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北京科技報:中國最早文字出土無人能懂 昌樂骨刻文比甲骨文早2023年 “我們目前發現了一些線索,包括一些早期的造字規律,雖然目前不能破解這些文字的含義,但是昌樂骨刻文確實是早期漢字的雛形。我們希望能夠儘快破解這些文字的祕密。
” □文/王夕 “我當時以為從地裡露出半截的是動物的骨頭,仔細辨認後感到自己可能挖到好東西了!” 山東收藏愛好者肖廣德對《北京科技報》回憶。 作為一位民間收藏者,肖廣德經常在沒事的時候到山東昌樂縣袁家莊附近搜尋陶器瓦片。
用他的話說,那裡有不知名的古代遺址,而他也能偶爾從農民翻過地的土裡找到一些“稀罕物”。 “埋著半截動物骨骼一樣的東西,是一塊牛早期的肩胛骨。我開始只是斷定這是石器時代的古耜,一種類似於今天鐵鍬一樣的生產工具。
回到家清洗後,我發現上面有一些蜿蜒曲折的的圖案和符號,有的是一小片,有的連成一大片。”肖廣德說,之後不久,他帶著找到的7塊有字的骨頭找到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 劉鳳君告訴《北京科技報》:
“經過仔細觀察和綜合分析,我認為這批骨刻文的大體年代是距今約4000—2023年的龍山文化時期,屬於東夷文字,是中國早期的圖畫象形文字。它的歷史比甲骨文還早2023年。” 為了讓鑑定結果更加準確和穩妥,2023年7月30日,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和昌樂縣政協邀請中國殷商文化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王宇信教授、山東省甲骨文國際交流中心理事長李來付教授等5位專家對肖廣德發現的7塊“骨頭”進行了“會診”。
鑑定之後,專家一致認定骨頭上的這批文字是比甲骨文更早的一種原始文字,認為它是繼安陽甲骨文後的又一次重大發現。 龍山文化是東夷族在新石器時代的一個文化階段,而作為中國早期人類的重要活動地和華夏文明重要發源地的山東,它的原始居民正是東夷人。東夷人崇尚鳥圖騰,他們把陶器做成各種禽鳥形象,有的像展翅欲飛的大鳥,有的像昂首高歌的雄雞,極具地方特色。
歷史中,東夷在血緣和語言上都被華夏族融合,最終成為漢族的一分子。 肖廣德發現的這些文物經過專家鑑定便出自東夷文化,骨頭大多是牛的肩胛骨、肋骨和肢骨,還有一部分是鹿骨和象骨。而在肖廣德家中,還收集著不少骨耜、骨刀、骨錐以及磨光黑陶片和鬼臉鼎足等,這也都是龍山文化的典型器物。
劉鳳君說:“這些字造型講究而完美,多數都是弧線構成,都有一定的深度,線條流暢均勻,凹線底部都有明顯的硬劃痕。很明顯是人工刻畫的,完全可以排除是蟲蛀和草根腐蝕的。
” 其實,昌樂骨刻文的發現並不是這種古文字的第一次面世。據瞭解,類似的有骨刻文的骨片在鄒平、桓臺、臨淄和壽光等地都曾出土過,只是這次昌樂的發現,才使那些沉寂已久的文物重新引起人們的重視。 長期以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這七種字型是被大家廣為承認的一個漢字演變過程,而這次發現的‘昌樂骨刻文’是比甲骨文還早2023年的文字。
但是直到今天,這些蜿蜒曲折的骨刻文仍然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能夠讀懂它的含義。 “我們目前發現了一些線索,包括一些早期的造字規律,雖然目前不能破解這些文字的含義,但是昌樂骨刻文確實是早期漢字的雛形。我們希望能夠儘快破解這些文字的祕密。
”劉鳳君說。
2樓:匿名使用者
雖說歷史記載2023年,王懿榮認出中醫藥材中的"龍骨"上有字,即甲骨文.但其實以前很多人都知道藥上有字,只是不在意或者看不懂就不理會了,後來才被證實甲骨文的存在.
3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發現,是發明最早是倉頡造字
中國漢字是誰最先發明出來的?
