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僅僅殺數十人,為何被「吹」成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時間 2025-04-24 00:06:31

1樓:帳號已登出

因為他多次斬殺敵軍名將,驍勇善戰,威震逍遙津,謝謝。

三國演義中張遼殺過哪些名將?

2樓:阿柒文件

殺了東吳名將太史慈。

張遼(169年-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曾從屬丁原、董卓、呂布。

下邳之戰後,歸順曹操。此後隨曹操征討,戰功累累。與關羽同解白馬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率先鋒在白狼山斬殺烏桓單于蹋頓,又討平遼東柳毅、淮南梅成、陳蘭等。

濡須之戰後,曹操任命張遼、李典、樂進等守合肥。張遼多次擊退孫吳進攻,在215年的逍遙津之戰,更是以七千之眾大破十萬大軍,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聲名大噪,成為歷代推崇的名將之一,「張遼止啼」也成為民間流傳的傳奇故事。

曹丕登基後,仍令張遼守禦孫權。221年,張遼屯駐雍丘,染病。張遼大病期間,孫權依舊對其非常忌憚。

222年,張遼不負眾望,抱病擊破吳將呂範。同年在江都病逝,諡剛侯,享年五十四歲。後世將其與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並稱為曹魏「五子良將」。

3樓:我是龍的傳人

三國演義中張遼殺過的名將有:單于蹋頓等人。

袁尚與單于蹋頓合兵攻打曹操,張遼為前鋒,看到敵軍壓境急忙飛報曹操,並勸曹操與之決戰,曹操立刻將指揮權授予張遼,這對張遼是多麼大的鼓舞,於是他率領許褚、于禁、徐晃兵分四路猛擊蹋頓,混亂中張遼斬蹋頓於馬下,取得了勝利。此前,曹操欲親自徵袁氏兄弟,張遼曾勸諫說:「今天子在許,公遠北征,若劉表遣劉備襲許,據之以號令四方,公之勢去矣。

曹操認為張遼文武雙全。

赤壁之戰曹操敗北,留張遼、樂進、李典七千兵馬駐守合肥,孫權想趁赤壁之威率軍十萬攻打合肥,當時曹操發函說「賊至乃發」,眾將拆開閱讀:「若孫權軍來到,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不得與戰。」眾將疑惑,張遼說,曹公是讓我們趁敵人立足未穩先迎頭痛擊,挫其銳氣,然後才可以堅守。

於是招募八百敢死隊衝入孫權營中,張遼更是親自上陣,立斬兩員大將並手殺數十人,直殺到孫權麾蓋之下揚言單挑孫權,嚇得孫權直往後退,孫權人多勢眾將張遼等八百人重重圍困,張遼殺進殺出如入無人之地,殺的孫權沒點脾氣,只好撤軍。十餘天后孫權大軍撤回東吳,張遼趁機追殺,幾乎俘獲孫權,從此,張遼威震東吳。

張遼(169-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他與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並稱為曹魏的「五子良將」。

昔從屬丁原、董卓、呂布。及呂布敗亡,歸曹操。張遼隨曹操四處征討,戰功累累。

與關羽同解白馬之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斬烏丸單于蹋頓於柳城,又討平梅成、陳蘭爭賊寇。曹操赤壁敗退,獨任張遼、李典、樂進等守合肥,成功擊退孫權十萬大軍,張遼一戰威震江東。黃初三年,張遼病篤,卒於江都,諡剛侯。

卒年五十四歲。

4樓:臥龍r水鏡先生

張遼本是聶壹的後人,其家族為了避怨而改張姓。

西元197年(建安二年),任北地太守、魯相等職,時年二十八歲。[3]

西元198年(建安三年),呂布遣張遼與高順等攻破劉備,[4] 但其後曹操破呂布於下邳,張遼率領呂布軍餘眾歸降,被拜為中郎將,賜爵關內侯。[5]

