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說的八旗是哪些,清朝時期說的八旗是哪些?有排名順序嗎?姓氏是哪些?

時間 2022-01-25 07:30:39

1樓:無名靈山隱士

「 八旗制度」是滿族的一種社會組織形勢,它的形成有一個過程,就是必須先從牛錄製說起;牛錄是處在氏族制時期女真人從事軍事,狩獵的小行動集體。「牛錄」漢語譯為大箭。16世紀中期前,女真內部處於分崩離析狀態,2023年清太祖努爾哈赤為適應軍事需要,授用「牛錄」名稱,把它改造成起許多作用的組織。

1601 年,努爾哈赤改牛錄製為固山(旗)制,這時他已經統一了女真本部,並乘勝進軍海四女真,這時已設黃、白、紅、藍四旗,兼併海四女真三部後,由於牛錄額數增多,始於2023年正式建立八旗制度。規定每年三百人立為一牛錄,五牛錄立一紮攔額真(參領),五紮攔立一固山額真(都統)。「原旗有黃、白、藍、紅,將此色鑲之為八色,成八固山」。

八色即:正黃、正白、正藍、正紅、鑲黃、鑲白、鑲藍、鑲紅。這一組織,就是後來統稱滿洲的八旗。

皇太極時又把降附的蒙古人和漢人編為「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以後將達爾罕、鄂倫春等少數民族,編入「布特哈八旗」,也就是打勝八旗。

八旗制度在初建期兼有軍事、行政和生產三方面職能,請入關後,它又構成了統治階級統治全國的工具。

2樓:匿名使用者

八旗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獨創的一種「軍政合一」、「寓兵於民」的組織,遇有徵伐,抽調旗下甲士組成軍隊,即通常所說的八旗兵;同時它又是政權組織,具有管理旗下人民戶籍、田土、賦役、教養、訴訟、婚姻等廣泛職能。清人關前,凡人均隸於八旗,可以說旗外無兵無民,八旗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就是入關以後,清統治者仍視八旗為國家根本,以八旗禁旅衛護京師,駐防衝要大城~

3樓:hhh歷史

八旗最初源於滿洲(女真)人的狩獵組織,是清代旗人的社會生活軍事組織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4樓:火影忍者鳴人君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於明萬曆二十九年(2023年)正式創立,初建時設四旗:黃旗、白旗、紅旗、藍旗。2023年因「歸服益廣」將四旗改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並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合稱八旗,統率滿、蒙、漢族軍隊。

5樓:

正紅旗,正白旗,正黃旗,正藍旗,鑲紅旗,鑲白旗,鑲黃旗,鑲藍旗

清朝時期說的八旗是哪些?有排名順序嗎?姓氏是哪些?

6樓:匿名使用者

1、清朝的八旗指的是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八旗又分滿洲八旗、漢軍八旗、蒙古八旗)。

2、排位的順序當然有了,只不過清朝入關前制度不完善,八旗的次序也隨著權力鬥爭不停變化,直到順治時,八旗的前後最終次序才定了下來,並一直沿用至清末:

一、鑲黃旗

二、正黃旗

三、正白旗

四、正紅旗

五、鑲白旗

六、鑲紅旗

七、正藍旗

八、鑲藍旗

這裡面,前三個是人們俗稱的「上三旗」,也就是由皇帝直接統領的,剩下的被稱作「下五旗」。不過他們之間的順序是既定的。因此在八旗中,最尊貴的不是大家慣常印象中的正黃旗,而是鑲黃旗。

3、八旗沒有固定的姓氏,每一旗下都設定有參領、佐領等組織單位,包含滿洲各個姓氏,同一旗內會有很多姓氏,同一姓氏也可能分佈在各個旗中,所以根據姓氏是無法劃分旗籍的。

7樓:莫蕭香

八旗分別是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

其中又分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別...

上三旗分別是: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

下五旗是分別:正紅旗、鑲紅旗、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上三旗實行郎衛制,下五旗實行兵衛制...說白了,上三旗的地位要比下五旗的高...

