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俗的象徵與隱喻特性及其文化意義

時間 2021-08-30 11:22:02

1樓:匿名使用者

潮汕文化是潮州文化的別稱,正統的說法應為「潮州文化」,因為在千年的歷史中,現在的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都為潮州府所管轄,而文化正是在這個歷史區間裡形成的,也是海內外潮人的共識。潮汕文化的說法是近幾年才開始流行的。具體來說它是潮州民系的文化。

中國有許多民系,其中如潮州民系、客家民系、廣肇民系、閩南民系等。潮人民系頗為著名,其最顯著的特徵是操潮汕方言。因此,潮汕文化是操潮州方言的潮汕民系的文化,是包括海內約1000萬潮人和海外約1000萬潮汕人共同創造、傳承和發展的群體文化。

潮州文化是海內外潮州人的根,在廣東潮汕地區(海內外潮人認同的潮汕地區指潮屬八邑:即今天的廣東潮州、汕頭、揭陽三地級市以及梅州市的豐順縣,另從民風各方面看,陸豐東部一為潮州文化的一部分)。生活在這個地區的潮州人,是漢民族中具有獨特的文化面貌的一個支系。

我們把潮州人所創造的文化名為"潮州文化"。潮州文化歷史悠久獨具特色,潮汕地區的善堂堪稱中國民間慈善事業的典範。潮州菜享譽全國,是國內最貴的一個菜系之一;潮劇是中國十大地方劇種之一,而迄今已有400多年曆史的《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詩詞北曲勾欄荔鏡記戲文全集》,俗稱《荔鏡記》可謂是用潮州話編寫嶺南第一文學鉅著。

北有秧歌,南有英歌,粗獷豪邁的英歌舞是南方藝林一朵奇葩;「潮州厝,皇宮起」,獨具特色的潮汕民居別有一番古典雅緻。   一字點題潮汕文化,那就是一個「精」字。

潮汕地區地狹人稠,人口與資源和環境矛盾很大,激烈的競爭環境培養了潮州人的創造、開拓和冒險精神,不少人外出到海外謀生,形成社會風氣,在農業上精耕細作,在手工業上精雕細琢,在商業上更是精打細算,極善經營,聞名海內外,有"中國的猶太人"之稱。秦漢以後,漢文化向嶺東擴充套件。晉唐時期,中原主流文化影響逐漸擴大,陳元光平定泉潮間蠻僚嘯亂、韓愈謫任潮州刺史,是這一時期的重要事件。

宋元時期,大量移民入潮,閩文化北來,使潮汕地區全面開發,是潮州文化形成的重要環節。明清時期,最終形成有鮮明特徵的潮州民系文化。潮汕地區從宋代起由於經濟的迅速發展,文化教育事業也相應發展,人才輩出。

潮州文化的內容十分豐富,至少包括下列16個方面:

(1)潮州方言。潮州方言很有特點,每字都有八音、有生動豐富的俗諺(如十嘴九尻倉、十賠九不足、好心方雷扣、好狗唔當路、七月半日頭短條線、從暹羅到豬糟等)。

(2)潮汕民間文學。其中有很多的潮州歌謠、潮州歌冊和潮汕民間故事(如「天頂一隻鵝,……」、「拍嚇拍剪刀,……」等歌謠)。

(3)潮劇。即潮州戲,源於溫州南戲,並吸收其他戲劇藝術及潮州民間**、舞蹈藝術,創造性發展而成。劇目有從其他戲劇移植的;也有以潮汕地方題材創作而成的,如《陳三五娘》、《蘇六娘》、《辭郎洲》等。

(4)潮州**。具有高古典雅的曲調、婉約多姿的旋律,具有獨特藝術風格和濃郁的地方色彩,以及特有的民間喜樂氣息和鮮明的大眾娛樂特徵,是有深厚群眾基礎和高度藝術價值的古老樂種。其內容包括鑼鼓樂、弦詩樂、細樂、大鑼鼓樂、潮陽笛套**、廟堂**等。

廣泛流傳於粵東、閩南、港澳和東南亞。

(5)潮州工藝美術。包括木雕、石雕、美術陶瓷等。其中潮安縣金砂鄉從熙公祠的石雕 精雕細刻的潮汕文化,堪稱潮汕地區石雕的瑰寶。

(6)潮汕地區民間藝術。包括潮劇、英歌舞、燈謎、剪紙、版畫、龍鳳舞、雙鵝舞、紙影(即潮州木偶戲)等。

(7)潮汕地區民居。包括四點金、下山虎、駟馬拖車等民居,還有如澄海陳慈黌故居的中西合壁式建築。

(8)潮汕地區民俗。包括潮汕地區年節習俗、婚姻習俗、喪葬習俗、諸神崇拜習俗、禮儀習俗等,還有食七樣羹、出花園、行彩橋等民俗。

(9)潮汕名賢。潮汕地區有「海濱鄒魯」之美譽,歷來重視文化教育事業,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概括起來有「四多」即先賢多、僑賢多、富商多、文化科技名人多。

