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歷史分析解讀
因為在東吳後期,軍隊戰鬥力很差,而且整個東吳朝堂烏煙瘴氣的,搞得人心惶惶,不能抵抗對手。
2樓:老劉茶社
因為朝廷昏庸無能,內部矛盾激化,孫家已經難以控制局面,面對北方的大軍壓境,內部就已經先亂了。
為何蜀亡則吳必亡,東吳不是有長江天險嗎
3樓:網友
吳蜀之間可沒長江之險。魏國一旦從蜀地出兵,吳就不好防了。
而且蜀地易守難攻。所以吳攻也不是,守夜不是。。。
4樓:省三蛋雕竹雕
所謂長江天險是由蜀漢和東吳一起守衛的 蜀漢滅亡天險何在!
5樓:僑蒼
蜀漢亡了,晉朝就可從北,西兩個方向同上進攻水路齊進兩面夾擊哪有不亡。
6樓:左輪與玫瑰
東吳那邊自己內亂啊!孫皓昏庸無能。。
東吳有二十萬雄兵,有長江天險為峙,為何僅四月就滅亡了?
7樓:網友
東吳最後乙個皇帝昏庸無道,而國家動盪不已,國力逐漸衰退,就算有長江天險為峙,也難以抵擋敵人的入侵。
8樓:晗兮汐
因為當時蜀國和吳國的國力、軍力都比不上魏國,如果蜀吳不聯手抗魏的話,就很容易就被魏國給各個擊破。長江天險也不是萬能的,船隻是可以渡河的。
9樓:丸子閒談文化
因為此時的東吳,已經經過了好幾場大的政治動亂,當時國力衰退,風雨飄搖。
10樓:網友
即使在軍隊,地勢方面有絕對的優勢,但是東吳的皇帝是個昏庸無道的人,所以最後依舊是滅亡了。
11樓:luu陽光的
唇亡齒寒啊,當時蜀國的滅亡對於吳國來說是相當不妙的,畢竟三國的平衡被打破了,吳國本身就比魏國弱。
12樓:喬治不慢
首先是沒有優秀的領導者,他沒有把士兵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其次內部之間也存在很多矛盾。
為什麼西晉大軍剛突破長江防線,東吳就選擇投降了?
13樓:破風攬月
長江天塹已經被突破,這道天然屏障是東吳的最強大的防線,而且越是抵抗,按照西晉的當權者的心理,難免會生靈塗炭。一切為了百姓考慮。
14樓:麟凡歲月
西晉攻打東吳的時候,已經把蜀國打敗,吞併了魏國,三國鼎立狀態,已經破碎,西晉大軍攻破長江防線,就已經要輸了,為了百姓,投降就很正確了!
15樓:徐
因為東吳自知自己的力量和西晉大軍接著抗衡下去的話,也只是失敗,還不如早點投降,免得將士們在一場戰爭中家破人亡。
16樓:複雜世界認真看
因為無險可守,當時東吳只靠著長江天險抵抗西晉,如果防線突破就打不過西晉,所以選擇了投降。
為何說東吳防守魏晉的第一線,其實不是長江天險?
17樓:五月季節
從三國鼎立的勢力地圖看,東吳的地盤始終不止在長江以南,而是同時佔據了長江北岸的若干重要據點。如果沒有這些據點,只有長江天險,估計東吳早就平安不保了。
18樓:太空人
長江固然是兩者交界,但是長江綿延太長了,很難防守到全域性,利用長江防守魏晉是在吃人妄想。
19樓:凱子體育
因為長江就是東吳的家門口,所以讓曹魏攻打到東吳家門口,東吳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東吳防守曹魏的第一線其實在荊州與合肥一線。
東吳佔據天險地利,資源豐富,為何戰鬥力不怎麼樣?
