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窯洞 蒙古包 客家土樓跟當地環境有什麼關係啊

時間 2021-07-04 15:06:25

1樓:匿名使用者

解三元一次方程

答:當地的環境決定當地人的居住形式及住所形態。

1:窯洞 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的民居典型。當地地處高原,植被稀疏,降水量低,長年颳風(帶沙的),晝夜溫差大。

所以當地先民鑿洞而居,住在封閉堅實的窯洞裡,很好避免了以上惡劣自然條件帶來的影響。

2: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遊牧民族的傳統民居建築。說是「建築」其實很彆扭,但的的確確是民居。

內蒙古大草原,面積遼闊,植被幾乎只有雜草。當地居民以放牧為生,因為放牧的牛羊的數量多,所以他們必須吃一地挪一地,反正草原那麼大。所以蒙古包的出現滿足了當地居民遊移的需要,就像當地民歌所唱——「帶上你的家當,趕著你的牛羊,在草原上到處躥」。

3:客家土樓 客家土樓是福建民居的代表。客家土樓地處福建西南,是山地地帶。

客家土樓的產生是當地先民為抵禦外來偷盜搶劫、為防當地惡劣自然環境,就地取材、依山而建的堡壘式的建築。它與歷史也是有很大關係的,客家人之所以叫「客」是因為他們是從外地遷到那裡的,為躲避戰亂,躲避倭寇而居住在山區。

綜述:環境決定人類的居住形態。尤其在生產力低下的年代,環境直接影響並決定人類的居住形式,人類也只能這樣適應自然環境而生存。

2樓:亥星火

我是內蒙人,只能幫你回答蒙古包的問題。蒙古族以遊牧為生,逐水草而居,你想想,一片草原如果天天讓一群羊吃,早晚會把草吃光,對生態環境是很大的破壞。所以每過一個月或幾個月就要遷移牧場。

如果定居豈不是很麻煩。

3樓:hakkas絲毫

都與當地的地理環境和生活習慣有關。

窯洞所在地雨水少,黃土層非常厚,當地人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鑿洞而居;

草原牧民放牧點因季節不同而不同,蒙古包方便牧民拆裝遷移;

客家土樓因為客家人移民到山區,為防山賊及野獸所以建成防禦性住宅。

4樓:開飛龍

福建土樓位於福建省閩南山區南靖縣、永定縣、華安縣、平和縣、詔安縣境內,[1][2][3]福建土樓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時期。以土、木、石、竹為主要建築材料,利用未經燒焙的土並按一定比例的沙質黏土和黏質沙土拌合,用夾牆板夯築而成的兩層以上的房屋。[1]

福建土樓包括南靖土樓、永定土樓、華安土樓、平和土樓、詔安土樓等土樓群,其中二宜樓位於華安縣仙都鎮大地村,為單元式與通廊式相結合的圓士樓,是福建土樓的代表,素有「土樓之王」、「國之瑰寶」之美譽,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5]

水鄉居民、窯洞、客家土樓、蒙古包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及它們各自的特點

5樓:中國滄海水手

水鄉民居 —— 分佈在江南水鄉。建築臨水而建,為木結構,粉牆墨瓦,多有水陸兩處出入口。

窯洞 —— 分佈在黃土高原。本身是從黃土中挖圖後形成的空間,多從側面或地下庭院入口。

客家土樓 —— 分佈在福建山區。建築為磚石土木結構,厚牆,視窗門洞小。

蒙古包 —— 分佈在內蒙古草原。由木構架和帆布、毛皮等製作而成,可拆卸搬遷。

以福建土樓和黃土窯洞為例談談此類民居建築的構築特點

6樓:匿名使用者

福建土樓地域廣闊、歷史悠久的中國,民居豐富多采,四合院、圍龍屋、石庫門、蒙古包、窯洞、竹屋等等,早已為人世所知曉,而掩藏在崇山峻嶺之中的福建省民居永定客家土樓,卻鮮為人知。在我國的傳統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樓獨具特色,有方形、圓形、八角形和橢圓形等形狀的土樓共有8000餘座,規模之大,造型之美,即科學實用,又有特色、構成了一個奇妙的世界。

