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這得看你學佛學到什麼程度了。
如果你還沒看破紅塵出家修佛的話,你應該報父母的養育之恩,這也是修煉。
從你的話裡面可以看出你並沒有放下對名利的執著,因為為路邊的乞丐、為貧困的孩子老人並不一定要當大老闆的。
還有父母想你好其實並不全是為了面子上有光,個我明白麼。
對於“佛”你要學的還太不夠了。
2樓:匿名使用者
很奇怪的想法。
如果已經放棄名利,那麼你父母臉上是否有光你有何必拘泥於其中?
對於你,更多的心靈上的寧靜。創業、當大老闆等等塵世中的浮雲,值得你追求嗎?
如果你認為是,那麼,你離放下名利還差得遠!
3樓:匿名使用者
名利在世間來說,人能達到的最多就是淡泊名利,無名無利是不可能的,只要您心存善念,名利不會是你的負擔的,就像有很多法師,很出名的,但是他們是貪圖名利的人嗎?不是的。相反正因為出名所以救拔了更多的人。
有很多人都理解錯了,學佛道並不是為了逃避,而是利用所學做更多的有益事。佛菩薩也是顯化種種身救度眾生。 還有你的出發點很好,救助苦難的眾生,但是現在還不現實,還沒有進到嘴的東西怎麼能填飽肚子。。。
認真學習工作,自然會有所成就,這樣既滿足了父母,盡了孝道,也為你的善念的實施,有了一個好的物質基礎的開始。 有的佛**人學習不好,生活不好,賺不到錢,就會搬出佛來說,我們淡泊名利,要那虛妄的東西有什麼用,這是不對的,有名利但是卻不驕,這才是淡泊名利,你連名利都沒有,何來“淡泊”名利。
4樓:啖竹堂
何必非要執著於父母的面子去做這些,就算為了自己積累能力和經驗,歡喜的去做,儘量在過程中多利益他人,精進學佛,將功德都回向給父母,父母也會慢慢改變的。
5樓:匿名使用者
名利是假的。該放下了。南無阿彌陀佛
學佛人該不該投訴一些不合理的事情
6樓:8萬4千法門
如果投訴是利益眾生的事,當然應該去做,
善護三業,頭一個是「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別人小小過失就惡意批判,太過分了,沒有過失則胡造謠言,那罪就更重。
批判得恰如其分已經有過失,為什麼?不厚道。忠厚的人,看到人有過失不說。規過勸善是有禮節的,你看這個人勸導,他能改過能回頭,你就勸他。
什麼時候勸?沒有第三者在面前,這個時候勸他,有第三者,他要面子,他難為情。自己要守住隱惡揚善,別人有好的我們可以讚歎,別人有過失不說。
勸他要揹著人,不能當著大眾面,他會感恩,感謝你給他留面子。而且規過一次,再一次,不能到第三次,第二次再勸不聽,以後就永遠不要說了。
再說就變成仇人,他對你起怨恨,那你何必?古人說得好,冤家宜解不宜結,一生當中不跟人結怨,無論他犯什麼過失都很正常的事情。
譬如我在講經教學的時候,有很多同學,有見過面,也有沒見面的,聽到他一些善行,我讚歎。
我這一讚嘆,聽眾都聽到了,都知道了,以後發現這個人有過失,不像我所讚歎的,你們想想,我是讚歎錯了嗎?我讚歎是他那一樁善事。
人有善有惡,我們讚歎他的善,不提他的惡,要懂這個道理。甚至於是真有,我也曉得,藉著讚歎他到處宣揚,再去欺騙別的眾生。
為什麼學佛後反而有很多障礙
7樓:aoi聖
copy答:學佛有障礙是正常的。有些人學佛後一切順利,事事如意。
也有些人學佛後障礙叢生,麻煩不斷。本來還平安無事,學佛後反而不順起來,為什麼菩薩對他們一點都不關照呢?其實,這就是各有因緣。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命歷程。有的人業障很多,但一時沒有顯現。現在學佛了,要完善人格、解脫生死,業障就開始顯現。
就像我們欠下一些債務,本來不到歸還期限,但有一天你要離開這個地方,債主立刻會前來追討。同樣,當我們發心向善時,往昔很多冤家債主就會找上門來。所以,懺悔非常重要,它能為我們消除業障,排除學佛道路上的違緣。
在《金剛經》中,對於這種情況也有所說明: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如果學佛後反而出現障緣,是重業轉為輕報所致。
答:魔的範圍非常廣泛。從佛教觀點來看,主要有煩惱魔、生死魔、天魔、五蘊魔。
而從廣義上說,凡是障礙解脫修行的一切違緣都屬於魔障。如身體疾病、家人阻撓、工作干擾等等。至於對治手段,我們要知道,魔亦由心所生。
在修行中,不論遇到順緣或違緣,只要我們具備智慧觀照,轉換思考角度,也能將違緣化為激勵自己的增上緣。那樣,魔也就奈何我們不得了。
8樓:人見人愛卡哇伊
學佛就一邊呆著去,別禍害小姑涼,別談朋友結婚,不然坑死
當前學佛人常見的誤區有哪些?