20樓:網友
佔據中原的魏國,號稱是接受東漢的「禪讓」,不僅表面看起來正統,而且也在三國當中實力也最為雄厚;佔據江東的東吳,雖然所佔之地各個方面遠不如中原,但是也算是地大物博,實力在三國當中位列第二;而那個號稱自己是「漢室遺胄」,只佔據西南一隅之地,可以說要錢沒錢,要人沒人。
不過,在三國60年的時間裡,實力最強的魏國卻一直處於防守的姿態,而實力最弱的蜀漢卻採用攻勢防禦不斷的進行「北伐」。反到是,實力居於第二的東吳,一直保持著「坐山觀虎鬥」的架勢。不過,別人「坐山觀虎鬥」最終是為了獲取利益,東吳給人的感覺則是,純粹就是乙個觀眾。
要知道,如果此時東吳或乘機北伐,或乘機西征,都可能擴大地盤。但是,如此能坐收漁人之利的行為,東吳居然沒有采取任何行動。
這當然不是東吳估計什麼「唇亡齒寒」。而是因為東吳的國家實力不足,軍隊戰鬥力不足。或許有人會反駁,東吳畢竟佔據了江南富庶之地。
但是,我們需要注意,此時中國的經濟中心還是在北方的中原。另外這裡需要強調的是,東吳的「國家實力不足」。雖然人在孫權時期,由於這位「吳大帝」自身手腕和能力,讓整個東吳都能在皇權的控制之下。
但是,孫權死後,不僅新的皇帝在沒有他的能力,而且以陸、顧、朱、張等四大家族已成為尾大不掉之勢。
因為這四大家族,不僅把持著朝政和地方政務,更控制著私人軍隊。因為,東吳採取的是世襲領兵制,原本屬於國家的軍隊,經過這些大家族幾代人的統治管理之後,逐漸就成為了私家武裝。《三國志》中就有記載,四大豪門中的朱家就有「部曲萬口」,而且是父死子代的領兵制。
而且,這些大家族還可以通過對外戰爭,獲得大量部曲。比如,東吳名將全琮帶兵數千討伐山越之後,從山越之中徵召了上萬精兵作為自己的私人武裝。就是因為,東吳的豪門佔據了大量人口,成為他們的部曲,反而使東吳在徵召軍隊的時候,難以完成集結。
於是,作戰就只能仰仗各大豪強的部曲和私人武裝。
21樓:爬樹的魚喜歡他
即使東吳佔據天仙地利,資源也很豐富,但是,沒有足夠的人才和強將,戰鬥力也是沒有辦法提公升的。
22樓:網友
據江東的東吳,雖然所佔之地各個方面遠不如中原,但是也算是地大物博,實力在三國當中位列第二;而那個號稱自己是「漢室遺胄」,只佔據西南一隅之地,可以說要錢沒錢,要人沒人。
23樓:貓咪老師愛看娛樂好劇
因為東吳的君王不行,而且將領也沒有特別出眾,雖說佔據了地理原因,但是其他的不行啊。
24樓:娛樂大雜蟹
東吳作為乙個國家,地理位置特殊。南方人習慣水戰,自然戰鬥力比不上北方。
25樓:陌上茶蘼
在古代戰爭當中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雖然東吳佔據了地理優勢,但是在其它方面卻存在嚴重的不足。
26樓:半糖小福
魏蜀吳形成了三足鼎立局面,相比之下東吳實力不足與孫權的領導有關,他沒有曹操和劉備的資源豐富。
27樓:魚麗麗魚魚魚
雖然吳國佔據了有利的地理位置,但是他們國家的人數並不多,人口基數本來就小,所以導致了兵力不足。
東吳明明有二十萬雄兵,有長江天險為峙,為什麼僅四月就滅亡了?
