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所做所為都會在阿賴耶識裡為什麼還會忘記一些東西呢

時間 2022-04-08 20:05:26

1樓:李大美女

大致意思差不多,原話是「當所學的東西都忘掉之後,剩下的就是教育。」這句名言是美國的著名心理學家伯爾赫斯·弗雷德裡克·斯金納在《新科學家》雜誌上發表的言論。

愛因斯坦也曾經引用過斯金納的這句話,「所謂教育,就是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

愛因斯坦曾經在一次演講中說道:如果你把學校教授給你的一切知識都忘記了以後,剩下的那部分內容就是教育,我們的生活就是去運用剩下的內容去思考,去迎接並戰勝困難,去開創我們的事業,去追求我們的美好生活。

知識長期不用是會忘記的,但是能力卻可以沉澱下來;灌輸想法是很容易忘記的,但是教育的薰陶卻可以長久沉澱下來。我們剩下的內容越多,那麼就說明教育是越有效果的,如果什麼都沒有剩下的話。那麼這種教育就是無效的教育。

斯金納,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的奠基者。他創制了研究動物學習活動的儀器――斯金納箱。2023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2023年獲美國心

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2023年獲美國**頒發的最高科學榮譽――國家科學獎。

斯金納在美國公眾中的名聲遠比在心理學界的名聲大得多,一位崇拜者寫道:「(斯金納)是一個神話中的著名人物,科學家英雄,普羅米修斯式的播火者,技藝高超的技術專家,敢於打破偶像的人,不畏權威的人,他解放了我們的思想,從而脫離了古代的侷限。」

這些話雖然有些誇張,但斯金納在心理學界的貢獻仍然是不可磨滅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楞嚴經:攬塵斯憶,失憶為忘。

佛教裡的如來臧阿賴耶識都是實有個體嗎??一個個嗎?? 10

3樓:匿名使用者

阿賴耶識非一非多。一多相即。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和多,本來就是凡夫的執著。

打個比方,一塊木頭,你能說是一嗎?顯然不是!因為,想分開時隨時可以分成兩段,甚至無數段。如果說其本質是一,為何又可以分段?所以,說明木頭絕不是一。

同樣,這一塊木頭,你能說是多嗎?眼見木頭就是一個整體。隨時可以拿起來。所以,說它是多也不對。

把木頭換成雲彩,可以更好理解一些。因為眾生的執著是根深蒂固的。說一說多,都是眾生的強烈執著。

同理,阿賴耶識如果是一,佛菩薩的千百億化身從何而來?難道佛菩薩在欺騙我們?

阿賴耶識如果是多,為何我們凡夫只有一個身?為何地藏菩薩可以收攝為一?

所以,經論裡面,從不稱阿賴耶識是一個二個的,永遠找不到這樣的說法。

4樓:zpp我的女神

指的應該是第七感吧,好像好多年前看到過

佛教說因果報應都是誰給報應的?

5樓:引經據典正法

「意業清淨,身口隨之。於口業雲不譏他過」。前面我們學到這個地方。

不譏他過,這是世間有德行、有學問的人士都會遵守的,學佛尤其重視。佛法講因果,世法講道德,一個有道德的人,做違背道德的事情,這是他不願意做的。所以道德可以軌範人的行為,但是那是好人。

如果是惡人,他很難接受,他不相信,可是因果能規範惡人。因果這個事情是不是真的?真的,一點都不假。

因果從什麼時候開始有?宇宙源起,因果就跟著起來了。賢首國師《妄盡還源觀》,那是講《華嚴經》修行的方法。

他講得很簡單、很扼要,真不容易,那麼大的一部經,他只是用很少的文字就把它歸納出來。這篇文章不長,全文只有六段,前面三段是今天所說的高等的科學與哲學,講宇宙源起,宇宙的**,萬法以及我們自己,這裡頭有因果。宇宙第一個一念不覺沒有原因,第二個一念不覺是受第一個影響,第一個不覺是因,第二個不覺是果。

你看因果從這裡產生的。這就是什麼?愈迷愈深,念念不覺。

回頭也是一個道理,只要一念覺悟,凡夫就成佛了。所以,學佛的人首先要知道佛是什麼,這個要搞清楚,你要搞不清楚你是迷信。

大乘教裡面告訴我們放下執著,六道就沒有了,六道是假的,你醒過來了,六道是作夢。「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永嘉禪師《證道歌》上說的。六道從**來的?

