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牙牙的弟弟
1、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鯀禹治水)是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傳說。他是黃帝的後代,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氾濫,鯀、禹父子二人受命於堯、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負責治水。
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
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2、三過家門而不入
三過家門而不入亦稱三過其門而不入,這是大禹治水中發生的故事。為了治水,大禹曾三過家門而不敢入。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被傳為美談,至今仍為人們所傳頌。
第一次經過家門時,聽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還有嬰兒的哇哇哭聲。助手勸他進去看看,他怕耽誤治水,沒有進去;
第二次經過家門時,他的兒子正在他妻子的懷中向他招著手,這正是工程緊張的時候,他只是揮手打了下招呼,就走過去了。
第三次經過家門時,兒子已長到10多歲了,跑過來使勁把他往家裡拉。大禹深情地撫摸著兒子的頭,告訴他,水未治平,沒空回家,又匆忙離開,沒進家門。
3、鯀鯀[gǔn] ,中國漢族上古時代神話傳說人物。姓姒,字熙,有崇氏,帝顓頊之子。
鯀禹治水是中國最著名的洪水神話。鯀是大禹的父親,有崇部落的首領,曾經治理洪水長達九年,救萬民於水火之中,勞苦功高。
一說因鯀與堯之子丹朱、舜爭部落聯盟共主之位失敗而被堯流放至羽山;一說是「堯令祝融殺鯀於羽山」,總之,鯀葬身於羽山,是一個悲劇色彩濃厚的治水英雄。
4、啟啟(生卒年不詳):也稱夏啟、帝啟、夏後啟、夏王啟,他是禹的兒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前2023年―前2023年在位。
其母是塗山氏族的女子。兒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根據《竹書紀年》,帝夏啟王在位39年,約78歲駕崩。
禹死後,啟通過武力征伐伯益,將其擊敗後繼位,成為中國歷史上由「禪讓制」變為「世襲制」的第一人,自此,宣告原始社會結束,開始了奴隸社會,啟是傳統上被公認的中國第一個帝王。
他放棄陽翟,西遷到大夏(今汾澮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此後,又通過甘之戰,擊敗強有力的有扈氏,消除了華夏族內的反對勢力。在位晚期,發生了武觀之亂,以至政局動盪。
他一生四處征戰,最終病死,葬於安邑附近。
禹死後啟按照堯舜禪讓和舜禹禪讓的慣例避位,讓伯益作君主。結果卻是諸侯也離開伯益的根據地到啟的根據地,臣子和人民也支援啟,隨即啟即位。
此後,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武則天改國號周時,追尊啟為齊聖皇帝。
5、姒太康
姒太康(?-前1959),姒姓,夏后氏,名太康,禹的孫子,夏後啟長子,夏朝第三任夏王。
姒太康在其父姒啟去世後繼位,遷都於斟鄩(今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太康自小跟著父親姒啟享樂,即位後生活腐敗,只顧遊獵,不理政事。
剛即位的第一年,姒太康在去洛水北岸遊獵時,被后羿奪去國政,史稱「太康失國」。《竹書紀年》記載,太康死於第四年。四年,實際在位年數不到1年。葬於戈地(今河南省太康縣)。
2樓:卻思萱
傳說故事
大禹治水
遠古時期,天地茫茫,宇宙洪荒,人民飽受海浸水淹之苦。堯帝開始起用禹的父親鯀治理洪水。鯀治水逢洪築壩,遇水建堤,採用「堙」的辦法,九年而水不息。
堯的助手舜行視鯀治水無功,將他誅殺在羽山。
舜命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他從冀州開始,踏遍九州進行實地考察,決定採用因勢疏導洪水的辦法。
當時的紹興地區也受到洪水的禍害,被稱為荒服之地。大禹治水到了這塊荒蠻之地,鑿山疏流,將水引入東海,使這片淺海沼澤之地重新成為平原,人民得以從事墾殖為生。大禹曾在紹興娶塗山氏為妻。
新婚才四天,禹便離家治水去了。他婚後離家十三年,曾經三次路過家門而不進去。「三過家門而不入」和吃苦耐勞、克已奉公的忘我精神被傳為千古佳話,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傳說,帝堯時,洪水成災,天下百姓深陷愁苦之中。堯帝命禹的父親鯀去治理洪水。鯀率眾築壩修堰,費了九年功夫,也沒把大水治伏,因而受到流放羽山(今山東蓬萊東南)的處罰。
也有典籍記述鯀被誅殺於羽山。 舜繼帝位後,洪水仍然是天下大患,便命已成為夏部族首領的禹繼續治理洪水。禹欣然領命,但沒有貿然行事,而是首先認真總結前輩治水的教訓,尋找治水失敗的原因。
然後,率領伯益、后稷等一批忠實助手,跋山涉水,頂風冒雨到洪災嚴重地區進行勘察,瞭解各地山川地貌,摸清洪水流向和走勢,制定統一的治水規劃,在此基礎上才大規模的治水工作。他鑑於前輩治水無功主要是沒有根據水流規律因勢利導,而只採用「墮高堰庫」(《國語·周語下》)築堤截堵的辦法,一旦洪水沖垮堤壩便前功盡棄的教訓,大膽改用疏導和堰塞相結合的新辦法。按《國語·周語》所說,就是順天地自然,高的培土,低的疏浚,成溝河,除壅塞,開山鑿渠,疏通水道。
歷時十三年之久,終於把洪淵填平,河道疏通,使水由地中行,經湖泊河流匯入海洋,有效治伏了洪水。
大禹治水成功,除採取了正確的方法,另一重要原因是他一心為公,吃苦耐勞,身先士卒,不畏艱險,有鍥而不捨的精神。《韓非子·五蠹》記述大禹「手執耒錘,以民為先。」就是說他手拿治水工具,親自參加勞動,給參加治水的人做出了好樣子。
