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狼牙山五壯士》的賞析怎麼寫?

時間 2025-03-13 12:20:02

1樓:網友

講述畫中筆法技法光影構圖用色等對五壯士英勇氣概表現的方面。

狼牙山五壯士賞析三句

2樓:愛的年華

狼牙山五壯士賞析三句如下:

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晉察冀根胡茄據地大舉進犯。

從「集中兵力」「大舉進犯」可看出敵人兵力強大,敵眾我寡,五個戰士接受的任務十分艱鉅。

2.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群眾和連隊主力,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戰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後面。

這兩句爛做笑話表現了五壯士為保護群眾和連隊主力,堅定不移的決心和不畏犧牲的精神。乙個「走」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體現出班長態度之堅定、決定之果斷,飽含著五壯士高昂的鬥志和對人民的深切的愛,表現出崇高的自我犧牲的精神。

斬釘截鐵」比喻處理事情或說話堅定果斷,毫不猶豫。這裡,沒有寫其他戰士的語言,只寫他們的內心狀態(「熱血沸騰」)和動作(「緊跟」)。說明他們和班長的想法是一致的。

3.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山坡上傳來一陣嘰裡呱啦的叫聲,敵人紛紛滾落深谷。

把飢含石頭比作「雹子」說明石頭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這兩句話充分體現出五壯士英勇殺敵的決心和與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用優美的語句讚美狼牙山五壯士

3樓:金色盛典歷史

巍巍狼牙山,蒼茫雲海間。

青峰拔地起,隻手欲擎天。

俯拍神旁瞰天地間,千古亦悠然。

九州烽煙起,敵瞎簡酋寇我邊。

易水歌猶在,豈容盜欺天。

燕趙慷慨士,捨身赴國難。

朝在田間作,暮枕大刀眠。

忽聞賊兵至,百姓將塗炭。

八路五勇士,奮勇敢爭先。

巧施太公計,引敵向絕顛。

棋盤冷風緊,蓮花松柏寒。

彈盡糧絕處,有石大若盤。

敵寇蜂擁至,勇士談笑間。

生前功既襲橡成,死亦重泰山。

雄壯英魂下,荊軻亦慚然。

千秋五壯士,萬載英名傳!

狼牙山五壯士油畫的特點

4樓:網友

20世紀50年代,**決定在北京興建包括人民大會堂在內的首都十大建築。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也在其中。為了籌辦中國革命史陳列,由文化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分別組織畫家進行了重大歷史題材作品的創作。

這一時期,革命歷史題材作品成為繪畫表現的主要形式。詹建俊的代表作《狼牙山五壯士》就是其中的重要作品之一。

詹建俊為中國油畫界中較早對油畫的現代性意味進行探索的畫家,他是認識和研究20世紀下半葉至當代中國油畫文化的重要代表。《狼牙山五壯士》,描繪的是抗日戰爭時期五位八路軍戰士在寡不敵眾的形勢下,據險抵抗,直至彈盡援絕,毅然砸槍跳崖的英勇場面。

作者抓住了五壯士跳崖的瞬間,運用概括象徵的處理手法,用粗大的筆觸把人物和太行山的造型加以結合互相襯托,具有紀念碑的效果。這樣的構圖使壯士們堅強、威嚴的偉大氣概更加突出。在歷史題材畫裡這種創作手法比較新潮,在此之前,現實主義油畫創作大都是遵從自然的、真實的情節,實事求是地處理人物關係,而詹建俊的這種象徵性的創作方式在我國現實主義美術發展初期無疑是一種革新,年輕的油畫家詹建俊在質疑聲中堅持了這種新手法。

西方對現代感的定義就是「平面化」,詹建俊當時就是採用這樣的手法使畫面平面化,顏色單純強烈,還稍稍有一點變形,但這種變形又絲毫不生硬、不做作,而帶有很自然的情感流露。(撰文:郭小影)

《狼牙山五壯士》的簡介200~300字左右

5樓:匿名使用者

「狼牙山五壯士」是指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易縣狼牙山戰鬥中英勇抗擊日偽軍的八路軍5位英雄,他們是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在戰鬥中他們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後,用石塊還擊,面對步步逼近的敵人,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枝,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壯烈殉國;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的樹枝掛住,倖免於難;5位戰士的壯舉,表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被人民群眾譽為「狼牙山五壯士」。

6樓:正版肖雲浩

《狼牙山五壯士》 1941年,日本鬼子向河北易縣狼牙山地區進行掃蕩時,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戰士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這五位英雄,為掩護群眾和主力撤退,毅然決然地把敵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盤陀峰頂絕路,最後,這五位英雄在班長馬寶玉的帶領下縱身跳下了萬丈懸崖,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

狼牙山五壯士的,狼牙山五壯士的資料

貞觀之風 狼牙山五壯士分別是 馬寶玉 葛振林 宋學義 胡德林 胡福才。1941年日本軍隊對華北根據地進行大規模掃蕩,包圍了八路軍晉察冀軍區一分割槽部隊及2000名當地群眾,一團七連擔任掩護軍區和群眾轉移的任務。七連經過頑強抵抗,轉移了日軍注意,使日軍以為七連是八路軍主力,七連最後留下六班掩護,為了爭...

狼牙山五壯士的資料,狼牙山五壯士資料

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易縣狼牙山戰鬥中英勇抗擊日偽軍的八路軍5位英雄。他們是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割槽第1團第7連第6班班長 共產黨員馬寶玉,副班長 共產黨員葛振林,戰士宋學義 胡德林 胡福才。1941年8月,侵華日本軍隊華北方面軍調集7萬餘人的兵力,對晉察冀邊區所屬的北嶽 平西 今北京西部 根據...

有關狼牙山五壯士的,有關狼牙山五壯士的資料

似雨珍 狼牙山五壯士 是指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易縣狼牙山戰鬥中英勇抗擊日偽軍的八路軍5位英雄,他們是馬寶玉 葛振林 宋學義 胡德林,胡福才,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在戰鬥中他們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後,用石塊還擊,面對步步逼近的敵人,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支,義無反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