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至大為攻國,則弗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

時間 2021-06-19 09:58:08

1樓:q王小年

現在至於大規模地攻伐別人的國家,卻不知指責其錯誤,反而跟著去讚譽他,稱之為義。這可以算是明白義與不義的區別嗎?

出自:《墨子·17章 非攻(上)》

節選:當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謂之不義。今至大為攻國,則弗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別乎?

翻譯:對此,天下的君子都知道指責他,稱他為不義。現在至於大規模地攻伐別人的國家,卻不知指責其錯誤,反而跟著去讚譽他,稱之為義。這可以算是明白義與不義的區別嗎?

墨子主張“兼愛”,其實質是“愛利百姓”。以“興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為己任。所以墨家之徒的言論行動,皆以國家、百姓、人民之利為準繩。

周朝進入春秋戰國時期,戰爭頻仍,土地荒蕪,死者遍野,民不聊生,廣大人民群眾渴望彌兵息戰,休養生息。墨子體察到下層的民情,代表小生產者及廣大百姓的利益,提出了“非攻”的主張,就這一點講,是有積極意義的。

墨子描繪的和平之路,一是理論上的,一是實踐上的。實踐上的和平之路,是墨子設壇講學,讓他的**們周遊諸國,用“兼愛”、“非攻”的理論,去說服諸侯們放棄侵略戰爭。

有時候,為了制止一場攻戰,墨子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去親自說服攻戰的諸侯。止楚攻宋就是生動的例子。墨子還利用科學技術,發展了一整套的防禦戰系,這也是有效制止攻伐戰爭的措施。

墨子和他的**們,從愛利百姓的高度出發,極力反對攻伐之戰,維護人間的和平生活。特別是為了實現“七不”的目標,他們死不旋踵,赴湯蹈刃,充分顯示出墨家**崇高的人格力量。

2樓:匿名使用者

今天最不義的事,是進攻別國,卻不知道譴責,反而稱讚它,說它是義。這能說知道義與不義的分別嗎?

3樓:

現在以至於發展到攻打別國,卻不知道反對,反而(就這件事)來稱讚它,說他是正當的。這能說是懂得了正當與不正當的區別了嗎?

求《非攻》的全文及翻譯。謝謝!

4樓:多肉

《非攻》原文

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眾聞則非之,上為政者得則罰之。此何也?

以虧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雞豚 者,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是何故也?

苟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罪益厚。至入人欄廄、取人馬牛者,其不仁義又甚攘人犬豕雞豚。此何故也?

以其虧人愈多。苟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罪益厚。

至殺不辜人也,其衣裘、取戈劍者,其不義又甚入人欄廄、取人馬牛。此何故也?以其虧人愈多。

苟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矣,罪益厚。當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謂之不義。今至大為不義攻國,則弗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

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別乎?

殺一人,謂之不義,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說往,殺十人,十重不義,必有十死罪矣;殺百人,百重不義,必有百死罪矣。當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謂之不義。

今至大為不義攻國,則弗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情不知其不義也,故書其言以遺後世。若知其不義也,夫奚說書其不義以遺後世哉?

今有人於此,小見黑曰黑,多見黑曰白,則必以此人為不知白黑之辯矣;少嘗苦曰苦,多嘗苦曰甘,則必以此人為不知甘苦之辯矣。今小為非,則知而非之;大為非攻國,則不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辯乎?

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辯義與不義之亂 也。

《非攻》翻譯

現在有一個人,進入人家的果園和菜圃,偷竊那人的桃子、李子,大家聽說後就會譴責他,上邊執政的人抓獲後就要懲罰他。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損人利己。

至於盜竊人家的雞犬、牲豬,他的不義又超過了進入人家果園、菜圃偷竊桃李的。這是什麼緣故呢?是因為損人越多,他的不仁也就更突出,罪過也就加重了。

至於進入人家的牛欄馬廄盜取人家牛馬的,他的不仁不義又超過盜竊人家雞犬牲豬的。這是什麼緣故呢?是因為他損人更多,那麼他的不仁也就更突出,罪過也就更重了。

至於殺戮無辜的人,搶奪其衣服**的,他的不義又超過進入人家的牛欄馬廄盜取人家牛馬的。這是什麼緣故呢?是因為他損人更多。

假如是損人越多,那麼他的不仁也就更突出,罪過也就更重了。

對於這件事,天下的君子都知道並且譴責他,稱他為不義。但是現在有人大規模地去攻打別國,卻不懂得反對,反而跟著去讚譽他,稱之為義。這樣能夠叫懂得義與不義的辨別嗎?

殺掉一個人,叫作不義,必定構成死罪。依此類推,殺死十個人,有十倍不義,必然有十層死罪;殺死百個人,有百倍不義,必然有百層死罪。

對此,天下的君子都知道並且譴責他,稱他為不義。但是現在有人大規模地去攻打別國做出不義之事,卻不懂得反對,反而跟著去讚譽他,稱之為義。實在是他們不懂得那是不義啊,所以還要把稱讚攻打別國的話記錄下來流傳後世;假如他們懂得那是不義的,對此又怎麼解釋呢?

現在假如有一個人在此,看到少許黑色就說是黑的,看到很多黑色就說是白的,那麼人們就會認為這個人是不懂得黑白的分別了;嚐到少許苦就說是苦的,嚐到很多苦就說是甜的,那麼人們就會認為這個人是不懂得苦和甜的分別了。

現在在小範圍內做不對的事,就都知道並且非難他;大範圍內做攻國一類不義的事,卻不知道這不對,反而跟著讚譽他,稱之為義。這樣可以說叫懂得義與不義的辨別嗎?因此我知道天下的君子,把義與不義的分別弄得很混亂了。

擴充套件資料

非攻 (墨學重要思想)

“非攻”是墨學的重要範疇,是墨子軍事思想的集中體現,同時也包含著豐富的政治、哲學、科學、文化、倫理思想。

墨子,春秋戰國的“平民聖人”,中國的一位百科全書式的聖人。

“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兼相愛交相利”

“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

“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猶合符節也”

墨子

墨子主張“兼愛”,其實質是“愛利百姓”。以“興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為己任。所以墨家之徒的言論行動,皆以國家、百姓、人民之利為準繩。

周朝進入春秋戰國時期,戰爭頻仍,土地荒蕪,死者遍野,民不聊生,廣大人民群眾渴望彌兵息戰,休養生息。

墨子體察到下層的民情,代表小生產者及廣大百姓的利益,提出了“非攻”的主張,就這一點講,是有積極意義的。自古及今,不論什麼形式的戰爭,其受害最深的首先是人民群眾。為什麼“非攻”,確立什麼樣的準則及採取什麼樣的對策才能達到目的,在《墨子》一書中大致可以歸納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