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示兒】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註釋]
1. 示兒:給兒子們看。
2. 但:只。
3. 九州同:祖國統一。
4. 中原:指淮河以北淪陷在金人手裡的地區。 5. 家祭:對祖先的祭祀。
6. 乃翁:你的父親。
[簡析]
陸游是南宋愛國詩人,畢生從事抗金和收復失地的正義事業。雖然屢遭投降派排擠、打擊,但愛國熱情始終沒有消減。《示兒》詩是詩人臨終寫給兒子的遺囑,表達了詩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統一祖國的深摯強烈的愛國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萬事空”。“元知”,本來就知道;“萬事空”,是說人死後萬事萬物都可無牽無掛了。但接著第二句意思一**
“但悲不見九州同”,唯獨一件事卻放不下,那就是淪喪的國土尚未收復,沒有親眼看見祖國的統一。這種遺恨從生前留到死後。在生命彌留之際,心情更為沉痛。
詩的第三句“王師北定中原日”,表明詩人雖然沉痛,但並未絕望。他堅信總有一天宋朝的軍隊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復失地。有了這一句,詩的情調便由悲痛轉化為激昂。
結句“家祭無忘告乃翁”,情緒又一轉,無奈自己活著的時候已看不到祖國統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託於後代子孫。於是深情地囑咐兒子,在家祭時千萬別忘記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他。 這首詩用筆曲折,情真意切地表達了詩人臨終時複雜的思想情緒,既有對抗金大業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聖事業必成的堅定信念。
全詩有悲的成分,但基調是激昂的。詩的語言渾然天成,沒有絲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著意雕琢的詩更美,更感人。
2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是陸游,他是一位愛國的詩人,臨死也惦記著國家的統一安定.死前叮囑家人在他死後在他的忌日別忘了告訴他中原收復了沒有. 死去原知萬事空:
等到要死的時候才知道什麼事情都是虛無縹緲的.
3樓:
原本就知道死去就什麼都不知道了,但是悲哀的是祖國還沒有同一,等到統一之後,祭祀的時候別忘了告訴你爹我。
4樓:
示兒作者 陸游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的下兩句是什麼?這首詩是什麼朝代誰寫的?詩中的意思是什麼?
5樓:我常常自爆
下兩句是: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原文: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出自南宋陸游的《示兒》。
譯文:“死去元知萬事空”。“元知”,本來就知道;“萬事空”,是說人死後萬事萬物都可無牽無掛了。
但接著第二句意思一**“但悲不見九州同”,唯獨一件事卻放不下,那就是淪喪的國土尚未收復,沒有親眼看見祖國的統一。詩的第三句“王師北定中原日”,表明詩人雖然沉痛,但並未絕望。
他堅信總有一天宋朝的軍隊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復失地。有了這一句,詩的情調便由悲痛轉化為激昂。結句“家祭無望告乃翁”,情緒又一轉,無奈自己活著的時候已看不到祖國統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託於後代子孫。
於是深情地囑咐兒子,在家祭時千萬別忘記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他。
這首詩是陸游的絕筆。他在彌留之際,還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貴族霸佔著的中原領土和人民,熱切地盼望著祖國的重新統一,因此他特地寫這首詩作為遺囑,諄諄告誡自己的兒子。從這裡我們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著、深沉、熱烈、真摯!
無怪乎自南宋以來,凡是讀過這首詩的人無不為之感動,特別是當外敵入侵或祖國**的情況下,更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的下兩句是?這首詩是什麼朝代誰寫的?詩中但的意思是?
6樓:匿名使用者
sǐ qù yuán zhī wàn shì kōng 死 去 元 知 萬 事 空 , dàn bēi bù jiàn jiǔ zhōu tóng 但 悲 不 見 九 州 同 。 wáng shī běi dìng zhōng yuán rì 王 師 北 定 中 原 日 , jiā jì wú wàng gào nǎi wēng 家 祭 無 忘 告 乃 翁 。
作者 陸游 南宋詩人
但:只是
7樓:匿名使用者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望告乃翁,示兒,宋 陸游 卻的意思吧,我也不確定
“死去原知萬事空”出自哪首詩?
8樓:匿名使用者
“死去原知萬事空”有錯別字,應該是“死去元知萬事空”,這句詩出自陸游的《示兒》。
具體原文如下: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譯文:
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後,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
因此,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訊息告訴我!
