。比如,現在普通話只有平上去三聲四韻,實際上古漢語為平上去入四聲八韻(每聲分陰陽兩韻,而現代普通話只保留了陰平陽平,上去二聲陰陽韻均被合成一韻)。
還有,古漢語無捲舌音,但有大量閉音節字,而普通話則有大量捲舌音,而少閉音節字。
為什麼有學者認為廣東話更接近與古漢語?其實孫大炮不是白說的,因為廣東話韻律包含了古漢語完全的四聲八韻,受嶺南少數民族語言影響(實際不大),入聲一韻由陰入陽入演化而多了一箇中入之韻(為什麼說影響不大,就是因為中入在廣東話中比例非常小,主要還是古代漢語的四聲八韻律)。這是活生生的證據之一。
而且,廣東話裡面由大量的閉音節字,聲母韻母相同的讀音,有無閉音節就突顯得很大差別了。比如,大 達 二字,在普通話裡除了韻不同,發音一致,但在廣東話中發音則前者開音節,後者閉音節,區別就很明顯了。前者發音dai , 後者發音為dat(t在這裡只是表示閉音節切音作用,實際發聲時不發聲)。
廣東話無捲舌音,也與古代漢語同。再看中國之外的兩個國家,越南與韓國,均為古代受漢語影響,雖然有其本民族語言,但在讀漢字的時候(僅僅就讀漢字,不時因其表意來以本民族語翻譯之),居然有如廣東話。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韓國品牌「三星」,韓語對這兩個漢字的讀音為「samsung」,與越南語讀此兩漢字及廣東話何其相似。考慮到唐時期新羅始學唐文化,而越南則在宋前為中國屬土,廣東話發源於秦之50萬軍民以政治人數之強勢殖民嶺南(那裡在此之前根本沒有華夏-漢人),不妨可以作這樣的假設,以關中古秦語為基調之官話,直到唐尚未衰亡。期間漢語所變不大至少到以長安為都城的唐帝國根據地的關中,與漢人拓殖之地及受其影響之地的漢語差別不大。
(因為在周時期吳越已有自己的語言體系,雖歷千年而未大改,故為慎重計,僅言唐帝國根據地的關中,與漢人拓殖之地)。
即使在南北朝時期,隨大量華北漢人為避兵禍而遷居南方,以至隋文帝不得不感嘆「衣冠南漸」南朝為「華夏正音」的時候,幸好北魏鮮卑貴族全面漢化融入漢族,華北(至少關中山西之一部分)仍保留了近似的古代漢語。
所以竊以為到唐一統天下,華夏正音重整旗鼓,尚無如今日之差異。故盛唐影響,今越南韓國讀漢字之音,與廣東話(注意,我只說的是當時廣東話韓語越南語對漢字讀音很相似,非常接近於當時唐帝國的官方語言),也就不難解釋。
而漢語大分化時代從何開始?
唐末五代,少數民族再度馳騁沙場,北宋原保中國本土,而幽雲十六州盡入契丹之手,也開始了契丹的漢化。契丹本操阿爾泰-蒙古語支(舊本說法為阿爾泰-通古斯語支),卻與鮮卑等十六胡不同。契丹佔據漢地前已有長久之文明史,卻仍想保留契丹舊制,故分契丹漢兩大部分而治之。
而其本民族語言時為帝國國語,有其文字,雖文化漸漢化,而兩制下語言仍不若鮮卑,以其政治之強勢滲透入華北漢語,為華北漢語發音阿爾泰之始。且漢語更善書面表達,不必強求口語之同,故漢語同化它族之力,為別作用於以有語言文字且居於政治強勢之契丹語之上。故雖契丹人讀漢字發音有別於中國人,然字面意思彼此皆曉,發音則不可強求。
估計也舊從這時候起,作為大遼帝國南都的北京,其漢語口語因為順從大遼帝國皇帝-官僚計,開始了華北漢語的阿爾泰化。阿爾泰語系捲舌音(包括彈舌音)甚多,於此,從華北北部,阿爾泰語系開始滲透漢語。金滅遼,爾有天下之半,一如遼之故制,漢室南遷,華北漢語又來了新的入侵者:
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支,大量捲舌音的入侵,閉音節的消失,這時候就開始了。
其實,金立國之時,西遼耶律大石立國於新疆中亞,對契丹漢人稱皇帝(西遷之部屬),對回鶻則稱汗,其世襲汗號漢譯「菊兒汗」或「古兒汗」,我們可以認為在南宋前期,「菊」於「古」讀音在至少皇室官僚的漢語中讀音相似。而懂得廣東話的朋友應該也知道這兩個現代普通話發音已經非常差別的漢字,在廣東話裡的發音仍然十分接近。同樣的例子是,英語中的「turkish」漢字中的「突厥」「土耳其」三者的發音在廣東話中發音仍然非常相近。
回到上文,宋室南遷,定都臨安後,此時皇帝官僚世家開始了受原本從春秋之前就存在的統屬漢藏語系漢語族的吳越漢方言的影響,對於南北兩大朝庭,漢語這時候開始了分化。華北漢語通古斯化,山區可能例外(現有證據表明山西山區仍有村落保留古漢語之入聲),而南宋帝國皇室與官僚口語向吳越方言轉變(畢竟1500多年的歷史,加以通用漢字,想同化別人的口語也難),而南嶺以南,因山嶺阻隔,仍然操原來秦始皇時期的古關中漢語,變化不大。漢語的變革從北方隨遊牧民族的騎兵入侵,到江南華南,因丘陵地帶,其影響已開始減弱,更何況嶺南阻隔。
蒙古帝國征服了金國,再次為華北漢語(殺了90%華北人口,剩下的應該聽話了)帶來了新的口語入侵。此時華北的新統治者是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支。有興趣看元朝史的應該知道政治上的強勢這時在這個落後民族上表現得更為突出。
上層漢族官僚不習蒙古語者是不可能站穩腳跟的。而在征服南宋的過程中,江南漢民進一步移居嶺南,成了「客家人」,而他們那已經吳越化的(或者本身就是吳越語的)語言,經過當地漢人的影響,就成了嶺南一帶的「客家話」。最終大元大蒙古國不考慮你說什麼方言,只要不動搖大元大蒙古國的統治就行。
這個時候,經過阿爾泰蒙古語支和通古斯語支先**侵和影響的華北,首先在元朝大都形成了元大都話,這就是普通話的始祖。