西元200年(建安五年),袁紹派顏良襲擊白馬,曹操命張遼與關羽同為解白馬之圍的前鋒,擊破袁軍。數有戰功,累遷裨將軍。[6] 等到曹操擊敗袁紹的主力部隊後,另派張遼平定魯國諸縣。[7]

西元202年(建安七年),張遼從討袁譚、袁尚於黎陽時,累有功勞,行中堅將軍。[11]

西元203年(建安八年),曹操攻袁尚於鄴城,袁尚堅壁守壘,曹軍久攻不下。因此曹操採納郭嘉之計讓二袁自行內鬥而先還許都,同時令張遼與樂進攻拔陰安,把當地百姓遷移到黃河以南。西元204年(建安九年),張遼再次隨曹操攻打鄴城,這次終於攻破鄴城,張遼奉命別巡趙國、常山,招降了緣山一帶的賊眾及蒙特內哥羅孫輕等。

13] 此後再度隨曹操攻擊袁譚。

西元206年(建安十一年),張遼率軍攻打荊州,平定江夏諸縣,在臨穎屯兵,受封為都亭侯。[15]

208年(建安十三年),那時候荊州尚未安定,曹操命張遼屯軍於長社。軍隊臨出發之際,軍中忽有謀反者起事騷動,半夜驚亂**,全軍盡受其擾。張遼帶領親兵數十人,守立於陣中。

不久情況穩定下來,軍中隨即擒獲首謀者,並將其殺除,動亂亦告平定。

西元215年(建安二十年),孫權攻打合肥十餘日,始終攻不下來,於是還軍退師,張遼率諸軍乘勢追擊,幾乎捉住孫權,江東名將陳武亦在此戰中被擊殺。[合肥一役中,張遼、李典僅以步卒八百人,破賊十萬之眾,

5樓:飛兒採花人

張遼主要戰績如下:

a與 關羽同解白馬圍,b 降昌豨於東海,c 攻袁尚於鄴城,d 率先鋒斬烏丸單于蹋頓於白狼山,e 又討平梅成、陳蘭等賊寇e黃初三年,抱病退吳將呂範。

曹操赤壁敗退,獨任張遼引李典、樂進等守合肥,以御孫權。後孫權引軍入寇,張遼率隊迎擊,以八百之眾襲孫權主力,使敵軍十萬退卻,更差點活捉孫權,威震敵國,名威天下,為操拜為徵東將軍。黃初二年,張遼屯雍丘,染病。

黃初三年,抱病退吳將呂範。遼病篤,卒於江都,諡剛侯。卒年五十四歲。

一生沒有殺過什麼超級名將:蹋頓和呂範應該算是比較出名的。 蹋頓至少還是個皇卿國戚。

6樓:網友

800勝十萬之戰」中提到張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

7樓:天野雪輝

張 遼(西元169-222年) 字文元,三國時魏國雁門馬邑(今朔城區大夫莊)人,著名的軍事將領。

張遼少年通武,本系漢武帝時朔州人聶壹的後代,因避仇而改姓,幼時為郡吏,幷州刺史丁原以他武力過人,召以從事,讓他帶兵至京都,又從何進。何進派他到河北招募軍隊,何進敗,張遼以兵隨董卓。董卓被呂布殺死後,張遼又投呂布帳下為將,呂布佔領徐州,很倚重張遼。

後呂布在下邳被曹消滅後,張遼隨歸曹操。由於戰功卓著,被任命為中郎將,賜爵關內候。

張遼一生幾乎全部是在戰爭中度過的。他先後跟隨曹操戰山東、討袁譚、滅袁尚、平遼東,在極端混亂的三國時代,結束「豪傑並起」、軍閥混戰的局面,使北方漸趨統一,這在歷史上起了進步作用的。

