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北伐,一路勢如破竹,可為什麼突然全軍覆沒?

時間 2025-02-22 03:10:20

1樓:小自信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失去了民心,讓人民對他們起了逆反之心所導致的結果。

2樓:一紙荒誕

這是因為太平軍在北伐中碰到了滿清王朝的精銳,加上太平天國的戰線拖得太長,沒有了糧食補給,最終一敗塗地。

太平軍北伐幹掉了多少清軍

3樓:網友

這次太平軍北伐從1853年5月開始,一直持續到1855年5月31日李開芳被俘結束,此次北伐太平軍派出的是自己的精銳部隊,用了四個月的時間就打到了天津,之後全軍覆沒,那麼,此次太平軍和清軍各又死了多少人呢?

太平軍北伐從天京出發的時候,大約是22000人的精銳部隊,途中經過擴充,北伐軍從獨流、靜海南撤時有40000多人,一路被殺者達10000餘人,逃散者也有10000餘人,據太平軍被俘士兵口述:「丞相傳令,……至鞏縣過河……直渡了一天,並無一兵追趕,過河者約三四萬人。未過河者約有二三萬人,在鞏縣住下,經官兵殺死二三千人,因此鞏縣那一半賊都逃散了。

因北方連降大雪,天寒地凍,太平軍多數是南方人,未帶冬衣,短衣缺糧,北伐軍又多選黑夜行軍、修築工事,夜間溫度較低,太平軍被凍死的就有幾千人。

太平天國的北伐部隊是太平軍的精銳,能夠集中2萬人已是極限,因太平軍要在三個戰場上同時與清軍殊死較量。按計劃,太平軍會在天京稍為穩固後,會持續派出北伐援軍的,可實際上,太平軍在兵力極不足的情況下,還派出了曾立昌帶一支7500人的太平軍援軍北上。後又驟增至30000餘人,最後僅剩餘1000多人回來。

援軍損失人數約有36000人左右。北伐軍最後被圍困的時候有3000人投降。這樣算來太平軍北伐可能死亡的太平軍有6-7萬人。

這支北伐的隊伍是太平軍中最精銳的部隊,能征善戰,一路之上高歌猛進,從1853年5月份出發,在9月27日佔領天津靜海和獨流之後,就開始遭到了清**的重兵圍剿,清**出動了數倍於太平軍北伐軍的軍隊,對這支北伐隊伍進行了大規模的包圍剿殺,太平軍最後全軍覆沒。但是作為與太平軍精銳部隊作戰的清軍來說,**數字應該不在死傷的太平軍之下,一般來說,正面戰場作戰,雙方的**比例為1:1,但抵抗太平軍的清軍多為地方上臨時徵召的鄉勇,故清軍戰鬥力相對要比北伐軍戰鬥力低下,按此比例算。

清軍的死亡人數應在6-8萬人。

太平軍北伐雙方作戰共死了多少人?通過上面的分析可知,太平軍北伐戰爭中死亡的人數應在12萬人以上。

4樓:網友

孤軍深入,這是兵家大忌!這在戰略上就是重大的軍事失誤!

太平軍如果一鼓作氣全軍都北伐,能打下北京嗎?

5樓:惠華小知識

肯定是可以的。因為太平軍的戰鬥力很強,當時清朝**戰鬥力比較低,所以能夠打下北京城。

太平軍中檢點是什麼,太平軍席捲半個中國時,為何天地會只能在兩廣小打小鬧?

覺得當時的文字和現在的文字是不一樣的。點點應該是檢查點兵的意思。太平軍中檢點是什麼?是一種軍職,類似於皇帝的侍衛 太平軍席捲半個中國時,為何天地會只能在兩廣小打小鬧?當太平軍席捲半個中國時,天地會當時還是出於比較薄弱的時候,所以由於實力不足,只能在兩廣之間小打小鬧,而無法發揮很大的作用。凡是起義也好...

黃巾軍和太平軍有什麼區別,匈奴和滿洲狗又有什麼區別

黃巾軍是唐朝時期的起義軍,而太平軍則是清朝末年的起義軍,但他們都是農民起義軍 匈奴是戰國時期和秦漢時期我國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而滿洲則是在明朝時期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前身是女真族,現在叫滿族。兩個都是我國古代的少數民族。黃巾軍是不滿宦官當政 太平軍則是反抗帝國侵略者 匈奴是有野心的遊牧民族...

很多太平軍開始向清軍倒戈,而他們的最終下場如何

出賣陳玉成的太平軍將領苗沛霖,最終被清軍僧格林沁的蒙古兵隊伍砍成肉泥 情況很多,最慘的,有當場就被殺降的,也有後來被清算的,也有混得不錯,升為將領,比如丁汝昌。應該說,情況不同,跟的人不同,境遇也大不一樣。清軍圍剿太平天國,只用了三萬兵力?當時的太平軍,已經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大多數人都覺得太平天國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