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溝橋的歷史

時間 2021-08-11 16:39:30

1樓:匿名使用者

盧溝橋位於北京西南15公里處,因橫跨盧溝河--即今天的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2023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這裡製造了“盧溝橋事變”,中國抗日軍隊在盧溝橋打響了全面抗戰的第一槍。

盧溝橋始建於2023年,2023年曾重修。由於該橋毀於洪水而於康熙三十七年(2023年)重建。盧溝橋全長266.5米,寬7.5米,下分11個涵孔。

橋身左右兩側石雕護欄各有望柱140根,柱頭上均雕臥伏的大小石獅約500個左右,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橋東的碑亭內立有清乾隆題“盧溝曉月”漢白玉碑,為燕京八景之一。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曾在遊記中記述此橋並讚歎不已。

盧溝橋東為宛平縣城,明崇禎十一年(2023年)建。2023年7月7日夜,駐豐臺日軍在盧溝橋畔中國守軍防區內進行軍事演習。演習結束後,日軍藉口失蹤一名士兵,無理要求進入中**隊防守的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的拒絕。

日軍遂向位於橋東的宛平城和盧溝橋發動攻擊,並企圖強奪盧溝橋。這就是“盧溝橋事變”或稱“ 七·七事變”。中國守軍二十九軍官兵,在日軍蠻橫無理的挑釁和攻擊下,忍無可忍,奮起抗擊,打響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槍。

“盧溝橋事變”標誌著中華全民族抗日戰爭的開始。從此,中國人民團結起來,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下,前仆後繼,英勇鬥爭,終於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同時,抗日戰爭也使中國戰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一個重要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至今,盧溝橋的望柱以及宛平城城牆上,當年日軍的彈痕猶斑斑可見。盧溝古橋只准許行人步行通過,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目前,盧溝橋、宛平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以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已經成為目前全國最大的紀念抗日戰爭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樓:功靜楓霍河

盧溝橋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2023年),迄今已經有八百餘年的歷史。

該橋所跨越的盧溝渡口是當時進出都城的唯一門戶,原有的浮橋和木橋等臨時**通設施已經不能適應都城所在地的交通狀況,為此,建了一座耐用的大石橋,即盧溝橋,初名廣利橋。

建築:盧溝橋是一座有11拱的大石橋,全長266.5米,橋面寬度為9.

3米,橋身用巨大的白石砌成。橋墩砌築為船型,其前有名為"斬龍劍"的分水尖,用於抵禦急流。該橋的建築設計先進,製造精良。

盧溝橋的建築裝飾亦別具特色。橋欄為高達近一米半的的281根望柱與欄板連線而成,每根望柱頂端都刻有一個大獅,它的身上攀附有形象各異、或藏或露的小獅子,於是民間便有"盧溝橋的石獅數不清"的歇後語。根據考古工作隊的勘察,已知共有大小石獅485只。

盧溝曉月--燕京八景之一

始於金代的燕京八景之說,盧溝曉月即是其中一景。

橋的東端有碑亭,石碑為清代乾隆皇帝所書,正面為"盧溝曉月",背面為盧溝橋詩。

七七事變:

2023年7月7日,盤踞於永定河西岸的日本侵略軍以一名士兵失蹤為藉口,強行要過盧溝橋到宛平城搜查,遭到了國民黨二十九路軍的拒絕。於是日本侵略軍就大舉武裝進攻橋東,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

3樓:春秋化雨

盧溝橋始建於金大定十九年(公元2023年)6月,明昌三年(公元2023年)3月完工。全長266.5m,寬7.

5m,有11個涵孔,兩側石雕護欄各有140條望柱,柱頭上均雕有石獅,形態各異,或蹲、或伏,或大撫小,或小抱大,明代蔣一葵在《長安客話》中說石獅“凡一百狀,數之輒隱其一”,據記載原有627個[1],現存501個。[2]石獅多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遺存。“盧溝曉月”從金章宗年間就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

盧溝曉月碑

《馬可·波羅遊記》中,形容盧溝橋是巨麗的優美石橋,長300步,寬八步,十人可並騎而過。24個橋弧由25個橋柱支撐。石獅間的距離是1.

