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異界鼠輩
一般從魚卵產下到孵出小魚需要3—7天,
如果平均水溫為15—20℃時,則孵化的天數為5—7天;
平均水溫為20℃時,4—5天就能孵出小魚;
平均水溫為20—25℃時,只需2—3天就可以了。
總之,水溫越低,孵化時間越長。
主要食物有:
看小魚苗的卵黃下去後開始餵食溫度就按你正常養魚的溫度就可以,魚苗要隔離防止被別的魚吃掉,飼料方面有我推薦豐年蝦孵化卵這個比較好買回來自己孵化成小蟲了就可以喂小魚苗了營養豐富,其次是洄水、在不少魚市有賣微生物粉的也可以,實在沒有的話只有雞蛋黃了,魚苗再大一點了你可以把飼料磨碎了喂。
產卵後,可以將種魚撈入另一個缸中,魚卵留在原缸孵化,受精卵在發育初期是透明的,不透明的是未受精卵,孵化到總孵化日數的中間時,肉眼可以看到卵內出現小黑點。一般從魚卵產下到孵出小魚需要3—7天,孵化水溫20度左右是最理想的孵化溫度,4—5天就能孵出小魚,水溫過高容易缺氧,影響正常發育,導致仔魚畸形率增多,水溫太低,孵化時間過長,會影響孵化率,孵化期間要儘量保持水溫不發生大幅度的升降。
如果死卵(白色)太多,就放棄不要了,精心養好種魚等待二次產卵。在此期間應做好準備,一般養一個品種的至少要準備3只孵化缸,最好要用金魚藻製作魚巢,把根部紮好備用。十幾天後種魚便可二次產卵,產卵一般是在清晨4時至上午10時這段時間。
雌魚腹部膨大,雄魚瘋狂追逐雌魚,就是產卵的先兆,可將魚巢用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投入缸中撒開成扇形,下面繫上重物,等待種魚產卵。產卵後將魚巢取出,放入孵化缸孵化。
2樓:白楊海
魚產卵後,將帶有魚卵的草提出來,放入準備好的盆或池內孵化,水深大約30釐米,放水草時用石子做墜,使草懸浮在離水面約5釐米的深度,用手輕輕把成捆的水草,避免因水草沒散開,光照不好出苗不齊。水溫在17"18℃時,約一週孵出小魚,水溫20"22℃時,約3"4天孵化,水溫25℃左右時,約48小時即可孵化出魚。 金魚在孵化過程中,如遇氣溫突然變化,必須採取保溫措施,水溫降到10℃左右時,魚卵容易死亡,導致孵化失敗。
在孵化期內,為保持水中有充足的氧氣和水的清潔,每天要堅持用布把水面的髒物拉出來,這就是行話中說的「打皮子」。孵化過程中還應細心觀察魚卵的變化,正常的受精卵在發育過程中,由於細胞**活動,而逐漸膨脹,在孵出魚之前如詳細觀察,能看到魚卵上有兩顆極小的黑點,這就是「眼點」,說明魚苗不久就會破膜而出,孵化過程中不能換水,水溫水質的變化會影響魚卵的正常發育。 受了精的卵細胞,其卵膜很快吸水膨脹,卵變成淡黃色稍微透明則進入金魚的胚胎髮育階段。
如果卵細胞變得不透明進而逐漸發白,這是因未受精的緣故,此卵細胞將不能孵化。
一、影響孵化的因素
受精卵孵化時間的長短和出苗率的高低與外界環境條件有著密切的關係。其中水溫的影響最顯著。金魚的孵化溫度要求在18~30℃範圍內,最佳溫度是20~22℃,在此溫度條件下受精卵經過3~4天的孵化就可以脫膜。
水溫高發育快,水溫低發育慢,胚胎髮育過快和過慢均是不利的,容易產生較多的畸形殘缺魚,也會降低成活率,在胚胎髮育過程中,如果遇有溫度的突然劇變,則會嚴重影響金魚的胚胎髮育,將會出現大量死亡。
除適宜的水溫外,高溶氧量和適宜的ph值也是胚胎的發育順利進行必不可少的外界條件。
二、孵化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受精卵採收後應在1-2小時內轉移到孵化池中進行孵化並要控制溫差小於2℃;
要保證孵化池水質清新,溶氧量充足,無敵害生物;
孵化過程中不要隨意翻動魚巢並保證魚巢和受精卵浸沒在水中;
待仔魚的卵黃囊消失後,魚苗全部能自主沉浮平遊(稱為「離巢」)後1-2天后取出魚巢;
孵化過程中不能換水,也不應攪動水體,以免影響胚胎的發育,造成魚苗發育畸形或死亡。
3樓:duende惡魔
一般淡水魚的魚卵孵化:
一般從魚卵產下到孵出小魚需要3—7天,
如果平均水溫為15—20℃時,則孵化的天數為5—7天;
平均水溫為20℃時,4—5天就能孵出小魚;
平均水溫為20—25℃時,只需2—3天就可以了。
總之,水溫越低,孵化時間越長。
魚苗,也叫「魚花」,指孵化不久的幼魚,
主要分為人工繁殖的魚苗和來自江河的天然魚苗兩種。
主要食物有:
藻類藻類個體比輪蟲小,適合在魚苗開口初期作為開口餌料使用。隨魚苗的生長,口裂變寬,輪蟲則成為其最適合的餌料。兩者是可以互補的。
蛋黃蛋黃是一種常用的魚苗開口餌料,生產中可將蛋黃經80目篩絹過濾,使蛋黃顆粒變小,使其在水中呈霧狀均勻分佈,可使懸浮時間保持在1h左右,如果控制投餌量在適當的範圍內,蛋黃可以較好地被魚苗攝食。但需要注意的是,此種餌料易沉降、散失,入水後易造成水質敗壞,致使魚苗生長慢,存活率低。
4樓:揚州的瘦西湖
把熟雞蛋黃用紗布包起來,泡在水裡,看見有象黃霧的東西出現就把紗布拿掉,剛生出來的小魚就吃那!注意清潔衛生.不要有殘留物.