明推翻了蒙古人的殖民統治,原本建都於南京,但作為諸塞王之一的北京燕王朱棣奪權而還都北京,留南京為陪都,卻改變不了了華北漢語胡化的命運了。最終明還是以定型了的大都話為官方語言。
而之後以明附屬領地之身起兵的通古斯語支之滿洲人征服了中國,但其全面漢化,文化上影響了中國,但同樣也影響了華北地區的方言,最終,形成了以北京話為基礎的現在的普通話-mandarine,其實這個詞對漢人有極大侮辱,因為其本意為「滿大人」,從語言學角度來說,就是「滿洲大人的話」的意思。
粵語的由來
4樓:一**十碗瘦肉
粵語,一說源自嶺南古蒼梧(廣信)。另有一說源自北方中原(即河南一帶)雅語,經過較長時間的語言交流融合與調適,在唐代日趨成熟,發展到宋代,與現代的粵語相差不遠。「粵語」之名,**於中國古代嶺南地區的「南越」。
「越」是一個泛稱,古代「越」和「粵」是通假字,在秦漢古籍中,對於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的部族,常統稱為「越」,文獻上稱之為百越、百粵、諸越,包括「吳越」、「閩越」、「揚越」等。隋唐以後「越」、「粵」兩個字的含義開始有所區別,前者多用於江浙吳語地區,後者多用於嶺南兩廣,並長期作為嶺南地區的統稱。
5樓:匿名使用者
粵語(cantonese)是發源於北方的中原雅言(漢族母語)而於秦漢時期傳播至兩廣地區與當地古越語相融合產生的一種方言,同時也是在香港、澳門佔有主導地位的方言,民間稱白話或廣東話。粵語是一種屬漢藏語系漢語族的聲調語言。在中國廣東、廣西及香港、澳門和東南亞,以及北美、英國和澳洲華人社群中廣泛使用。
它的名稱**於中國古代嶺南地區的「南越國」(《漢書》作「南粵國」)。 古代「越」和「粵」是通假字,指華南百越地區。明清近古以來兩個字的含義開始有所區別,前者多用於江浙吳語地區的,後者多用於嶺南兩廣,長期作為嶺南地區的統稱。
歷史上兩廣別稱「兩粵」
經典粵語歌曲、電影、電視劇。(3張),廣東為「粵東」,廣西為「粵西」。直至**時期,「粵」才逐漸收窄範圍被用作廣東省的簡稱。
因此,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粵」有廣義(嶺南)和狹義(僅指廣東省)之分。「粵東」「粵西」在不同歷史時期其指代範圍也截然不同。 粵語的起源和發展成熟的年代遠在宋代的兩廣(兩粵)初分之前。
所以在歷史文化層面上看,「粵語」事實上是廣義上的「嶺南語」(嶺南地區語言),而非特指「廣東話」。 就像英語一樣,不是特指英國。現時所稱的「廣東話」其實只是粵語口語上的叫法,粵語的標準音是西關口音(廣州話)為標準的廣府話或叫廣州話,英文作cantonese、日文亦會寫成広東語,即一般人俗稱為「廣東話」,其實稱「廣東話」可指廣東方言,如:
可細分為無法互通、理解、差別大的廣東地方里潮州話、客家話、雷州話、四邑話等詞彙或俚語、俗語、歇後語、文化詞語吸收,再納入廣東方言,這可才口語上稱作「廣東話」。若果把整個能互通的粵語只稱作「廣東話」,其實會無視同樣說粵語部分地區的人,廣西部分地區(廣西把粵語稱白話,即粵語方言的分支、與標準廣州話有一定口音上的差異,但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約95%左右可互通。)海南省部分亦有粵語地方(即粵語方言的分支,稱儋州話)等,
春節的來歷,春節的來歷與來歷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 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 新年 新歲 歲旦 年禧 大年等。春節的來歷?春節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 新年 大年 天臘 新歲 口頭上又稱 度歲 慶新年 過年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義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年長週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穀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以月亮圓缺...
春節的來歷,春節的來歷與來歷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 年節 俗稱新春 新歲 新年 新禧 年禧 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 慶歲 過年 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 人本乎祖,祈年祭祀 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雨傘的來歷,「傘」的來歷?
中國的啊。民間流傳的故事還沒有看完就去滿世界找嗎?能工巧匠魯班啊 傘 的來歷?傘,是我國發明的。古書 史記 五帝本紀 中就有了關於傘的記述,迄今已有近四千年的歷史。在公元九世紀時,皇宮高階侍從陸潘 譯音 之妻曾琢磨出一種介於遮陽板和雨傘之間的傘。這種傘有輻條28根之多。那時候的傘被視為王權的象徵。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