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5姐妹快樂
古代男子**,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稱其表德之字。
後因稱字為表字。例如:《舊五代史·周書·王峻傳》:
“ 太祖雖登大位,時以兄呼之,有時呼表字,不忘布衣之契也。”
現代人也可以取字,但是不怎麼常用。
2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重視名字的內涵,通常的慣例是先起名,待成年之後根據名的含義起個字號。
可以有字。
字的文化意義:
①敬名。除了父母師長外,一般不能直呼其名。
②享受**的權利。
③強調人要有社會責任感。
⑶名和字的聯絡。
①同義式,屈原名平字原,《爾雅》說“廣平曰原”。曾鞏,字子固。宰予,字子我。周瑜,字公瑾。諸葛瑾,字子瑜。
②近義式,秦觀,字少遊。陸游,字務觀。
③反義式,曾點字皙(點,小黑也)。朱熹,字元晦(元為排行)。趙孟頫,字子昂(頫,即俯)
④用典式。潘岳字安仁(仁者樂山,嶽即山)
⑤嵌行式。曹操,字孟德(《勸學》“夫是謂之德操”)。班固,字孟堅。
伯(孟)仲叔季
元(長)次幼稚少
上古貴族男子的字全稱用三個字,如孔子,字仲尼父(排行+字+美稱)。
秦漢以後,命字大體上承襲了先秦兩漢,但又向尊老化(如多用公、卿、翁、君、侯、子等字)和美辭化(多用孔、大、美、景、巨、偉、貴、惠、文、逸、承、彥等字)發展。
如蘇武,字子卿。王莽,字巨君。杜甫,字子美。司馬相如,字長卿。王羲之,字逸少。
3樓:虎虎生風
中國古人的姓名和現代一樣,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用來代表個人的符號。我們現在稱某人的名字是什麼與古人是不同的。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
古人一誕生就起名,**後則有字,號;死後有諡號。《禮記.檀弓上》:“幼名、冠字,周道也。
”名,是在社會上使用的個人的符號。自稱用名,稱人以字。 “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和“名”相表裡的,所以又叫“表字”。
古人“名”和“字”的關係有意義相同的,如:東漢創制地動儀的張衡字平子、“擊鼓罵曹”的文學家禰衡字正平,他們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詩人秦觀字少遊、陸游字務觀,他們名、字中的“觀”和“遊”也是同義。
“名”和“字”有意義相輔的,如:東漢“舉案齊眉”的文學家梁鴻字伯鸞,“鴻”、“鸞”都是為人稱道的兩種飛禽;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補之字無咎(“咎”是過錯),因能“補”過才能“無咎”。
“名”和“字”有意義相反的,如:宋**學家朱熹字元晦、元代書畫家趙孟頫字子昂他們“名”、“字”中的“熹”與“晦”、“頫(俯)”與“昂”都是反義。
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書古典,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謂德操”句。唐代文學家陸羽(著有《茶經》,後世尊為“茶神”)字鴻漸,是取自《周易》“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
古人的“名”、“字”還常用來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輩。先秦時,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長幼,如伯夷、叔齊,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漢代以後逐漸在“名”或“字”中用同樣的字或偏旁表同輩關係,如宋代文學家蘇軾、蘇轍兄弟共用偏旁“車”表同輩。
除了名、字,有些古人還有號。“號”是一種固定的別名,又稱別號。封建社會的中上層人物(特別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為自己取號(包括齋名、室名等)。
如唐代李白的青蓮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蘇軾的東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鄭燮的板橋等,都是後人熟知的;有些別號的使用率甚至超過本名(如蘇東坡、鄭板橋等)。別號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象姓名要受家族、行輩的限制,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發或標榜使用者的某種情操。別號中常見的“居士”、“山人”之類就是為了表示使用者鄙視利祿的志趣。
有以號明志的,如宋周敦頤稱濂川先生,明歸有光稱震川先生,王夫之稱船山先生等。還有在死後由門人、後人上的尊號(“私溢”),如晉代陶潛的靖節等。諡號,即死後由皇帝頒賜的榮稱。
