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一個一個來解釋。
首先,字是要漢族男子行「冠禮」,即古代意義上的成年之後才有。根據不同歷史時期,漢族男子並不一定要求是20歲行冠禮;
其次,字不一定要自己取。父母、師長、位尊者都可以為晚輩取字;
再次,字一般要與「名」有一定程度的呼應。漢族講究尊卑上下的傳統,晚輩一般不會取一個含義與長輩所取的名有衝突的字。例如閣下提到的周瑜周公瑾就是一個例子:
「瑜」與「瑾」都有美玉之意,這就是一種呼應;
最後,漢族男子在行冠禮之前是未成年人的身份,但很少會直接叫名。按照傳統禮儀,直呼其名是相當不尊重對方的行徑,表達了一種輕蔑、鄙視的感情。
我知道的就這麼多,我只是一個學法律的歷史愛好者。上面說的錯誤應該沒有,不過恐怕不太詳細。
2樓:杜半傑
字與名有邏輯上的關聯,或近義或反義或會義。比如韓逾字退之,逾有前進的意思,這是反義;又如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美玉」的意思,這是近義。「之」和「公」都是虛字,類似的還有「子」,如趙雲字子龍,古有「雲從龍,虎從風」之說,這是會義。
二十歲後以字稱之,三十歲後以字行世。是指古人在二十歲成年後,別人不再直呼其名,以示尊敬;三十歲後功成名就,別人可能連他的名是什麼都不知道了,僅以表字行於世,比如知道薛仁貴的人多,但知道他名禮字仁貴的人少 。但表字未必非要到這時才取,只是以前歲數小,沒人用表字稱呼他
3樓:人的二分之一
「字」只是限於古代有身份的人。
《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說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供他人稱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據有以下幾種:
①同義反復。如屈原名平,字原,廣平為原。孔子學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顏回字子淵,諸葛亮字孔明,陶淵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屬此類。
②反義相對。晉大夫趙衰(減少意)字子餘(增多)。曾點(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績字無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趙孟睿ǜ┳腫影海淌庾滯濉
③連義推想。趙雲字子龍(雲從龍);晁補之,字無咎;蘇軾,字子瞻(《左傳僖28年》:「君馮軾而觀之」);岳飛字鵬舉。
從以上三類可以看出,字與名有密切關係,字往往是名的補充或解釋,這叫「名字相應」,互為表裡,故字又稱作「表字」。這三種是主要的,另外還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後加父(甫)的情況一般也歸入字的範圍。
命字方面與命名同樣,有著時代氣息,一個總的趨向是美詞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顯。
唐宋以後,由於理學加強,一些繁文褥節越來越多,讀書人之間在稱呼上也大做文章,稱字,是為了表尊敬,但時間長了之後,漸感稱字還不夠恭敬,於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號。
一般是朋友,長輩稱呼
4樓:宅女愛古典
字是古人行冠禮之後取得,一般可以由自己取,也可以由父母,師長,長輩取。
在古代,一般都用字稱呼對方表尊敬。
一般字取字可以與名字呼應,亦可以表示對自己的美好期望。
5樓:匿名使用者
不管怎麼的,古代人絕不會直呼其名,那相當與罵人,姓+主公,公子,老......總之幾百年前的東西 ,好東西啊 ,被當做糟粕給捨棄了
古人的字是如何取的? 什麼時候取的?
