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這首詩體現了大乘佛法「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理論。也就是說只要心中無絲縷牽掛,一切都不重要了,萬法隨緣,順其自然。是為「心隨萬境轉」。
而「無喜亦無憂」則是對徹悟後心境的描寫。這首詩與曼殊大師《寄調筍人》的「與人無怒亦無嗔」有異曲同工之妙。
2樓:龍華之色
無喜亦無憂,可謂為禪之最高境界,然該句並無境界之現,且人人皆套,本不足贊,
但其前有"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識得性"作鋪:
心隨萬境轉 可見其自如灑脫
轉處實能幽 可見灑脫中有本真靈性
隨流識得性 更為難得,從小乘之『無常,無我』過渡為大乘之『常樂我淨』
參禪都講忘我,即"苦集滅"三諦
然該禪者從"心隨萬境轉"始,又恢復到"隨流識得性"的本我存在,
可謂"苦集滅道"四諦化而歸一,實為難得
順便一提,「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中最不可忽略的當屬『相』字
若為「無我」,則只是「心隨萬境轉」的無常
但「無我相」卻道破「我」不在「相」中存在,而是「隨流識得性,無喜亦無憂」
心隨萬物轉 轉處實能幽 隨緣識得性 無喜亦無憂!這是誰寫的??回答時看清題目,不知道確切答案 100
3樓:南邕
據說是古代禪宗大德有一首詩:
『心隨萬物轉,轉處實能幽,隨緣識得性,無喜亦無憂。』
『心隨萬物轉』,意思是說,我們的心隨著萬物生起種種的妙用,這就是應緣接物。事情來了怎麼解決,工作來了怎麼完成,我們心裡都明白,絲毫也不糊塗。但是,大家要注意,不要把這句話誤解了,這裡不是指心有所住。
『轉處實能幽』,幽者,幽靜不動也。轉雖轉了,雖然起念應付種種的事情,但內心卻是不動的——心裡並沒放著這個事情,就像不是自己在應付,而是別人在應付一樣。孔老夫子講:
『廢心勞形。』意思是,雖然形體在勞動,但心並沒著在上面。這句話非常重要,真要做到,非精勤觀照不可。
如果沒有觀照,這個心就會隨著物境轉,心就被物境所吸引而牽制住了。我們修行就是要不為物境所轉,相反,還要轉物。我們有了某個東西,就利用它,而不要為它所用。
譬如,有杯子就用來喝水,有熱水瓶即用來保暖,但不為它的得失所轉,不因它而生喜、愛、憂、惱之情。如果沒有這些東西,也不要費盡心力去追逐搏取,更或為了取得這些東西而損害他人或是犯法,那就是為物所用了。
『隨緣識得性』,這句話很重要。我們做一切事情都要隨緣,隨緣則起妙用,反之則會起種種煩惱。比如,一個很有才幹的人,一時得不到適當的工作,不能發揮其才能,此時也毋須怨天尤人,只要努力幹好本職工作就是了。
日久,他的才能自會被大家賞識,而遷任更適當的工作,發揮其才能。假如因不滿本職工作而煩惱,則烏雲遮住了光明,真性就顯現不出來了。又譬如,工作職位升高,就高興歡喜;職位下降,就憂傷煩惱,這都是凡夫俗子的見地與心態。
我們學佛的佛子就不應該有這樣的見解,一切都要隨緣,因為升、降都是為大眾服務,不可為個人的利益考慮。而且,一切事物都是假相,都不可得。只有性是真實不虛的。
我們只有隨緣起用,無所執著,才得真實受用。
『無喜亦無憂』。就是說,如果因緣很順,事情做得很圓滿,我們也不喜;如果因緣不合,事情沒做好,我們也不憂。因為一切事情都是假相,本來無有得失。
而且所做之事都是隨緣起用、恆順眾生、利益群倫的,非為私利。複次,我們作事已竭盡全力,沒有絲毫馬虎,成不居功,敗也於心無愧,坦坦蕩蕩,大機大用,不喜不憂,不取不捨。觀照功夫做到這種地步,觀照就不要了,從而更上一層樓,進入無功之用,到達無為之地了。
這時真性時時刻刻現前。《六祖壇經》雲:『見性之人,言下須見。
若如此者,掄刀上陣,亦得見之。』掄(lūn)刀上陣之時,性命在呼吸之間,也無絲毫慌亂,但明見真性在起作用;縱或為國捐軀,殺身成仁,亦無所謂,因真性是不生不滅的。小乘聖人則不理解這一點,他們認為:
哎呀!這不又進入生死輪迴了嗎?他們不曉得,要成佛,須到六道中度眾生。
你不入生死,六道里的眾生怎麼度啊?而且,入六道實無六道可入,身相有生滅,而性無生滅。所以,我們無須妄念紛紛,煩惱重重,只要胸懷坦蕩,隨緣任運,逍遙自在就是了。
我們若能照這四句詩做去,就得大受用、得大自在了。
