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農業史上的革命主要是指什麼時候

時間 2021-08-30 10:13:34

1樓:課文與閱讀

中國古代農業史上的革命是指牛耕的使用和推廣,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

1、春秋戰國時期產生,是我國古代農業的最主要生產方式,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和井田制的解體。由於廣泛使用鐵農具和牛耕,耕地面積和農業產量大幅度提高,使單位生產和個體經營的特色的小農階層成為社會基礎的可能,井田制中“千耦其耕”的奴隸集體耕種的方式已經不適應生產力發展,而分散的,一家一戶制的封建經濟形式興起了。

2、 春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

(1)春秋時期,我國開始出現鐵農具。到戰國時,鐵農具的使用範圍擴大。

(2)春秋末年,我國已使用牛耕。戰國時期,牛耕進一步推廣。牛耕是我國農業史上的一次革命。

(3)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使土地利用率和農作物產量顯著提高。

2樓:小兔子的文集

是鐵器牛耕的使用,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產生,是我國古代農業的最主要生產方式·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和井田制的解體·推廣鐵器牛耕 唐朝的農業迅速發展,其重要原因之一是鐵犁牛耕進一步推廣。在黃河流域乃至今甘肅、新疆地區,鐵犁牛耕已普遍用於農業生產。

關於這一情況不僅在文獻中有記載,在一些墓葬和敦煌、榆林石窟的眾多的壁畫“牛耕圖”中,都有反映。其中多數為二牛抬槓,用長單直轅犁;少數用一牛耕田,犁有雙長直轅,亦有短曲轅。犁均為鐵製,多使用犁壁(鐴土)。

這時在江南地區也推廣牛耕,並使用曲轅犁。(唐)陸龜蒙《耒耜經》中詳細記載了江東(今江南)所用曲轅犁的結構和使用功效。曲轅犁比直轅犁輕巧,犁轅上躬,便於深耕;牽引點低,犁架平穩;犁轅縮短,迴轉方便。

這是古代步犁中最先進的型別。惟當時使用此種犁者極少,以用二牛抬槓者為最多。據文獻和考古資料證明,這時邊疆地區也在推廣鐵犁牛耕。

鐵器的應用——我國農業技術史上劃時代的重大變革;牛耕的應用——農用動力的一次革命

中國古代主要農業成就都有那些?

3樓:尚品核緣坊

中國古代主要農業成就有“水稻,蠶,桔,茶,溫室栽培,水利石碾,嫁接技術,海塘工程”等。

1.水稻:中國最早栽培,在湖南澧水河畔澧州城頭山發現了宇宙中最早的稻穀,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大概3000多年前傳入朝鮮、越南、日本等國。

2.蠶:蠶絲是古代絲綢的主要原材料,新石器時代中國就有培育,2000多年前傳入日本、朝鮮、越南,後傳入希臘和歐洲諸國。

3.柑橘、枇杷、荔枝、紅杏、李子,商周時期,桔在唐代傳入日本,後傳入其他國家。

4.茶:茶文化在中國歷史悠久,在商周時期就有培育,唐代傳入日本。

5.溫室栽培:一直以為是國外的技術,沒想到在我國秦漢時期就有,古人還是相當有智慧的,這項技術比國外早1000多年。

6.水力石碾:是一種用石頭和木材製成的,使穀物破碎和去皮的工具,我國最早出現在魏晉時期。

嫁接技術:一種植物人工繁殖的技術,把一種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種植物的莖或根上,使得接在一起的兩個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株,這項技術始於魏晉時期。

7.海塘工程:自漢、唐起,江、浙、福建沿海人民為防禦潮水災害而開始修建江海堤防。

海塘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開發過程中佔有相當重要地位。海塘從區域性到連成一線,從土塘演變為石塘,建築技術水平不斷提高。

4樓:亦木靜汐

(一)古代中國的農業經濟

1、   古代中國農業主要耕作方式的變革

1、原始農業的產生:“刀耕火種”、“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國農業進入了“耜耕”或“石器鋤耕”時代

3、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中國古代農業的傳統耕作方式形成。

漢代牛耕逐漸普及全國。東漢時出現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這種耕作方式便於牛耕普及。

