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麒麟狂
人的社會價值是指個人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為滿足社會的需要所做出的貢獻,簡單地說就是個人對社會的貢獻;人的個人價值是指社會在社會生活和社會活動中為滿足個人需要所做的給予,簡單地說就是社會對個人的滿足。人的價值是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統一,也就是貢獻與滿足的統一。
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是相互統一的,不可分割的。這要求我們:一方面,社會應儘可能地創造條件,滿足個人的合理需要;另一方面,個人也必須努力對社會盡義務、擔責任,儘可能地為社會多作貢獻。
我們主張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統一,貢獻與滿足的統一。只講對社會的貢獻而不講滿足個人合理需要,或只講滿足個人需要而不肯為社會貢獻,都是對人的價值的片面理解。
個人價值同社會價值除了相互統。
一、相一致的一面之外,也有不一致、相沖突的一面。我國目前正處於並將長期處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方面,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為個人價值的實現創造了舊社會無可比擬的條件和可能,另一方面,初級階段相對落後的生產力和尚不完善的社會制度還不能為個人價值的實現提供充分的保證。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為社會做貢獻、為人民服務放在第一位,特別是當個人價值同社會價值發生矛盾時,尤其提倡個人價值自覺地服從社會價值,有時甚至還要犧牲個人價值,去維護和實現社會價值。
協調個人與社會的關係,關鍵在於把握個人在社會中的定位。正確認識個體性與社會性的統一關係;正確認識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的統一關係;正確認識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統一關係;正確認識享受個人權利和自由與承擔社會責任、義務的統一關係。
2樓:網友
我覺得多看看佛經中的哲理會有幫助。
如何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係
3樓:98聊教育
個人與社會的辯證關係是:相互區別,不能等同。
人是社會中的人,社會是有人的社會,社會和人是不可分割的,人是社會的主體,各種社會關係是人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發生和建立起來的。但是,社會關係一旦被建立起來並被固定化、制度化,就會制約和影響人的存在,因此,人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總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
從社會和諧的角度講,在人與社會的關係上,馬克思指出,正像社會生產作為人的人一樣,社會也是由人生產的。人應當融入社會,社會應對融入人,這才是高度和諧。
從利益角度講,個人利益構成社會利益,個人利益的實現以社會利益的實現為前提和基礎,社會利益的實現最終是為了個人利益的實現。
個人與社會關係的處理:
1、正確認識個體性與社會性的統一關係。
人的個體性與社會性是辯證統。
一、相輔相成的。人以個體的形式存在,同時又以社會的形式存在,在生物本能上,人只有在社會中才能獲得生命生存和延續的條件,在自身價值的實現上,也只有在社會關係中才能找到途徑並具有可能。
2、正確認識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的統一關係。
人作為獨立的個體存在,有維持個體生存和發展的基本需要,但是,人的需要不同於動物的需要,即使是人的本能需要,也深深地打上了社會歷史的印記,成為一種社會性的需要,人的需要的滿足,只能藉助於社會,憑藉一定的社會關係,通過一定的社會方式實現的。
3、正確認識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統一關係。
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歸根到底是個人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的關係。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個人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會利益離不開個人利益,個人利益也離不開社會利益。
4、正確認識享受個人權利、自由與承擔社會責任、義務的統一關係。
個人的權利、自由是在社會中獲得的,沒有社會,個人的權利、自由都無從談起,因此,享受個人的權利、自由與承擔社會的責任、義務是統一的。只有人人承擔起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為社會多作貢獻,社會的財富才能不斷地增加,才能為人們享有權利和自由提供雄厚的基礎。
社會生活中為什麼需要財政,生活中的財政現象有哪些?
財政具有調節經濟,組織收入的職能,為廣大民眾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產品。沒有財政支援,各項社會事業無法得到保障。生活中的財政現象有哪些?1 出去旅行時,順暢的高速公路是 財政出錢修建的 到達旅遊景點時,那乾淨的環境,是 投資開發的,這些都與我們 的財政分不開關係。2 上學,學校的設施都是 財政的教育支出...
我們在生活中要遵守的規則有,社會生活中遵守規則有什麼意義
天際識歸舟 1 尊敬國旗 國徽,會唱國歌,升降國旗 奏唱國歌時肅立 脫帽 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2 尊敬父母,關心父母身體健康,主動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聽從父母和長輩的教導,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動打招呼。3 尊敬老師,見面行禮,主動問好,接受老師的教導,與老師交流。4 尊老愛幼,平等待人。同學之間...
寬容對社會的意義,你認為寬容在社會生活中具有怎樣重要的意義
寬容別人是對別人的理解,是一種放得下的大度,是一種與人為善的觀念釋然.而寬容自己則是一種豁達 冷靜與理智,寬容自己並不是放縱自己 人應該學會寬容。多一些寬容就少一些心靈的隔膜 多一份寬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友愛。我覺得寬容就是在心裡上接納別人,理解別人的處事方法,尊重別人的處事原則.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