9樓:大喬靚
最大的誤區乃是對佛法的誤解。
自從有了佛法後,至今歷時兩千多年,可是對佛法的理解並沒長足的進展。似乎好像只有佛陀是完人,佛陀之後幾萬億人,似乎對佛法沒什麼貢獻。
最平常的誤解包括:
1。無明:對這詞,個個高僧大德都有各自的見解,甚至在不同情形的見解也不盡相同。可說各說各話。就因此,有必要把無明這詞作個明確的定義,以減少妄言妄語。
2。煩惱:這個詞的含義,由來,其影響,都必須有個明確的定義。
現今心理學進步,煩惱乃和心理學息息相關,修行者決不可固步自封,必須接受新觀念,新理解。常常看到有人把貪嗔痴解釋為煩惱,很明顯的,都錯了。
3。心、性、無我、我、智慧、涅磐、念頭、業力等基本詞彙,最好能以明確的,從心理學角度來詮釋。不要再以那些虛妄的傳統講解模糊帶過。
由於佛經的詞彙含糊不清,以致修行者,各憑己力修行理解,到頭來,一頭栽進黑窟窿裡,什麼也看不見:只會阿彌陀佛!
另一個誤區是,學佛的人都想成佛,但沒一個人知道什麼是佛,大家都在猜測,但因為對佛法沒有正確地認識,因此到現在還是個謎。
10樓:匿名使用者
多謝師兄們指教!
南無阿彌陀佛!
11樓:彌陀村長
學佛人最常見的錯誤:
一、因事廢理,忙於跑廟、佈施、放生,對於各種活動非常熱心,但很少修自己的清淨心。
二、因理廢事,自以為佛法很通達,而忽視甚至輕視事修。
理即性、慧,事即相、福。猶如車之兩倫,亦如鳥之雙翼,缺一不可。
修行人應當福慧雙修,回相歸性,理事圓融。
阿彌陀佛!
12樓:金剛密跡
洗塵居士師兄真乃針針見血,字字珠璣,所言非虛也。《臨濟棒喝》猶如大雄獅子吼,使吾輩猛醒,高段高段,受教受教,合掌禮敬。
13樓:匿名使用者
當前學佛人的誤區是樂學偽佛教,厭學真佛教,結果自誤誤人,難以得到出世間的真實利益。
14樓:匿名使用者
歡迎傳閱,功德無量: “針針見血,字字珠璣”(引用“金剛密跡”答覆)
15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說得有些道理~~不過確實有些偏激~~現實中確實存在以上的幾種情況,可是個人覺得並不是很嚴重,首先:而且大部分人還是很虔誠的,這樣無形中就形成了一種行為準則~~~久而久之就會融入個性,我覺得這和修心應該是很相似的,要求六道眾生,哪怕所有佛家**都具有絕對的高層次覺悟未免有些困難~其次:對佛的崇拜本身是一件好事,至少說明他們相信佛的存在,所以他們為人處世自然也就會受到約束,有利於對自己個性的完善。
最後說佛教是消極的宗教就更是大錯特錯了,佛能給人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以及重要的自信心來鼓舞人們繼續拼搏~~~唯一的消極些的(其實我覺得是積極的)就是當你遭遇挫折或者消沉無法擺脫的時候,你應該認為這是命運的安排,勇敢的承受吧。(就心理上承受的痛苦來講,我想沒有比這樣認為更小的了)
16樓:但盡凡情
1,佛教是以心識為主的宗教!而傳入中國受本地文化影響!中國佛教更注重外在形式了!
佛教的修行是以修心為主,作善止惡為輔!可中國信徒都是在表面上的善行下功夫!而不知道善心的重要!
並且不注重心的修持!2.佛教受本土文化影響!
佛的覺者導師的身份被改寫為最高的神!佛教徒對佛的敬仰更多成了對佛的盲目崇拜!信徒們不注重為了學習佛的覺悟之道而敬仰佛,而成了有所求之事來求佛的神通滿願的一種崇拜佛!
3,佛教的僧人都是因為自身覺得人生無常為求了脫而出家學佛!可中國的僧人大多是歷史原因形成的受了世俗心理打擊因心中苦悶而出家避世!導致了中國人們心中的佛教徒都是逃避者!
佛教是消極的宗教!以上是各人觀點!如果想解決這個現狀很難!
因為存在著歷史原因!國情條件!所以我們只能從自身做起!
弘揚正統以自身端正言行做則!影響他人
17樓:金礦先生
一般是錯誤的信念,以為學佛就不能走進教堂參觀。
18樓:匿名使用者
喜歡耍嘴皮子,玩聰明,找捷徑,先入為主,主觀成見過高,信心一般都不足
19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誤區是:定力差。
解決方法是:唸佛。
該不該為了孩子選擇將就的婚姻,婚姻該不該為了孩子而將就
在婚姻中,為了孩子而將就的婚姻,能幸福嗎?就是為了孩子婚姻也不能將就!孩子應該在有愛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回答人沒有完美的,生活也沒有完美的,過於追求完美主義是一種病。有些人,一邊享受了愛人的優點,又不願意包容愛人的缺點,人世間,再沒有比這更自私,更讓人噁心的了。所以,很多時候不是你不幸福,而是你根本不...
女性該不該為了家庭而放棄自己的事業
han冰zhi戀 為什麼不能夫妻倆同事減輕一些工作,共同留出時間給家庭和孩子,互相成全彼此的事業又兼顧家庭?而一定是讓女性做選擇題,放棄事業,迴歸家庭,成全丈夫的事業心,成全全家人,唯獨沒有成全自己,開啟喪偶式育兒。愛情 婚姻 的本質,和事業 生活方式的本質一樣,最可貴的是可能性。即使你的丈夫能力再...
該不該為了喜歡的人辭職去她所在的城市
土豆說財經 不應該,不要為了任何人放棄自己的工作,每個人要靠自己,如果你放棄了你這一輩子就要靠別人而活,太累了,真的不好。不去他的城市,繼續發展自己的事業,這時會有兩種結果。第一種結果 1 你擁有了事業 工作,可是你們的感情在逐漸變淡,最後失去這段感情。兩個人如果生活軌跡不同,接觸和麵對不同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