金魚的魚卵孵化後怎麼飼養
5樓:動車開了
已經孵出來的小魚趕快撈出來分開養,大金魚會吃掉小的。小魚用蛋黃餵養,具體辦法是:
1、準備紗布,摺疊成4層,將蛋黃包在中間(可以把蛋黃掰開分多次用),放在另外一個小容器水中慢慢擠壓,出來霧狀的蛋黃粉,這就是小魚的開口食。
2、將蛋黃水倒入小魚缸中(給小魚準備的缸不要大,小魚遊動能力不大,讓能很容易就在小魚缸中攝食),倒入量看魚的多少定,半小時吃的差不多就行,每天2-3次。隨著魚的成長可加大蛋黃水的濃度。
3、要經常準備一桶水涼置室內,就是給小魚換水的時候保持水溫一致,也使自來水中的漂白粉和氯氣能自然揮發掉,以免傷到魚。
4、小魚缸因為經常加霧狀的東西,水質容易變,所以水要勤換,每次三分之一到一半。
5、到了魚能吃下水蝨的時候,就停止蛋黃水,餵養水蝨。
養小金魚很辛苦,每天要不斷的觀察,將品相差的都用剪子剪成小塊喂大金魚了。如果天氣熱,可以拿紗網去藕田裡撈水蝨,還有大點的魚缸將水蝨養起來能**一週時間。
6樓:阿壩熱愛
1、大小隔離,將小魚留原缸。
2、放入適當金魚藻,以便小魚附著。發現小魚可以平行遊水,在水中懸停時在撤掉。
3、關掉氧泵、抽水泵10天后開氧泵,打很小量,以小魚可逃脫氣舉為合適。
4、2天不用餵食,第3天餵雞蛋黃,將煮熟蛋黃放入小杯子,加少量水,捻成糊狀,然後再加水兌成蛋黃水,用小孩玩的噴水槍將蛋黃水噴入呈霧狀,量不可太多。
5、用打點滴的塑膠管,前端細的硬質塑料管,每天用虹吸辦法吸出底部沉澱物,吸時手捏塑膠管,移動硬塑管對準沉澱放開塑膠管,見小魚遊近捏住塑膠管,防止小魚被吸出。
6、清除缸底雜物。
大約7-10天小魚就可吃小魚蟲,撈回魚蟲用紗布過掉大蟲,用細布過出小蟲變形蟲、草履蟲)餵給小魚,保持水中始終有蟲。再過幾天就可喂正常蟲。以後就是選留小魚了。
擴
展資料:
如何將金魚受精卵孵化?
1、將養魚池(缸、盆)洗淨注入新晾好的水,即可作為孵化池,待水溫與產卵池要求的水溫一致時,放入著卵魚巢。一般2米見方的池內可放著卵魚巢6把左右。
2、金魚的受精卵為橙黃色,半透明,卵徑1.0~1.2毫米。
受精後24小時後,如果卵子發白即是未受精卵。受精卵經細胞**、囊胚期、原腸期及仔魚期這幾個重要階段一般要4~7天,孵化破膜視水溫條件而定。在水溫高於25℃時,2~3天即可孵出仔魚。
3、受精後3~7天,仔魚會從卵膜破出,進入了飼養階段,這時魚體長1.5~2.0釐米。
我們根據體形是否正常,尾鰭是否**分開成四開尾等,留優去劣,將經篩選的仔魚放入飼養池中繼續飼養。其放養密度為50尾/平方米左右, 並在池內加入經篩濾的浮游生物。如果水質比較瘦,也可以每平方米加入0.
