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門神,中國民間傳說是能捉鬼的神萘鬱壘。東漢應劭的《風俗通》 中引《黃帝書》說:上古的時候,有神萘鬱壘倆兄弟,他們住在度朔山上。
山上有一棵桃樹,樹蔭如蓋。每天早上,他們便在這樹下檢閱百鬼。如果有惡鬼為害人間,便將其綁了喂老虎。
對聯分上下聯,不能隨意貼。每年都有許多人貼錯。那麼怎樣貼才是正確的呢?這裡要弄清二個問題,一是分清上下聯,二是上下聯的位置。簡單介紹如下:
上聯的末尾的字應該是“仄”聲,既現代漢語的“三聲”或“四聲”。“仄”聲給人的感覺是話還沒有說完。下聯的末尾的字應該是“平”聲,既現代漢語的“一聲”或“二聲”。
“平”聲給人的感覺是話已說完。
2樓:齊天大聖
春節家家戶戶張貼春聯,在我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不過,過年貼春聯習俗的形成過程,是經歷了一個慢長的過程的,下面我們瞭解一下我國春聯的起源與相關傳說。
一、春聯的組成
春聯由上聯、下聯和橫披組成。如對聯“天賜平安吉祥福,地生富貴鴻運財”橫披“富貴平安”,對聯“勞動致富六畜興旺,勤儉持家五穀豐登”,橫披“幸福家庭”等等。從歷史資料來看,春聯的產生主要是與鬱壘、鬱壘的傳說有關。
二、神茶、鬱壘的傳說
據說,很久以前,在一片茫茫無邊的大海上有一條山脈,名字叫度朔山。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因為山上有一棵不知道長了多少萬年的大桃樹。在這桃樹東北處的枝葉中間,卻有一個不平常的洞,傳說中的這個洞,就是所有的鬼怪出入的大門。
這些鬼怪全都歸兩個神人管轄。這兩個神人是兩兄弟,一個叫神茶,一個叫鬱壘,鬱壘弟兄要是逮住了鬼的話,就拿去喂虎。
三、黃帝與神荼、鬱壘捉鬼的故事
傳說中,一些人把堯、舜之前的一位叫黃帝的部族首領,也當成了神人。說他非常重視神荼、鬱壘捉鬼,於是便制定了一個節日的儀式:每當除夕的時候,各家便在自已家門口立下兩個桃木的神像,在門楣上懸掛上葦子編的繩索,在內門上畫上老虎:
認為這樣做了,便可以趕走妖魔鬼怪,求得新的一年的幸福。
四、春聯的前身——“仙木”、“桃符”
如果從載有這一習俗的有關書籍來看,也應該亳不猶豫地說,這個習俗至遲在漢代就相當普遍了。這個節日活動傳下來,漢朝及以後,門旁的桃木神像漸漸簡化成了桃木板。人們把這桃木板稱為“仙木”、“桃符”,意思當然還是象徵著桃都山桃樹上的那兩位神人。
但因為同時流傳的習俗中還有在門上畫門神的辦法,這兩件東西也就顯得有些重複。
五、春聯的發明人——孟昶
到了五代十國時,後蜀一個叫孟昶的皇帝想出了一個辦法,每年除夕便叫人擬出對聯寫在兩旁的桃木板上。桃木不是紅的嗎?發展到後來,就成了大紅紙上寫春聯了——從此,我們年年都要貼的春聯正式形成了
3樓:睢寧一指禪
對聯是我國人民普遍喜愛的一種民族文化形式,在人民群眾遇到婚喪喜慶、節假、壽辰等重要事件或時刻,都喜歡用它來表示慶賀或悼念之情。這種對聯在春節時期應用最廣,稱之為春聯。
春聯,起源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所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降鬼大神“神荼”、“鬱壘”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
”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記載:“春聯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國時,宮廷裡,有人在桃符上題寫聯語。
《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
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
據說五代時的後蜀國國君孟昶是個喜歡標新立異的國君,在公元964年歲尾的除夕,他突發奇想,讓他手下的一個叫辛寅遜的學士,在桃木板上寫了兩句話,作為桃符掛在他的住室的門框上。這兩句話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第一句的大意是:
新年享受著先代的遺澤。第二句的大意是:佳節預示著春意常在。
由此開始,桃符的形式和內容都發生了變化,這不僅表現在開始用駢體聯語來替代“神荼”、“鬱壘”,而且還擴充套件了桃符的內涵,不只是避邪驅災,還增加了祈福、祝願的內容。這就成了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寫對聯,已經相當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戶戶掛桃符(即今春聯)的盛況。
同時,隨著門神的出現和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來書寫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負的驅邪避災的使命逐漸轉移給門神,而桃符的內容則演化成用來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降臨和五穀豐登的美好心願。
“春聯”一詞的出現,則是在明代初年。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喜歡排場熱鬧,也喜歡大戶人家每到除夕貼的桃符,就想推廣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頒佈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春。
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視,挨家挨戶察看春聯。每當見到寫得好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讚不絕口。在巡視時見到一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很是生氣,就詢問什麼原因,侍從回答說:
“這是一家從事殺豬和劁豬營生的師傅,過年特別忙,還沒有來得及請人書寫。”朱元璋就命人拿來筆墨紙硯,為這家書寫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