土樓民居以種姓聚族而群居特點和它的建造特色都與客家人的歷史有密切相關。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帶漢民,因戰亂、饑荒等各種原因被迫南遷,至南宋時歷近千年,輾轉萬里,在閩粵贛三省邊區形成客家民系。在他們被迫離鄉背井,流離他鄉的過程中,經歷了千辛萬苦,他們都有深切的體會,不論是長途跋涉的流離失所,還是新到一處人生地不熟的居地,許多困難都得依靠自己人團結互助、同心協力去解決,共度難關。

客家人為躲避戰亂來到了深山,但是在這裡他們仍然為戰爭和械鬥所困擾,因此他們建立了巨大的土樓作為防禦敵人的碉堡。他們每到一處,本姓本家人總要聚居在一起。這樣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獨特的建築形式——土樓。

由於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區或深山密大之中,當時不但建築材料蕢乏,豺狼虎豹、盜賊嘈雜,加上懼怕當地人的襲擾,客家人便營造「抵禦性」的城堡式建築住宅——土樓。 土樓最早時是方形,有宮殿式、府第式、體態不一,不但奇特,而且富於神祕感,堅實牢固。樓中堆積糧食、飼養牲畜;有水井,若需禦敵,只需將大門一關,幾名青壯年守護大門,土樓則像堅強的大堡壘,婦孺老幼儘可高枕無憂。

由於方形土樓具有方向性、四角較陰暗,通風采光有別,所以客家人又設計出通風采光良好的,既無開頭又無結尾的圓樓土樓。

建造土樓,就地取材,用當地的粘沙土混合夯築,牆中每10cm厚層佈滿竹板式木條作牆盤,起到相互拿力的作用,施工方便,造價便宜。

土樓群的奇蹟,充分體現了客家人集體力量與高超智慧,同時也閃耀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光彩,自改革開放發來,永定土樓越來越為世人所矚目。位於永定縣湖坑鎮洪坑村的振成樓,聞名世界,被稱為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顆明珠。 窯洞結構和特點窯洞是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之一,有其獨特的建築結構和特點。

其結構基本是直壁拱頂,外高內低,牆壁附以草泥來加固。它承襲了中國古代形成的特有的建築觀念,並由此而決定了它的建築格局。窯洞民居的建築特點有二:

一是封閉和內向的特點,以窯洞 為主體的居民住宅常以院為中心,院的正面挖三孔或五孔窯洞, 中間為主窯兩側為邊窯, 群眾稱之為「一主二僕」或「一主四僕」。院左側為左膀,右側為右膀,左右膀能挖窯洞的則挖窯洞,不能挖的就建偏房。前面為高圍牆,只留一道門供出入。

窯房均面向院內,如同北京的四合院。窯洞莊院的院子是整個建築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莊院也有幾進院的,由外到內,把主窯圍在最裡層,高牆深院,重重屏障,帶有十分明顯的封閉性和防衛性,正如《易·繫辭》所云:

「重門擊柝,以待暴客」。有些古老的民宅,這種屬性就表現得十分明顯,主窯之上再挖小窯,名曰高窯,從主窯內修暗道,築臺階而上,在高窯可以憑窗鳥瞰整個莊院全貌,也可以登高遠眺,觀察外界情況。各窯之間還有修穿欄的,連線整個莊院,也有通向莊外的暗道,俗語窨子。

臨涇鄉段咀村段氏老莊則是這種防衛功能較全的典型。長期的封建私有制,自給自足,自我滿足的自然經濟,決定了人們在修建宅第時,除封閉性外,還力求在自身範圍內造成一個無所不能,於外界無所求的小天地。其內,不僅吃飯(廚房、倉庫、庖廄)、睡覺、還包括待客,迎賓等等。

就現在看似乎荒誕,然而,目前窯莊民居建設的格局,仍帶有其封建的屬性,以至影響到公共場所的建築風格,如學校、醫院、食堂、商店,國家機關,先築圍牆圈好一塊地,然後慢慢建成設施齊全的房舍。二是以面南為尊,以陽為上的特點。

以福建土樓和黃土窯洞為例談談此類民居建築的構築特點

7樓:伯書

客家土樓主要有3種典型,就是五鳳樓、方樓、圓寨。從整體看,以三堂屋為中心的五鳳樓含有明確的主次卑意識,可以肯定,它是漢族文化發源地的黃河中游域古老院落式佈局的延續發展,在其群體組合中,只有軸線末端的上堂屋(主廳)採用了堅厚的夯土承重牆。