因為上三旗是由皇帝親自統帥,旗內無王...兵為皇帝的親兵..而下五旗呢,是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駐守各地...

地位自然沒有那麼尊貴...

要是按順序排名的的話,應該是 :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正藍旗,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鑲藍旗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8樓:蚌肉

那是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

原先正白旗、鑲白旗是君主直屬的最尊貴的兩旗。後來奪取皇位的皇太極為了自己集權所需,把正黃旗、鑲黃旗的地位排為最尊貴。

清朝時期的八旗是什麼意思?怎樣區分?

9樓:頓昀

太磨嘰,旗是部隊番號,有防區,

清朝八旗分別是哪些:清朝八旗地位排名如何

10樓:幸運的吳兼

清朝八旗分別為:正黃、鑲黃,正白、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

八旗本無高低之分。清軍入關前,八旗中的正黃、鑲黃兩旗由汗王(皇帝)直接統領,其它6旗分別由汗王的子侄統領。惟鑲黃旗只屬於皇帝一人。

鑲黃旗內除了皇帝之外,沒有其他宗室。稍後,皇權進一步加強,正黃旗與正白旗又歸皇帝統屬。

清順治七年(2023年),攝政王多爾袞去世,清世祖順治開始親政。他為了加強對八旗掌控,親自統領了原屬多爾袞的正白旗,這樣由皇帝控制的正黃、鑲黃、正白三旗,稱為上三旗;由諸王、貝勒掌控的鑲白、正藍、鑲藍、正紅、鑲紅五旗,稱為下五旗,此後終清未改。

擴充套件資料

八旗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獨創的一種「軍政合一」、「寓兵於民」的組織,遇有徵伐,抽調旗下甲士組成軍隊,即通常所說的八旗兵;同時它又是政權組織,具有管理旗下人民戶籍、田土、賦役、教養、訴訟、婚姻等廣泛職能。

清人關前,凡人均隸於八旗,可以說旗外無兵無民,八旗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就是入關以後,清統治者仍視八旗為國家根本,以八旗禁旅衛護京師,駐防衝要大城。

清代的八旗軍,包括八旗滿洲、蒙古、漢軍在行軍、駐營時所居的位置是固定的。據說是依「五行相剋」說制訂的。

在《八旗通志》中有如下的記載:「兩黃旗位正北,取土勝水。兩白旗位正東,取金勝木。

兩紅旗位正西,取火勝金。兩藍旗位正南,取水勝火,水色本黑,而旗以指麾六師,或夜行黑色難辯,故以藍代之。」

根據陰陽五行學說:東方屬木,顏色為青,木能克土;南方屬火,顏色為赤,火能生土克金;西方屬金,顏色為白,金能生水克木;北方屬水,顏色為黑,水能生木克火;**屬土,顏色為黃,土能生金克水。

從五行所屬的顏色和五行相剋的角度講,八旗所處的方位恰恰與五行相剋的方位是一致的:兩黃旗屬土,土能克水,所以在北方;兩紅旗屬火,火能克金,所以兩紅旗位於西方;兩白旗屬金,金能克木,所以兩白旗位於東方;兩藍旗屬水,水能克火,所以兩藍旗位於南方。

11樓:匿名使用者

八旗的排序是:鑲黃、正黃、正白,正藍,鑲白,正紅,鑲紅,鑲藍。順治之前上三旗是鑲黃,正黃,正藍,順治後,因多爾袞是正白旗,所以以後正藍下降為下五旗,正白旗升為上五旗。

12樓:魔神黑帝斯大人

正紅旗,正藍旗,正白旗,正黃旗,鑲紅旗,鑲藍旗,鑲白旗,鑲黃旗,八旗還分民族,有滿族八旗,蒙古八旗和漢族八旗,正的比鑲的地位高

清朝的八旗指哪八旗?