張遼不僅勇猛過人,有膽有識,而且精於用兵,善於謀略,建安20年(西元前215年),張遼駐守合肥,孫權乘曹操進兵漢中之機率領十萬大軍來取安徽,雙方在合肥了激烈的戰鬥。張遼率手下強兵將士800人衝鋒陷陣,連殺敵兵無數,直衝到孫權帥旗之下。孫權大驚失色,部將聞風喪膽,不戰而逃。

後來發現張遼部下僅幾百人,才又返回,把張遼包圍起來,面對重兵圍困,張遼毫無懼色,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殺進殺出包圍圈數次,竟無人能夠阻擋。孫權圍城十幾天未果,只好撤軍,張遼又乘勝追擊,連打勝仗。這一次激戰,張遼打出了魏軍的軍威,也顯示了自己傑出的軍事才能。

曹操聞訊,非常讚賞張遼的膽略和才識,遂拜他為徵東將軍。

張遼是三國時名將,他為曹操統一北方南征北戰,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馬功勞。直到晚年,他還帶病徵戰。黃初3年(西元222年),張遼病逝於江都(今江蘇揚州市),曹丕得知這一訊息,痛哭流涕,為失去一員大將難辦過至極。

諡張遼為「剛候」,讓張遼的兒子張虎繼承了張遼的爵位。

張遼活了多少歲 張遼是被誰殺的

8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據相關史記記載張遼活了53歲,張遼生於169年,逝於222年。張遼是雁門馬邑人,也就是如今的陝西省溯洲市,張遼是東漢末年時期,曹魏陣營十分出色的武將之一,同時也是聶壹的後代。以上就是關於問題「張遼活了多少歲」的解答,接下來是關於張遼的補充內容,有興趣的觀眾歡迎繼續**。

1、張遼最初跟隨的人:張遼一開始在雁門擔任郡吏,然後又跟隨了呂布,這期間張遼都是恪盡職守,十分負責。

2、呂布戰敗:呂布戰敗後,張遼就轉而跟隨曹操,隨顫猛後就立下了很多戰績,在東漢末年時期,是十分出色的武將之一。

3、合肥之戰:在合肥之戰鏈早,張遼率領將士襲擊東吳,期間還差點活捉孫權,也正是因為這一仗,讓張遼的名字流傳於千古。

4、張遼的晚年:張遼晚年時期,染上了重病,已經沒有過多的精力帶兵打仗,但是當時的孫權依棚洞雀然非常忌憚張遼。

孫權殺關羽時張遼為什麼不求情,孫權殺關羽時張遼為什麼不求情呢?

張遼並不是屬於孫權集團。他也不知道孫權要殺關羽,而且他也不在現場。孫權殺關羽,是孫權的下屬乾的,也不是孫權本人的意思。因為張遼這個時候已經是魏國大將,他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大家關注,這個時候給關羽求情,有不忠的嫌疑。那時陣營不同的原因,關羽和張遼只是在私人關係上不錯。一旦涉及到雙方國家的事,這就沒商量了...

街機三國戰記張遼怎麼配無限,三國戰記1張遼怎麼無限氣

張遼使用祝融令無限道具bug時必須先使用一個鐵蓮花,然後在它未爆開的時候使用毒筒或毒鏢就可消耗一次祝融令。雷神錘無限道具bug 身上有雷神錘 1個或1個以上第二版的道具 做底用,不包括要無限的道具 先將要無限的道具用掉,然後轉回第一版道具表,接著進入雷道,成功的話剛才使用的道具就會變成無限。注意要無...

呂布派張遼攻打劉備,關羽如不阻止張飛,二虎相爭會如何?

呂布派張遼攻打劉備,關羽如不阻止張飛,那麼張遼必敗,不過他應該也有打上幾十個回合的能力。在 三國演義 第十八回,呂布命高順和張遼率軍攻打劉備,張遼攻打西門時被關羽說走,轉到東門時張飛出城應戰,不過被趕來的關羽阻止。關羽在勸阻時對張飛說了一句 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 不過根據張遼的歷史單挑戰績來看,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