從執著來的,叫見思煩惱,你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見解。換句話說,你對於一切法看錯、想錯了,六道就出現,六道是這麼來的。我們把見思放下,六道就沒有了,夢醒了。

夢醒了是什麼境界?四聖法界。夢中是穢土、是染汙,省悟過來是清淨、是淨土,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個境界現前。

這個境界還不是真的,還是在作夢,我們六道是夢中之夢。淨土四聖法界怎麼形成的?是起心動念、分別造成的,我們能不分別、不起心、不動念,四聖法界不見了,假的不是真的。

又出現一個境界,這個境界叫一真法界,真的不是假的。真假標準是什麼?假的是會變的,真的是不變的。

所以諸佛實報土永遠不會變,為什麼不變?他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分別執著是識,有分別執著就會變,所以境隨心轉。

現在科學家提出以心控物,心可以控制物質現象,這把原理找出來。

十法界因為用心意識,所以它會變;一真法界不用心意識了,轉八識成四智。所以實報土裡面的人沒有八識,他叫四智菩提,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變成他什麼?變成他的神通妙用。

他以四智菩提應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之感,就是眾生有感他就有應,他應的是用四智菩提來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用什麼方法來教你就用什麼方法,現身沒有一定,說法也沒有一定,活的,活活潑潑,這是妙用,這是一真法界。在一真法界裡頭還有四十一個階級,這四十一個階級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你可別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錯了,起心動念到不了這個境界,不能起心動念,隨著時間它自然就沒有。

完全斷盡,這就是無始無明習氣完全斷盡了,就回歸到妙覺。迴歸妙覺,《楞嚴經》上一句話,「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你所得到的,全是自性裡頭本有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十三集)

6樓:解心煩

所謂 業力 就是自己感悟的一種道理,看不見摸不著的。你爸爸如果真的做了一輩子好人,總是利益別人,那麼他的下輩子可能不會轉世為人了。他已經是大覺悟者,直接上升佛國了。

如果再來人世間,只能是佛再來度化眾生的。

7樓:普願講堂慧蓮

阿彌陀佛!師兄,因果報應是一種規律,並非誰安排的。如果說有一種力量在安排,那麼這種力量可以權且叫做業力,是它推動著我們各自走在自己的因果因緣路上。

人死了色身就是燒成一堆灰。地、水、火、風四大分散,各歸各界。但是人的靈性之體並不會因為燒成灰的身體就消失了。

一切生命的開始,無一不是先有妄識,妄識入胎,進而生出眼耳鼻舌身意六入之根。此世因緣結束之時,陰陽分離,陽性身體分散歸於地水火風界。而人的靈性之體,則會循下一因緣而進入下一個果報載體身,進入下一輪的生滅。

六道輪迴主要是指的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人,人臨終之時,會根據此人的業力習氣,也當下顯現的因緣,而進入下一世的輪迴,不一定還為人,也不一定就為鬼,看各人是何業力牽引。這個舉個例子,如果說世界上有磁鐵、磁木、磁金、磁銀等等,我們每個人的心臨終之時顯現鐵性,比如怨恨,就會感招到磁鐵那裡,比如地獄;如果臨終之時顯現的是木性,比如慳貪,就會感招到磁木那裡,比如餓鬼道;如果臨終顯現的是磁金,比如清淨無慾心,就會感招到磁金那裡,比如天人……如果臨終時不但顯現清淨心,而且兼有淨心淨願,善根福德因緣具足,就可能感招到佛國淨土。比如極樂世界,比世琉璃世界等等。

臨終之時越是貪嗔痴熾盛,越是恐懼不安,越是容易感招到下三塗。如果感應到過世的親人來歡迎,多半也是下三塗。這個根據每個人顯現的業力,正常情況下,最多經過四十九天,就會進入下一世的輪迴。

真正的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會知道,為什麼有的人天生樂觀?而有的人打小就憂鬱,天天哭鬧!有的人生出來就表現出與常人不同的智慧,有的人則愚痴至極。

有的人此生富足,有的人貧窮不堪。有的人美麗健康,而有的人醜陋多病……等等。這些不同,無一不是因為不同的前因。

看看我們現在每一個人,我們每天所做的不盡相同。所以結出的果自然有所不同。這種因果規律當中,存在著共業,也存在著別業。

有的人因緣不同,此生為人,但卻殘留著過去生的一切妄識和記憶。並且時常得到驗證。

人的靈性之體,其實如果真正的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會發現,我們的夢是怎麼回事了!是我們的身體在休眠狀態下,靈體之體觸動八識田中的種因成熟,而自然流露出來的。科學家無法真正揭開夢的祕密,原因就在於,他們否認有陰性的東西存在。

這個所謂的陰性之體,我們叫它靈魂也好,叫它腦電波也好,或者它叫別的什麼也好,無非是個名稱而已。但這種現象是不可否認的!名相雖不同,本質無二徑。

這個就好象,我們人當下管這個能盛水喝的東西叫杯子,它只是一個名相而已。如果我們生下來,就告訴我們這個叫做板凳,那麼人就會執著這個杯子的形狀就是板凳!