13樓:天上飛

清朝八旗是指: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

八旗旗主是每個旗的最高領導人,他們可以直接掌管各個旗的兵權。其實在剛建立八旗制度的時候,八旗的每一個旗都有各自的旗主,但是皇帝擔心旗主會威脅皇權,於是就把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都劃歸自己手下親自統領。

因此,八旗中就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的格局。上三旗一般是皇帝的親兵,下五旗則是由各自的旗主掌管。因為在清朝初期,旗主有很大的權利,國家的小事皇帝可以直接做主,但遇到大事就必須要和幾位旗主一同商議,才能下決定。

在清朝八旗中,排名第一的不是正黃旗,而是鑲黃旗。因為早在清朝入關之前,清太祖努爾哈赤就是鑲黃旗的旗主,所以鑲黃旗也被稱為頭旗,並在此後一直保持了八旗之首的地位。除此之外,更讓人詫異的是,雖然清朝的皇帝是滿人,但是八旗的旗人並不都是滿人。

含有滿人、漢人、蒙古人。並且清朝的旗人共有三種,分別為:八旗蒙古、八旗滿洲、八旗漢軍。

其中,八旗滿洲的旗人都是滿人,八旗蒙古的旗人都是蒙古人,八旗漢軍的旗人都是漢人。因此,八旗實際上共有二十四旗,比如正黃旗分為滿洲正黃旗、蒙古正黃旗、漢軍正黃旗。

而八旗旗主的下一級就叫做參領,是一個正三品的官職,每一個滿洲旗和漢軍旗中有五個參領,而蒙古旗只有兩位參領。參領的下一級又叫做佐領,是正四品官職。佐領在滿語中的意思大家知道嗎?

其實佐領在滿語中被稱為牛錄章京,也就是牛錄領導人的意思。

牛錄是指八旗剛開始建立時就規定的基本的制度,剛開始一個牛錄代表300人,後來嘉慶皇帝將其改為了150人的編制。而佐領不僅只是領導人,在戰爭時期佐領要當做戰爭領導人,在和平時期佐領又要掌管民生,掌管所屬牛錄的戶口、田宅、兵籍、訴訟等等日常的瑣事。

14樓:義合英項雨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於明萬曆二十九年(2023年)正式創立,初建時設四旗:黃旗、白旗、紅旗、藍旗。2023年因「歸服益廣」將四旗改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並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合稱八旗,統率滿、蒙、漢族軍隊。

八旗歷史

中國清代滿族的社會組織形式。滿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獵為業,每年到採捕季節,以氏族或村寨為單位,由有名望的人當首領,這種以血緣和地緣為單位進行集體狩獵的組織形式,稱為牛錄製。總領稱為牛錄額真(牛錄意為大箭;額真,又稱厄真,意為主)。

清太祖努爾哈赤於明萬曆二十九年(2023年)正式創立,初建時設四旗:黃旗、白旗、紅旗、藍旗。2023年因「歸服益廣」將四旗改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並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合稱八旗,統率滿、蒙、漢族軍隊。

規定每300人為一牛錄,設牛錄額真一人,五牛錄為一甲喇(隊),設甲喇額真(參領)一人,五甲喇為一固山,設固山額真(都統、旗主)一人,副職一人,稱為左右梅勒額真(副都統)。

皇太極繼位後為擴大兵源在滿八旗的基礎上有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其編制與滿八旗相同。滿、蒙、漢八旗共二十四旗構成了清代八旗制度的整體。滿清入關後八旗軍又分成了禁旅八旗和駐防八旗。

清朝時期的八旗是什麼意思?是怎樣區分的?