6樓:匿名使用者
字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與名相表裡的,所以又叫「表字」。名與字在意義上有著緊密的聯絡:有的意義相同,有的意義相近,有的意義相反,有的意義相延。
《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意思是男子在20歲行冠禮時加字,女子在15歲行笄禮時取字。
7樓:漢秀梅夕羅
1、古人的名是出生以後父母、長輩們取的
2、由於以前識字的人少,多數取字的時候是在上私塾時先生給取的。上不起私塾的孩子也會在到上學的年齡段找一個識字的給起一個。
3、古人不但有名、有字、還有號、號就是自己給自己起的了
8樓:匿名使用者
1、「字」只是限於古代有身份的人 《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說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供他人稱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2、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據有以下幾種 ①同義反復。如屈原名平,字原,廣平為原。孔子學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顏回字子淵,諸葛亮字孔明,陶淵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屬此類。
②反義相對。晉大夫趙衰(減少意)字子餘(增多)。曾點(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
唐王績字無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趙孟頫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連義推想。趙雲字子龍(雲從龍);晁補之,字無咎;蘇軾,字子瞻(《左傳僖28年》:
「君馮軾而觀之」);岳飛字鵬舉。 從以上三類可以看出,字與名有密切關係,字往往是名的補充或解釋,這叫「名字相應」,互為表裡,故字又稱作「表字」。這三種是主要的,另外還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後加父(甫)的情況一般也歸入字的範圍。
命字方面與命名同樣,有著時代氣息,一個總的趨向是美詞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明顯。 唐宋以後,由於理學加強,一些繁文縟節越來越多,讀書人之間在稱呼上也大做文章,稱字,是為了表尊敬,但時間長了之後,漸感稱字還不夠恭敬,於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號。 3、古人為什麼起字和號 現在的人,大多數有「名」,無「字」,所以當我們說到「名字」的時候,通常指的僅僅是人的名,或姓名。
可是,在古代多數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識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還有「號」。 4、何謂名、字 所謂「名」,是社會上個人的特稱,即個人在社會上所使用的符號。「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與「名」相表裡的,所以又稱「表字」。
《禮記·檀弓上》說:「幼名、冠字。」《疏》雲:
「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復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儀禮·士冠禮》:「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 由此可見,名是幼時起的,供長輩呼喚。男子到了二十歲**,要舉行冠禮,這標誌著本人要出仕,進入社會。
女子長大後也要離開母家而許嫁,未許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歲許嫁時,舉行笄禮,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喚: 在上古,早期的人名一般都很樸實,如夏商兩代留下的人名孔甲、履癸、外丙、雍己、盤庚、武丁、小辛等,都以干支人名,可能與當時人重視時辰的觀念有關。
後來隨著社會的前進,語言文字的發展,意識觀念的加強,人名越來越複雜,給人起名也成了一門學問。取名時,要對其所包容的內涵慎重考慮,反覆斟酌。《左傳·桓公六年》記載著春秋時代命名的五個原則:
「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這是魯國大夫申儒在回答桓公問名時提出來的,意思是:或根據其出身特點,或從追慕祥瑞、託物喻志、褒揚德行、寄託父輩期望等幾個方面比照取名。
並且提出七不:「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來取名。 古人命名重取義、重內涵的做法,幾千年來一直延續至今。
對於所生男孩、女孩,因其生理。性格以及將要從事的職業不同,所以取名也就有了差別。對男的取名多用威武勇智、剛強猛毅之字,對女的多選賢淑、豔麗、優美動聽之詞。
另外,取名還反映著時代特點,上面提到的夏商兩代喜歡用干支人名就是典型的例子。後來在長期封建社會裡,官宦富貴之家,多以忠孝節義、福祿壽康、升官發財之義來命名,所以叫仁、義、禮、智、信、得福、德貴、延壽、榮升、繼祖、耀祖、續宗的人特別多。平民百姓也想過好日子,盼望多子多孫,上學唸書,所以叫富貴、德福、進財、志學、平安、長順、滿倉、滿囤、保成、金鎖、栓柱等名字的特別多。
建國後又出現了許多新名,如建國、援朝、衛國、擁軍、建軍、支越、留蘇、衛東、紅衛、文革、學工、支農等。 開放以來,又興起取外國名字,這就不可取,不可提倡了。 5、表字和名在意義上有何聯絡 古人取表字十分講究,情況也非常複雜,但仔細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規律可尋的。
如常見的有按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第取字,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還有個哥哥為老大,字孟跛。最典型的要屬三國時東吳孫氏弟兄了。孫策為長子取字伯符;孫權為次子取字仲謀;孫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孫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
還有在表字上用「子」的情況也很多,因為「子」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稱或尊稱。所以人們喜歡用它,如孔樁,字子思;仲由,字子路;司馬遷,字子長;曹植,字子健;蘇軾,字子瞻;杜甫,字子美;袁枚,字子才。
9樓:匿名使用者
取字男子一般在20歲取,女子不可取,因為當時的男女差別很大,取字是根據自身的名字來取,字可以與名有較近的含義,也可以是截然不同,這樣說聽的懂嘛?