4樓:弘騫堯
這是凡夫,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幽是幽靜,這個幽就是一般講的定。轉處,如果你能夠心是定的,可以隨萬境轉,只要不動心就行了。
所以佛法的修持沒有別的,自始至終都是修定。八萬四千法門是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手段,都是修定。佛法最後歸納就是戒定慧三學,沒有別的。
持戒是手段,幫助你得定;定得到了,定起作用就是慧,就開智慧,就是此地講的智。定是修行的關鍵,是修行的樞紐。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這個心如如不動,那就成功了。
在淨土宗,我們稱它為「一心不亂」,這個就是定,你要真正能夠學得。然後,「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喜憂是煩惱,是起心動念。
在六道里面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他這個心永遠是不動的。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示現在我們世間,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他講了沒有?我們說他講了,佛不承認,佛否認;我們說他沒有講,佛也搖頭,也否認。
到底是講還是沒有講?事上是講了,理上沒講,相上是講了,他心確實沒講,他心從來沒動過念頭。沒動念,為什麼會講?
我們現在凡夫,動念才會講,沒動念不會講!動念會講,叫造業;不動念會講,不造業。你要是問,不動念為什麼會講?
大磬沒動念,你敲敲看,它響不響?你敲一下,它就響一下,敲得重,它響得大,敲得輕,它響得小。諸佛菩薩的心就像鐘鼓一樣,裡面空空如也,從來不起心動念,眾生有感,他自然就有應,就像我們敲鼓一樣,鼓裡面什麼也沒有,空的,一敲它就有應。
佛說我們凡夫肚子裡裝得滿滿的,不空。聖人的心裡沒有東西,六祖講的「本來無一物」,所以他可以跟一切眾生感應道交。我們為什麼起不了感應?
就是裡面已經塞滿,敲也敲不響,裝滿了,裝滿什麼?裝滿妄想、裝滿執著。《華嚴》上說的,「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我們這個心裡被妄想、被煩惱障礙住,裝滿了,虧吃在這個地方。
所以他怎麼可能有喜憂?他不會起心動念。
這就是講的『正觀,默照本心』,這在我們唸佛分上,實在講就是一心不亂,時時保持著一心不亂,那就是默照本心。第二,這是『助行』,前面是正行,這個觀就是修行,助行是『備修萬善』。自心清淨,本來無一物,何必要修善?
本來不造惡,**還有善可言?有善有惡,六祖聽到一定告訴我們,善惡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但是不妨斷惡修善,這是大慈大悲,這也是眾生感應而現的。像現在這個社會造惡的人很多,這個造惡的心就感動諸佛菩薩,示現表演給我們看,我們在造惡,他在那裡斷惡,我們不肯修善,他在那裡修善,讓我們看,讓我們在這裡面慢慢的覺醒過來。
菩薩的示現是眾生的感應,我們世間人稱之為潛移默化,他不要說一句話,一生當中就是默默這樣做,做了很久,被人發現了,這被大家宣傳了,這個人是好人,這個人是我們的模範,我們應當向他學習,無一不是感應所現的!不是感應現的,就是業報現的。這世間所有一切有情眾生,佛家講的十法界有情眾生,不是業報現的就是感應現的。
四聖法界是感應,六凡是業報,凡聖同居土裡面,凡夫是業報,聖人是感應。這就是為什麼要修善,修善就是度眾生的方法,就是度眾生的手段,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二事俱得』,二事就是正助兩種你都得到,我們常講正助雙修,那麼就『了達』,了是明瞭,達是通達,你就明瞭通達西方的四種淨土。
從上而下,常寂光土、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這四種淨土的狀況你就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