傳說大禹為了完成治水重任,娶妻塗山女四天便離開家,在外13年,沒有回過一次家。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已成為千古流傳的佳話。由於他常年奔波在外,人消瘦了,**晒黑了,手上長滿了老繭,腳底佈滿了血泡,腿上的毛磨光了,連束髮的簪子和帽子掉了也顧不上收拾。
老百姓見了無不心痛流淚。至今嵩山一帶還流傳著許多大禹治水的動人故事。傳說,大禹治水時,要在介於太室山和少室山之間的軒轅山打出一條疏洪洩流的通道。
他顧不得回家,便於妻子塗山氏約定,以擊鼓為號,把飯送到山上。為了加快挖山的速度,他化為一頭神力無比的大黑熊,連推帶扒,很快就把山挖掉了大半。正乾的起勁時,一塊劈山崩裂的石頭誤觸皮鼓,禹妻聞聽鼓聲,連忙燒火做飯。
當她拖著已懷孕的笨身子送飯到山上時,東張西望不見丈夫蹤影,卻見一頭威猛的大黑熊在跳躍奔忙,嚇得扭頭就跑,大禹見此情景,顧不得變回原形就衝妻子追去,妻子受到驚嚇,頃刻間化作一塊巨石。大禹大聲呼喚著妻子和將要出生的孩子,只聽一聲巨響,巨石突然開裂,從中蹦出一個嬰兒,這就是禹的兒子啟。於是後人便稱這塊裂開的巨石為「啟母石」。
西漢武帝遊覽嵩山時,被這個傳說所感動,下令在這裡修建了啟母廟。今啟母廟已蕩然無存,但東漢時在廟前修建的啟母闕還依然保留著。從殘存的碑文中依稀可見漢代對禹治水的記述和對啟母塗山氏助夫治水的頌揚。
儘管民間傳說具有神化色彩,但由此也可見大禹為治水患而付出的艱辛和犧牲。
大禹與河圖
大禹治理黃河時有三件寶,一是河圖;二是開山斧;三是避水劍
傳說河圖是黃河水神河伯授給大禹的。
河伯查水情,畫河圖,是個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圖畫好,已年老體弱了。
後來,到了大禹出來治水的時候,河伯決定把黃河河圖授給他。
這一天,河伯聽說大禹帶著開山斧、避水劍來到黃河邊,他就帶著河圖從水底出來,尋找大禹。河伯 會稽山大禹陵景區和大禹沒見過面,誰也不認誰。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見河對岸走著一個年輕人。
這年輕人英武雄偉,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著問起來:「喂,你是誰?」
對岸的年輕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頭一看,河對岸一個仙風道骨的老人在喊,就問道:「你是誰?」
河伯高聲說:「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嗎?」
后羿一聽是河伯,頓時怒衝心頭,冷笑一聲,說:「我就是大禹。」說著張弓搭箭,不問青紅皁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
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虛汗。心裡罵道:「混帳大禹,好不講道理!
」他越想越氣,就去撕那幅水情圖。正在這時,猛地傳來一聲大喊:「河伯!
不要撕圖。」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對岸一個頭戴斗笠的人,攔住了后羿。這個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畫了幅黃河河圖,正要找河伯求教呢。
后羿推開大禹,又要搭箭張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畫圖的艱辛講了,后羿才後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后羿隨大禹一同趟過河。后羿向河伯承認了過錯。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後老漢的兒子,也沒多怪罪。大禹對河伯說:「我是大禹,特地來找你求教治理黃河的辦法哩。」
河伯說:「我的心血和治河辦法都在這張圖上,現在授給你吧。」
大禹展圖一看,圖上密密麻麻,圈圈點點,把黃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畫得一清二楚。大禹高興極啦。他要謝謝河伯,一抬頭,河伯躍進黃河早沒影了。
大禹得了黃河水情圖,日夜不停,根據圖上的指點,終於治住了黃河。
人物河伯、后羿、舜、皋陶等。
3樓:帥哥嚴格典
疏導治水和三過家門不入
夏啟:他兒子
暫時這麼多,想不起來啦
有關大禹的故事和故事的啟迪
關於詩歌的小故事(兩個),有關詩歌的小故事
1 李清照夫婦 賭書潑茶 的故事 李清照與趙明誠賭書潑茶的情趣生活。兩個人在茶餘飯後,隨手覓得一本書,翻開一頁,問著對方某事某人出自何書何句甚至何頁,輸者,直接潑茶於其胸間,茶香伴著親暱,雅緻而不流俗。李清照在 金石錄 後序 一文中曾追敘她婚後屏居鄉里時與丈夫賭書的情景,文中說 餘性偶強記,每飯罷,...
關於中國國恥和振興中華的各兩個歷史故事近代的故事50至急急急好的加分五分鐘內給我
么么贏 貌似中華振興,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的事,國恥到時很多。以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為題的小故事 交付給就飛個 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曾經有一段屈辱的歷史。外國侵略者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 肆意 妄為,犯下了不可磨滅的滔天罪行。南京大 拖著沉重的步伐經過了70年。我們又怎能 忘卻,70年前的那一天,可惡的...
有毅力的名人故事(兩個正面,反面的)
有毅力的名人故事有 1 勾踐臥薪嚐膽 正面 勾踐,春秋末期越國國君,公元前496年至前465年在位。前494年春,吳王夫差敗越,勾踐求和。夫差準和,將勾踐夫婦作為人質留在吳國服苦役。夫差讓其夫婦倆住在先王圓間的大墳旁邊的一間石屋裡,叫勾踐給闔閭看墳,給夫差餵馬,還給夫差脫鞋,服侍夫差上廁所,受盡了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