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問答百曉生
紅軍在1935年強渡大渡河成功後,帶來兩個難題,如果要讓數萬的紅軍順利渡河,最少需要2個月的時間,對於當時時間緊迫的作戰對部隊而言,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另外一方面,如果強行與敵軍打防衛戰,已經疲憊不堪的紅軍也未必有勝算。在多方商議下,當時的領導下達了飛奪瀘定橋的決定。
紅四團日夜兼程地趕到了瀘定橋西岸後,才發現橋上的木板已經被人抽走了。為什麼敵軍不乾脆毀了瀘定橋,而是隻取橋板呢?川軍老兵說出原因有兩個:
第一,他們在為自己留後路。對於紅軍是否會選擇從此地經過,他們也沒有百分百的把握,吸取之前多次錯誤情報的教訓,他們不敢把事情做絕,給自己的部隊留 下了迴旋的餘地。
第二,紅軍的到達速度遠超他們的預估,原先敵軍預計紅軍到達瀘定橋最快的時間也要幾日,沒想到他們竟然在乙個晝夜就奔襲了120公里,這樣的速度完全打亂了敵軍的作戰安排,因此在時間來不及的情況下,他們只能選擇將木板先抽去,企圖阻擋紅軍渡河。
第三,為自己日後做打算。相對紅軍的臨時渡河,敵軍是長期駐留在此地,如果將瀘定橋毀掉,對他們更加不利,因此他們決定只要抽走了木板,紅軍就難以渡過湍急的河流。但是讓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不管他們如何佈局,依然阻擋不了紅軍前進的步伐。
以連長為首的22名紅連,冒著槍林彈雨,不顧生命危險,勇奪了橋頭。與東岸的部隊匯合後,一舉奪下了瀘定橋,讓敵人的圍剿計劃徹底落空,也為日後的統一戰線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這就是史上著名的飛奪瀘定橋戰役。
2樓:風黛公尺
抽掉木板兒不弄換鐵鏈是因為,敵人不敢確定我軍會從這裡經過;紅軍的到達速度遠超他們的預估;想給自己留後路。飛奪瀘定橋是紅軍長征中一次奇絕驚險的戰鬥。
3樓:大霖講文娛
鐵鏈並不好弄斷那個時候並沒有電鋸或是什麼東西能弄斷鐵鏈的,而拆掉木板會更快一些。
4樓:影視的小偉
因為敵軍完全瞧不起我們的共產黨,以為我們的軍隊是紙老虎,是過不來的。
解放軍飛奪瀘定橋時**為何不乾脆把鐵索橋炸斷?
5樓:開心地的春天
當時防守瀘定橋的並不是國民黨蔣介石的**軍,而是四川軍閥劉文輝的第四旅,旅長袁國瑞下轄38和三個團。以李金山為團長的38團(缺一營),重點防守瀘定鐵索橋。劉文輝表面上服從國民***,實際是獨立力量,蔣介石也沒把他當自己人。
當時劉文輝最擔心的是蔣介石借「剿共」之名侵佔他的地盤,對防守紅軍並不賣力,當時蔣介石曾通**讓劉文輝將鐵索橋砍斷,但劉文輝回應說那是康熙大帝御批修建的,趁蔣介石思考的間隙,劉文輝表示:沒關係,我把鐵索橋上的木板拆了就行了。
瀘定橋共有十三根鐵索,九根鋪著木板作為橋面,兩邊各有兩根是護欄。守橋的川軍拆橋板的速度極其緩慢。他們只拆除了一部分橋板,紅軍就趕到了。川軍馬上用煤油燒橋,但也被紅軍撲滅了。
當時將介石是命令劉文輝炸橋的,但劉文輝沒有炸。通過分析各種史料,劉文輝之所以沒有炸橋可能是出於三種考慮:
一是從軍事上說,他要給自己留一條後路,那就是萬一擋不住紅軍,自己撤退時需要;
二是因為瀘定橋是連線川藏的唯一通道,是當地漢藏民族交流的唯一橋樑紐帶,而他畢竟是當時四川的「省主席」,如果把橋炸了會激起民憤,這對他的「領導地位」是不利的;
三是如果炸了橋,過後還是要花錢重修的,這樣代價太大了。
6樓:
守橋的川軍是所謂「兩槍兵」,就是一支步槍,一支大煙槍,戰鬥力很差,拆橋的速度也極其緩慢。他們只拆除了一部分橋板,紅軍就趕到了。
7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叫飛奪,就是和搶差不多的,突然出現、突然進攻,距離不是很遠的,這邊衝鋒的同時有很多火力掩護的,槍林彈雨、你想炸橋,頭一伸出來就打掉你了。
8樓:匿名使用者
瀘定橋所在區域屬川軍、滇軍勢力範圍他們不僅要阻敵於河對岸,還妄圖奪回並控制紅軍攻佔的區域加之瀘定橋地位重要,斷橋於敵於我都沒好處 戰鬥中並不提倡斷橋,斷橋一般都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9樓:匿名使用者
沒來得及呢,我想他們也沒想到紅軍來的快打的猛和快,也是有些輕敵和僥倖心理吧。
10樓:電器維修售後
破釜沉舟,孤注一擲,蔣介石或許能成功。現實生活,可能cp會斷電斷水斷糧。
紅軍在飛奪瀘定橋的時候,為什麼鐵鎖沒有被炸掉?
