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還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時間 2021-06-11 15:12:52

1樓:子路放牛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這是化用《佛典》而來。傳說:佛陀(即釋迦摩尼)在靈山,眾人向他求法。

佛不說話,只拿起一朵花給大家看。眾**不解,唯有迦葉尊者(即“摩訶迦葉”,佛陀十大**之首,為禪宗第一代祖師)破顏微笑,因為只有他悟出了其中的道理。所以後來他進入了“極樂世界”,成為釋迦摩尼的**人,佛在涅槃前說:

我涅槃後,我的教法全由他(摩訶迦葉)來弘揚。

後來佛解釋說: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

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宇宙間的奧祕,就在一朵尋常的花中啊。

以後這些話被凝練為“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經典名言。

那麼怎樣來理解這句話呢?

1、“一花一世界”,佛陀的意思是講:只要你放下一切私心雜念,潛心研究,你就會從一朵花的生長變化中探求到萬物輪迴的道理,以小見大,推而廣之,就可以領悟整個自然界和人世間的發展規律。佛陀的須彌座就是一朵冰清玉潔的蓮花,象徵萬物輪迴和佛的高潔品德。

2、“一葉一菩提”,佛陀是在菩提樹下修煉成佛的,他坐在菩提樹下,看著菩提樹葉周而復始的發芽與飄落,歷經寒暑,領悟著世界的變化輪迴,並把自己修煉悟出的心得體會寫在菩提樹葉上,這就是最初的佛經,後來人們就將菩提葉作為佛經的代稱(菩提經)。這句話的意思是:從每一片菩提樹葉的生長變化中都可以領悟到世間萬物發展變化的真諦,每一片菩提樹葉都承載著佛法的道理。

佛法是博大精深的,唯有排除雜念,潛心鑽研,才能領悟其中的玄妙。唯有領會其中的真諦,才能理解佛教對中華民族內斂含蓄而又深沉、廣大的精神世界的影響。這就是佛教與其他教義的區別所在。

阿彌陀佛········

2樓:慈誠卓瑪

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是何意?

3樓:孤倚危樓

原文應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這裡用菩提代指了如來。出自《華嚴經》: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得**堂。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處處皆是佛,一切眾生人人皆是佛。

一朵花就是一個宇宙。一個人身也是一個宇宙。萬物渺小或者巨集大,微觀世界或者巨集觀世界,都是一個世界。

對於生長在花裡的細菌來說,哪就是他們的地球。對於生長的地球之外的比我們更巨集大的生物來說,我們的地球只是一個皮球。

當你心中有了佛性,就不必糾纏於佛的外表,不會以聲色行為等見佛。萬物都有自身天生的佛性,只是自己沒有發現,平凡人不具備那個能力看見罷了。所以說一樹也是一個菩提。

當你有了微觀和巨集觀隨時轉換的眼界時,你就想開了許多事情,不計較許多事情。你會發現自己不過是大巨集觀世界的花朵上的一隻螞蟻。當你有了萬物都是平等和具有佛性的想法,當你意識到萬物和自己的歡樂與痛苦時,你就會寬容與滿足,不會計較哪小小的利益得失了。

這是禪宗的境界,佛學說的是:“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這麼一說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佛學上的一個故事。

故事是這樣講的:佛在靈山,眾人問法。佛不說話,只隨手拿起一朵金婆羅花,示之。

眾**不解,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只有他悟出道來了。

宇宙間的奧祕,不過在一朵尋常的花中。 "道",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尋常事物中。莊子還說,道在屎溺。

大小便中都可以有道。還有**不可以有道呢?無處不有道。

世界在**,就在那一枝一葉上。

佛教認為一粒沙可見三千大世界,現在科學叫做宇宙全息論;佛教認為人可以修出百千萬化身,科技現在可以有初級的所謂“克窿人”;最有趣的是科學對物的最基本組成物質的認識,曾經認為它是原子,後來又認為是粒子,再後來又認為是質子等等,事實上等於是說現在最前端的認識也是不徹底的。