4樓:張仁杰
倉頡最先發明的。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關於漢字起源的說法歷來各家有不同主張,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說法有:結繩說、八卦說、刻契說、倉頡造字說、刻劃說和圖畫說。
相傳倉頡是黃帝時期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 。黃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聯盟的領袖,由於社會進入較大規模的部落聯盟階段,聯盟之間外交事務日益頻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聯共享的交際符號,於是蒐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倉頡的手上了。
擴充套件資料
明朝末年西方傳教士來中國傳教,為了學習漢字,他們開始用拉丁字母來拼寫漢語。2023年,義大利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蹟》,
2023年,法國耶穌會傳教士金尼閣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資》,這是一本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的字彙。注音所用的方案是在利瑪竇方案的基礎上修改的。
利瑪竇和金尼閣的方案是以“官話讀書音”為標準設計的,適於拼寫北京語音。但是,在兩三百年間,利瑪竇和金尼閣的方案只是在外國傳教士中使用,沒有在中國人當中廣為傳播。
5樓:匿名使用者
有史料記載倉頡造字,但關於漢字起源的說法歷來各家有不同主張,同時漢字不斷在演變,所以無法確定具體是誰發明的。
《說文解字》、《世本》、《淮南子》皆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蒐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漢字起源比較有影響力的說法有:結繩說、八卦說、刻契說、倉頡造字說、刻劃說和圖畫說。漢字主要起源於記事的象形性圖畫,象形字是漢字型系得以形成和發展的基礎。
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經歷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階段,至今普遍使用楷書,但仍未完全定型。
6樓:匿名使用者
相傳倉頡是黃帝時期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 。黃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聯盟的領袖,由於社會進入較大規模的部落聯盟階段,聯盟之間外交事務日益頻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聯共享的交際符號,於是蒐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倉頡的手上了。
7樓:老馬飛哥
中國漢字最早的應該是傳說的倉頡造字,倉頡據說是黃帝時代的人物,倉頡造字也許就是漢字最早的出現。
文字最為人類文明的象徵,它的演變最早可追溯到遠古的結繩記事與刻畫記事,那些繩結與符號恐怕早已就無從考證。
中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發現併成功解讀了甲骨文。
甲骨文是到目前為止我們發現並能夠解讀的最早文字,因為漢字演變至甲骨文時已經趨於成熟,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漢字的形、音、意的結合逐漸完備
漢字歷經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等書體的演變。
8樓:小魔仙碎碎念
要是傳說的話那就是所謂的倉頡造字,但是這個是沒有考古資料支撐的,即使有倉頡這個人,也應該只是文字的整理者和釋出者。
有確實考古證實的最早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
9樓:匿名使用者
倉頡發明出來的它是根據你的形象製造出來的他是在一天看見幾個獵人正在打獵,想到的造字。
10樓:匿名使用者
有可能是一個外遷來的部族可能是商人的祖先,也可能商人從那個外來的部族學習來的,也有可能外來的那個部族被商人兼併,反正不是自己演變的,因為甲骨文一經發現就是完備的文字系統,所有史前遺蹟均沒有發現甲骨文的演變過程。
11樓:匿名使用者
漢字是李晨瑜發明出來的
12樓:匿名使用者
甲骨文豈識900字。此人學識有問題,
於古食之不化,太多極限。妄評一番,甚可惜!
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文字是什麼?
13樓:你愛我媽呀
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屬於上古漢語,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語系的語言。
甲骨文發現於中國河南省安陽市殷墟,是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甲骨文,具有對稱、穩定的格局。備書法的三個要素,即用筆、結字、章法。 從字型的數量和結構方式來看,甲骨文已經是發展到了有較嚴密系統的文字了。
漢字的“六書”原則,在甲骨文中都有所體現。但是原始圖畫文字的痕跡還是比較明顯。
擴充套件資料:
漢字演變
漢字經歷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階段,至今普遍使用楷書,但仍未完全定型。
1、甲骨文
2、金文
金文是指鑄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文字,也叫鐘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所以,鐘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鑄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
3、篆書
大篆為漢字書體的一種。相傳為周宣王時史籀所作,故亦名籀文或籀書。 秦時稱為大篆,與小篆相區別。大篆起於西周晚年,春秋戰國時期行於秦國。字型與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構形多重疊。
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統一文字,這種文字就是小篆。通行於秦代。形體偏長,勻圓齊整,由大篆衍變而成。
4、隸書
隸書也叫“隸字”、“古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型就小篆加以簡化,又把小篆勻圓的線條變成平直方正的筆畫,便於書寫,分秦隸(古隸)和漢隸(今隸)。
5、楷書
楷書又稱正書,或真書,始於東漢。
6、草書
草書形成於漢代,是為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草書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型。
7、行書
行書是在東漢末年產生的,是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可以說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它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
14樓:你好嘛
截至2023年12月10日,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屬於上古漢語(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語系的語言。
截至2023年,發現有大約15萬片甲骨,4500多個單字。這些甲骨文所記載的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到商代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不僅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習俗等內容,而且涉及天文、曆法、醫藥等科學技術。
從甲骨文已識別的約2500個單字來看,它已具備了“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註、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現了中國文字的獨特魅力。
中國商代和西周早期(約公元前16~前10世紀)以龜甲、獸骨為載體的文獻。是已知漢語文獻的最早形態。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稱為契文、 甲骨刻辭、卜辭、龜版文、殷墟文字等,現通稱甲骨文。
最早發現病菌的人是誰,最早發現青黴素的人是誰?
mm努力每一天 人類發現的第一個病毒是菸草花葉病毒,引起菸草的花葉病.1886年,在荷蘭工作的德國人麥爾 mayer 把患有花葉病的菸草植株的葉片加水研碎,取其汁液注射到健康菸草的葉脈中,能引起花葉病,證明這種病是可以傳染的。最早發現青黴素的人是誰?中國最早發現茶的人是誰 小高老師 解答 是神農。據...
最早是誰發現電的,誰最早發現電
在對電現象的早期研究中,最早進行系統研究的首1660年,馬德堡的蓋利克發明了第一臺摩擦起電機,他用硫磺製成形如地球儀的可轉動物體,用乾燥的手掌擦著乾燥的球體使之停止可獲得電,蓋利克的摩擦起電機經過不斷改進,在靜電實驗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8世紀中葉,電學實驗逐漸普及,在法國和荷蘭有不少人公開表演認...
我國是誰最早發現了甲骨文
123凜冬將至 王懿榮清光緒二十四年 1898年 以前,當地的農民在採收花生時,偶然撿到一些龜甲和獸骨,被當成中藥賣給藥鋪,清末金石學家王懿榮和學生趙軍偶然在中藥材的 龍骨 片上發現有古文字,於是開始了對此的蒐集和研究,其他尚有王襄 孟定生 劉鶚 端方 胡石查等人,都是最早的購藏研究者。最初,在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