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問下佛教的問題,想問下佛教的一個問題

時間 2021-06-27 20:02:43

1樓:世間法多浮雲

學習做事都為明理,不是為做而做。

行善積德是“行”,為何這麼做?朋友問得好,有人行善積德為自己修福,有人行善積德為自己以往所做惡事懺悔,有人行善積德為利益大眾,有人行善積德為持戒律己,有人行善積德什麼都不為,自然而然,做完放下。心地清淨。

這個大眾的心思我們不必去度側,個人遇緣不同。

佛法中也無定法,佛法如同課本,我們每個人學習的課程都是死的,如何能活用在生活中,那是自己的事情。能信,能學,能解,能行。身口意,貴在專一。阿彌陀佛!

當然這個也是個人偏頗理解,希望能幫助到朋友,不盡之處多指正!

2樓:匿名使用者

人受因果規律支配,就是我們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做善事就像往銀行裡存錢,做惡事就像向高利貸借錢,當然是存的錢越多來生過得越幸福。

人的功利性較強,或者執著於人天福報,雖然這只是學佛利益的九牛一毛,但是卻能吸引更多的人學佛。

不功利的事當然有了,當一個學佛的人真正瞭解了佛學,成為了一個正信的佛**,那麼他就不再執著於什麼功德、福報,那時他所做的只是為了別人的利益,大菩薩們甚至可以犧牲自己的利益幫助別人。

佛學中的行善指的是一切善行,任何對大眾有益的事都叫行善。比如提供方便,傳法,資助修廟,安慰,鼓勵等等都是。

3樓:繁星流動

1、人的善行需要積德來保障嗎?

不需要,只要沒有解脫,善行都會在未來帶來善的果報,所以人應該積極善行,並不需要積德來保障善行。

2、或者說是積德吸引了大家去行善嗎?

善行會給未來帶來好的果報,所以有很多人是因為未來帶來好的果報而去行善,可以說未來的果報是行善的其中一種因素,但並不是全部。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單純為了獲得未來的善報的行善,反而獲得的果報是比較低的。

3、有沒有不功利的行善呢?

有很多種不功利的行善,其中最殊勝的是四果聖者的善行,不會帶來任何未來世的果報。

不功利的善行還有:

(1)佈施時,我們想:以前我的父親、我父親的父親這麼佈施;我不應該讓這古代的家庭傳統斷層!(我們尊敬聖潔的傳統。)

(2).佈施時,我們想:我煮食,這些出家人不煮食。

如果我這煮食的人不佈施給這些不煮食的人,那是不對的。(我們尊敬比丘眾的戒律,知道如果比丘眾去買、種及煮自己的食物,他們就無法好好地修行。)

(3).佈施時,我們想古代的聖賢如何接受供養。(我們恭敬地想起,在還沒有腐敗之前的古代婆羅門是依靠供養存活的。

現今,我們也可以憶念佛陀本身及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大迦葉尊者、阿難尊者等大**出外託缽,依靠智者的供養而活。)

(4).佈施時,我們想:透過我這項佈施,心將會變得寧靜,喜悅將會生起。

(5).出於慈悲眾生而行善

不功利的善行很多,對於沒有解脫的人來說,不功利的善行會帶來更好的果報。

4、佛教中所謂的行善指的是什麼?

佛教的善行含義廣闊,主要可以涵蓋為以下十種:

佈施、持戒、出離、智慧、精進、忍辱、真實、決意、慈、舍;這十種敘述起來過於長篇大論,粗略說如下:

佈施---------將屬於自己的事物給予他人,方法技藝的佈施,體力的佈施等等;持戒-------遵守戒律,這裡有出家、在家的戒律等;

出離--------解脫自身的欲欲;智慧---------培育自己對世間無常、苦、無我,對因緣的智慧;

精進-------努力修行;忍辱--------忍受、忍耐、不生氣等

真實--------真實語,不說虛妄語;決意--------培育決心

慈---------祝福眾生,期望眾生成就;舍----------不分別對待,一視同仁等等

4樓:南無蓮花尊豐佛

有一種情況的確是積德吸引了大家去行善的。比如抄寫**。因為積德是很重要的。

但積德不是為了享受。而是修行需要功德福報支撐。以後學有所成。

去普渡眾生更需要有大量功德福報。

另一種是因慈悲心而行善的。比如放生,佈施之類。這一類行善不是以功德為目的得。

是不功利的行善。當然了。雖然不是以功德為目的。

但其實是有大量功德的。想不要都不行。呵呵。

行善大概有2種,一種是修行行為:持戒。忍辱。誦經。抄經。禪定。智慧。等等

一種是利益幫助他人。比如放生,佈施之類

5樓:無盡意

佛教認為善,是我們的本性,不是從外面學來的,是我們本有的!人的本性是純善無惡的,惡的是習性而不是本性!我們行善,無論有無功利,只要做了,肯定會有效果。

老話所說“行善之家,必有餘慶。行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人心向善,風調雨順。

人心向惡,天災人禍”。無論各民族宗教,善永遠是主題!

