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一年是354天古人是根據什麼來判定的 閏年怎麼又13個月呢

時間 2025-02-22 13:10:04

1樓:匿名使用者

農曆屬於陰陽曆並用,一方面以月球繞地球執行一週為一"月",平均月長度等於"朔望月",這一點與陰曆原則相同,所以也叫"陰曆";另一方面設定"閏月"以使每年的平均長度儘可能接近迴歸年,同時設定二十四節氣以反映季節的變化特徵,因此農曆集陰、陽兩歷的特點於一身,也被稱為"陰陽曆"。至今幾乎全世界所有華人以及朝鮮半島和越南等國家,仍舊使用農曆推算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節日。

相傳,在很久以前,有個名字叫萬年的青年,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的時候,因為太陽曬得太熱,坐在樹蔭下休息。突然,地上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回家之後,他就用了幾天幾夜設計出乙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

可是,當天陰有雨或有霧的時候,就會因為沒有太陽,而影響了測量。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了他的興趣,他又動手做了乙個五層漏壺。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複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天氣的不測,也使他很苦惱。萬年聽說後,忍不住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國君,對祖乙講了日月執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悅,覺得很有道理。

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臺和漏壺亭。祖乙對萬年說:「希望你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建立曆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後來,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曆。當他把太陽曆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鬚。

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曆命名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 人類根據太陽,月球及地球運轉的週期制定了年、月、日,和順應大自然與四季的春夏秋冬的法則,從而形成了曆法。中國古代的歷法有三種,陽曆,陰曆和陰陽合曆。

陽曆也叫太陽曆;陰曆也叫太陰曆,月亮歷;陰陽合曆,也就是俗稱的農曆。其中的陰陽合曆一直沿到今天。為什麼農曆可以沿用到今天呢?

在今天看來,當時曆法的產生,是中國古人為了掌握農務的時候(簡稱農時),長期觀察天文執行的結果。中國的農曆之所以被稱為陰陽合曆,是因為它不僅有陽曆的成份,又有陰曆的成份。它把太陽和月亮的執行規則合為一體,作出了兩者對農業影響的終結,所以中國的農曆比純粹的陰曆或西方普遍利用的陽曆實用方便。

農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準確巧妙,常常被中國人視為驕傲。

2樓:巫師

漢族地區使用的農曆又稱夏曆,是一種陰陽合曆,以月相定月份,以太陽定年週期。以太陽和月亮同時公升起,因而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的朔日為每月的開始,每月長短根據月相不同,可能為30日或29日,12個月為一年。將太陽年劃分為24個節氣,第、…23等奇數為"節",第、…24為"氣",或"中氣"。

由於太陽年週期和以月相為週期的12個月不一致,約隔每四年增加乙個月,增加到沒有中氣的月後面,如2004年2月只有乙個節"驚蟄",沒有氣,將閏月增加到2月後為閏2月。每年的閏月位置都不太一致。 農曆一年一般為12個月,乙個月天數依照月亮圍繞地球執行週期而定,為29或30天,閏年為13月,中國農曆年平年為353或354天,閏年為384或385天,平均每年約為天(即太陽環繞地球一週的時間)。

3樓:哈哈

農曆主要是按照農時排的,所以古代包括現代的中國農民還按照農曆來耕作。這也是農曆這個名字的由來。

正確的說法是按照月亮的圓缺來排的(公曆按太陽排)。但我認為應該是二者合一的。

有第十三個月是因為一年的週期是365天,所以每四年要補全,就加乙個月。這和公曆每四年一次的2月有29號一樣的。

農曆每年都是354天嗎

4樓:

摘要。農曆每年都是354天嗎。

是不是得哦。

今年是西元2021年,公曆的平年,一共是365天,53周燃知。如果按農曆說的話,是農曆辛丑年,也就是牛年,一共354天。所以報道上說的今年的天數,只不過是從農曆的角度說,嚴格的說是辛丑皮運消牛年是354天,實際上我們日常工作中用的公曆,還是悄談365天的。

陽曆一年365天,陰曆一年354天去年臘月只有29天,是怎得來的?

5樓:

摘要。其實除了今年,往後的5年都是沒有大年30的,只能在29號過年。因為春節是農曆曆法節日,而農曆曆法根據月亮的迎接來計算月的天數。

這就導致農曆的乙個月有長有短,最長的約為29天19小時,最短的是29天6個小時,為了求方便,所以大月就是30天,小月就是29天。而今年的臘月就是小月,只有29天。

陽曆一年365天,陰曆一年354天去年臘月只有29天,是怎得來的?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

您好,陰曆也叫農曆。農曆的一年是354天,是按照月球繞地球一週為乙個月計算的。農曆的一年有時是12個月,碧絕有時悔舉姿是13個月。有閏月的年答空份是13個月。

去年賣改臘月只有29天,陽曆只有二月28天閏年29天四年一中困判次,去年的除夕是臘月29日夜晚,這個幾天一尺穗次?

去年的除夕是臘二十九的晚上,沒有三十日,這樣的情況幾年一次?怎麼算來的?