2、 古代中國的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以小農戶個體經營為主的農業經營方式,是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3、古代水利建設概況

1、夏商周:農田水利有較大發展。

2、春秋戰國:戰國時秦國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鄭國在秦國修的鄭國渠。

都江堰位於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中國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蜀地“天府之國”富庶之源,至今仍發揮著無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3、秦:靈渠

4、兩漢:西漢漢武帝親到黃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東漢王景治黃河才基本解除了黃河水患。

5、隋煬帝:開通了大運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長的運河。

6、唐朝:設專職**管理水利事業,各地興修了不少水利工程,還創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車。

5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呂氏春秋·上農》在描述農耕之利時不無誇張地張,一個農夫耕種肥沃的土

地可以養活九口人,耕種一般的土地也能養活五口人。戰國時期農業收益的增加促進了個體小農經濟的形成。

中國是一個典型的農耕文明國家,農業是國家的根本。國家的稅收基本**於農業,國家的上層階級**於地主,國家的兵員和徭役人員則**於下層的農民。國家必須有強有力的措施將農民束縛在土地上,被迫耕種土地、繳納賦稅、服從徭役。

重農抑商、抑制土地兼併、海禁、閉關鎖國都是農耕文明的反映。在中國古代社會,商人依附於農業,沒有社會地位。因此,商人及時發家致富了,也會買田置業,變成地主階層。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

6樓:匿名使用者

1.牛耕的使用確實是農業史一次偉大的動力革命

2(牛車不屬於農業範疇)

3(鐵製品用於農業還要等到後面鋼鐵柔化技術的出現才可以,不然那時候的鐵韌性不夠,容易斷)

7樓:真宮寺小喬

選3 鐵製農具的出現和使用提高了農田的生產力,最終使得奴隸制解體,封建制度建立

8樓:球迷

選3記住這一點~~中國教育制度的固定模式就是:只有生產工具的進步才能被稱為革命。

牛耕的使用只是生產方式的革新,只能促進農業的發展,而不是能掀起農業革命的~~

9樓:匿名使用者

答案就是一啊

教科書上說的

牛耕的出現是封建農業的一次變革

10樓:尚方寶劍

具體來說應該是鐵犁牛耕是春秋戰國時期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但是如果鐵犁牛耕是分開的話,那就是鐵農具的使用了,如果這個問題是一般的輔導材料上的話那就是輔導材料出錯了。

11樓:匿名使用者

3封建社會進入的標誌就是鐵器的使用,農業工具的變革,說明新興的地主階級已經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了。

12樓:天紫衣

1 牛耕的使用

鐵農具應該在牛耕後面。

13樓:安康瘋子

c鐵器的發現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誌.它提高了人的生產速度.

古代的禮主要指什麼,中國古代的 禮 主要是指什麼

中國古代禮儀形成於 三皇五帝 時代,到堯舜時,已經有了成文的禮儀制度,就是 五禮 這 五禮 指的是吉禮 凶禮 賓禮 軍禮和嘉禮。作為人類祖先的聖賢唐堯 虞舜 夏禹等,他們本身都是講究禮儀的典範。傳說堯年輕的時候十分敬重老年人,同輩之間,禮讓三先。每次把打回的獵物平分給眾人,自己拿最少的一份。有時還把...

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特點有哪些,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是什麼?

情歌悠揚 中國古代農業的基本特點 1 以種植業為主,家畜飼養業為輔。2 借用牛耕和不斷改良生產工具,生產技術,使精耕細作農業生產模式日益完善。3 男耕女織式 的經營方式 星隨我動 小農經濟是長期以來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它以家庭為生產 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結合,生產的主要目的是滿足自...

中國的「禮」是指什麼,中國古代的禮是指中國古代的禮是指什麼禮

禮儀制度,禮貌的行為 學佛 是 瑪哈學舍 推出的 內容 於學堂禪修中的實錄 真實記錄都市青年學佛曆程,時代人文視角解讀佛法大義,直心修行故事再現修學實踐,傳統文化利益當代人文身心。中國古代的禮是指中國古代的禮是指什麼禮 古人認為禮定貴賤尊卑,義為行動準繩,廉為廉潔方正,恥為有知恥之心。禮在中國古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