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向日葵
選a 我們可以當成是蠟燭——透鏡——光屏這一實驗 被拍攝物體逐漸靠攏鏡頭,就是這個實驗中 蠟燭逐漸靠近透鏡 則是物距變小 因為照相機和攝像機的感光部分不可移動 則可看作是此試驗中 光屏不可移動 只能調整焦距。
物距變小 像距變遠 像變大 所以要想像依然成在光屏上 透鏡的聚焦能力要變強 也就是說焦距要變短 則選a
2樓:網友
凸透鏡的成像規律:二倍焦距以外,倒立縮小實像;
二倍焦距,倒立等大實像;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倒立放大實像;
一倍焦距不成像;
一倍焦距以內,正立放大虛像成實像物和像在凸透鏡異側,成虛像 在凸透鏡同側。
熟記這個成像規律,以後再做凸透鏡的題就什麼都不怕了。
物體靠近鏡頭,說明物距變小了,要想獲得清晰的像,焦距就應該變小!選a吧。
3樓:網友
變小,鏡頭拉長是為了拍攝遠景,靠近自然就得變小咯。
不知道還要怎麼詳細!如果還不行,就去查查有關照相機方面的知識 希望我的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4樓:班穎
記住一點:物近像遠像變大。
物體逐漸靠攏鏡頭,說明物近了,像距本來要變遠,但要像距不變的話,就改變焦距,讓焦距變小就行了。所以選a
初中物理課上講的照相機原理
5樓:信必鑫服務平臺
照相機的原理是的清飢直線傳播性質和光的折射與反射規律。
物體的景象通過光線的直線傳播,將物體的光線經過折射或反射準確地聚焦在像平面上,感光材料接收光子能量,形成潛影,膠片經過顯影、定影就能得到**。
初二物理照相機成像原理
6樓:青島英茂匯
照相機的鏡頭相當於乙個凸透鏡,來自物體的光經過照相機的鏡頭後會聚在膠片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與傳統相機相比,傳統相機使用膠捲作為其記錄資訊的載體,而數位相機的膠捲就是其成像感光器件,而且是與相機一體的,是數位相機的心臟。數位相機正是使用了感光器件,將光訊號轉變為電訊號,再經模/數轉換後記錄於儲存卡上的。
照相機洞大成像原理的具體過程:
數位相機是通過光學系統將影像聚焦在成像元件ccd/cmos上,通過a/d轉換器將每個畫素上光電訊號轉變成數碼訊號,再經dsp處理成數碼影象,儲存到儲存介質當中。光線從鏡頭進入相機,ccd進行濾色、感光,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將拍攝物體分解成了乙個乙個的畫素點,這些畫素點以模擬影象訊號的形式轉移到模數轉換器上,轉換成數碼訊號,傳送到影象處理器上,處理成真正的影象,之後壓縮儲存到儲存介質中。景物的反射光線經過鏡頭的會聚,在膠片上形成潛應影,這個潛影是光和膠片上的乳劑產生化學反坦虛應的結果。
再經過顯影和定影處理就形成了影像。攝象頭的數碼影像和膠片成像原理不同,是經過鏡頭成像在ccd上,經過ccd的光電轉換,生成讓顫燃**訊號,再經過顯示屏電光轉換,才生成影象。<>
照相機的原理初中物理
7樓:顧辰老師
照相機就是利用上面的凸透鏡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原理製作的。
照相機的鏡頭相當於乙個凸透鏡,膠捲相當於光屏。
選定被拍攝的景物後,調節鏡頭到膠片的距離,膠片上就會出現景物的清晰的倒立、縮小的像、膠片上有對光敏感的物質,**後發生化學變化,經過顯影處理就成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照相機的調節:
為了使遠近不同的景物在膠片上產生清晰的像,需要旋轉鏡頭上的調焦環,調節鏡頭到膠片的距離,拍攝近的景物時,鏡頭往前伸,離膠片遠一些;拍攝遠的景物時,鏡頭往後縮,離膠片近一些。調焦環上刻有數字,表示出拍攝的景物到鏡頭的距離。
照相時,膠片**適當,才能洗出好的相片。**過度,洗出的相片發白;**不足,洗出的相片很暗,都不能令人滿意。
為了控制光量,一是用光圈控制進入鏡頭的光的多少,一是用快門控制**的時間。光圈可以開大或縮小,光圈環上刻有光圈數。**時間可以從快門上的數字知道。
拍照時,要根據景物的明亮程度,選擇適當的光圈和快門。<>
八年級物理簡易照相機做法
8樓:酷愛陌生人
相機制作步驟。
一、準備工具和材料。
1、準備27釐公尺x 27釐公尺的厚玻璃板或石膏板、2公釐厚的浮綠玻璃;
2、準備穿透率較高的黑玻璃片;
3、取2cmx3cm的木板,準備乙個旋轉的扣件,乙隻膠水;
4、準備乙份攝影膠片,乙個雙面膠。
5、準備乙個螺絲刀,乙個螺絲板,乙隻螺絲楔子,一張影印紙;
6、準備乙隻鉛筆,少許木頭粉,少許玻璃砂粉;
7、準備一種能夠彎曲玻璃片的工具如火槍;
8、準備一明亮的返薯燈籠;
9、準備乙個丙烯酸的浸膏料;
10、準備乙個加溼度的器具;
11、準備少許刻蝕膠片。
組裝。1、連線玻璃板和浮綠玻璃,穿過黑玻璃片,將釐公尺x17,5釐公尺的玻璃片夾在浮綠玻璃和黑玻璃片之間。
2、把扣件固定在板材上,用木板和雙面鉛陪膠將攝影膠片夾在扣件上;
縫製可以翻轉的蓋子,覆蓋夾緊膠片的開口;
5、用螺絲刀將乙個不超過1cm的開口做在浮綠玻璃的下方:
6、影印紙經過加溼度處理後,用木頭粉和玻璃砂粉放在玻璃上;
7、用火槍彎曲浮綠玻璃,使之形成圓弧,8、放入燈籠,並把影印紙置入浮綠玻璃,縫製好蓋子。
9、把浸膏料和鉛筆畫線,連線影印紙和刻蝕膠片。
10、將刻蝕膠片置於燈籠內,把它們放置在燈籠的後部。
11、安裝完成後,將燈籠置於密閉的空間內進行**。
三、維護保養。
1、定期更換攝影膠片。
2、定期清潔鏡片,以免受汙染。
3、定期更換燈籠。
4、定期檢查扣件,確保正常執行。
5、定期檢查縫製好的蓋子,以免穿光。
6、定期檢查影印紙,及時更換。
7、定期檢查加溼度的器具,確保其完好。
初中物理課上講的照相機原理
9樓:總是東張西望
老師說的沒錯,這是相機工作的一般情況,作為解釋凸透鏡成像原理用。你說的也是可以實現的:用微距鏡頭,可以拍硬幣、郵票之類的小物體,成像比原物體要大,是完全可行的。
就是一般的卡片機也有微距功能的。通常用符號「花朵」來表示的。用單鏡反光機一般的鏡頭照相,物件離得太近了是沒法對焦的。
10樓:鳳代靈登空
照相機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而凸透鏡成像的原理的本質就是光的折射。光透過透鏡發生折射,折射光線的交點就是像了。答題時可填寫。
照相機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即可。
11樓:網友
關於照相機的原理,老是說的是工作原理,你理解的不是很透徹。你可以拆開一箇舊的照相機,把透鏡拆下來,以你家的電視機顯示畫面為照相內容,距離2公尺放凸透鏡,凸透鏡後放乙個螢幕,移動螢幕直到螢幕顯示清晰。然後移動凸透鏡到電視機距離到3公尺,再移動螢幕,使畫面清晰。
現在是不是慢慢明白了,照相機需要對焦的,而對焦就是移動後面的螢幕。我們人的距離改變就類似於移動凸透鏡到電視機的距離。沒有舊照相機就商店買個凸透鏡試試吧。
這只是說明工作原理,並非是讓你非得製作出乙個照相機。實際上現在的數位相機融合了很多高科技產品,你要是想把所有的都做出來是不現實的。
12樓:網友
你真的很有思想,其實理論上照相機是完全可以得到放大實像的,但是由於照相機的鏡頭是乙個複合透鏡,物理上講的時候只說它相當於乙個凸透鏡,就說明它與凸透鏡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另外由於照相機體積非常小,所以要求鏡頭的焦距必須相對很小才行這樣才能有充分空間得到清晰的像,正是由於這樣,當把物體放在一倍焦距以內時理論是應該有這一點,而實際這一點很難找到,不過現在已經有很多相機具有微焦拍攝功能,它就能把很小的物體放大後成在底片上。希望以上回答能幫到你!祝你學習進步!
13樓:網友
額,難道你不知道鏡頭裡面不是就一片透鏡,難道不知道鏡片也不一定是球形凸面鏡?
初二物理照相機原理
14樓:網友
追加永遠是個夢。
傳統相機成像過程。
1.鏡頭把景物影象聚焦在膠片上。
成像2、片上的感光劑隨光發生變化。
3.片上受光後變化了的感光劑經顯影液顯影和定影形成和景物相反或色彩互補的影象。
初二物理照相機的結構
15樓:
相機成像過程:
1.經過鏡頭把景物影象聚焦在膠片上。
2.膠片上的感光劑隨光發生變化。
3.膠片上受光後變化了的感光劑經顯影液顯影和定影形成和景物相反或色彩互補的影象。
16樓:網友
照相機的基本結構是有乙個小孔的不透光盒子。
初中物理關於照相機的有關知識
17樓:匿名使用者
凸透鏡成像 物距大於像距(得到倒立的縮小的實象)
初二物理平面鏡成像,初二物理人教版,平面鏡成像知識點總結?
這樣證,先畫兩條光線,畫出反向延長線交於一點會出現上下對稱 需證明 的兩個三角形 證明這兩個三角形全等 asa 全等說明這兩個三角新關於鏡面成軸對稱 於是任意反向延長線的交點位置也一定 設光源o點發射n條光線,標記為a a a 過o做垂直線od垂直於平面鏡於c,且oa oa oa 的反射光線的反向延...
初二物理(平面鏡成像),初二物理人教版,平面鏡成像知識點總結?
六洋易沛若 1.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2.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 3.反射角等於入射角。1.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與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2.物體與像的大小相等 3.物與像的連線垂直於平面鏡。 如果你能做倒兩個平面鏡互相垂直的話可以肯定的說是4個。如果物在座標系左下即四象限的話,...
初2物理 凸透鏡,初二物理凸透鏡成像規律
因為從發光體上的一點會發出無數條光線分別從凸透鏡上不同的位置穿過,然後經過凸透鏡的折射再匯聚到一點上。當發光體上所有的點所發出的光線都穿過凸透鏡射到白屏上時就成出來像了。當把該凸透鏡的上半部擋住時,就擋住了發光體上所有發光點發出的光線的一半,此時所成的像就會變暗,而不會只剩一半。確實是 亮度變暗,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