(10)潮汕農藝。潮汕地區人多地少,農村民眾精耕細作,種田如繡花,種植技術遠近聞名,農藝水平高。

(11)潮汕商業文化。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商幫晉商、徽商衰落之後,潮商和浙商等商幫崛起。在當今世界,潮商的實力很強勁。

潮商的主要特點是在商言商、商業資本與產業資本相結合進行經營、經營地域遍及全世界。潮商有許多成功的營商策略,形成獨特的商業文化。

(12)潮州飲食文化。包括潮菜和工夫茶兩個部分。潮菜有重視海鮮、清淡鮮美、佐食調料、點心配搭等特點。

潮州工夫茶是茶文化的高峰,潮州工夫茶道可以歸結為和(祥和的氣氛)、愛(愛心的表現)、精(精美的茶具和精巧的衝工)、潔(高潔的品性)、思(啟智益思)共五個字。

(13)潮汕宗教文化。海內外潮人中不少人信仰佛教、道教、天主教、**教等,形成潮汕宗教文化。

(14)潮州僑批文化。著名國際漢學大師饒宗頤教授認為潮州僑批可與徽州契約相媲美。僑批的主要特點是「銀信合一」。

僑批是研究華僑史、郵政史、金融史、交通史、經貿史等的重要文物之一,滲透著海外僑胞濃厚的親情和鄉情,有很豐富的文化內涵。

(15)潮汕慈善文化。海內外潮人建立了很多善堂,許多慈善家和樂善人士做了大量善事,充分反映了潮人以善為樂、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高尚美德。

(16)潮汕地區旅遊文化。當今,潮汕各地重視充實旅遊的文化內涵,以此提高旅遊事業的品位。

概括說來,潮州文化具有民間性、相容性、精細性、開拓性等特點。

1、民間性。如潮劇、潮州**、潮汕民俗、潮汕民間文學等,皆植根於海內外潮人大眾,深受海內外潮人鄉親的歡迎。潮菜和潮州工夫茶,都為海內外潮人所喜愛,在海內外潮人日常飲食中十分普及。

2、相容性。潮州文化既傳承和弘揚中原文化的優良傳統,又吸取古代南粵土著文化的優良成份,同時吸收了海外文化的一些優良成份,互相融合,形成獨特的群體文化,具有海納百川的氣魄。

3、精細性。如潮州木雕、石雕和美術陶瓷,都十分精細雅緻。潮汕農藝具有潮汕婦女一絲不拘細緻繡花的風格。潮陽英歌舞中108條好漢,皆有獨特的臉譜、服飾和性格,十分精細。

4、開拓性。如潮劇源於溫州南戲,但吸取了不少古典戲劇和潮州民間**、舞蹈等不少優秀成份,創造而成為富有特色的劇種。潮州**既儲存中國古典**的精華,又吸收民間**的優秀成份,創造而成為民間很喜愛的**。

潮汕文化科技名人和著名潮商的開拓精神尤其顯著,因而創造了極其輝煌的業績。

潮汕特色的風俗習慣

2樓:匿名使用者

一、冬節

冬節即是二十四節候中的冬至,時逢農事空隙,一年將盡,因此也稱小過年。舊俗冬節要祭祀神明和祖先,全家大小吃甜糯米圓,以表示大團圓。另冬至有祭祖先、吃甜丸(吃上「冬節丸」便長一歲)、上墳掃墓等(清明行「過春紙」,冬至行「過冬紙」)。

二、勞熱

「勞熱   」民俗起源於潮州人民對土地的無比崇拜,對土地崇拜導致「土地之神」一說的產生。土地之神,古人稱之為「社」,潮州人則將其稱為土地公或伯公(值得一提的是,潮州人在店鋪、家裡、工廠,都會供奉土地公,在茗翁茶莊也可以見到)。

「勞熱」這一民俗活動在潮州傳承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三、潮汕婚俗

潮汕婚俗舊時較注重「明媒正聘」。其禮俗雖各地繁簡有異,但較一致的提法和儀禮是:提親、合婚、定親、行聘、請期、迎親,俗稱「六禮」。

也有將其概括成「四禮」:文定、請期、送聘、迎娶。

新娘在新婚的第三天要舉行「開井」、「舂米頭」、「攪泔」等儀式;滿十二天或滿四個月要行「歸寧」禮——「返厝」。頭、二「返厝」,新娘在孃家炊煙起時返回,「三返厝」方可在孃家過夜。

四、吊燈習俗

從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別是元宵此日,潮汕家家戶戶有點燈、吊燈的習俗。元宵此日,人們紛紛提著燈籠、備齊紙銀香燭,到鄉中神廟點火,回來分別吊在家裡的神龕和床頭,這叫做「吊喜燈」。

五、出花園

出花園是潮汕地區一種獨有的**禮習俗,15歲(虛歲)的孩子要「出花園」。 凡是有15歲的男、女孩子家庭,要在陰曆七月初七乞巧節和七月十五中元節或另擇日為孩子備辦三牲(雄雞、鴨、豬肉)果品拜別公婆神(俗稱公婆母),表示孩子已經長大,從此可以走出花園。