而佛教早在兩千多年前,乃至更早的無量光年前就認為“萬物無自性、無本質”。一個字“空”,說明了一切的根本。佛教和科學殊路而同向,揭示事物的本相。

4樓:素顏以對

意思是:每個人都是一朵花,每朵花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都是一片葉,每片葉都有自己的綠意。

一花而見春,一葉而知秋,窺一斑而見全豹,觀滴水可知滄海。尋常細微之物,常是大千世界的縮影,無限往往珍藏於有限之中。懂得見微知著的人才能真正開啟這個世界的門。

第一個是一個典故“佛祖拈花 迦葉微笑”。大概是說釋迦牟尼在靈山會上,對著百萬**,默然不說一句話,只自輕輕地拈一枝花,向大眾環示一轉,大家都不明白其中的奧妙,只有迦葉尊者心領神會,展顏會心地一笑。

我想一定是迦葉心領神會,參透了人生的真諦、宇宙的祕密、而發自內心微笑。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做到了心中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

參透了人生宇宙真諦,那麼一花一草就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空如一花一草 。這就是“一花一世界”的意思吧!呵呵,一切盡在不言中。

5樓:匿名使用者

意思是即使一朵花裡也有一個世界,一片葉子裡也包涵一種智慧。出處是原文是“一沙一世界”和“一花一葉一如來”兩句,都不是出自佛經。前一句出自《金剛經正解》和《圓覺經要解》,後一句出自《黃龍死心新禪師語錄》、《佛海瞎堂禪師廣錄》和《憨山老人夢遊集》等著作。

佛曰: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藏傳佛教裡有關微觀宇宙的模型就叫 曼陀羅 。 摺疊釋義曼陀羅花代表了不可預知的死亡和愛。 曼陀羅:沙漠中生長的的花朵。

典故“佛祖拈花 迦葉微笑”。大概是說釋迦牟尼在靈山會上,對著百萬**,默然不說一句話,只自輕輕地拈一枝花,向大眾環示一轉,大家都不明白其中的奧妙,只有迦葉尊者心領神會,展顏會心地一笑。

迦葉心領神會,參透了人生的真諦、宇宙的祕密、而發自內心微笑。也許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做到了心中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

參透了人生宇宙真諦,那麼一花一草就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空如一花一草 ... 這可能就是“一花一世界”的意思吧!

6樓:留香亂語

“華嚴經”的重點是講“一真法界”,處處皆是佛,一切眾生人人皆是佛。

所有的佛經,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觀的,認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脫;都認為這個世界是缺陷的、悲慘的。唯有“華嚴經”所講的,認為這個世界無所謂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這個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萬法自如,處處成佛,時時成道。這也就是所謂的華嚴境界。

原文是“一沙一世界”和“一花一葉一如來”兩句,都不是出自佛經。前一句出自《金剛經正解》和《圓覺經要解》,後一句出自《黃龍死心新禪師語錄》、《佛海瞎堂禪師廣錄》和《憨山老人夢遊集》等著作。

第一個是一個典故“佛祖拈花 迦葉微笑”。大概是說釋迦牟尼在靈山會上,對著百萬**,默然不說一句話,只自輕輕地拈一枝花,向大眾環示一轉,大家都不明白其中的奧妙,只有迦葉尊者心領神會,展顏會心地一笑。我想一定是迦葉心領神會,參透了人生的真諦、宇宙的祕密、而發自內心微笑。

也許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做到了心中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參透了人生宇宙真諦,那麼一花一草就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空如一花一草 ...

這可能就是“一花一世界”的意思吧!呵呵,一切盡在不言中...