如宋包拯稱包孝肅、岳飛稱**穆、清紀昀稱紀文達等。另外還有“綽號”,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認的別號,是對人的刻畫和形容。如《水滸》裡梁山上一百○八人個個都有綽號,大都準確地描摹了人物性格、特長或生理特點,這些綽號作為姓名的代稱,更是人們所熟知的。
除了上述的字、號之外,歷史上常常用來代替個人姓名的還有:
⒈地名(包括出生地、住地和任職所在地等)。如東漢孔融稱為孔北海、唐代韓愈稱為韓昌黎、柳宗元稱為柳河東或柳柳州、宋代蘇轍稱為蘇欒城等。以地名稱人在封建時代是表尊敬,叫做稱“地望”。
⒉官爵名(包括職銜、封號等)。如東漢發出“窮當益堅、老當益壯”豪言的馬援稱馬伏波(曾任伏波將軍),投筆從戎的班超稱班定遠(曾封定遠侯),三國嵇康稱嵇中散(曾任中散大夫),唐代杜甫稱杜工部、杜拾遺(曾任工部員外郎、左拾遺)等。
⒊以室名、齋名、軒名、堂名為號的。如王夫之號姜齋取自他的室名;辛棄疾的號稼軒也是取自室名;北宋詩人蘇舜欽,流寓蘇州,築滄浪亭,自號滄浪翁。
⒋在姓氏前加形容詞指稱特定的同姓者。南朝謝靈運和堂弟謝惠連都是詩人,被稱為大、小謝。唐代詩人中老杜(亦作大杜)專指杜甫,小杜專指杜牧。
老蘇、大蘇、小蘇則指宋代蘇洵、蘇軾、蘇轍父子。
⒌以幾個姓並稱特定的幾個人。如 “馬班”(或“班馬”)指司馬遷(《史記》作者)、班固(《漢書》作者);唐詩人中“李杜”是李白、杜甫,“元白”是元稹、白居易;“韓柳”是韓愈、柳宗元。還有前面提到的大謝小謝合稱“二謝”,加上南朝另一詩人謝眺又合稱“三謝”;“二程”專指宋代學者程顥、程頤兄弟;蘇洵、蘇軾、蘇轍又合稱“三蘇”。
⒍在唐代還常以行第連同姓名官職等稱人。王維有詩題《送元二使西安》(“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就是其中的名句)、唐詩中屢見《答王十二》、《問劉十九》、之類的題目,都是以行第稱人的。如李白是李十
二、韓愈是韓十
八、柳宗元是柳
八、元稹是元九等。宋代也還有此風習,如秦觀稱秦
七、歐陽修稱歐
九、黃庭堅稱黃九等。
以上所說的封建社會文人的姓名字號之類,都是封建宗法制度和倫理道德等觀念形態的組成部分。由於它們在歷史上長期存在並被廣泛使用過,又是我們不能完全迴避得了的。如《正氣歌》的作者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祥、善、瑞三字同義),歷代還常稱他“文文山”(自號)、“文丞相”(官職)、“文信國”(封號)等。
如果我們對古人姓名字號的知識毫無所知,根本無從識別。所以,為了閱讀古籍以及研究古人思想、風格,還是需要我們對它有所瞭解的。
4樓:葉落秋寒
中國古人的字往往來自古書,現代人也可以有字。
中國古人的姓名和現代一樣,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用來代表個人的符號。我們現在稱某人的名字是什麼與古人是不同的。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
古人一誕生就起名,**後則有字,號;死後有諡號。《禮記.檀弓上》:“幼名、冠字,周道也。
”名,是在社會上使用的個人的符號。自稱用名,稱人以字。 “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和“名”相表裡的,所以又叫“表字”。
古人“名”和“字”的關係有意義相同的,如:東漢創制地動儀的張衡字平子、“擊鼓罵曹”的文學家禰衡字正平,他們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詩人秦觀字少遊、陸游字務觀,他們名、字中的“觀”和“遊”也是同義。
“名”和“字”有意義相輔的,如:東漢“舉案齊眉”的文學家梁鴻字伯鸞,“鴻”、“鸞”都是為人稱道的兩種飛禽;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補之字無咎(“咎”是過錯),因能“補”過才能“無咎”。
“名”和“字”有意義相反的,如:宋**學家朱熹字元晦、元代書畫家趙孟頫字子昂他們“名”、“字”中的“熹”與“晦”、“頫(俯)”與“昂”都是反義。
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書古典,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謂德操”句。唐代文學家陸羽(著有《茶經》,後世尊為“茶神”)字鴻漸,是取自《周易》“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
古人的“名”、“字”還常用來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輩。先秦時,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長幼,如伯夷、叔齊,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漢代以後逐漸在“名”或“字”中用同樣的字或偏旁表同輩關係,如宋代文學家蘇軾、蘇轍兄弟共用偏旁“車”表同輩。
“子”字的拼音怎麼拼?