5步。[3]西方人因此稱此橋為“馬可波羅橋”。

明朝正統九年(公元2023年)重修盧溝橋。清康熙年間永定河洪水,橋受損。2023年重修,康熙帝命在橋西頭立碑,記述重修盧溝橋事。

橋東頭則立有乾隆帝題寫的“盧溝曉月”碑。公元2023年,光緒帝死後,葬於河北省易縣清西陵,須通過盧溝橋。由於橋面窄,只得將橋邊石欄拆除,添搭木橋,事後,又將石欄照原樣恢復。

2023年7月7日在盧溝橋發生的“七七盧溝橋事變”,成為中國全國對日八年抗戰的起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橋面加鋪柏油,並加寬了步道,同時對石獅碑亭作了修繕。2023年盧溝橋和附近的宛平縣城被公佈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破四舊”時期遭到一定程度破壞,至今依然能夠看到修復痕跡。

2023年為保護盧溝橋減少其運輸量而建立的盧溝新橋完工,但盧溝橋仍然繼續承擔交通運輸任務。2023年盧溝橋歷史文物修復委員會成立,目的在於恢復盧溝橋原貌,工程拆除了2023年後鋪設的柏油和2023年加寬的步道,恢復了古橋的原貌,同時將機動車的通行移至緊鄰的盧溝新橋與之後修建的京石高速公路。

4樓:似曼雁京宣

【盧溝橋】(蘆溝橋)

,在北京市西南約15千米處豐臺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盧溝橋全長266.

5米,寬7.5米,最寬處可達9.3米。

有橋墩十座,共11個橋孔,整個橋身都是石體結構,關鍵部位均有銀錠鐵榫連線,為華北最長的古代石橋。2023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在此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宛平城的中國駐軍奮起抵抗,史稱“盧溝橋事變”(亦稱“七七事變”)。

中國抗日軍隊在盧溝橋打響了全面抗戰的第一槍。

盧溝橋是在金世宗統治的大定二十八年(公元2023年)五月,決定修建的。不過尚未動工,金世宗就在第二年年初病逝了。2023年六月,金章宗開始修建蘆溝橋,三年後建成。初

盧溝橋名“廣利橋”。後因橋身跨越蘆溝,人們都稱它蘆溝橋。早在戰國時代,蘆溝河渡口一帶已是燕薊的交通要衝,兵家必爭之地。

原來只有浮橋相連線。2023年金朝定都燕京(今北京市宣武區西)之後,這座浮橋更成了南方各省進京的必由之路和燕京的重要門戶。車水馬龍,行人相接,原有的浮橋顯然已不能適應都城在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交通上的需要。

金世宗才詔命建橋。

盧溝橋始建於公元2023年六月,明昌三年公元2023年三月完工。兩側石雕護欄各有140條望柱,柱頭上均雕有石獅,形態各異,據記載原有627個,現存501個。石獅多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遺存。

“盧溝曉月”從金章宗年間就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

盧溝橋公元2023年重修。由於清康熙年間永定河洪水,橋受損嚴重,不能再用,大量古蹟在洪水中銷聲匿跡。2023年重修,康熙命在橋西頭立碑,記述重修盧溝橋事。

橋東頭則立有乾隆題寫的“盧溝曉月”碑。公元2023年,清光緒帝死後,葬於河北省易縣清西陵,須通過盧溝橋。由於橋面窄,只得將橋邊石欄拆除,添搭木橋。

事後,又將石欄照原樣恢復。

5樓:匿名使用者

盧溝橋(lugou bridge) 亦作蘆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公里豐臺區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永定河舊稱盧溝河,橋亦以盧溝命名。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2023年),明正統九年(2023年)重修。

清康熙時毀於洪水,康熙三十七年(2023年)重建,如今永定河上已經沒有水了。盧溝橋全長267米,寬7.6米,最寬處可達9.

5米。有橋墩十座,共11孔,整個橋體都是石結構,關鍵部位均有銀錠鐵榫連線,為華北最長的古代石橋。

橋身兩側石雕護欄各有望柱140根,柱頭上均雕有臥伏的大小石獅共501個(盧溝橋文物保護部門提供資料),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橋東的碑亭內立有清乾隆題“盧溝曉月”漢白玉碑,為燕京八景之一。特別是橋墩造法頗有特色,墩下面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外形像一個尖尖的船頭,其作用為抗擊流水的衝擊。

橋上的石刻十分精美,橋身的石雕護欄上共有望柱281根,柱高1.4米,柱頭刻蓮座,座下為荷葉墩,柱頂刻有眾多的石獅。望柱上雕有大小不等、形態各異、數之不盡的石獅子。