第二是一個關於六祖慧能故事:唐高宗時期,佛教禪宗第五祖弘忍請徒眾各作一詩,以表明各人對禪宗基本精神的理解。誰說的好就確定為自己的**人。

當夜三更,上座神秀自己點著燈,在牆壁間寫下了自己的詩:“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他用文學比喻的語言,說明禪門修養身心就像愛護菩提樹、明鏡臺一樣,時時刻刻都要用心拂拭灰塵,隨處隨地都要用功消除雜念,從而做到清淨無染。當時六祖慧能只是個剛來寺中不久的劈柴的小僧,也作了一首與神秀針鋒相對的詩:“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慧能的意境肯定更高些了。我想他一定是領會到了佛學中“空”的境界,認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本來具備了已經覺悟了的精神。

這種精神不向外界的樹和明鏡需要時時拂拭它。他主張頓悟,認為人要解脫,不能向外部尋找根據,只能向自己的內心尋找根據。大家都知道佛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靜坐思考了七天七夜後大徹大悟,終成佛陀。

所以“菩提”應該是覺悟的意思,根據上面的典故所說“菩提本無樹”來理解“一葉一菩提”這句話,我想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真理就隱含在世間的自然事物中,不在於是哪一棵樹,更不在於是什麼樹,有一顆覺悟的心,每一片葉子皆是菩提樹,沒有覺悟的心,學佛祖一樣坐於菩提樹下,也是徒勞無功的......

7樓:匿名使用者

科學式解答:

佛教認為一粒沙可見三千大世界,現在科學叫做宇宙全息論;佛教認為人可以修出百千萬化身,科技現在可以有初級的所謂“克窿人”;最有趣的是科學對物的最基本組成物質的認識,曾經認為它是原子,後來又認為是粒子,再後來又認為是質子等等,事實上等於是說現在最前端的認識也是不徹底的,而佛教早在兩千多年前,乃至更早的無量光年前就認為“萬物無自性、無本質”!一個字——空,說明了一切的根本。佛教和科學殊路而同向,揭示事物的本相!

2. 文學式解答

了悟子注:

樹葉間容納宇宙,花瓣裡別有洞天,果然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非親臨其境,道不得此語!

3. 南懷瑾師簡說:

“華嚴經”的重點是講“一真法界”,處處皆是佛,一切眾生人人皆是佛,“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所有的佛經,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觀的,認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脫;都認為這個世界是缺陷的、悲慘的。唯有“華嚴經”所講的,認為這個世界無所謂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這個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萬法自如,處處成佛,時時成道。

這也就是所謂的華嚴境界。

4. 《俗語佛源》:

〔花花世界〕佛教關於“世界”的說法很多。如《華業經》說:“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又《梵網經》捲上謂:

盧舍那佛坐千葉大蓮花中,化出千尊釋迦佛,各居千葉世界中,其中每一葉世界的釋迦釋迦佛,又化出百億釋迦佛,坐菩擔樹。生俗語花花世界源於此。花花世界源於此。

花花世界一般形容繁華之地,塵世間。如俗語花花之界源於此。花花之界一般形容繁華之地,塵世間。

如《說岳全傳》第十五回:“每想中原花花世界,一心要奪取宋室江山。”又《何典》第一回:

“中界便是今日大眾所住的花花世界。”(李明權)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是什麼意思啊!

漂泊的飯盒 啊啊,這是化用 佛典 而來。傳說 佛陀 即釋迦摩尼 在靈山,眾人向他求法。佛不說話,只拿起一朵花給大家看。眾 不解,唯有迦葉尊者 即 摩訶迦葉 佛陀十大 之首,為禪宗第一代祖師 破顏微笑,因為只有他悟出了其中的道理。所以後來他進入了 極樂世界 成為釋迦摩尼的 人,佛在涅槃前說 我涅槃後,...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怎麼理解

準提法網路學院 阿彌陀佛。這句話出自 華嚴經 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每一朵花都是一個世界,每一片樹葉都是一處如來法性。一塵中有難思剎,一剎中有難思佛,處處是佛性,處處是菩提,這就是所謂的華嚴境界。 這個解釋你借鑑下 華嚴經 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表示什麼含義?別用那些大道理解釋,用俗語說主要表達什麼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從字面上的意思理解,就是一朵花就是一個世界,一片菩提葉就代表著一棵菩提樹。從深沉上理解,一朵花雖然沒有一個世界那麼大,但是一朵花所涵蓋的一切與一個世界所涵蓋的一切是沒有區別的,一片菩提葉雖然不能和整個菩提樹相比其外在的形狀大小,但是一片菩提葉所含有的菩提性菩提智慧與一棵菩提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