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北宋宋神宗時期,不過歷史上對王安石變法評價沒書上說的沒這麼高,「黨同伐異,黨爭勢同水火」北宋滅亡一部分原因就是這斯變法所致,本來國家問題沒這麼嚴重,但他這一變,加速滅亡啊。
2樓:讓斌
宋神宗,我個人認為王安石變法其實是很有用的,只不過神宗死的早了點,又因變法得罪了大部分權貴,所以神宗死後王也就被貶,
3樓:義振凱
王安石變法發生在北宋熙寧年間也就是宋神宗在位期間
王安石變法發生在宋代哪個皇帝執政期間
4樓:七七的小店
熙寧變法:
熙寧二年(2023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為參知政事,王安石提出當務之急在於改變風俗、確立法度,提議變法,神宗贊同。為指導變法的實施,設立制置三司條例司,由王安石和陳昇之共同掌管。王安石委任呂惠卿承擔條例司的日常事務,派遣提舉官四十多人,頒行新法。
熙寧三年(2023年),王安石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位同宰相,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新法,開始大規模的改革運動。所行新法在財政方面有均輸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在軍事方面有置將法、保甲法、保馬法等。
熙寧四年(2023年),頒佈改革科舉制度法令,廢除詩賦詞章取士的舊制,恢復以《春秋》,三傳明經取士。同年秋,實行太學三舍法制度。
5樓:吟遊之風
宋神宗趙頊[xū](公元2023年5月25日―公元2023年4月1日),原名仲鋮,宋英宗長子,北宋第六位皇帝。
公元2023年(北宋治平元年)封光國公,後進封淮陽郡王、潁王。公元2023年(治平三年)立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為宋神宗,時年20歲。
公元2023年(治平四年)趙頊即位,公元2023年改年號為熙寧元年。由於對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滿,且他素來都欣賞王安石的才幹,故立即命王安石推行變法,以期振興北宋王朝,史稱「王安石變法」(又稱「熙寧變法」)。
公元2023年在福寧殿去世,享年37歲,廟號神宗,諡號為英文烈武聖孝皇帝,葬於永裕陵。
6樓:淼淼溪水
北宋王安石於宋神宗熙寧年間進行的改革。治平四年(公元2023年)正月,宋神宗即位,立志革新,於熙寧元年(公元2023年)四月,召王安石入京,變法立制,富國強兵,改變積貧積弱的現狀。
宋神宗(2023年~2023年)名趙頊,又名仲針,諡號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帝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北宋第六代皇帝.
7樓:匿名使用者
宋神宗時期,熙寧二年至元豐八年
王安石變法發生在宋朝哪個皇帝在位期間?
8樓:七七的小店
王安石變法發生在宋代宋神宗在位期間。
治平四年(2023年),久慕王安石之名的宋神宗即位。宋神宗希望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統治危機,遂起用王安石為江寧知府,旋即詔為翰林學士兼侍講,非常信任和器重王安石。
熙寧元年(2023年)四月,王安石再次提出全面改革的想法,指出「治國之道,首先要效法先代,革新現有法度」,並勉勵神宗效法堯舜,簡明法制。王安石認為,北宋國家貧苦的癥結,不在於開支過多,而在於生產過少;農民之所以貧苦和不能從事生產,一方面是由於官僚富豪兼併了大量土地,另一方面是由於**把繁重的徭役加在農民身上。因此,最好的理財富國之路,是依靠天下所有的勞動力去開發自然資源,是積極開源而不是消極節流。
王安石隨後上《本朝百年無事札子》,闡釋宋初百餘年間太平無事的情況與原因,指出當時危機四伏的社會問題,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所建樹,認為「大有為之時,正在今日」。神宗採納王安石的相關主張,並要求其盡心輔佐。
熙寧二年(2023年)二月,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為參知政事,王安石提出當務之急在於改變風俗、確立法度,提議變法,神宗贊同。為指導變法的實施,設立制置三司條例司,統籌財政。同年四月,遣人察諸路農田、水利、賦役;七月,立淮浙江湖六路均輸法;九月,立青苗法;十一月,頒農田水利條約。
熙寧三年(2023年),頒佈募役法、保甲法。
熙寧四年(2023年),頒佈方田均稅法,改革科舉制度。
熙寧五年(2023年)三月,頒行市易法。
熙寧六年(2023年)七月,頒行免行法。
王安石變法是宋代哪個皇帝執政期間
笑蒼穹 王安石變法是宋神宗時期,王安石發動的旨在改變北宋建國以來積貧積弱局面的一場社會改革運動。變法自熙寧二年 1069年 開始,至元豐八年 1085年 宋神宗去世結束,故亦稱熙寧變法 熙豐變法。 情鈍 1 王安石變法發生在宋代宋神宗執政期間。2 熙寧變法 熙寧二年 1069年 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為參...
商鞅變法發生在戰國時期的哪個諸侯國
發生在秦國 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即位以後,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自魏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 重農桑 獎軍功 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為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以 廢井田 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
王安石變法非常有利於解決宋朝的矛盾,那為什麼還會失敗
十年一渡 北宋建國以來,國家底子薄弱,愛國詩人王安石為了改變這一窘迫的局面,發起了一場浩浩蕩蕩的改革變法行動。可惜了進行了幾十年的大變法,最後卻以失敗告終。私認為除了王安石在性格 以及用人方面失誤之外,與當時的大勢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另一方面,變法是為了大眾的利益,其中不可避免會影響到另一些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