15樓:匿名使用者

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中,取得節節勝利。隨著勢力擴大,人口增多,他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黃、白、紅、藍四旗,稱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旗皆純色。四十三年,努爾哈赤為適應滿族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原有牛錄製的基礎上,建立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編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鑲,俗寫亦作廂)。

旗幟除四整色旗外,黃、白、藍均鑲以紅,紅鑲以白。把後金管轄下的所有人都編在旗內。其制規定:

每300人為1牛錄,設牛錄額真1人;5 牛錄為1甲喇,設甲喇額真1人;5甲喇為1固山,設固山額真1人。據史籍記載,當時編有滿洲牛錄308個,蒙古牛錄76個,漢軍牛錄16個,共400個。此時所編設的八旗,即後來的滿洲八旗。

清太宗時,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旗制與滿洲八旗同。八旗由皇帝、諸王、貝勒控制,旗制終清未改。 八旗組織中蒙古旗與漢軍旗的建立比滿洲旗稍晚。

清太宗皇太極天聰三年(1629)時,已有蒙古二旗的記載,稱為左右二營。八年改稱左翼兵和右翼兵。九年,後金在征服察哈爾蒙古後,對眾多的蒙古壯丁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編審,正式編為蒙古八旗,旗制與滿洲八旗同。

漢軍單獨編為一旗,據考證是在天聰五年正月(一說天聰七年)。皇太極崇德二年(1637)分漢軍為二旗,旗色玄青,四年分二旗官兵為四旗,七年正式編為漢軍八旗,旗色與滿洲八旗同。從明萬曆四十三年八旗制度建立,直到清崇德七年才完成八旗組織三個部分二十四旗的組織建設,八旗每一旗下都包括滿洲、蒙古、漢軍三個部分。

八旗又有上三旗與下五旗的區別。順治七年(1650)底多爾袞死後,清世祖福臨為了加強對八旗的控制,對八旗的順序進行了調整。由皇帝控制的鑲黃、正黃、正白三旗,稱為上三旗;由諸王、貝勒統轄的正紅、鑲紅、正藍、鑲藍、鑲白五旗,稱為下五旗,此後終清未改。

上三旗較下五旗為崇,是皇帝的親兵,擔任禁衛皇宮等任務,下五旗駐守京師及各地。清世宗雍正為進一步加強**集權,削弱諸王、貝勒對各旗的控制,嚴格區分下五旗中的旗分佐領(俗稱外佐領)和府屬佐領(俗稱內佐領)的隸屬關係。下五旗中的主要部分旗分佐領,實際上也由皇帝直接控制。

諸王及貝勒僅能控制其府屬佐領。又以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旗居左,稱為左翼;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四旗居右,稱為右翼。 http:

清朝八旗究竟是哪八旗 其中哪個旗最為厲害

三 最高貴的無異於鑲黃旗無論是從努爾哈赤起兵開始,還是清朝的歷代君王,鑲黃旗都是他們的親兵中的精英部分。在這一隻裡面,他們除去注重武力的訓練,還注重政治謀略的培養,所以在這一支裡面,不是有文才就是有武功。而在後來清朝歷代的抬旗儀式中,凡是受皇帝所重視的人,基本上就會被納入鑲黃旗而不是其他的旗。所以我...

清八旗中,各旗的姓氏是什麼,清朝八旗旗主的姓氏分別是什麼

姬覓晴 清八旗中,各旗的姓氏是佟 佟佳氏 關 瓜爾佳氏 馬 馬佳氏 索 索綽羅氏 赫 赫舍里氏 富 富察氏 那 那拉氏 郎 鈕祜祿氏 八姓,俗呼 滿洲八大姓 現今俗稱謂八大姓的滿族著姓姓氏,是自清代中期以後而冠用和改用的漢字姓。而歷史上,滿洲是女真人的直系後裔,是早期進入遼東地區的滿族先世。部分漢人...

清朝滅亡,八旗子弟為啥改姓?八旗後裔都有哪些姓氏?

因為八旗子弟不改名的話,會被別人打死,所以當時迫不得已改名了。改名後有姓金,童,佟,馬等多重姓氏。八旗子弟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而改名的。改名的之後有姓金的,姓童的,姓馬的等。清朝滅亡後,八旗子弟兵就講滿族的姓人,全部換成了漢人的姓,有姓王的,有姓金的,有姓那的,等等。八旗子弟為了能夠銷聲匿跡肯定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