其實除了今年,往後的賀首遲5年都是沒有大年30的,只能在29號過年。因為春節是農曆曆法節日,而農曆曆法根據月亮的芹悉迎接來計算月的天數。這禪李就導致農曆的乙個月有長有短,最長的約為29天19小時,最短的是29天6個小時,為了求方便,所以大月就是30天,小月就是29天。

而今年的臘月就是小月,只有29天。

因為農曆本來就是為了務農而演化出來的乙個曆法,所以不怎麼準確,為了對得上日期,所以就有了大小月之分。所以今年人們就可以在臘月二十九過年世寬襲了搜兄,這也是很神奇的,是很多人自出生以巧昌來第1次過的不是大年三十兒的年。

所以從2022年開始,連續5年沒有大年三十。

什麼是中國農曆紀年的閏年?為什麼有13個月?

6樓:網友

閏年就是一年有366天,由於多了一天,所以節氣就多了一季,為了節氣的合理性,就多出了乙個月。大概是這樣的吧~~~

7樓:獨行千里獨行

簡單地說:

地球繞太陽一圈是一年365天,但實際上比365天還要少一點點,平均每年少5小時48分46秒,在公曆上看,四年就湊夠一天了,因此公曆是四年一閏,每四年在2月多加一天;但是農曆不是以小時來計算的,是以月球繞地球一天為乙個月來計算,每繞地球一圈就過了30天,這樣一年下來月亮正好繞地球12圈少一點點,這樣算來,農曆平均每2-4年就要差出30天來,所以就要多加乙個月,就叫做閏月。有閏月的年,就叫做閏年。

閏年全年有多少天你是怎麼知道的

8樓:好運巧克力

有366天。全年是52周零2天。我們把平年定為365天。

就會少算了5小時48分46秒,4年就相差了23小時15分4秒,4年就少算了近一天。於是每四年就規定了1個閏年,然後把這一天加在閏年的二月上,來補上少算的時間。

為什麼會出現閏年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的時間並不是精確的365天,大概是365,1/4天,再準和判確一點就是天。我們不可能把不是整數的時間當做一年,只能近似仔滲取365天作為一年。這樣,多出的1/4天累積4年就會多出一天,閏年的2月就會多一天,以彌補天文年和日曆年之間的差距。

閏年的計算規則1、非整百年:能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的為閏年。(如2016年就是閏年,2100年不是閏年。)

2、整百年:能被400整除而不能被3200整除的是閏年。(如2000年是閏年,3200年不是閏年。)

3、對於數值很大的年份:喚戚改這年如果能整除3200,並且又能整除172800則是閏年。如172800年是閏年,86400年不是閏年。

農曆閏年一年有多少天

9樓:瑪卡巴卡愛吃魚

農曆閏年一年有384天。

天文科普專家介紹,公曆2023年為平年,2月有28天,全年共有365天。即將到來的農曆兔年為閏年,全年共有384天,中國舊曆農曆紀年中,有閏月的一年稱為閏年。

閏年的產生原因:

地球繞太陽一圈需要365天5小時48分46秒,因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等於365天6小時,為了方便,平年365天,所以為了補時間的差異,每隔4年有閏年,閏年366天,閏年的2月29天。

在公曆(格里曆)紀年中,有閏日的年份液族叫閏年,一般年份365天,閏年為366天。由於地球繞並族太陽執行週期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合天)即一迴歸年,公曆把一年定為365天鬧蔽弊。

所餘下的時間約為四年累計一天,加在二月裡,所以平常年份每年365天,二月為28天,閏年為366天,二月為29天。因此,每400年中有97個閏年,閏年在2月末增加一天,閏年366天。

中國舊曆農曆紀年中,有閏月的一年稱為閏年。一般年份為12個月,354或355天,閏年則為13個月,383或384天。農曆作為陰陽曆的一種,每月的天數依照月虧而定,一年的時間以12個月為基準。

為了合上地球圍繞太陽執行週期即迴歸年,每隔2到4年,增加乙個月,增加的這個月為閏月,因此農曆的閏年為13個月。<>

每4年裡一定有乙個閏年到底是對是錯? 閏年有多少天

10樓:清寧時光

1、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為決定年份是否為閏年有兩個條件:一是該年份可以被4整除;二是行世該年份不拿空能被100整除但可以被400整除,如1900年不是閏年而1904年、2000年則是閏年。

2、閏年是公曆中的名詞。閏年(leap year)是為了彌補因人為曆法規定造成的年度天數與地球實際公轉週期的時間差而設立的。補上時間差的年份為閏年。

閏年共有366天(1-12月分別為31天,29天消帶瞎,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

古人是怎麼知道「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

很多人因為現代物理學的尺縮效應和時間膨脹效應,可以計算出,如果有飛船從地球飛往280萬光年以外的仙女座上,飛船可以在8 9年到達仙女座,但是地球上已經過去280年了,還真的是 天上一日,地下一年 因此就說,古人也了解宇宙星辰,甚至也懂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其實是非常荒謬的。古代很多說法明顯都是隨口說的。...

一年365天是誰定的,最早把一年定為365天的是哪國人

古人根據天地的運轉規律總結出來的,可以說是自然規律,不是誰定出來的。一年實際上是365又四分之一日 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的時間 更準確地說,一個太陽年是365日5小時48分46秒。因此,如果每年定365日的話,每四年就會少23小時15分4秒 差不多一日 所以陽曆曆法規定每四年要多加一日,這一年為366...

古人如何判斷一天當中是什麼時辰,古人是怎樣分一天的時間的

在中國古代,人們用 銅壺滴漏 的方法計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酉 戌 亥,對應於今天的二十四小時。半夜十一點到一點的時間為子時,一點到三點為丑時,三點到五點為寅時,其餘的以此類推。古代的一個時辰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小時,所以,當鐘錶剛剛傳入中國時,就有人把一個時辰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