關於阿賴耶識,佛學高人來回答

8樓:t深深海底行

樓主善問!

阿賴耶識具有「含藏」的意思,能含藏一切萬法的種子。種子流注而出生一切萬法,所以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就是阿賴耶識的主要功德。

除此之外,又名「阿陀那識」:能持身之故。一切有情,皆因此識持身,若無此識,一切有情頓成死屍,名為無情。所以說:「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

阿賴耶識又名「真心」:八識心王中,唯有此心「遍一切時」,即使取無餘涅盤,滅盡一切心,而真心永無壞滅。

阿賴耶識又名「如來藏」:「如來藏中藏如來」:一切有情皆依此心而成佛道。

阿賴耶識能攜帶一切善不善業種往來三世,若無此心攜帶業種,則因果錯亂。法界混亂無序。則世世所修佛法世世漏失,唐捐其功。

阿賴耶識能生萬法,如無此體性,乃至無有山河大地器世間,何況能有種種科學技術供人類使用。

如上等等,末學限於知見淺陋,不能詳說。樓主若欲了知,請閱三藏十二部佛經,無一不說此真心。

修除阿賴耶識中種子的汙染性,是初地以上菩薩才能實修。凡夫位甚至沒有現觀此心的存在,僅因信受佛說而知,何況能入手修除其中汙染?悟後菩薩雖得總相智,而無別相智;明心見性具足的菩薩,雖得別相智,而未得唯識種智。

都不能實際修除其中汙染。至於阿羅漢,尚不知無始無明為何物,更不可能修除此「塵沙惑」了。因此《楞嚴經》說:

「理則頓悟,乘悟並消;事非頓除,因次第故。」。因此,從凡夫位到初地,需要一大阿僧祗劫;從初地到佛地,確需二大阿僧祗劫,如此漫長不可思議的時間,都是用來修除無始劫以來所積累的汙染。

若是完全修除,即是究竟圓滿之佛地。

另:二乘解脫道,大乘佛菩提道;都可以令人得到解脫的功德。最初步的解脫功德,是聲聞初果(須陀洹)。

若不得初果,就算具足四禪八定也是未脫生死的凡夫,我們無始劫以來,不知多少次生於諸天,也不知多少次墜於地獄,都是稀鬆平常之事。但是,既然得聞佛法,必當信受奉行,早日得證解脫,乃至悟明真心入菩薩數。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有緣人無論分開多久,最終都會在一起嗎

樹浩星安 有緣的人無論分開多久,最終都會在一趙的一這就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一般情況下,有緣分的人,無論走到何時何地。雙方總會不期而遇。也有極個別的人經歷了千辛萬苦,排除種仲艱難險阻。由於種種原國!矢之交臂不其而終!真乃令人厄挽! 以後的人。以後的人生路要看你。人生要精彩,要有作為。去做點陣。踏踏實實的...

人死後是不是會回想生前所做的事呢

認為人在死後是不會想起生前所做的事兒了,因為人死如燈滅,什麼都沒有意思了,從這個世界已經消失了。其實根據我們的猜測,他和那個時候就是什麼意識都不會有的,也就是說不會想起生前這個所有的事的。人死了就死了,還會有思想嘛,沒有了,死了什麼都不知道了,哪還能回想起生前所做過的事。從唯物主義角度來說,人死了一...

新買的小貓每天早上起床後都會在我房間門口叫我起床,不想理他啊

我也正在養貓呢 前些日子看了本關於貓貓的書 在貓貓眼裡 主人就是一隻大貓 如果貓貓喜歡主人就會願意與主人親近 這種情況下 把它關屋子外面讓它不叫 不太可能 除非時間長了 它習慣呆在外面 死心了不想要進屋子了 不過那樣對貓貓有點小不忍 我家貓也經常在屋子外面叫喚著要進屋子 也是放它進來之後就不叫了 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