11樓:網友
紅四團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況下,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進,一晝夜奔襲竟達120公里,終於在5月29日凌晨6時許按時到達瀘定橋西岸。
瀘定橋離水面有好幾丈高,是由13根鐵鏈組成的:兩邊各有兩根,算是橋欄;底下並排9根,鋪上木板,就是橋面。現在連木板也被敵人抽掉了,只剩下鐵鏈。向橋下一看,真叫人心驚膽寒。
紅四團馬上發起總攻,號手們吹起衝鋒號,所有**一齊**,22位英雄拿著剝殼槍,揹著馬刀,帶著手榴彈,冒著槍林彈雨,攀著鐵鏈向對岸衝去。跟在他們後面的戰士們,每人帶一塊木板,一邊前進一邊鋪橋。
當突擊隊剛剛衝到對岸,敵人就放**來,橋頭立刻被大火包圍了。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傳來了團長和政委的喊聲:「同志們!為了黨的事業,為了最後的勝利,衝呀!」
英雄們聽到黨的號召,更加奮不顧身,都箭一般地穿過熊熊大火,衝進城去,和城裡的敵人了激烈的搏鬥。激戰了兩個小時,守城的敵人被消滅了大半,其餘的都狼狽地逃跑了。
擴充套件資料:1935年5月25日,**紅軍長征先頭部隊紅1軍團第1師第1團一部在 四川省安順場強渡大渡河成功後,蔣介石急調川軍2個旅增援瀘定橋。
**軍委為迅速渡過大渡河,挫敗國民黨軍前後夾擊紅軍的企圖,決定紅1軍團第1師及幹部團由安順場繼續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順場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火速奪佔瀘定橋。
一橋系安危,紅軍能否渡過大渡河,關係到紅軍能否北上抗日,關係到紅軍的生死存亡,關係到中國革命的前途和命運。
27日晨,右路先頭部隊紅1軍團第2師第4團,由團長黃開湘(又名王開湘)、政治委員楊成武率領從安順場出發,沿途擊破川軍的阻擊,經2晝夜強行160公里,29日晨佔領了瀘定橋西橋頭。
飛奪瀘定橋打破了蔣介石妄圖把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的反革命迷夢,是紅軍長征中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勝利之一。這次勝利體現了紅軍無限忠於人民革命事業的大無畏精神。
12樓:大力會出奇蹟
飛奪瀘定橋一戰之兇險,我們透過一些描述就已經心有餘悸,當然也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紅軍為什麼要飛奪瀘定橋呢?其實,紅軍飛奪瀘定橋是國民黨追捕之下的無奈之舉。
而若非敵人出於考慮沒有直接炸掉瀘定橋,紅軍恐怕已經被國民黨軍隊全部剿殺了。
紅軍為什麼要飛奪瀘定橋。
紅軍之所以要飛奪瀘定橋主要是因為國民黨追捕。
1935年5月25日,一方面紅軍在安順場搶渡大渡河後,要用僅有的幾隻小船將幾萬紅軍渡紅軍過河去,最快也要乙個月的時間。然而國民黨的反兵緊追不捨,形勢十分嚴峻。當急之下,於5月26日上午,***、***、**、王稼祥、**、***、***、***決定後,當即作出了奪取瀘定橋的指令。
敵人為何不直接炸掉瀘定橋。
首先,國民黨軍沒想到我軍會那麼英勇。他們以為。只要將橋上的木版拆掉。
就可以阻止我軍的進攻。從電影上我們可以看出,瀘定橋的地勢的確非常的險峻,光憑几根鐵索連線對岸,河流也非常端急,就憑這點紅軍想過去的確很難,沒有必要炸橋。
第二點,我國西南地區是十分貧窮的,而那裡的水資源卻很豐富,也就是說河流和多,但當時卻沒有足夠的橋樑,能夠建造一條鐵索橋已經很難得了。不然紅軍什麼橋不去,偏偏去了瀘定橋?要是把這座橋炸了,以後再建造就很難了,**也沒那個錢,再加上輕敵的心理,就沒有炸橋。
13樓:直播歷史
紅軍飛奪瀘定橋,國民黨為什麼只拆橋板,不炸鐵索?
14樓:帛真潔
你們劇本是那麼寫的鐵鏈式不可能壞的。
15樓:飛龍
原來是想炸掉的,後來沒來及炸,紅軍就趕過來了!
當年紅軍飛奪瀘定橋為什麼會成功了呢?