民間有句歇後語說:“盧溝橋的石獅子——數不清”,明代《帝京景物略》也有盧溝橋的石獅子“數之輒不盡”的記載。許多遊人試圖搞清數目,但數來數去,眼花亂,最後只有作罷。

2023年有關部門專門派人搞了一次清點,逐個編號登記,清點出大小石獅子485個,至此,應該說是“謎團冰釋”了。孰料,在2023年的複查中,又發現了17個,這樣,大小石獅子的總數應為502個,今後是否還會發現,誰也不敢來劃這個句號。

橋東為宛平縣城,明崇禎十一年(2023年)建。2023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在此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宛平城的中國駐軍奮起抵抗,史稱“盧溝橋事變”(亦稱“七七事變”)。

6樓:匿名使用者

盧溝橋是在金世宗統治的大定二十八年(公元2023年)五月,決定修建的。不過尚未動工,金世宗就在第二年年初病逝了。2023年六月,金章宗開始修建蘆溝橋,三年後建成。

初名“廣利橋”。後因橋身跨越蘆溝,人們都稱它蘆溝橋。早在戰國時代,蘆溝河渡口一帶已是燕薊的交通要衝,兵家必爭之地。

原來只有浮橋相連線。2023年金朝定都燕京(今北京市宣武區西)之後,這座浮橋更成了南方各大逆不道vd行人相接,原有的浮橋顯然已不能適應都城在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交通上的需要。金世宗才詔命建橋。

  盧溝橋始建於公元2023年六月,明昌三年公元2023年三月完工。兩側石雕護欄各有140條望柱,柱頭上均雕有石獅,形態各異,據記載原有627個,現存501個。石獅多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遺存。

“盧溝曉月”從金章宗年間就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   盧溝橋公元2023年重修。由於清康熙年間永定河洪水,橋受損嚴重,不能再用,大量古蹟在洪水中銷聲匿跡。

2023年重修,康熙命在橋西頭立碑,記述重修盧溝橋事。橋東頭則立有乾隆題寫的“盧溝曉月”碑。公元2023年,清光緒帝死後,葬於河北省易縣清西陵,須通過盧溝橋。

由於橋面窄,只得將橋邊石欄拆除,添搭木橋。事後,又將石欄照原樣恢復。   2023年7月7日在盧溝橋發生的“七七盧溝橋事變”,成為中國全國對日八年抗戰的起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橋面加鋪柏油,並加寬了步道,同時對石獅碑亭作了修繕。2023年盧溝橋和附近的宛平縣城被公佈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3年為保護盧溝橋減少其運輸量而建立的盧溝新橋完工,但盧溝橋仍然繼續承擔交通運輸任務。

2023年盧溝橋歷史文物修復委員會成立,目的在於恢復盧溝橋原貌,工程拆除了2023年後鋪設的柏油和2023年加寬的步道,恢復了古橋的原貌,同時將機動車的通行移至緊鄰的盧溝新橋與之後修建的京石高速公路。   早在13世紀,盧溝橋就聞名世界。那時候有一個義大利人馬可·波羅來過中國,他的遊記裡,十分推崇這座橋,說他“是世界獨一無二的。

”並且特別欣賞橋欄柱上刻的獅子,說他們“共同構成美麗的奇觀。**教”

盧溝橋 趙州橋都在哪?哪個歷史久

盧溝橋亦稱蘆溝橋,始建於金朝1189年六月,在北京市西南約15公里處,豐臺區永定河上。趙州橋又稱安濟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洨河上建於隋朝年間公元595年 605年。趙州橋歷時久一些。 趙州橋歷史久 盧溝橋,亦稱蘆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公里處,豐臺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 即永定河 而得名,是北京市現...

盧溝橋烽火的,盧溝橋烽火的資料

盧溝橋 lugou bridge 亦作蘆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公里豐臺區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永定河舊稱盧溝河,橋亦以盧溝命名。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 1189年 明正統九年 1444年 重修。清康熙時毀於洪水,康熙三十七年 1698年 重建,如今永定河上已經沒有水了。盧溝橋全長...

盧溝橋的獅子有哪些特點,盧溝橋的獅子的特點

北京盧溝橋有新舊兩座橋。舊盧溝橋亦作蘆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公里豐臺區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永定河舊稱盧溝河,橋亦以盧溝命名。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 1189年 明正統九年 1444年 重修。清康熙時毀於洪水,康熙三十七年 1698年 重建。橋全長266 5米,寬7 5米,下分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