28樓:王子欒川
當時的東吳,已經經過了好幾場大的政治動亂,國力衰退,風雨飄搖,吳國雖然還有二十萬軍隊,又有長江天險做屏障,但人心散亂,軍心不穩,離徹底亡國也不遠了。
29樓:河工大校草
因為當時的東吳內部已經亂成一鍋粥了,導致自己的將士和士兵都沒什麼動力,面對敵人多數人都選擇了投降。
30樓:網友
當時東吳的皇帝孫皓昏庸無能,東吳人心惶惶,東吳軍隊也無心打仗,所以雖然是二十萬大軍,但很容易就攻克了。
31樓:網友
因為當時東吳在位的皇帝是孫皓,他非常昏庸無能,導致東吳人心惶惶軍隊也無心打仗,所以僅四月就被滅亡了。
32樓:網友
羊祜為徹底滅掉東吳,整整準備了十年時間。吳軍人數也不少,也有二十萬軍隊 ,但將士普遍厭戰,缺乏鬥志,不論水戰還是陸戰,大都是一觸即潰,無力阻擋晉軍的凌厲進攻。
坐擁20萬常備軍隊,還有長江天險,為何東吳僅四個月就滅亡了?
33樓:雅澤美食大世界
我們都知道,三國末期,司馬家族掌控曹魏政權,最終司馬炎廢了曹奐,篡位成功,改魏為晉。而此刻,三國之中僅剩下東吳仍在苟延殘喘,所以司馬炎為了實現先輩統一天下的遺願,足足準備了10年之久,然後僅用4個月的時間,就滅了東吳,統一全國。
想當年三分天下的時候,東吳雖然沒有曹魏強盛,但也不至於這麼快就滅亡吧,所以我們不僅要看司馬炎這4個月的軍事行動,更要看之前10年的巨集偉大計。
其實司馬炎的老爸司馬昭在世時,就提出了「先定巴蜀、再滅東吳」戰略方針。果然第二年,也就是西元263年,蜀漢在強大的曹魏三路大軍圍攻下滅亡了,至此也拉開了三國時代統一的序幕。
但司馬昭沒能親眼看到全國的統一,於西元265年病逝。其子司馬炎繼承晉王,第二年便登基稱帝,穩定3年後,司馬炎著手籌劃滅吳部署。
吳主孫皓出城投降,東吳滅亡,從司馬炎發兵開始到現在僅過了不到4個月,當年魏蜀吳三足鼎立時期,蜀漢國力還不足吳國3分之一,尤其後來諸葛亮死後,蜀漢更是沒落,照樣堅持了4個月才被魏國所滅。
至此,司馬炎建立的西晉統一了全國!
34樓:佯裝不是裝
三國之中僅剩下東吳仍在苟延殘喘,尚存一息。
35樓:努力的梨
當年魏蜀吳三足鼎立時期,蜀漢國力還不足吳國3分之一,尤其後來諸葛亮死後。
36樓:阿芯
故時人稱「曹魏得天時,江東據地利,蜀漢有人和。」
37樓:飄逸故事匯
來自好幾方大軍的圍攻,60多萬大魏軍的攻擊,堅持4個月已經很不錯了。
38樓:網友
東吳仍在苟延殘喘,所以司馬炎為了實現先輩統一天下的遺願,足足準備了10年之久,然後僅用4個月的時間,就滅了東吳,統一全國。
二十萬創業開什麼工廠,二十萬可以做創業嗎?什麼行業好做
現在環保局監察嚴格,工廠很難生存 可以選擇嬰兒游泳行業呢 前景如下 2015年1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定於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二胎政策的開放,將註定母嬰行業掀起一次持續數年的波瀾。嬰兒游泳館行業主要針對0 1歲孩子,2017年將逐漸進入高峰期,準...
二十萬存定期一年利息多少,存二十萬,定期為一年,一年利息有多少錢
哆啦a夢是夢想家 根據2019年12月6日的國家基準1年期整存整取的利率是1.75 如果是20萬,那麼利息就是200000 1.75 3500元。利息的多少取決於三個因素 本金 存期和利息率水平。利息的計算公式為 利息 本金 利息率 x存款期限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國稅函 2008 826號規定,自20...
車禍要佩服二十萬嗎
首先,責任認定方面,這是交警的工作,由交警負責定性劃分,但不定量劃分具體比例,具體比例由雙方協商 但是個人認為,如果是在你所說的情況下,交警責任認定是有誤的。其次,上訴的問題,你應該諮詢一個律師的,如果諮詢了律師你就知道你家應該提出管轄權異議,不應訴,因為他們當地的法院是沒有管轄權的,本案應由你們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