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和隸書分別是在什麼時候創造的

時間 2021-05-04 14:21:48

1樓:博悟齋

一般來說,小篆和隸書是在秦朝的時候創造的(也有說隸書是在戰國時期創造的)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約公元8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

小篆的代表作品:《嶧山刻石》、《碣石頌》、《會稽刻石》

隸書也叫「隸字」、「古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型。就小篆加以簡化,又把小篆勻圓的線條變成平直方正的筆畫,便於書寫。

是在監獄裡創造出來的字型(相傳為秦末程邈在獄中所整理,去繁就簡,字形變圓為方,筆劃改曲為直。)。分「秦隸」(也叫「古隸」)和「漢隸」(也叫「今隸」),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

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型,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於秦朝,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也有說法稱隸書起源於戰國時期。

隸書的代表作品:《張遷碑》、《曹全碑》(漢隸的代表作)

2樓:前芫

秦朝秦始皇統治後

的一個時期

小篆和隸書分別是在什麼時候創造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統一文字,這種文字就是小篆。通行於秦代。

形體偏長,勻圓齊整,由大篆衍變而成。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稱:「秦始皇帝初兼天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

(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今存《琅琊臺刻石》、 《泰山刻石》殘石(如圖),即小篆代表作。  秦權上刻制的小篆,據說是李斯書寫的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制的統一文字漢字書寫形式。

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但由於其字型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又因為其筆畫複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新增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採用篆書,直到封建王朝覆滅,近代新防偽技術出現。

康熙字典上對所有的字還注有小篆寫法。 http://baike.

baidu.com/view/44212.htm隸書的起源——秦隸  秦始皇在「書同文」的過程中,命令李斯創立小篆後,也採納了程邈整理的隸書。

漢朝的許慎在《說文解字》記錄了這段歷史:「……秦燒經書,滌盪舊典,大發吏卒,興役戍,官獄職務繁,初為隸書,以趨約易」。由於作為官方文字的小篆書寫速度較慢,而隸書化圓轉為方折,提高了書寫效率。

郭沫若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績,是在採用了隸書」來評價其重要性(《奴隸制時代·古代文字之辯正的發展》)  隸書基本是由篆書演化來的,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改為方折,書寫速度更快,在木簡上用漆寫字很難畫出圓轉的筆劃。[編輯本段]隸書的概述  關於隸書的定義,近人吳伯陶先生一篇《從出土秦簡帛書看秦漢早期隸書》的文章中說道:「可以用這個字的本義來作解釋。

〈說文解字〉中解釋『隸』的意義是『附著』,〈後漢書·馮異傳〉則訓為『屬』,這一意義到今天還在使用,現代漢語中就有『隸屬』一詞。〈晉書·衛恆傳〉、〈說文解字序〉及段注,也都認為隸書是『佐助篆所不逮』的,所以隸書是小篆的一種輔助字型。」 http:

歷史甲骨文 大篆 小篆 隸書分別是什麼時候的

4樓:阿瑟

甲骨文是商代後期,大篆、小篆、隸書是秦朝秦始皇認定八種書體中的三種.

5樓:手機使用者

甲骨文最早在商朝,大篆在春秋戰國,小篆是秦統一後在全國範圍內使用隸書是漢

6樓:傑克遜

每一種字型幾乎復都有

制傳說的創造者,但是他們的生平又不詳。 史論界認為: 甲骨文從現有遺物出現在夏、商盛行 金文也叫籀文或大篆、鐘鼎文,出線在商末,盛行於周 小篆在東周出現雛形,在秦朝時統一後,由李斯整理成型為全國通用文字 隸書在戰國就已存在,如睡虎地秦簡。

但漢時統一規範 而簡化字是建國後為了方便交流,專門編寫的。2023年2月推行第一批簡化字260個,包括230個簡化字和方案之外的30個偏旁類推字;2023年6月推行第二批簡化字95個。2023年推行第三批簡化字70個;2023年推行第四批簡化字92個,另外附錄了54個簡化偏旁。

四批合計517個簡化字,現在用的是就是。

求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的時間先後順序

7樓:gold橙汁

時間先後順序是:秦小篆、漢隸書、 漢草書、 東漢末楷書、 漢末行書。

小篆,就是我們現在統一所說的篆書,但篆書寫起來是比較費時間的,講究藏頭護尾、中鋒運筆,那麼如果要寫一些應急文書,比如調軍令,也正襟危坐地寫那樣的書法字型,就有點耽誤事呢。於是,有另一種字型,叫隸書。

隸書的起源時間當與篆書產生的時間相當,甚至早在秦朝建立以前,日常實用中已經產生了筆畫方折、結體簡約、書寫便捷的字型:隸書,只是因為它不是官方的,是產生於民間的,是沒有經國家政策推行推廣而已。基本上可以說,篆書是正式的、官方的通行文字形式,而隸書同時並行,是非正式的。

隸書:西漢初期仍然沿用秦隸的風格,到新莽時期開始產生重大的變化,產生了點畫的波尾的寫法。到東漢時期,隸書產生了眾多風格,並留下大量石刻。

《張遷碑》、《曹全碑》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草書: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型。始於漢初。

當時通用的是「草隸」,即潦草的隸書,後來逐漸發展,形成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章草」。漢未,張芝變革「章草」為「今草」,字的體勢一筆而成。唐代張旭、懷素又發展為筆勢連綿迴繞,字形變化繁多的「  狂草」。