周瑜的性格特點是什麼樣的
10樓:阿沾
周瑜的性格特點:
1、周瑜首先是一個足智多謀、才智過人的統帥。
3、周瑜是一個寬巨集大度之人,有一個成語「飲醇自醉」,出自《三國志·吳書·周瑜傳》,原文是「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意思是「跟周公瑾相交,好比飲味道濃厚的美酒,不知不覺就醉了。」說的就是周瑜氣量大的故事。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合肥市舒縣)人。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正史上週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孫權稱讚周瑜有「王佐之資",范成大譽之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宋徽宗時,追尊其為平虜伯,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周瑜出身大族,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漢朝太尉之職。其父周異,曾任洛陽令。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遠大。
11樓:尼克的右手
歷史上真實的周瑜是一個寬巨集大度之人。
有一個成語「飲醇自醉」,出自《三國志·吳書·周瑜傳》,原文是「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意思是「跟周公瑾相交,好比飲味道濃厚的美酒,不知不覺就醉了。」說的就是周瑜氣量大的故事。
周瑜性格開朗,氣度寬巨集,待人接物謙虛和氣。為此,朝中文武大臣都愛和他交往,只有程普對周瑜不滿。 程普也是東吳的名將,很早就跟隨孫權的父親孫堅,後來又幫助孫策經營江南,是孫氏政權中的元老。
他見周瑜年紀輕輕,地位卻處於自己之上,內心不服,所以常常倚老賣老,給周瑜看臉色,藉以抬高自己身價。 周瑜是個寬巨集大量的人,不願和程普鬧矛盾,所以處處剋制,事事謙讓,始終不與程普計較,更不與他發生衝突。
周瑜一再謙遜忍讓,終於使程普有所觸動。為了消除隔閡,周瑜又多次拜訪程普,表達了自己對他的良好願望。在這種情況下,程普終於拋棄偏見,對周瑜非常敬服,並與他融洽相處。
後來用」飲醇自醉「比喻與寬厚人交,不覺心醉,令人敬服。
古代的孤是什麼意思,孤在古代是什麼意思
起名太麻煩 孤,古同 辜 讀 g 意思是 1 幼年死去父親或父母雙亡 孤兒 遺孤。託孤。孤寡鰥獨 孤兒,寡婦,無妻或喪妻的人,年老無子女的人 2 單獨 孤單 孤獨。孤立。孤僻。孤傲。孤煢 單獨無依然 孤介。孤身。孤危。孤芳自賞。孤苦伶仃。孤掌難鳴。孤雲野鶴 喻閒逸逍遙的人 3 古代帝王的自稱 孤家 ...
古代的士是什麼意思,古代麻是什麼意思
春風十里不如你耶 士,是作為封建社會中最基礎的貴族,也是最高階的百姓。歐洲有騎士,日本有武士,而中國的以知識份子為代表的士族階級。士的階層很早就出現了。西周 春秋時代,士,在政治上居於卿大夫與庶民之間,處於貴族的最低層,幾與庶人相接 在宗法上,大夫臣士,士依附於卿大夫,不得有僭越之舉 在經濟上,士有...
蠡在古代是什麼意思,美在古代是什麼意思
relena莉莉娜 說文解字 蟲齧木中也。此非蟲名,乃謂螙之食木曰蠡也。朱子注孟子曰 蠡者,齧木蟲,則誤矣。蠡之言剺也。如刀之剺物,蠡叚借之用極多。或借為蠃蚌字,或借為瓢 字,楚辭 覽芷圃之蠡蠡。又借為禾黍離離字。孟子曰 以追蠡。趙注曰 追,鍾鈕也。鈕擘齧處深矣。蠡蠡,欲絕之皃。此又以蠡同離,同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