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星
長城是古代因抵禦外族而出現,屬於戰爭產物,更是古代遊牧文化和農耕文化的分界線。
最早為西周時期修建,有個典故:烽火戲諸侯。後戰國時期燕國、趙國、秦國等修建的長城,用於抵禦北方匈奴。
西元前221年,秦王贏政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命大將蒙恬徵發民夫在之前秦趙燕長城基礎上修建的西至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現有秦長城遺址在內蒙古自治區。
後漢朝、隋朝、唐朝、宋朝等也有修築。現在大家所看到的長城是明清代修建的,為人所熟知的是明長城,明朝前期、中期、後期都有修築。
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八大奇蹟之一,更是我們中華民族成長的印記,如果有機會可以帶著家人看看!
有關於長城的歷史資料?
2樓:使用者名稱用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佈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萬多千公尺。
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計有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
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擴充套件資料。長城的代表地段:
1、山海關。
山海關被稱為「天下第一關」,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千公尺,是萬里長城的入海處。全長26千公尺,主要包括:老龍頭長城、南翼長城關城長城、北翼長城、角山長城、三道關長城及九門口長城等地段。
老龍頭長城是長城入海的端頭部分。
山海關是明代建立「衛所兵制」的產物,明代的「屯田制」和改革政策又對山海關的鞏固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鎮北臺。
鎮北臺位於歷史文化名城陝西省榆林市,距城區約3千公尺,建於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是萬里長城中最為巨集大、氣勢最為磅礴的建築。
關於長城的歷史
袁健童 編輯本段長城的歷史 我國北方的長城,開始於戰國秦 趙 燕三國。長城的起點 老龍頭 一 秦 趙 燕在北邊修築長城的原因 秦趙燕為何要在北邊修築長城,這要從戰國時期的形勢說起。戰國時期,是我國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變時期。隨著各國之間政治 經濟關係的加強,諸夏文化與秦 楚 吳...
長城的歷史人物和故事,長城的歷史故事
雲南洋薊 秦統一六國後,蒙恬奉命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 今內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帶 自榆中 今內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 至陰山,設三十四縣。又渡過黃河,佔據陽山,遷徙人民充實邊縣。其後修築西起隴西的臨洮 今甘肅岷縣 東至遼東 今遼寧境內 的萬里長城,把原燕 趙 秦長城連為一體。長城利用地形,籍...
有關長城的,有關長城的資料
百科名片 長城長城是古代中國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遊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里,因此又稱作萬里長城。現存的長城遺蹟主要為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 寬4至5米。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