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誰提出的,春節是怎麼來的

時間 2023-01-11 19:00:11

1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元旦,孫中山宣佈廢除舊曆改用公曆。鑑於民間習慣用舊曆,於是當時的內務總長朱啟鈐提出農曆元旦為春節,並得到了袁世凱的批准。此後,春節一詞沿用至今。

最早哪一年有了春節、是由誰提出來的 ?

春節是怎麼來的?

2樓:別搶我題啦

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居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

「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以驅除「年」獸;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竄友道喜問好,相互慶賀平安度過了「年」關。這風俗越傳越廣,便成為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3樓:口才叔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

4樓:一個尋路的人

春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是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結束,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農曆)正月初一首」(即「年」),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延續至今。年節古稱「元旦」。2023年辛亥革命以後,開始採用公曆(陽曆)計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稱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

春節的背後意義是什麼

5樓:李華奎大哥

春節是中國漢字文化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辭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中國人過春節己有4000多年的歷史,在夏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15日又稱上元節)新年才算結束。辭海說:春季,春天的順序,夏曆元旦,即正月初一,一年伊始,永珍更新。

6樓:匿名使用者

近些年來有不少人在抱怨,說春節越來越沒有意思了,而在抱怨的同時總是把美好的回憶指向過去,指向童年,把這份節日的意義保留在童年的記憶裡。然而,節日真的沒有意義了嗎?我們是否還需要節日?

節日對我們有什麼樣的意義?為什麼在童年的記憶裡節日是美好的呢?

迦達默爾說:「什麼叫慶祝一個節日?就是把一切各自忙碌的人群結合到一個突然靜止的時間中去。

」節日是一個特殊的時刻,它是一切人共同的時刻。平常人們被緊張的工作所包圍,人們因工作總存在著利害衝突,甚至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在工作中感到身心俱疲,而節日把我們從工作中解放出來,利害衝突不存在了,人們共同來慶祝這個節日,所以能變得彼此相親、充滿了愛意。

人們因工作或其他種種原因,總是彼此分離,天各一方,包括夫妻之間、父母之間,而節日給我們這樣的時間,使我們能夠重新團聚,充分享受天倫之樂。它也不需要我們有什麼驚天動地的行為,就像《常回家看看》那樣,這首歌之所以引起了我們的共鳴,是因為它唱出了我們共同的心聲。在平常我們甚至沒有時間向妻子或丈夫表達愛意,但在這時,我們不妨表達一下,愛,需要有勇氣表達。

在新年裡我們總是傳遞著這樣一句話,「新年好」「春節快樂」。也許是我們聽得太多的緣故,我們感到麻木,聽到好像沒有聽見一樣。的確,這些話成了俗套,就像「自動化」的語言。

但是,為什麼這俗套的話流傳這麼遠,因為愛在這些話裡面傳遞著,對新的一年的祝福在傳遞著,人們就是這樣一年一年傳遞著愛和祝福。我們不可能去創造一句「陌生化」的語言,讓每個人都不明白,因為語言就是約定俗成的。

如果說日常生活使人們沉浸在忙碌中任時間流逝,節日則能讓時間停止,讓人們重新體味時間和生命。因為時間對人來說就是生命,人的生命就是時間。我們中華民族沒有西方那種「狄額尼索斯式的酒神精神」,我們沒有狂歡節,所以我們更需要春節。

也許現在物質生活太豐富了,所以感覺不到春節的美好。童年由於物質的貧乏,所以我們渴望春節,在春節裡有好吃的,有新衣服,所以我們把春節的美好指向童年。然而,我要說不。

如果你問現在的兒童,春節是不是美好的,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兒童總是感到春節的美好呢,就像我們的童年一樣?「癥結」就在這裡,因為我們失去了兒童那種敏感的、好奇的、純潔的、遊戲的心態。

春節對中國人來說是什麼意義?

7樓:七根弦

黎明《金甌永固杯》前世故事。

8樓:奔跑吧洋洋洋

春節俗稱過年,過年對於中國人來說是象徵著團員,歡樂的,久別重逢,以及一年新的開始的意義。

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靈、拜祭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是親人團聚的日子。人們在春節這期間都儘可能地回到家裡和親人團聚,在這節日期間親朋好友之間走訪拜年,表達對親朋間的情懷以及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一個傳統節日,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關於春節的故事

9樓:困難解決局

大家最期待的節日恐怕屬春節莫屬了,那麼親們知道有關春節的傳說嗎?

10樓:微木白柏

一、灶王爺:我家有一個大大的灶臺,灶臺上總有香噴噴的飯菜,中間貼著一張大大的灶王爺。他總是睜著大大的眼睛,很奇怪,無論你走到哪兒,他都好像正在看著你。

我想偷吃,呀,灶王爺看著我呢!爺爺奶奶吵架,誰對誰錯,灶王爺心裡可清楚了!我打碎了花瓶,要不要說是小貓乾的呢?

灶王爺立即瞪起大眼睛,我就只好乖乖認錯啦。

不過灶王爺也不總是那麼嚴厲。過節吃飯的時候,他會笑眯眯地看著我們。每年臘月二十三,他會離開我們去向玉皇大帝報告我們的生活,嘴裡嚼著黏黏的糖瓜,哎呀,他不在,我們還有真點想他呢。

小年獸:你聽過「年」的傳說嗎?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高高的山上,住著一個孤獨的怪獸,叫「年」。

他有四隻眼睛,一張大嘴,還挺著個大肚子。每到冬天最冷的時候,他就會特別生氣,從山上衝下來,抓住那些孤獨的人,把他們吞掉……救命啊!

怎樣才能從「年」的手中逃脫呢?除舊迎新的習俗又有哪些呢?讓這本充滿年味的書來告訴你「小年獸」的故事吧!

11樓:meet招兒

春節傳說之一:熬年守歲放鞭炮。

相傳在太古時期,有一種叫「年」年的怪獸會在每年的天黑以後出來吃人,雞鳴破曉後便返回山林中,百姓們便把「年」肆虐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

為了平安度過這一年,百姓們每到這一天晚上,都會提前做好晚飯,關好門窗,躲在屋裡全家老小一起吃「年夜飯」。

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還要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

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後來大家又發現「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

因此,每年熬年守歲,其實就是在一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一整夜來迎接新的一年。

誰能說全中秋,和端午,還有春節的來歷

春節的來歷60字 20

12樓:鼕鼕琪琪劉劉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義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年長週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穀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以月亮圓缺的週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

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到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現在,春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傳統上的農曆新年,春節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天臘」、「新歲」,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年」、「過年」。

春節的來歷,春節是怎樣來的,春節是怎麼來的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 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 新年 新歲 歲旦 年禧 大年等。春節的來歷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為 年 說文 禾部 年,谷熟也 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以月亮圓缺的週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

春節是怎麼來的 急,春節是怎麼來的?快快快!急!!!!!!!!!!!!!!!!!!!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 年節 春節的由來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曆紀元,把公曆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曆年 農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曆正月初一定為 春節 俗稱陰曆年。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

春節是怎麼來的

春節的來歷 春節的來歷有一種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 年 的怪獸,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人們逃往深山,以躲避 年 獸的傷害。後來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老人告知了人們驅趕 年 獸的辦法。原來,年 最怕紅色 火光和炸響。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 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 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