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學之最 比如第一位女詞人等要答案 謝謝

時間 2025-03-17 19:15:11

1樓:網友

絕對不是李清照。

李清照是詞家婉約主,不是祖。

前面最起碼還有蔡文姬呢。

如果說,李清照之前,好幾位女詞人,只知其姓,不知其名,不算數,則不妨參考一下他所崇敬的朱子(朱熹)的意見吧!

朱熹說:「本朝婦人,能文者唯魏夫人與李易安二人而已。」魏夫人是她的前輩。

2樓:網友

王羲之(書聖) 關羽(武聖) 蘇軾(詞聖) 張仲景(醫聖) 司馬遷(史聖) 杜甫(詩聖)

第一位女詞人是李清照。

3樓:雨後收春秋

第一部記傳體通史——《史記》

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

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中國的第一位女詞人是誰?她有哪些文學作品?

4樓:結婚發的

花蕊夫人 ,她的作品有采桑子,題金華宮 ,述亡國詩,玄都觀 等等,這些作品都是由她寫的。

5樓:網友

第1個女詞人是花蕊夫人,是乙個才貌雙全的人作品有《採桑子》,《楊柳枝》等等,沒有比這個女詞人記載更早的了。

6樓:創作者

中國的第1位女詞人是花蕊夫人,述國亡詩,抒發了她當時對於國家發展的情感,採桑子,這部作品寫的非常不錯,楊柳枝,抒發了她心中的感想,這三部文學作品是她留下的。

7樓:happy薛醜醜

是花蕊夫人,她的文學作品是《半闋詞》、《述國亡詩》、《採桑子》、《楊柳枝》。

世界文學史上記載的第一位女詩人是誰呢?

8樓:美倪倪影視娛樂

世界文學史上記載的第一位女詩人是:許穆夫人 。她讓兆長得貌美多姿,文采飛揚、能歌善舞,騎馬射箭樣樣精通。

年輕時為各國公子追求,在父母之命不可違的情形下嫁給了小國許國。古代女子很弱小,姓名隨著嫁給的那個人,人們不腔滑基記得她原來叫什伍謹麼,許穆夫人的名字如雷貫耳。

9樓:春季的風啊

莊姜,她是一位公主,她的文學水平非常的高,寫了很多的詩,比如說我們經常聽到的《泉水》就是她寫的。

10樓:帳號已登出

說到世界第一位女詩人的話,那就是許穆了,她不僅是《詩經》裡面記載的有名氣的才茄畢女,也滲納困是我國歷史上叢念第一位女詩人,她出生於春秋時期,衛國的都城。

她是「宋代最偉大的一位女詞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女詞人」,有「千年第一才女」之美譽,她是

11樓:永歆

b試題分析:本題考察學生對宋代著名詞人李清照的認識,根據所學知識,李清照,南宋人氏,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是宋代最偉大的一位女詞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女詞人……在意境一方面,在風格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a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c是西漢時期漢匈友好關係的使者,d是明清時期的**家,本題選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察學生對歷史人物的識記能力,李清照是婉約派代表詞人。早年生活安定,詞作多寫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後,遭遇國家鉅變,詞作多感慨身世飄零。

她的詩文感時詠史,與詞風迥異。她還擅長書畫,兼通音律。》: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是其名句。

文學史上第乙個運用婉約詞體寫作的詞人

12樓:網友

溫庭筠婉約詞是指自花間詞以下,以溫庭筠,柳永,李清照,周邦彥等詞人為代表的詞派,他們的詞表情達意一般崇尚含蓄婉轉,充分發揮了詞"專主情致"的特點。修辭委婉、表情柔膩的詞作。婉約詞在取材方面,多寫兒女之情,離別之緒,在表現方法上多用含蓄蘊藉方法將情緒予以表達,其風格是綺麗的。

婉約詞出現較早,從唐五代以溫庭筠(花間鼻祖)為代表的「花間派」開始,繼有宋初的歐陽修、晏殊、晏幾道,與歐、晏同時的柳永,雖在詞的表現方法上大有改進,但仍未脫離婉約風格。之後,又有秦觀、賀鑄,李清照繼起。

中國第一位女歷史學家是誰,中國的第一位女詩人 第一位女史學家分別是誰?

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的女歷史學家是漢代的 班昭 她被人們尊稱為 班大家 班昭 約49 約120 一名姬,字惠班,扶風安陵人 今陝西咸陽 漢族。班彪之女,班固 班超之妹,曹世叔 名壽 妻,早寡。後漢書 列女傳 有她的記載。因為 漢書 其八 表 及 天文志 未竟,漢和帝詔就東觀續成之。數召入宮,令皇后貴人師...

中國古代第一位皇帝是誰,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是誰?

好好吃短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是誰? 秦始皇 公元前259年 公元前210年 姓贏名政,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建立統一大業的皇帝。贏政13歲即 位,22歲正式主持朝政,起用一批文臣武將,實行富國強兵政策,為統一中國 稱霸天下創造條件。從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進行了十年腥風血雨的殘酷戰爭,...

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印度作家,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人,他是誰

泰弋爾 1861 1941年 印度作家 詩人 社會活動家,出生於地主家庭,曾留學英國,所作歌曲 人民的意志 1950年被定為印度國歌。威廉 勃特勒 葉芝被他的詩深受感動,在葉芝的鼓勵下,泰戈爾親自將他的 吉檀枷利 意即 飢餓的石頭 譯成英語,1913年他為此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印度的就是泰戈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