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轉恬泰,煙景彌淡泊。解釋,身心轉恬泰,煙景彌淡泊

時間 2021-06-14 06:03:02

1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享壽93歲的著名教育家、國學大師、古典文獻學家、書畫家、文物鑑定家啟功教授自題的書齋聯。

“淡泊”,即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宋·蘇軾《趙德麟字說》:“今君學道觀妙,淡泊自守,以富貴為浮雲。

”上聯即由此化用而來。意思是說,平素樂於淡泊,襟懷坦蕩,心裡就常安寧平靜。啟功家中的另一副對聯正反映了他素甘淡泊的品格:

立身苦被浮名累;

涉世無如本色難。

“憂危”,即憂慮惶懼或憂患危難。《書·君牙》:“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於春冰。

”下聯是說,只有小心謹慎地經歷憂患危難的考驗,困知勉行,才能體愈堅。這裡的“體”,既指形體,也指心神、德性。正如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謝覺哉所云:

“困難不僅可以磨鍊我們的意志,還可以鍛鍊我們的身體。”

此聯既是作者精神風貌的生動寫照,也是他修身養性經驗的精闢總結。

2樓:第一人稱講文化

清代西域詩欣賞欣賞:伍彌泰《題烏魯木齊驛壁》

3樓:匿名使用者

“淡泊”是一種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後世一直繼承讚賞這種“心神恬適”的意境,如白居易在《問秋光》一詩中,“身心轉恬泰,煙景彌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無雜念,凝神安適,不限於眼前得失的那種長遠而寬闊的境界 .

4樓:匿名使用者

指性情淡泊 不計較眼前得失.

5樓:匿名使用者

《問秋光》白居易

殷卿領北鎮,崔尹開南幕。外事信為榮,中懷未必樂。

何如不才者,兀兀無所作。不引窗下琴,即舉池上酌。

淡交唯對水,老伴無如鶴。自適頗從容,旁觀誠濩落。

身心轉恬泰,煙景彌淡泊。回首語秋光,東來應不錯。反映了作者心無雜念,凝神安適,不限於眼前得失的那種長遠而寬闊的境界

身心轉恬泰,煙景彌淡泊

6樓:第一人稱講文化

清代西域詩欣賞欣賞:伍彌泰《題烏魯木齊驛壁》

7樓:四川農業大學

語出白居易《問秋光》一詩中,“身心轉恬泰,煙景彌淡泊。回首語秋光,東來應不錯。”

按字面可翻譯為:身體和精神都變得恬適安泰,更加看淡了塵世虛幻莫測的風景。

8樓:劇景

一首問秋光讓我聯想甚多,學校能不能組織學生,做活動時,用詩 仿境 進行表演,豈不妙哉!

9樓:淺淺純白

指性情淡泊 不計較眼前得失

《問秋光》白居易

殷卿領北鎮,崔尹開南幕。外事信為榮,中懷未必樂。

何如不才者,兀兀無所作。不引窗下琴,即舉池上酌。

淡交唯對水,老伴無如鶴。自適頗從容,旁觀誠濩落。

身心轉恬泰,煙景彌淡泊。回首語秋光,東來應不錯。

反映了作者心無雜念,凝神安適,不限於眼前得失的那種長遠而寬闊的境界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含義是什麼?

10樓:樊廣中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

諸葛草廬中門聯:淡泊以明志 寧靜而致遠 此聯出自第37回二顧草廬中。劉、關、張三人跟童子進諸葛草廬,至中門,劉備見門上大書一聯。

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才能達到遠大目標。通過此聯揭示了諸葛亮的高尚德操。

諸葛亮的《誡子書》中有這樣兩句話:“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本來是排閥句,**作者以肯定句的形式取代了原來的否定之否定的形式,而用作諸葛草廬的門聯。

但它仍然還是排偶句而非對偶句,幹仄極不和諧。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有道德修養的人,是這樣進行修養鍛鍊的,他們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

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如果不下苦工學習就 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幹;如果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成功。縱慾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節操高尚。如果年華與歲月虛度,志願時日消磨,最終就會像枯枝落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這樣的人不會為社會所用而有益於社會,只有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裡,到那時再悔也來不及了。(蘭溪諸葛村)[注:應網友 武春森要求.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這既是諸葛亮一生經歷的總結,更是對他兒子的要求。

在這裡諸葛亮用的是“雙重否定”的句式,以強烈而委婉的語氣表現了他對兒子的教誨與無限的期望。用現代話來說:“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的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運用了《邏輯學》中的“否定之否定規律”來強調他要表達的“淡泊以明志,寧靜而志遠”。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話。這同“要想取之,必先與之”,“欲達目的,需先迂迴曲折”的道理一樣,現在的“淡泊”、“寧靜”求清淨,不想有什麼作為,而是要通過學習“明志”,樹立遠大的志向,待時機成熟就可以“致遠”,轟轟烈烈幹一番事業。

“淡泊”是一種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後世一直繼承讚賞這種“心神恬適”的意境,如白居易在《問秋光》一詩中,“身心轉恬泰,煙景彌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無雜念,凝神安適,不限於眼前得失的那種長遠而寬闊的境界

11樓:咬牙切齒來註冊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句名言出處於諸葛亮的《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這既是諸葛亮一生經歷的總結,更是對他兒子的要求。

在這裡諸葛亮用的是“雙重否定”的句式,以強烈而委婉的語氣表現了他對兒子的教誨與無限的期望。用現代話來說:“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的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淡泊其實就是看淡名利,

明志就是表明明確的志向

寧靜就是(使自己心裡平靜、寧靜下來做事做人)致遠,致,有實現的其實,遠,即遠大的目標,合起來致遠就是達成遠大的目標

12樓:晨楓之舞

澹泊:不追求名利;寧靜:心情平靜沉著。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著,專心致志,才可有所作為。

13樓:誰小未

不追求名利,不虛偽待人,不諂媚討好,追求寧靜愜意的生活。

面對真實的自己,不要被利益等等違背自己做人的原則,

平平淡淡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