潮汕人過年的習俗有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農曆正月初一稱元日,為新歲之首,在潮汕地區,過年一般要熱鬧

四、五天。春節當晚,大街小巷,家家產戶貼春聯,張燈結綵。吃團圓飯。

春節一早,大人攜小孩子帶上一對或二對生柑(稱「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互敬如意。春節的文娛活動有英歌舞、營大鑼鼓、擎大標、布馬舞、舞龍、獅、鯉魚等。

潮汕地區「歲時節日」的各種活動,世代沿襲相傳,蔚然為俗。或紀念,或寓意,或祈福,富有民俗蘊義。潮汕人多於這些節日回家與親友團聚,增進彼此的情感和凝聚力。

潮汕其他過節習俗:中秋節

中秋節俗稱「八月半」,主要節目有:芋頭祭祖。潮汕有句俗諺:

「河溪對嘴,芋仔食到畏。」拜月娘,多數人家會在中秋前一個月精心製作工藝品用以拜月,拜月當晚必不可少的物品還有如八仙桌、「(八仙)寶仔」、大香、各類水果、餡餅等。

拜月者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所以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燒塔。這些節目的每一個元素幾乎與潮汕人的抗元歷史有關。

4樓:

1、潮汕年俗,從農曆臘月就開始了。臘月二十四是「老爺上天」的日子。所謂的「老爺」,是一位長駐在家庭、保佑閤家平安的神明,必須在臘月廿四到正月初四,上天「述職」。

在這一天,各家各戶都會「拜老爺」,求老爺「上天言好事」。

老爺上天之後,家家戶戶大掃除,務求將往年的不如意全都掃走,而自身亦要潔淨,包括洗頭、沖涼及理髮等,可消災去病。

2、到過年的前一兩天,各家各戶就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了,其中最首要的就是做粿,如紅桃粿、鼠殼粿、甜粿、菜頭粿等,還要準備雞、鴨、鵝、魚、豬肉等等。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到市場上買粿品。

3、到了除夕,自然就要吃團年飯了!團年飯之前,必須「拜公祖」(祭祖宗),請祖宗先用餐。過後,一家人團團圍坐,吃年夜飯,迎來家庭大團圓的美好時刻。

吃菜時,要由頭吃到尾,代表長長久久,吃魚則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餘。還有一道年夜飯必備菜餚,就是看起來十分「重口味」的血蚶,含有發財的寓意。鮮血淋淋地吃下去,別人覺得難以接受,潮汕人卻樂此不疲。

年夜飯過後,一家人要齊聚「守歲」,俗稱「熬年」。傳統上認為,守歲是為了祈求雙親長壽。到子夜十二點正,就開始燃放炮竹,慶祝新一年來臨。

4、除夕夜或初一,晚輩要向長輩拜年,長輩則要派發壓歲錢,俗稱「壓肚腰」,意謂一年從頭到尾,腰包裡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有收入的晚輩也要給長輩送錢。有些家庭小孩臨睡前,父母會將一張大面值鈔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後即將鈔票取回。

5、春節期間,潮汕人也要去親朋好友家拜年。潮汕俗諺說:「有心拜年初

一、二,無心拜年初

三、四。」說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

拜年的人一般會帶上兩個大桔(即潮州柑,諧音大吉)送給主人,主人也回贈兩個大桔,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賀發財添福等吉利話。有這樣的玩笑,大年初一拜年,出門只在褲兜裡裝上兩個大桔,在各家各戶拜年後,褲兜裡依然是裝著兩個大桔不變。因此,有人戲稱年初的拜年禮俗為「換柑運動」。

6、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兒要帶著丈夫和兒女回孃家(潮汕話叫「家後」)拜年。回孃家的女兒女婿必須帶上禮品。

民俗在旅遊活動中的作用,旅遊與民俗的關係?????

玉嬌龍李慕白 民俗是人類文化形式的一種,狹義來講,是民風和習俗,是人類在文明發展過程中形成過程中的文化遺產。廣義上,還包括服飾,建築,飲食等有形的實體。而文化是旅遊的核心,體驗是旅遊的本質,文化是旅遊的翅膀,沒有文化,旅遊彷彿失去了騰飛的翅膀。所以在一些具有特殊風情的地方,民俗就是當地旅遊的根基,人...

春節的傳統民俗,與春節有關的習俗

az一寧 春節是中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信仰 祭祀與家庭倫理是春節歷久彌新的精神核心,在歷史發展中,雜糅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極為豐富,有舞獅 飄色 耍龍 遊神 押舟 年例 逛廟會 逛花街 燒煙花,也有踩高蹺 跑...

“特崗教師”與正式教師的區別,“特崗教師”與正式教師的區別是什麼?

華圖教育湖南分校 特崗教師 與正式教師的區別 特崗教師 主要是針對 兩基 攻堅縣和邊遠貧困地區師資緊缺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設立,旨在逐步解決農村中小學校師資總量不足和結構不合理等問題,提高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特崗教師 聘期內工資支出將由 財政設立專項資金,其間教師的平均年薪可達到1.5萬元,高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