16樓:小玲厴濢
當時劉湘的部隊也在增援,只不過沒有紅軍快,而且紅軍到達對岸躲下瀘定橋前瀘定河是有人渡江的,所以在渡江部隊,渡橋部隊,掩護部隊和宣傳攻勢下敵人沒有援軍肯定就只能敗北啊 追問: 這怎麼可能?紅軍過瀘定橋,明顯是先奪下了橋才過去的部隊,而且當時的守軍是國民黨軍劉文輝的部隊,早就已經有所準備了的,橋上的木板沒有了,這可以充分證明國民黨當時是有防備的。
個人認為一定有其他的因素,如果你是當時國民黨的部隊,而且是用心不讓紅軍過的話,肯定不會只拆木板,就算當時只拆木板,但拆鐵鏈也肯定在有所準備的,國民黨軍又不是傻子,那為什麼國民黨軍劉文輝的部隊沒有拆鐵鏈,這其中肯定有原因,不過歷史沒有記載,這也許就是迷了。 回答: 國名黨當時的情況你也知道,就是各個軍閥各自為政,所以只要不是來搶地盤搶糧就好說,這個就像紅軍借道白崇禧的地盤過一樣,而且他們有些也和紅軍有聯絡二劉有聯絡不然也不會有解放後的什麼事都沒有了。
追問: 所以這其中肯定有理由讓人不得不去猜測,當年紅軍奪瀘定,一定有當時守橋士兵或是高層的幫助,而沒有把鐵鏈拆掉,而在橋上阻擊紅軍只是做秀給老蔣看的,不過歷史上一點記載都沒有,只能是後人的推理了。 回答:
贊成你的想法 追問: 我也贊成你上面的說法,二劉的確和共產黨關係不錯,聽說解放後劉湘還當了國家的政協委員 還有個什麼部長的,這個我到是忘記了,不過有這麼回事。 回答:
劉文輝、劉文彩二劉,大邑縣的人,現在莊園的還在 帶你去看海 的感言: 謝謝!
飛奪瀘定橋戰鬥經過了怎樣的過程?
17樓:匿名使用者
當時百餘公尺的瀘定橋已被敵人拆去了約八十餘公尺的橋板,並以機槍、炮兵各一 大渡河。
連於東橋頭高地組成密集火力,嚴密地封鎖著瀘定橋橋面。中午,紅四團在沙壩天主教堂內召開全團幹部會議,進行戰鬥動員,組織了由連長廖大珠、指導員王海雲率領的23名奪橋突擊隊。下午四點,23名勇士冒著槍林彈雨爬著光溜溜的鐵索鏈向東橋頭猛撲。
三名戰士在王友才的率領下,緊跟在後,謹行毀揹著槍,一手抱木板,一手抓著鐵鏈,邊前進邊鋪橋板。當勇士們爬到橋中間時,敵人在東橋頭放起大火、妄圖以烈火阻擊紅軍奪橋。勇士們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烈焰,高喊「同志們,這是勝帶餘利的最後關頭,鼓足勇氣,衝過去!
莫怕火,衝呀!敵人垮了,衝呀!」廖大珠一躍而起踏上橋板,撲向東橋頭,勇士們緊跟著也衝了上來,抽出馬刀,與敵人白刃戰。
此時政委楊成武率領隊伍衝過東橋頭,打退了敵祥備人的反撲,佔領了瀘定城,迅速撲滅了橋頭大火。整個戰鬥僅用了兩個小時,便奇絕驚險地飛奪了瀘定橋,粉碎了蔣介石南追北堵欲把藉助大渡河天險將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的美夢。
飛奪瀘定橋的戰士都有誰,飛奪瀘定橋勇士哪裡人
飛奪瀘定橋的二十二位勇士大部分是廣西東蘭縣人。 浮世掠影 由於當時特殊的戰爭環境,這22位勇士的名字和資料都沒有儲存下來。全國解放後經多方查證,終於查清楚了其中的五人。他們是 劉梓華,紅四團二連四班副班長 王海雲,紅四團二連政治指導員 廖大珠,紅四團二連連長 李友林,紅四團二連黨支部書記 李金山,紅...
飛奪瀘定橋事件是哪兩軍對抗,飛奪瀘定橋 紅軍過飛奪瀘定橋的詳細事情經過 具體內容
殤痕 紅1軍團第2師第4團與川軍第4旅第38團 飛奪瀘定橋 紅軍過飛奪瀘定橋的詳細事情經過 具體內容 1934年5月26日,中革軍委部署 紅一師及幹部團為右縱隊,歸 指揮循大渡河左岸,率紅一軍團軍團部紅二師主力及紅五軍團為左縱隊循大渡河右岸,均向瀘定橋疾進,協同襲取該橋。5月27日拂曉,左縱隊的先頭...
《天降奇兵 飛奪瀘定橋》讀後感800字
看了 飛奪瀘定橋 後,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對紅軍戰士的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飛奪瀘定橋 講的是紅軍戰士佔領瀘定橋那一幕幕緊張激烈的情景 紅軍為了渡過大渡河,派出一支隊伍搶先奪取瀘定橋,這支隊伍就是紅一軍團的紅四團。他們想了乙個辦法,使敵人中計,然後奪取瀘定橋。瀘定橋是鐵索橋,橋下是波濤洶湧的大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