”寫完後就繼續巡視。過了一段時間,朱元璋巡視完畢返回宮廷時,又路過這裡,見到這個屠戶家還沒有貼上他寫的春聯,就問是怎麼回事。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
“這副春聯是皇上親自書寫的,我們高懸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聽了非常高興,就命令侍從賞給這家三十兩銀子。由此可見,“春聯”的得名和推廣,是朱元璋採取行政命令的辦法,頒佈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戶戶推廣開來的。
4樓:慎擾龍卉
一種是桃符,最初人們用以避邪 , 畫門神像木刻**形掛在門旁桃木上 , 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
另一種是春貼 , 古人在立春日多貼 " 宜春 " 二字 , 後漸漸發展為春聯 , 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春聯一開始不叫“春聯”,而叫“桃符”。據說貼桃符的起源很早,當時貼“桃符”是為了用來驅除妖魔鬼怪。傳說,古代有一種極其**的怪獸,經常作惡,危害百姓,卻又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降住它。
後來,有兩位專門除妖的神仙,他們用桃枝降住了怪獸。於是,民間便傳出,直呼偶在門上掛上刻有兩位神仙名字的桃枝,妖魔鬼怪便不敢靠前。後來,這樣的桃枝被稱為“桃符”,“桃符”便流行下來了。
在五代十國時期,桃符演變成了春聯。據記載,當時後蜀主孟昶讓張遜在桃木上題詞,他寫完之後,孟昶覺得不對仗,便又寫道:“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是中國第一幅春聯,而在當時還被成為桃符。
後來紙張的出現,桃木換成了紅紙。春聯真正的出現是在明朝朱元璋時期,當時,朱元璋要求家家戶戶貼春聯,於是大街小巷處處貼滿了春聯。
5樓:匿名使用者
每逢春節,我國民間家家要貼春聯。春聯的起源還要從桃符說起。古代傳說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桃樹下有神荼、鬱櫑二神,主管萬鬼。
如遇作祟的鬼,他們就把它捆起來喂老虎。後來,民間在春節的時候,為驅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畫上這兩個神像,這就是桃符。到了五代的時候,蜀主孟昶親自在桃符上題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賀長春”一聯,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聯。
到了宋代,春節貼對聯已經成為一種風俗了。
6樓:雋詠
答:春聯,又稱對聯、門對,它用紅紙書寫,貼在門上很有一番喜慶、熱鬧的過年氣氛。
過年要貼春聯,這與古代的“桃符”驅鬼避邪有關。古人科技水平有限,認為人間的疾病災害是鬼魅造成的。為了抵抗它們在過年期間的侵擾,人們便用具有避邪作用的桃木板掛在門旁,同時在桃木板上分別寫上門神神茶、鬱壘的名字(也有畫上它們影象的)。
這樣,為非作歹的鬼魅**就不敢上門了。這些桃木板就叫“桃符”,它以後被紅紙所取代,寫上字就成了春聯。
現在,儘管人們已經知道沒什麼鬼魅作崇了,但仍保留了春節貼春聯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只是春聯內容越來越表現新時代的生活觀念了。
7樓:向日葵的香味
對聯的由來是什麼樣的
8樓:城長征養俏
對聯源遠流長,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他在寢門桃符板上的題詞“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然後家家戶戶相互效仿,流傳至今。
9樓:匿名使用者
人們為驅避鬼怪,就在桃木板上畫管萬鬼的神茶和鬱櫑。這就是對聯。
10樓:匿名使用者
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是華人們過春節的重要標誌。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上春聯和福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
餘亞飛《迎新歲》稱:“喜氣臨門紅色妍,家家戶戶貼春聯;舊年辭別迎新歲,時序車輪總向前。”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
春聯的另一**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11樓:生命的倔強
都可以啦啦啦啦!。◕‿◕。?????????☕??????????
貼對聯的對聯貼法,對聯的正確貼法是怎麼貼??
手機使用者 對聯的類別決定對聯的貼法。現在,借陳樹德先生的對聯知識結構 表來談怎樣貼對聯,要掌握貼對聯,首要任務是明白對聯的分類。如果孤立內容相關來講平仄相諧,可能會產生不對不聯的效果。貼對聯之前,應辨別對聯的型別。1.散聯,有橫額看橫額,沒有橫額看語境。2.通聯 先看橫額,再看邏輯,然後語境,順序...
貼對聯怎麼貼,對聯的正確貼法是怎麼貼??
麥子的文化 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上聯的末尾的字應該是 仄 聲,既現代漢語的 三聲 或 四聲 仄 聲給人的感覺是話還沒有說完。下聯的末尾的字應該是 平 聲,既現代漢語的 一聲 或 二聲 平 聲給人的感覺是話已說完。此外,貼對聯時,要把上句貼在右側,因為過去的書是豎排的,都是從右側讀起。拓展資料 貼對聯...
對聯的正確貼法,對聯的正確貼法是怎麼貼??
儀天樞 我主張上聯在右,下聯在左,橫批無所謂,文人家裡的對聯一般沒有橫批。我們遊覽名勝景區都是從右到左的 看自己的習慣吧 上聯在右,下聯在左 這是古人傳下來的,我們老師教過的 如果你不會貼的話我告訴你 看對聯結尾的字的韻母音調,如果是一二聲調的就是下聯 如果是三四聲調就是上聯 放心,我說的都是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