25公斤的肥水,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經一個月的飼養後,魚體可達3-4釐米, 這時就可第二次挑選並調整放養密度,開始幼魚的飼養階段。
二、金魚產卵時間與水溫變化之間的關係
金魚的產卵時間,只要飼養管理得當,親魚可以在每年春季進行產卵,具體時間根據各地的氣溫不同而略有差異。
有時養殖者利用氣溫、水質、氣壓、光線、溶氧量等條件控制金魚產卵時間。經實驗證明,在金魚產卵活動緩慢時,使用增氧泵增加水中氧氣,即刻,金魚相互追逐產卵的活動又會變得頻繁起來。說明水中的溶氧高低能直接影響金魚產卵活動的盛衰。
相反,對延遲親魚產卵也曾做過試驗,首先將雌、雄親魚分開飼養在老綠水中,並有意識地適當降低水溫,減少投餌,不放人工魚巢和減少新水的刺激,控制光線。結果,可以使親魚延遲到9月中旬才產卵、孵化,不過這種魚苗沒有春天的魚苗發育快。
金魚的產卵時間,在繁殖季節,一般是早晨4-5點鐘到10點鐘左右為產卵高潮時間。可是,成熟的親魚有時在下午5-6點鐘換入新水後也會產卵,也有少數魚在夜間也會有產卵現象。
關於金魚的繁殖次數,第一期繁殖在春季,這一期的產卵次數,因金魚的品種、年齡、體質和氣候等因素而略有差異。每尾成熟的雌金魚一般可產卵2-3次,多的可達4-6次。在正常情況下,每次產卵相隔時間為10天左右。
如親魚體質較弱則相隔時間更長些。
條件較好的金魚養殖場可以進行秋季第二期繁殖。不過秋繁的魚苗,其生長髮育情況不如春季繁育的魚苗。
7樓:sun南宮無敵
兩種不同種的金魚
繁殖出的小魚出現畸形的情況較多。對於金魚卵什麼時候能孵化。這會受到很多因素影響。
水溫影響
金魚卵從受精開始,經過細胞許多次**到胚胎各期發育,再從卵膜內出來,變為用鰓呼吸的全過程就叫做孵化。其孵化時間的長短與氣候、光照、水溫、溶氧量和二氧化碳量、酸鹼度等因素有關,特別水溫及溶氧量更是魚卵正常孵化的重要關鍵,現分析如下:
金魚卵的孵化
金魚卵孵化的時間長短是隨著水溫的高低而變化的。
一般從魚卵產下到孵出小魚需要3—7天,如果平均水溫為15—20℃時,則孵化的天數為5—7天;平均水溫為20℃時,4—5天就能孵出小魚;平均水溫為20—25℃時,只需2—3天就可以了。總之,水溫越低,孵化時間越長。
天氣影響
一般每年第一次產卵時,往往氣溫、水溫偏低,再遇上有忽冷忽熱和陰雨天氣,有的卵就要延緩到10天左右才能孵出小魚,出色率和**率也低(除人工加溫例外)。而6—7月間,水溫高達28℃左右,2天左右就可孵出小魚。
實踐證明:水溫多變和水溫過低或過高,即使能孵出小魚,其**率均要受到影響,而水溫在18℃左右經5—7天孵出的小魚體質較好,**率高。
ph值影響
孵化池中水的ph,要求在7.5左右,最好不超過8,最低不低於7.2。
要特別注意孵化池內的水要保持有足夠的溶氧量,有條件的話,應安置增氧泵,但是,增氧的強度宜緩、弱。不宜過強,以免池(缸)中水的翻動過大,影響魚卵及魚苗的發育。
注意事項
孵化池中的水溫要保持在20℃左右,最好不低於16℃,最高不高於28℃左右,溫差變幅最好不超過6℃,最高不超過10℃,否則容易引起色卵死亡或增加異形魚苗。
魚子怎麼孵化,魚卵孵化是什麼,怎麼養?
金魚卵的孵化 金魚卵孵化的時間長短是隨著水溫的高低而變化的。一般從魚卵產下到孵出小魚需要3 7天,如果平均水溫為15 20 時,則孵化的天數為5 7天 平均水溫為20 時,4 5天就能孵出小魚 平均水溫為20 25 時,只需2 3天就可以了。總之,水溫越低,孵化時間越長。天氣影響 一般每年第一次產卵...
養的小金魚身上出現白色粘液是什麼導致的怎麼處理
在銅鑼寨聽張學友的兔八哥 水黴病又叫白毛病,一年四季都有發生,早春和晚秋是流行季節,多由於金魚受傷,水黴菌侵入所引起。初期,受傷部位粘液分泌增多並有紅腫現象,後期傷口處伸出許多棉絮狀灰白色菌絲並出現充血 壞死 潰爛 可能是水質導致的,要處理只有換水。金魚身上出現一層白色的粘液怎麼回事? 幸運的喵生人...
麵包蟲是什麼?怎麼養的
食書狼 麵包蟲又叫黃粉蟲,在昆蟲分類學上隸屬於鞘翅目,擬步行蟲科,粉甲蟲屬。它的營養十分豐富,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可以用於食用,藥用,或者是作為寵物的餌料。黃粉蟲屬雜食性,五穀雜糧及糠麩 果皮 菜葉等均可作飼料。人工飼養主要餵食麥麩 米糠和菜葉等。培育方式 黃粉蟲的培育技術比較簡單,根據生產需要可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