6樓:道光靈子

你把佛教當成什麼了,一切都是為利益而活嗎?!!!善行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你那是什麼積善,頂多是自私!!!一切以自我為出發點的善行,再大的善也是自私!!!

一切以無我利他為出發點才是佛教教導的善行!!!

7樓:匿名使用者

善行就一定會積德,就如種子吸水後會發芽,落葉落到土地上泥土會增厚是一個道理。積德不是善行的保障,而是善行的必然結果。不功利的善行是別有用心,那不是善行。

行善我自己認為是遵循生命的本來規律。

8樓:大阿彌佗佛

帶功利的行善不是佛法,佛法決定不帶功利。如說修行的佛**沒有貪求功利的。

行善是為了求得福報,不受苦。施恩不圖報就是不功利的行善。

功德是通過善行來積累的。用佛法求福報給眾生看,佛法有求必應,世間俗法未必能求得福報。

9樓:仁求善果

首先說明我的回答只是個人見解,如有偏差不代表宗教言論。其一:行善積德,一個是因一個是果。

不論你是否有目的的行善,只要行了善就會積德。當然如果沒有利己只有利他的想法,那這樣的行善得到的福德會很大。如果為了自己的某種目的而去行善,那這樣積累的福德就不如前者大。

佛教講行善積德是為了讓大家明白這個因果道理。那是否願意去行善是根據個人的緣分了。人死後,分文帶不走,只有業隨身,一個是善業一個是惡業。

那誰願意帶很多惡業走呢?當然帶走的善業越多越好啦!其二,佛說: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行善具體的行為那說也說不完的。但初始的是你要有一顆善心,對萬事萬物有一個善念,心若不善,是名偽善,斷惡向善,是名修善。

根本上講,斷惡很重要,如果能斷掉惡念惡行,誓不再作,繼而不斷的行善,都做到了,那你的福報將會是不可思議啊,重要的是現世就能看到利益。這樣的好事,誰不願意去做呢!

10樓:百小度

我認為:

1、人可以不行善,但要積德:

2、人可以不行善,但也不要作惡;人有困時幫把手,這叫行善;行善是人心中最純潔的一個想法,一個念頭,不摻雜任何別的心思或建立在利益之上,也可以說是人的一種心裡滿足。積德是人的精神在一定的壓力下,無從獲得解脫而找的一個依託物件。神佛本就是人的一種精神依託,信者有不信則無;

3、行善我覺得就是幫助,所謂幫別人就是幫自己吧。

希望我的廢話有用。嘻嘻!

11樓:牟雅珺

南無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12樓:匿名使用者

金剛經雲,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行一切善法,是真佈施,真行善

13樓:秦波夜

善指善良慈悲,悲心自然流露,比如放生、護生救動物與刀下,讓放生的動物子孫延綿不絕,種個善緣皆因續果~行善有的人只求人間洪福積漏掉福報!往深些說,我們佛教正信**不只是行善積德,還要發菩提心,所謂菩提心就是上求下化之心也是密宗所說的出離心,上求求無上佛道成正果了生死究竟的跳出輪迴,下化度法界無盡眾生.

14樓:希有曇花

善哉,行善積德是不離因果正信,吾人起心動念,若善若惡皆為因,系緣成熟即果報,若起善心奉行即是成積德善果,若為功利行善則種有漏因果報,所謂不懂因果,墮在邪見網,

15樓:手機使用者

回小向大。生命一體。一念不生萬德昭彰。

關於佛教的一個問題~~~!!!! 20

16樓:木繹

什麼是真正的出家

無利無功德是為出家。有為法者可說有利有功德。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無為法中無利無功德。。出家者無彼無此亦無中間。離六十二見處於涅盤。智者所受聖所行處。

降伏眾魔度五道。淨五眼得五力立五根。不惱於彼。

離眾雜惡摧諸外道。超越假名出淤泥。無繫著無我所。

無所受無擾亂。內懷喜護彼意。隨禪定離眾過。

若能如是是真出家。於是維摩詰語諸長者子。汝等於正法中宜共出家。

所以者何。佛世難值。諸長者子言。

居士。我聞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

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應該是為了修身成佛

既然你說無慾無求 那麼為什麼又說是慾望呢?