賞析:
此詩是陸游愛國詩中的又一首名篇。陸游一生致力於抗金斗爭,一直希望能收復中原。雖然頻遇挫折,卻仍然未改變初衷。
從詩中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著、深沉、熱烈、真摯!也凝聚著詩人畢生的心事,詩人始終如一地抱著當時漢民族必然要光復舊物的信念,對抗戰事業具有必勝的信心。題目是《示兒》,相當於遺囑。
在短短的篇幅中,詩人披肝瀝膽地囑咐著兒子,無比光明磊落,激動人心!濃濃的愛國之情躍然紙上。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
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
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什麼?
9樓:小紅豆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後,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
原文:《示兒》
宋代: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釋義: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後,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
因此,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訊息告訴我!
賞析:此詩“悲壯沉痛”、“可泣鬼神”,歌頌陸游愛國精神光照千秋。用筆曲折,行文多變,情真意切地表達了詩人臨終時複雜的思想情緒和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既有對抗金大業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聖事業必成的堅定信念。
全詩有悲的成分,但基調是激昂的。語言渾然天成,沒有絲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著意雕琢的詩更美、更感人。
10樓:顏以沫
要這樣就有什麼意思呢,我覺得你可以上古詩詞網去查詢這首詩詞。
11樓:蠍之櫻桃
來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麼也沒有了.只是為沒有親眼看到中而感到悲傷.但悲是感到悲傷的意思,九州是指中國的統一 表現出詩人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
12樓:
這首詩是陸游的絕筆。他在彌留之際,還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貴族霸佔著的中原領土和人民,熱切地盼望著祖國的重新統一,因此他特地寫這首詩作為遺囑,諄諄告誡自己的兒子。從這裡我們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著、深沉、熱烈、真摯!
無怪乎自南宋以來,凡是讀過這首詩的人無不為之感動,特別是當外敵入侵或祖國**的情況下,更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
首句“死去元知萬事空”。“元知”,本來就知道;“萬事空”,是說人死後萬事萬物都可無牽無掛了。但接著第二句意思一**
“但悲不見九州同”,唯獨一件事卻放不下,那就是淪喪的國土尚未收復,沒有親眼看見祖國的統一。詩的第三句“王師北定中原日”,表明詩人雖然沉痛,但並未絕望。他堅信總有一天宋朝的軍隊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復失地。
有了這一句,詩的情調便由悲痛轉化為激昂。結句“家祭無望告乃翁”,情緒又一轉,無奈自己活著的時候已看不到祖國統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託於後代子孫。於是深情地囑咐兒子,在家祭時千萬別忘記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他。
這首詩用筆曲折,情真意切地表達了詩人臨終時複雜的思想情緒和他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既有對抗金大業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聖事業必成的堅定信念。全詩有悲的成分,但基調是激昂的。詩的語言渾然天成,沒有絲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著意雕琢的詩更美,更感人。
13樓:匿名使用者
首句“死去元知萬事空”。“元知”,
本來就知道;“萬事空”,是說人死後萬事萬物都可無牽無掛了。但接著第二句意思一**“但悲不見九州同”,唯獨一件事卻放不下,那就是淪喪的國土尚未收復,沒有親眼看見祖國的統一。
詩的第三句“王師北定中原日”,表明詩人雖然沉痛,但並未絕望。他堅信總有一天宋朝的軍隊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復失地。有了這一句,詩的情調便由悲痛轉化為激昂。
結句“家祭無望告乃翁”,情緒又一轉,無奈自己活著的時候已看不到祖國統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託於後代子孫。於是深情地囑咐兒子,在家祭時千萬別忘記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他。
14樓:匿名使用者
忽然有一天覺著這首詩非同尋常
詩人:示現與人,;陸游開悟了(活明白了),死去(難得糊塗,無牽無掛,往生);元(本來,太極,覺性,良知);知:知道,萬事空(物極必反,財色名食睡都是夢幻泡影,);但悲不見(但是悲傷的是,沒有見到);九州(世界;天、地、人並稱三才,也是說人的本身);同(大同世界,眾生平等,統一天下(徹底活明白)無漏大菩薩)王師:
(正念,正覺,)北定中原(面南背北,後背坐著不痛時);乃(意人稱你、無我、看破、超越)。??????陸游開悟了。
15樓:匿名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