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撒的謊
一共是36個郡縣,也是考慮到當時的管理情況,所以根據地區進行的劃分,也是為了集中統治。
2樓:樂曉江湖
他將全國分為了三十六郡進行統治,每郡下轄縣數量從幾個到幾十個不等。
3樓:大超說教育
將全國分為36個郡縣進行統治,不過到秦始皇統治末期的時候,增加到了48個郡縣。
秦始皇為什麼要廢分封立郡縣
4樓:旅遊達人在此
秦始皇要廢分封立郡縣原因是在分封制下,受封諸侯擁有世襲特權,在他們的領地內,有設定**、建立武裝、徵派賦役的獨立性,為形成諸侯割據創造了條件。
在郡縣制下,郡、縣屬於由皇帝控制的地方行政機構,郡縣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免,聽命於**,地方上沒有特權,缺少獨立性。所以,實行分封制不利於加強**集權,實行郡縣制有利於加強**集權。
5樓:文化大師
原因在於加強**集權,維護自己的統治。分封制,乙個封地相當於乙個小的王國,而郡縣制大大削弱了地方上的權力,將權力收回**。
6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他太霸道,認為天下的一切都是他的。
7樓:卷卷
郡縣制是**集權制下設的分支機構,由**直接派人掌管,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權力。
秦朝推行郡縣制,全國最初劃分的郡為多少個?
8樓:記憶打卡機
秦朝一級行政區(郡)
序號 郡名 治所 今所在地。
1 內史直管 咸陽 今陝西西安、咸陽之間。
2 隴西郡 狄道 今甘肅臨洮縣南。
3 北地郡 義渠 今甘肅寧縣西北。
4 蜀郡 成都 今四川成都。
5 巴郡 江州 今重慶市。
6 漢中郡 南鄭 今陝西南鄭東。
7 南郡 江陵 今湖北江陵。
8 洞庭郡(前身為黔中郡) 臨沅 今湖南常德市西9 南陽郡 宛縣 今河南南陽市。
10 蒼梧郡(前身為長沙郡) 湘縣 今湖南長沙市11 陳郡(西漢誤作楚郡) 陳縣 今河南淮陽12 九江郡 壽春 今安徽壽縣。
13 四川郡(西漢誤作泗水郡) 相縣 今安徽淮北市14 薛郡 魯縣 今山東曲阜。
15 東海郡 郯縣 今山東郯城西南。
16 會稽郡 吳縣 今江蘇蘇州。
17 邯鄲郡 邯鄲 今河北邯鄲市西南。
18 鉅鹿郡 鉅鹿 今河北平鄉。
19 太原郡 晉陽 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20 上黨郡 長子 今山西長子縣。
21 雁門郡 善無 今山西朔州右玉縣。
22 代郡 代縣 今河北尉縣西南。
23 雲中郡 雲中 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
24 河東郡 安邑 今山西夏縣北。
25 東郡 濮陽 今河南濮陽西南。
26 碭郡 碭縣 今安徽碭山縣南。
27 上郡 膚施 今陝西榆林東南。
28 三川郡 雒陽 今河南洛陽市東北。
29 潁川郡 陽翟 今河南禹州。
30 臨菑郡 臨淄 今山東淄博市東。
31 琅琊郡 東武 今山東諸城。
32 漁陽郡 漁陽 今北京密雲西南。
33 上谷郡 沮陽 今河北懷來東南。
34 右北平 無終 今河北薊縣。
35 廣陽郡 薊縣 今北京市。
36 遼西郡 陽樂 今遼寧錦州市西。
37 遼東郡 襄平 今遼寧遼陽市。
38 九原郡 九原 今內蒙古包頭西南。
39 南海郡 番禺 今廣東廣州。
40 桂林郡 桂林 今廣西貴港境內。
41 閩中郡 閩中 今福建福州。
42 象郡 臨塵 今廣西崇左縣境內。
9樓:網友
秦郡的數目是在不斷變化的 可見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考》
10樓:網友
36個秦穆公九年(前651),晉公子夷吾(即晉惠公)對秦國使者談到「 君實有郡縣」,為秦國設郡的最早記載。而後,晉、趙、吳相繼設定了郡。這一時期的郡地位比縣為低,但縣與郡之間並無相統屬的關係。
到了戰國時期,有名可考的最早設定的郡當為魏文侯時的西河郡(吳起曾為西河守)、上郡和楚悼王時的宛郡。隨著邊防設郡之地逐漸繁盛,內地的縣逐漸增多,需要建立起更高一級的管理機構,於是就形成了郡、縣兩級制的地方管理體系。郡守為郡之長,多由武官充任,有徵兵領軍之權。
至戰國末年,各國郡縣的設立已很普遍。 秦統一後郡縣制遂遍行於全國,漢繼秦制,比秦更為嚴整。司馬遷說秦始皇一統天下後設為36郡。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把中國分成多少個郡
11樓:九方餐飲
秦朝沒有采用分封制,而是採用郡縣制,最初將全國分為三十六個郡,後來增加至四十八個。
秦朝一級行政區。
1內史直管。
咸陽今陝西西安、咸陽之間。
2隴西郡。狄道今甘肅臨洮縣南。