5樓:匿名使用者
子字的拼音是zǐ筆畫3
古代人的字、號是怎麼來的?
6樓:匿名使用者
**很多,理論上有註釋的意思,有很多人是通過當地的名仕(文學界比較有威望的人)取的,有長輩取的,老師取的,朋友取的,還有自己號稱的,這個不太固定。
7樓:銀色誓言
字是父母取的
號多數的都喜歡自己住**或者是什麼地方的人,照這個取的
古人名字中的‘字’是怎麼來的?比如:納蘭性德,字:容若。就是這個‘字’是什麼意思?也是名字嗎?謝謝
8樓:禪定風波
1、關於名和字:《周禮·檀弓》說,古人“幼名,冠字”,即小孩三個月時(孩子內滿“容百日”)由父親取名;“二十歲時“行冠禮”後**時取字。
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供他人稱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直呼其名是不尊重的表現,交往時稱呼對方的字是表示尊重。
2、字是怎麼來的?字是在孩子尤其是男孩成年時請人起的,一般會請有文化的人為孩子起字,
古人取字的方法一般有:
①同義反復。如屈原名平,字原,廣平為原。孔子學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顏回字子淵,諸葛亮字孔明,陶淵明字元亮等。
②反義相對。晉大夫趙衰(減少意)字子餘(增多)。曾點(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績字無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趙孟頫(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連義推想。趙雲字子龍(雲從龍);晁補之,字無咎;蘇軾,字子瞻(《左傳僖28年》:“君馮軾而觀之”);岳飛字鵬舉。
3、納蘭名性德,字容若,字就是納蘭的表字,下屬和尊敬他的人會稱呼他容若而不會直接叫他納蘭性德。容若有從容、和緩的意思,是說希望納蘭的秉性、德行從容、舒緩之意吧,屬於古人取字的第一種方法 ,即字與名同義反復。
詩歌是怎麼來的,詩歌是怎麼來的 50字
詩是怎麼樣產生的呢?原來在文學還沒形成之前,我們的祖先為把生產鬥爭中的經驗傳授給別人或下一代,以便記憶 傳播,就將其編成了順口溜式的韻文。據聞一多先生考證.詩 與 志 原是同一個字,志 上從 士 下從 心 表示停止在心上,實際就是記憶。文字產生以後,有了文學的幫助,不必再死記了,這時把一切文字的記載...
鳥字的來歷,漢字「鳥」字的來歷鳥是怎樣來的
鳥,長尾禽的總稱。象形字。鳥的足形似匕,所以字形採用 匕 作邊旁。所有與鳥相關的字,都採用 鳥 作邊旁。象形字是用筆畫簡單的圖形 記號來代替語言中的一個詞,字的形體結構和造字時的本義或常用義是一致的,就像唐蘭先生所說 文字本於圖畫,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讀出來的圖畫。由此可見,漢字是由圖畫衍生出來的。漢字...
“勵”字這個姓是怎麼來的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商王太庚給一姬姓英雄的賜姓,屬於帝王賜姓改姓為氏。傳說,在商朝時期,勵 表示有極其厲害的力氣。當年,有一位上得山擒猛虎,下得山捆蛟龍的姬姓的男子,因其勇力過人,被商王太庚賜姓為勵氏。那時候,人們最看重的就是勇猛和大力,得到這樣的賜姓,也足也榮耀一時了。於是勵氏就世代傳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