草書的特點是結構簡省、筆劃連綿。

到東漢末期,這種行書經過書法家們的整理,規矩,橫畫的收筆加重頓勢,強化了尖撇和鉤挑,筆畫不再連帶,這就是楷書。

8樓:暈乎乎的小包子

時間先後順序為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

小篆(秦篆):秦朝時期。

隸書(秦隸和漢隸):秦漢時期(秦時雖然規定了小篆為通行的標準字型,實則並存「八體」,隸書已形成)。

草書(章草):漢魏時期。

行書:產生於東漢末年,盛於東晉。

楷書:起於東漢,盛行於唐朝。

9樓:愛講真話的阿拉蕾

小篆(秦篆):秦朝時期;

隸書(秦隸和漢隸):秦漢時期(秦時雖然規定了小篆為通行的標準字型,實則並存「八體」,隸書已形成);

草書(章草):漢魏時期;

行書:產生於東漢末年,盛於東晉;

楷書:起於東漢,盛行於唐朝。

擴充套件資料:

篆書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歷史,是傳世最早的可識文字,主要用於占卜。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

起筆有方筆、圓筆,也有尖筆,手筆「懸針」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儲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型,其特點是形體均勻齊整、字型較籀文容易書寫。

隸書隸書,亦稱漢隸[1] ,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型,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隸書起源於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如《漢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又稱《韓明府孔子廟碑入《魯相韓勑復顏氏繇發碑》、《韓勑碑》等。

漢永壽二年(156年)刻,隸書。縱227.2釐米,橫102.4釐米。藏山東曲阜孔廟。

無額。四面刻,均為隸書。碑陽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後有韓勑等九人題名。

碑陰及兩側皆題名。

楷書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從程邈創立的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楷書有楷模的意思,張懷瓘《書斷》中已先談到過。

六朝人仍習慣地用著它,例如羊欣《採》文,王僧虔《論書·韋誕傳》中雲:「誕字仲將,京兆人,善楷書。」那是「八分楷法」的簡稱。

到北宋才以之代替了正書之名,其內容顯然和古稱是不一樣的,名異實同和名同實異之例,大概有以上這些。

行書行書是在隸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

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

草書草書是漢字的一種字型,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形成於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亂中覺得優美。

《說文解字》中說:「漢興有草書」。草書始於漢初,其特點是:

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縱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創之意,謂之草書。

10樓:檢察官

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隸(八分)。草書。行書。真書(楷書)。

11樓:非藉秋風

漢字歷史是從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再到隸書,楷書,最後行書,草書

「大篆」、「小篆」、「隸書」、「楷書」分別是什麼朝代起源的?

12樓:韓

大篆產生於

春秋戰國時期,小篆是產生於秦朝, 隸書形成與漢 ,楷書產生於晉朝。

大篆,也稱籀(zhòu)文。是小篆前期文字,是小篆的基礎。大篆,一般認為是春秋戰國時流行於西土秦地的漢字,相傳這種字型為周宣王時太史籀所著,故而又稱為「籀文」。

小篆又稱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變而來的一種字型,產生於戰國後期的秦國,通行於秦代和西漢前期。秦始皇便以秦國的文字篆體,施行「書同文」來統一天下的文字,廢除六國文字中各種和秦國文字不同的形體,並將秦國固有的篆文形體進行省略刪改,同時吸收民間文字中一些簡體、俗字型,加以規範,就成一種新的字型—小篆。

隸書的產生,同後來的楷書、草書的產生一樣,乃是中國書法史上的重大變革。倘若從文字史的角度看,隸書的出現,結束了以前古文字的象形特徵,跨進了書寫符號化的疆域。從書體史上**,隸書則上承篆書,下啟楷書,是書體演化的一大關捩。

除了作為主宰的隸書,在秦篆的基礎上,漢代篆書也有所發揚,如《開母廟石闕銘》、《袁安碑》、《太室石闕碑》等,更值得注意的是漢碑碑額,亦篆亦隸,開裝飾風一路。至於《祀三公山碑》則尤獨特,篆而參隸,峭拔奇聳。

主語和謂語分別是什麼意思,主語與謂語分別是什麼

主語是句子敘述的主體,可由名詞 代詞 數詞等來承擔。謂語說明主語所發出的動作或具有的特徵和狀態,由動詞來承擔。賓語是動作的物件或承受者,常位於及物動詞或介詞後面。可由名詞 代詞 數詞 名詞化的形容詞 不定式 動名詞 賓語從句等來擔任。例句 i play basketball.主語是短語或句子的人物沒...

WCG和PGL分別是什麼

這種關於概念性的問題可以直接上百科上搜尋,不用在這裡費力氣提問了,那裡一般都有 wcg world cyber games 是一個全球性的單機遊戲的競技盛會。世界電子競技大賽 即 wcg 是全球範圍內第一個最具規模的遊戲文化節,大賽一直以 beyond the game 為口號,以推動電子競技的全球...

在古代 秋後處決 和 斬立決 分別是什麼意思

秋決 古代執行死刑一般是在秋冬季節,這與古人的自然神權觀念有關,即順應天意。春夏是萬物生長的季節,而秋冬是樹木凋零的季節,象徵肅殺。人的行為包括政治活動都要順應天時,否則要受到天神的懲罰。皇帝即是天的兒子,更要遵守天意,按照天時行事。處決犯人也是如此。斬立決斬立決源於漢代,是對於那些性質比較嚴重 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