3北地郡。義渠今甘肅慶城縣西北4蜀郡。
成都今四川成都5巴郡。
江州今重慶市。
6漢中郡。南鄭今陝西南鄭東7南郡。
江陵今湖北江陵。
8洞庭郡(前身為黔中郡)
臨沅今湖南常德市西。
9南陽郡。宛縣今南陽市。
10蒼梧郡(前身為長沙郡)
湘縣今湖南長沙市。
11陳郡(西漢誤作楚郡)
陳縣今淮陽。
12九江郡。
壽春今安徽壽縣。
13四川郡(西漢誤作泗水郡)
相縣今安徽淮北市。
14薛郡。魯縣今山東曲阜。
15東海郡。
郯縣今山東郯城西南。
16會稽郡。
吳縣今江蘇蘇州。
17邯鄲郡。
邯鄲今河北邯鄲市西南。
18鉅鹿郡。
鉅鹿今河北平鄉。
19太原郡。
晉陽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20上黨郡。
長子今山西長子縣。
21雁門郡。
善無今山西朔州右玉縣。
22代郡。代縣今河北尉縣西南。
23雲中郡。
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
24河東郡。
安邑今山西夏縣北。
25東郡。濮陽今濮陽西南。
26碭郡。碭縣今安徽碭山縣南。
27上郡。膚施今陝西榆林東南。
28三川郡。
雒陽今洛陽市東北。
29潁川郡。
陽翟今禹州。
30臨菑郡。
臨淄今山東淄博市東。
31琅琊郡。
東武今山東諸城。
32漁陽郡。
漁陽今北京密雲西南。
33上谷郡。
沮陽今河北懷來東南。
34右北平。
無終今河北薊縣。
35廣陽郡。
薊縣今北京市。
36遼西郡。
陽樂今遼寧錦州市西。
37遼東郡。
襄平今遼寧遼陽市。
38九原郡。
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南。
39南海郡。
番禺今廣東廣州。
40桂林郡。
桂林今廣西貴港境內。
41閩中郡。
冶縣今福建福州。
42象郡。臨塵今廣西崇左縣境內。
43膠東郡。
即墨今山東平度東南。
12樓:匿名使用者
共36郡。
秦始皇即位後,派蒙恬率兵出擊匈奴,還把戰國時秦、趙、燕三國北邊的長城連結起來,修築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在征服百越地區後,設定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始皇末年,秦郡數由統一之初的36郡增至40餘郡,其版圖「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
13樓:愚人節
秦始皇把全國分成三十六郡,以後又陸續增設至四十一郡。它們是:
地區 主要各郡。
秦地 巴郡,蜀郡,隴西郡,北地郡。
趙地 太原郡,雲中郡,邯鄲郡,鉅鹿郡,雁門郡,代郡,常山郡魏地 上郡,河東郡,東郡,碭郡,河內郡韓地 三川郡,上黨郡,潁川郡。
楚越之地 漢中郡,南郡,黔中郡,南陽郡,陳郡,薛郡,泗水郡,九江郡,會稽郡,長沙郡,衡山郡。
齊地 東海郡,齊郡,琅琊郡,膠東郡,濟北郡燕地 廣陽郡,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南越故地 閩中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匈奴故地 九原郡。
分封制的核心是什麼,分封制是什麼?
共享天下,穩定局勢。就跟現在一樣,一堆人一起創業,而且各自都有自己獨立的勢力。上市後不給股份,底下的人就會造反!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製,由各個諸侯形成眾星拱月的形式的 分封制是什麼?分封制是周代政bai治統治的重要特徵du,也是適應周初zhi政治局勢的需要,dao周公則是分封制度的首創專者。武王...
秦朝如何克服封建制的弊端,郡縣制和分封制的利弊
秦朝採用郡縣制,克服了封建制的弊端。秦代為中國歷史上最早在全境推行 郡縣制 的朝代。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曾出現過應否置郡的爭論。當時不少大臣,特別是李斯的上司王綰,認為原楚國 燕國 齊國等地的領土都遠離秦國,主張實行分封,授各地貴族予世襲的諸侯名份。身為廷尉的李斯認為分封制是周朝諸侯混戰的根源,他大膽...
西周分封制在當時起到了什麼作用,西周分封制在當時為什麼起到了鞏固統治的作用
周公東征之後,完善了西周的政治制度。通過分封制 宗法制和樂禮制度,加強了王權,形成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的局面。但昭王伐荊楚,使 王道微缺 到厲王時,實行 統治,防民之口,與民爭利,結果引起了 國人暴動 公元前841年,國人不堪忍受厲王的高壓政策,紛紛暴動。厲王奔彘 今山西霍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