證得菩薩的果位 就已經是無我相 既然我都看破 那麼又是誰再求呢?

應該說他們在迴歸清淨本性

然後才能救渡眾生

自己還未得救 又能救誰呢????

17樓:

呵呵,問的好,我來回答你吧,你要記住我說的啊

唯物主義者,就是唯物主義本身,它最堅實的基礎是什麼啊,是它的認識論,他強調 物質決定意識,對吧。

就是先有物質後有意識,那麼唯物主義主義為什麼說是先有 物質,後有意識呢???

是不是因為人們先感受到物質的存在,然後反映到大腦,產生一種意識——物質是存在的。所以他們說先有物質,後有意識,對吧

也就是說,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是 物質——感覺——意識,再進而產生諸如精神,信念等等精神上的東西

而所有宗教的認識論就有所不同了,以佛教為例。他們的認識論是 物質——感覺——意識,和唯物主義表面上是一樣的,但是 你要注意了,由物質——感覺這一步,我們正常人是怎麼感覺的,用我們的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觸覺,感覺(比如你喜歡某某mm的感覺,失戀時內心的感覺,這是感覺),無非就是這六種,對吧

但是有的人的感決並不是6種,而是更多,7種,8種或更多,明白嗎?也就是說他們能感覺到我們正常人(其實正常人也就是普通的人類)6感以外的東西,在他們感覺到的就是佛教所說的五眼六通,此時由物質——感覺,感覺到的就和我們普通人(佛教講的凡夫)不同的,他們的才是更真實的

舉個例子,螞蟻只會在地面上爬,它的世界只是二維平面的,它從地面爬到牆上,但它並不會感覺到地面和牆之間是三維空間的,它只是認為自己從一個平面到了另一個平面,還是平面的。也就是說對於螞蟻來說它永遠感受不到空間的存在,這是科學所證實的

在人類看來,螞蟻是錯誤的,但相信你也知道,當今理論物理也證實宇宙至少有12維,也就是說,可能在某些人眼力,我們就是他們的螞蟻

佛教講普通眾生只有6感,6感對應眼,耳,鼻,舌,身(觸覺),意(感覺)6根, 6感與6根合和而生6道,眾生(就是你我這樣只有正常6感的普通人)就在6道中輪迴

說到這,你該明白了,出家人都是為了成佛的 有人問過六祖慧能是來幹什麼的

他說“我是來成佛的”

那他們不就有慾望了嗎?

你要清楚,真正的修佛不是讓人滅掉所有的慾望,其實慾望是滅不掉的。不是滅掉慾望,而是無間的覺察到自己的每個慾望,“無間的覺察”就是“佛”啊,佛既是名詞,更是動詞——覺察。

無間的覺察到自己的每個慾望,也就是慾望隨著它的產生就滅區了,當即生起,當即滅下。而不是不產生慾望。明白了吧

修佛,當然是要成佛,但這種慾望即生即滅。這才是佛

想問下去澳門的問題,想問下去澳門的問題?

沒問題呀,護照都不用啦。去澳門我們首先自己得自己搞清楚我們怎麼樣去去了之後怎麼樣過謙,過了海關怎麼樣去做怎麼去玩,有些東西什麼要注意這個東西一定要摸清楚門路,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的話,注意安全是最重要的。澳門特區環境好,人民生活安居樂業,治安環境穩定。想去澳門的話需要辦理簽證 團籤去澳門旅遊的時間只有...

我想問下韓劇的名稱,我想問下一個韓劇的名稱

靈落凡塵 名字叫 forever永遠 不是電影,是一個故事情節的mv。主角是張東健和車仁表。這支mv還入選20大韓國感動mv。樓主看一下是不是這個? 我看怎麼像是林志穎和許紹洋演的 生死對決 不過這是臺劇。生死對決 是由林志穎 許紹洋 蒲蒲 安雅主演的!主要劇情 林志穎和許紹洋是一對親兄弟,林志穎扮...

我想問下桶裝水裝置的問題

你 的,是湖南的,我們可以談 中國目前有幾家,你可以與他們聯絡一下 灌裝及水處理 深圳步先 深圳久大 這兩家工廠是目前國內最利害的 建個300平米左右大的車間 看實力建把。內部裝修 幾萬元 裝置10萬左右 化驗室裝置連同檢驗費2萬元左右 空氣淨化裝置3000左右1個 最少也要2個把 檢驗費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