方樓的佈局同五鳳樓相近,但其堅厚土牆從上堂屋擴大到整體外圍,十分明顯的是,防禦性大大加強。圓寨,僅就名稱而言,已表現出2大特性,一方面,在圓形建築物中,三堂屋已經隱藏,尊卑主次嚴重削弱;另一方面,寨就是堡壘,它的防禦功能上升到首位,儼然成為極有效的準軍事工程。

客家土樓建築具有充分的經濟性,良好的堅固性,奇妙的物理性,突出的防禦性,獨特的藝術性等多種優越性。

今天,在慶陽各地,隨處可見這種古老的居落形式。人們靠溝坡就崖壁之勢,掘洞築室,叫「崖莊」;從塬面上向上掘出一個兩三丈深,方方正正的大坑,再在四壁向裡挖出一孔孔窯洞,好像一個地下四合院,叫「地坑莊」。這種獨特的居落及人民的生活方式自有妙處。

有詩讚曰:遠來君子到此莊,休笑土窯無廈房,雖然不是神仙洞,可愛冬暖夏天涼

8樓:陳琳

我只能說土樓啊

閉合性,當初是為了防土匪的

均衡性,土樓裡每戶採光,空間平等

9樓:hx雷

福建土樓」包括福建省永定縣的高北土樓群、洪坑土樓群、初溪土樓群和衍香樓、振福樓,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和和貴樓、懷遠樓,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群,主要分佈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嶺中,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著稱於世。不單是最常見的圓形土樓,還包括了方形土樓、交椅形土樓等,覆蓋了完整的土樓群建築樣式。

福建土樓產生於宋元時期,經過明代早、中期的發展,明末、清代、**時期逐漸成熟,並一直延續至今。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創造性的生土建築藝術傑作。福建土樓依山就勢,佈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的「風水」理念(參見董斌《現代風水精鑑》),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築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禦性強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築型別。

慶陽地處典型的隴東黃土高原區,當地居民完整保留了傳統黃土窯洞的居住形式,已成為今天慶陽民俗之旅的重要參觀內容。

據《甘肅通志》載:慶陽府人「好稼穡務本業,有先王遺風,陶復陶穴以為居,於貉為裘以禦寒」。這就是古代周人根據不同的地理環境條件挖掘的兩種不同形式的窯洞。

今天,在慶陽各地,隨處可見這種古老的居落形式。人們靠溝坡就崖壁之勢,掘洞築室,叫「崖莊」;從塬面上向上掘出一個兩三丈深,方方正正的大坑,再在四壁向裡挖出一孔孔窯洞,好像一個地下四合院,叫「地坑莊」。這種獨特的居落及人民的生活方式自有妙處。

有詩讚曰:遠來君子到此莊,休笑土窯無廈房,雖然不是神仙洞,可愛冬暖夏天涼

有關蒙古包的問題,有關蒙古包的問題

流行美妝 蒙古包mongolianyurts 蒙古等遊牧民族傳統的住房。古稱穹廬,又稱氈帳 帳幕 氈包等。蒙古語稱格兒,滿語為蒙古包或蒙古博。遊牧民族為適應遊牧生活而創造的這種居所,易於拆裝,便於遊牧。自匈奴時代起就已出現,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圓形,四周側壁分成數塊,每塊高130 160釐米 長2...

異遊《蒙古包》作文,描寫蒙古包作文400字

佩服武則天了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建造和搬遷都很方便,適於牧業生產和遊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稱作穹廬 氈包 或 氈帳 據 黑韃事略 記載 穹隆有二樣 燕京之制,用柳木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開門,上如傘骨,頂開一竅,謂之天窗,皆以氈為衣,馬上可載。草地之制,以柳木組定成硬圈,徑用...

蒙古包由圓柱和圓錐組成,蒙古包所佔的空間大約是多少立方米

白芷生還暮 底面積 3.14 6 2 28.26 平方米 圓柱體積 28.26 2 56.52 立方米 圓錐體積 1 3 28.26 1 9.42 立方米 蒙古包所佔的空間 56.52 9.42 65.94 立方米 jneey 冥蝶 v 圓柱 底面積 高 sh r h d 2 h 3.14 6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