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機會是什麼,人生的7個機會是什麼?

時間 2021-06-09 16:46:39

1樓:花樣百出

據說人的一生有7次機會,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機會,這七次機會都是可以改變我們命運的機會,每隔7年一次。大概22歲以後開始出現機會,經過50年的時間,75歲以後就不會有什麼機會了。

第一次是家業機會:在22-25歲之間,此時正是選擇愛人和第一份工作的時候,不過這一次往往因為我們太年輕,而抓不住。

第二次是學習機會:在32歲,絕大多數人,是這次機會把握住了,確定了自己的事業。因此,這次機會很重要。

第三次是創業機會:在39歲的時候,很多人在從政、從學、從商上獲得了成功,有些人更上一層樓,提幹、升職稱、企業進一步做大。放棄了這次機會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第四次是成長機會:在46歲的時候,對於更多的中國人來講,這個機會只能是錦上添花,很難雪中送炭了。轉換職業,謀求突破,突然反轉的可能性要小一些。

因此,在這個年齡的機會的邊際效用要小於前幾次的效用。

第五次是人際關係機會:在53歲的時候,大多數人在此時已經位高權重,但還要做好人際關係,提放小人或誤入歧途。

第六次是學習機會:在60歲的時候,已經知天命,人生剩下的時間不多,所謂活到老學到來,抓住最後的機會充實自己。

第七次是健康機會:在67歲的時候,此時健康狀況每況愈下,此時應注意修身保健,方可偶人生第一次真正的機遇出現在二十幾歲,然而那時候人太年輕還不懂得把握機會,或者說還不知道什麼樣的機會才是自己的機會,所以就這樣因為年輕而失去一次機會,等到老了之後可能還會有一次機會,然而那時候已經力不從心,無法把握最後的機會,所以又失去一次機會,這樣人生只剩下五次機會。然而中間還有兩個會由於自己的各種原因錯過,所以,真正能改變你一生的,只有三次機會

2樓:匿名使用者

這段話最早是在餘世維老師《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職業經理人》講座中聽到的,今天再次聽到,讓我重新回味:

每個人一生有7次機會,每隔7年一次,從25歲到74歲一共49年.通常第一次和最後一次的機會是難以得到的,因為太年輕(25歲沒有豐富的經驗)或者太老(74歲心有餘力不足).23456次中可能要錯過2次,所以人生中有效地機會只有3次!

一定要抓住,那是可以改變人生的!

提示大家,不用太過較真兒,這些數字只是虛數,不一定剛好7年,如果您的經歷告訴您剛好符合,並改變了人生,那麼恭喜您!如果您曾經經歷過但沒有把握住,也不用後悔,也許您的人生是該做減法的時候了......

莎士比亞把人生分為七個階段,這七個階段是什麼?

3樓:

《皆大歡喜》中,傑奎斯說:

全世界是一個大舞臺,所有的男男**不過是一些演員;他們都有下場的時候,也有上場的時候。一個人的一生中扮演著好幾個角色,他的表演可以分為七個時期。

最初是嬰孩,在保姆的懷中啼哭嘔吐。

然後是揹著書報、滿面紅光的學童,像蝸牛一樣慢騰騰地拖著腳步,不情願地嗚咽著上學堂。

然後是情人,像爐灶一樣嘆著氣,寫了一首悲哀的詩歌詠著他戀人地眉毛。

然後是一個軍人,滿口發著古怪地誓,鬍鬚長得像豹子一樣,愛惜著名譽,動不動就要打架,在炮口上尋求著泡沫一樣得榮名。

然後是法官,胖胖圓圓的肚子塞滿了閹雞,凜然的眼光,整潔的鬍鬚,滿嘴都是格言和老生常談;他這樣扮了他的一個角色。

第六個時期變成了精瘦的趿著拖鞋的龍鍾老叟,鼻子上架著眼鏡,腰邊懸著錢袋;他那年輕時候節省下來的長襪子套在他皺癟的小腿上顯得寬大異常;他那朗朗的男子的口音又變成了孩子似的尖聲,像是吹著風笛和哨子。

終結著這段古怪的多事的歷史的最後一場,是孩提時代的再現,全然的遺忘,沒有牙齒,沒有眼睛,沒有口味,沒有一切。

好了,回答完畢。

莎士比亞人的七個階段指什麼

4樓:手機使用者

莎士比亞在《皆大歡喜》中通過傑奎斯的口吻描寫了人生的七個階段:

世界是個舞臺

男男**都只不過十演員

他們都有上場的時候,也有退場的時候

每個人都回出演很多部分

表演共分為七的階段

最初是嬰兒在**的懷中哭泣和嘔吐

而後是揹著書包的孩童

仰著陽光下晶亮的小臉,向蝸牛一樣慢騰騰地拖著腳步,不肯去上學而後是情人如灶爐般悲嘆,有寫下詩歌,歌頌愛人的眉毛

之後成了戰士

第六個階段,變成了走路歪斜的傻老頭到了最後一幕,是第二個童年

人生要經過哪7個階段

5樓:

嬰兒、小孩、少年、青年、成年、中年、老年

6樓:益力多哆

樓主是打算去經歷 別人給你 傳達 的 7個階段的生活呢還是自己去把握自己的人生階段如何安排

人生 人生 人就這麼一生 命運就這麼一輩子手握著命運 自己安排吧~

7樓:寶貝和寶貝

人生分很多階段,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思想差異。比如說,在這個階段你會認同某種說法是“人生分七個階段”,但實際上不是的。

心理學家馬斯洛的人生七個境界

8樓:匿名使用者

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如下圖):

其中,生理需要是維持人類自身生存的基本需要,是人類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衣、食、住、行、性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滿足之後,人就會產生安全需要,如避免職業病及事故,擺脫失業威脅及某些社會保障的需要。

再上一層需要,是社交的需要,如滿足歸屬感,希望得到友愛等。尊重需要可分為內部尊重及外部尊重。前者指希望自己有實力,後者指對地位、威望的需求。

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個人的最高需要,要求實現個人抱負,施展才能。馬斯洛認為,上述五種需要是按次序逐級上升的。當下一級需要獲得滿足之後,追求上一級的需要就成為行動的動力了。

2023年,馬斯洛在《激勵與個性》一書中**了他早期著作中提及的另外兩種需要:求知需要和審美需要。這兩種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層次排列中,他認為這二者應居於尊敬需要與自我實現需要之間。

但有人還是將其組成了7個層次,如下圖所示

馬斯洛認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自我實現,以此類推,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