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有句叫,“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是什麼意思?怎麼樣理解

時間 2021-08-30 11:20:57

1樓:不振華田卿

《老子》雲:“上德不德,是以為德,下德失德,是以無德。”意思是:

崇尚道德,不計較眼前的得失,所以就能有所得;如果忽視了道德,拋棄了道德,違背了道德,不願放棄個人的利益,斤斤計較個人得失,反而無所得。這是個精闢的辨證道理,與易理也相通。要爭利就是為大眾爭。

這也是無為而無不為,無得而無所得,不追求功利,而無所不利。

是這個意思!

2樓:項傅香五汝

抱歉啊發現弄錯了

重新給你翻譯。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道德經》第三十八章)。這是什麼意思呢?

道作為產生一切的本體它本身不是再從什麼東西而獲得的(“德者,得也”),所以叫“上德不德”;因為它不是從比它更基本的東西獲得但卻能夠產生出其它東西,所以說,“是以有德”。“下德”指從“生生”的鏈條中由上而獲得,如果失去了,就叫“失德”。由於“下德”是獲得的,因而,也會失去,這是道的執行特徵。

如果“下德不失德”,由道而德,及其下德的得失變化所體現的道也就不存在了,從而由道而德的“生生”也就沒有了,亦即“是以無德”。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句是講由道而德的形上學中,上德與下德的關係問題。

看我這麼累

要給我啊~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什麼意思!??

3樓:憶安顏

“上德無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意思是:

高層次的“德”不強調錶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層次的“德”,自認為不喪失“德”,因此實際上是沒有“德”。真正有德行的人,不會把德行掛在嘴上,故意用某種行為證明自己的德行,這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

處在德之下品之類的人,看似處處都彰顯德行,處處用德的框架來比較似乎都很恰當,但是事實上卻是一個無德之人。

擴充套件資料

選自《道德經》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故去彼取此。

這一章是《道經》的開頭。有人認為,上篇以“道”開始,所以叫做《道經》;下篇以“德”字開始,所以叫《德經》。

本章在《道德經》裡比較難於理解。老子認為,“道”的屬性表現為“德”,凡是符合於“道”的行為就是“有德”,反之,則是“失德”。“道”與“德”不可分離,但又有區別。

因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

“德”是“道”在人世間的體現,“道”是客觀規律,而“德”是指人類認識並按客觀規律辦事。人們把“道”運用於人類社會產生的功能,就是“德”。

4樓:星月嵐辰

你救了蜘蛛網上的蝴蝶,你以為你救了蝴蝶,自己就是有德之人,但蜘蛛卻因你而餓死。

這就是下德,你沾沾自喜,覺得自己還沒有失去道德,實際上你不過個因美醜而起分別心的無德之人。

下德是偽德,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誇讚,或者表現出自己還沒有失去道德而做的行為。

上德的人懂德,懂道德,所以他順應道德,順應道,順應自然規律。一飲一啄自有天定,上德之人一切行為都是合乎自然的,道法自然,雖然他並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德之事,但是我們卻會說他有道德。此所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5樓:匿名使用者

上德的人沒有德的概念,行事不考慮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而是從人的本心出發,因此可稱為有德。這裡的本心就是人在消除了慾望和情感後呈現的一顆真心。也就是菜根譚裡面說的:

文章做到極處,無有它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它異,只是本然。其實無論是做人還是做文章,能做到恰如其分的恰好,便是最高的德。儒家則把這個恰如其分稱為“中庸”。

老子認為人要想達到一種很高的境界必須要忘掉自己,因為自己會產生很多不良情緒干擾聰明才智的發揮。所以老子說: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孔明說:

非寧靜無以致遠。因此要想達到上德,必須先忘掉德與不德的概念。

下德的人認為沒有失德就好,在老子看來這本質上是一種無德,在我們今天看來這至少是一種下德。比如贍養父母時,只是給老人一些錢認為自己已盡了贍養義務(不失德),而沒有真正從父母生活上認真考慮,其實父母生活得並不開心,這就可稱作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以上是我自己的理解。

6樓:帛書老子

譯文】崇尚德但不追求德,是因為有了德。輕視德又不肯失去德,是因為還沒有德。崇尚德的不追求德且不把求德作為(終極目標,因為他求道),崇尚仁的求仁但不把求仁作為(終生追求,因其求德);崇尚義的追求義並把義作為(終極目標)。

崇尚禮的求禮但沒有誰應和,就推拉(“扔”取“拉”義)著他人的臂膀(強行求禮)。

因此:失去了道,然後求德;失去了德,然後求仁;失去了仁,爾後求義;(最後)義也失去了,只剩下禮了。禮,像草木一樣叢生(薄,取“草木叢生”義)的忠和信,是迷亂的開始。

前面記下(識“志”,記)的(禮),是道的花(浮華),是使人愚昧的開始。

因此大丈夫處在厚重的前面而不處在薄弱的後面(道德仁義禮,前者優先於後者),永遠做果實而不做花朵。所以去彼(薄華)取此(厚實)。

【釋評】

社會的構成模式。

此處均取“道德仁義禮”的本**說。道,意識帶領身體的走向,即有明確的目標併為之努力。如果失去了道,退而求德。

德者,兩眼直視前方,有目標,但比道少了重要的“意識”。德迷而求仁。仁者,二人也,隨兩眼直視前方的德者前行,如瞎盲被牽。

無人可引之後,則求之於義。義者,我為羊也,溫順而尾隨前二人,已不見德者,更不見道者,茫然而不知為何而隨,又隨之何去。最後連跟隨也不能了,停下來,轉而求禮。

禮者,擊鼓獻玉,敬奉神靈。“舉行儀禮,祭神求福”獻出自己最貴重的東西,寄希望獲得指引幫助,如乞食之犬。專職人員舉行盛大儀式,一大片一大片的被動跪拜祭神求福的如羊群的人,一“攘”一“扔”形象之極。

拓業者有德,緊隨者有仁,隨大流者有義。業成,來之者以禮而見。守業之始,乃治亂之始,因為禮者,其思想深處是來享受成果的。禮失,求以法,罰之殺之,亂之盛也。

縱觀古今,這是構成社會的基本模式。有道者與民指明德,使之以仁以義跟隨;無道者僅以禮束之,以法殺之。

忠,心之中,以情感判斷;信,人之言,以他人之言為標準。“忠信”在老子眼中都不是正確的做法,與“禮”同,與“道”相去甚遠,實為“愚亂”。

7樓:正然

老子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北京大學教授陳鼓應翻譯:

上德的人不......

8樓:匿名使用者

真正的有道者,其德行是出於自然、淳樸、簡單、內在、主動,所以表面上看是沒有“德”的痕跡,實際上是德的隨時執行。所以這樣的德才是真正的上德。

普通的人完成德的操守,其表現都是受其他因素左右的,是表面的、外在的、形式的、被動的,所以雖然有“德”的種種表現,其實已經與真正的“德”的自然性質相差很多。這樣的德則是下德。

9樓:湞凌科技

如果把後一個德字改為得就好理解了:

上德不得,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得,是以無德。

就是施德不求回報為上德,反之無德。

10樓:匿名使用者

推崇行禮的人有所作為,而得不到響應,就舉起手臂,強迫別人順從。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11樓:初夏匆匆活寶

上德者從不有意佈施德惠,因而有德;下德者則總是忘不了佈施德惠,因而無德。

12樓:匿名使用者

我倒是覺得滿意答案還有一些不妥之處。

第一句解釋的還是可以的,第二句就有問題了,請問哪種德是不受其他因素左右的?

在秦漢前,德是通得的,所有我把這句話理解為:

真正有德的,施與德而不為取得,所有才是真正的有德。

而施與德,只是為了獲取得到,這樣的德是無德。

13樓:章彧

品德高尚的上德者從不有意佈施德惠,因而品德高尚而有德;而品德低下的下德者則總是忘不了佈施德惠,因而品德低下而無德。

14樓:匿名使用者

你摸過哦破哦咯自己去會計師考試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意思是什麼?誰寫的。

15樓:蓋皛顧釗

你好樓主

些語出自《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

先秦諸子分家前

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

老子李耳

(似是作者、註釋者、傳抄者的集合體)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意思:有上等德的人,不自以為有“德”,所以是有德。下等德的人是有心施“德”,所以他無德。

飛天寶貝貓

16樓:愛申萊燈具

說的是:“品德高尚的人,不講道德,行為卻有道德。品德下作的日,嘴巴掛著道德,行為缺德。”

17樓:匿名使用者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一章

道作為產生一切的本體它本身不是再從什麼東西而獲得的(“德者,得也”),所以叫“上德不德”;因為它不是從比它更基本的東西獲得但卻能夠產生出其它東西,所以說,“是以有德”。“下德”指從“生生”的鏈條中由上而獲得,如果失去了,就叫“失德”。由於“下德”是獲得的,因而,也會失去,這是道的執行特徵。

如果“下德不失德”,由道而德,及其下德的得失變化所體現的道也就不存在了,從而由道而德的“生生”也就沒有了,亦即“是以無德”。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句是講由道而德的形上學中,上德與下德的關係問題。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是什麼意思?

18樓:柯運旺諸琬

“上德無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意思是:

高層次的“德”不強調錶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層次的“德”,自認為不喪失“德”,因此實際上是沒有“德”。真正有德行的人,不會把德行掛在嘴上,故意用某種行為證明自己的德行,這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

處在德之下品之類的人,看似處處都彰顯德行,處處用德的框架來比較似乎都很恰當,但是事實上卻是一個無德之人。

擴充套件資料

選自《道德經》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故去彼取此。

這一章是《道經》的開頭。有人認為,上篇以“道”開始,所以叫做《道經》;下篇以“德”字開始,所以叫《德經》。

本章在《道德經》裡比較難於理解。老子認為,“道”的屬性表現為“德”,凡是符合於“道”的行為就是“有德”,反之,則是“失德”。“道”與“德”不可分離,但又有區別。

因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

“德”是“道”在人世間的體現,“道”是客觀規律,而“德”是指人類認識並按客觀規律辦事。人們把“道”運用於人類社會產生的功能,就是“德”。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道德經·上德不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是什麼意思

柯運旺諸琬 上德無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意思是 高層次的 德 不強調錶面 有德 因此才是真正 有德 低層次的 德 自認為不喪失 德 因此實際上是沒有 德 真正有德行的人,不會把德行掛在嘴上,故意用某種行為證明自己的德行,這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處在德之下品之類的人,看似處處都彰顯德行,處...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意思是什麼?誰寫的

你好樓主 些語出自 道德經 又稱 道德真經 老子 五千言 老子五千文 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 似是作者 註釋者 傳抄者的集合體 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 德經 下篇 道經 不分章,後改為 道經 37章在前,第38...

德莎膠帶的種類有哪些?能介紹一下嗎

一灘新約 1 電氣膠帶 這些功能性膠帶的粘接效能和其他膠帶一樣可靠,並且能平衡電位 釋放靜電以及安全地連線金屬導電帶和外殼部件。這一類膠帶材料包含鎳和銅。這種膠帶特別適用於電子行業,還因為其超薄的厚度幾乎可用於任何區域和設計。2 密封膠帶 阻隔膠帶就能實現這樣的效果 在室溫下確保智慧手機顯示屏的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