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看《中華上下五千年》
2樓:鑲桖
你知道著名的「絲綢之路」是誰開拓的嗎?是西漢時期偉大的探險家——張騫。
張騫是漢武帝時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尋找並聯絡曾被匈奴趕跑的大月氏,合力進擊匈奴。
張騫一行從長安起程,經隴西向西行進。一路上日晒雨淋,風吹雪打,環境險惡,困難重重。但他信心堅定,不顧艱辛,冒險西行。
當他們來到河西走廊一帶後,就被佔據此地的匈奴騎兵發現。張賽和隨從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單于知道了張騫西行的目的之後,自然不會輕易放過。把他們分散開去放羊牧馬,並由匈奴人嚴加管制。還給張騫娶了匈奴女子為妻,一是監視他,二是誘使他投降。
但是,張騫堅貞不屈。雖被軟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時機,準備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謝謝 多給點分吧 呵呵
3樓:匿名使用者
張騫的故事 公元前139年,漢武帝派張騫前往大月氏國。他的使 命是幫助該地區人民起來抵抗侵略者。張騫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獲釋後再度前往中國以西的地方探險。
他的旅行路線經過阿富汗。當時尚無人到過中國以西這麼遠的地方。因此,張騫給皇帝帶回了中國第一次聽到的關於印度、中東以及歐洲諸國的訊息。
張騫是第一位橫穿阿富汗旅行的中國人,後來是中國商人帶著絲綢和玉石,沿張騫所經過的路線,翻山越嶺來到中國西北並穿過了戈壁沙漠。這條路線後來被稱為「絲綢之路」。
4樓:匿名使用者
東漢明帝時,經濟發展,國力強盛,於73年派遣班超出使西域,他在西域活動了30年,幫助西域各國擺脫了匈奴的奴役,西域和漢王朝的聯絡更加緊密了。
公元前138年,張騫奉命率100多人,出使西域。張騫一行穿過河西走廊時,被匈奴抓獲,單于讓他娶妻生子,張騫被迫在匈奴留居了10年,後趁機逃逸。張騫在大月氏逗留了1年多,未能說服他們,無奈返回。
歸途中,再次被匈奴扣留了1年多,後趁其亂,逃回長安。歷時13年,回來時只剩下他和堂邑父兩人。
張騫出使西域和班超重開絲綢之路的小短文(500字左右) 50
5樓:匿名使用者
張騫出使西域本為貫徹漢武帝聯合大月氏抗擊匈奴之戰略意圖,但出使西域後漢夷文化交往頻繁,中原文明通過「絲綢之路」迅速向四周傳播,恐怕是漢武帝所始料不及的。因而,張騫出使西域這一歷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當時,正在伊犁河流域遊牧的大月氏,是一個著名的「行國」,40萬人口。他們曾居住在敦煌和祁連山之間,被匈奴一再打敗後,剛遷到這裡不久。匈奴殺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
因此,大月氏與匈奴是「世敵」。
漢朝日趨強盛後,計劃積極地消除匈奴貴族對北方的威脅。武帝聽到有關大月氏的傳言,就想與大月氏建立聯合關係,又考慮西行的必經道路——河西走廊還處在匈奴的控制之下,於是公開徵募能擔當出使重任的人才。
張騫和班超出使西域的歷史作用有什麼相同點
6樓:李靜
1.促進了西域地bai區的經濟發展du
2.促進了內地和西域zhi的經濟文化交流
3.為歐洲同dao
我國進行直接友好交
專往創造了條屬件
1.促進了西域同內地的經濟文化交流2.促進了中國與西域、歐洲的友好往來3.為統一多民族國家做出了貢獻
7樓:匿名使用者
張騫、班超出使西域,所起作用的相同點是
①溝通了東方與西方經濟文化的聯絡②促進了漢朝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③促進了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
絲綢之路的小故事,簡短
8樓:森海和你
1、絲綢之路與張騫的故事
建元元年(
公元前140),漢武帝劉徹即位,張騫任皇宮中的郎官。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長安出發,經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後逃脫。
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
張騫出使西域本為貫徹漢武帝聯合大月氏抗擊匈奴之戰略意圖,但出使西域後漢夷文化交往頻繁,中原文明通過「絲綢之路」迅速向四周傳播。因而,張騫出使西域這一歷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張騫對開闢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卓越貢獻,至今舉世稱道。
2、絲綢之路與玄奘的故事
玄奘自長安出發,經秦州、蘭州、涼州,潛行至瓜州,循北道出玉門關,只得瘦馬一匹伴隨。幾經艱險,到達伊吾,後轉至高昌。時高昌王鞠文泰以玄奘一人,身經大沙漠而至,視為有道高僧,殷勤地接待,力勸其留在高昌弘法,但玄奘因決意往天竺求經,高昌王苦留不獲允。
於是玄奘在此說法一月,並與高昌王結為兄弟。其後高昌王送以錢財貨物,給沿途二十四個國王及西突厥,請他們在玄奘過路時,照顧玄奘,於是玄奘便繼續西行。
他先後經過阿耆尼國(焉耆)、屈支(龜茲)、跋祿迦(姑墨),越過蔥嶺,從者十死其四,最後到碎葉城,得見西突厥的肆葉護可汗。
3、絲綢之路與班超的故事
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竇固北伐匈奴,部將班超與匈奴戰於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湖)有功,被授命率吏士三十六人出使西域各國,逐一招撫鄯善(本名樓蘭,在今新疆若羌附近)、于闐(今新疆和田)、疏勒(今新疆喀什)等國。至和帝永元三年(91年),西域五十餘國均服漢朝,西域遂定。
班超因功被任為西域都護,駐龜茲(今新疆庫車)。永元七年(95年)被封為定遠侯。永元十四年(102年)因老病請歸,始返洛陽。
被拜為射聲校尉,是年病卒。班超在西域三十一年,為維護中國邊防,保證各族人民的安全,保障絲綢之路的暢通和促進中外文化交流,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4、宗教僧侶
在絲綢之路上,不為利益只為福音和真理,而且不畏艱險往來各地的是宗教僧侶。他們之中,以佛教僧侶最多,既有來自西域向中國傳播佛教的高僧如鳩 摩羅什,也有中國高僧如法顯、玄奘前往印度學習佛教教義和經籍的。此外,東來的還有摩尼教僧侶、景教僧人。
粟特人的商隊首領往往就是祆教領袖,在歷史文獻 的記載中稱他們為薩寶。西行的也有道教僧侶,如長春真人丘處機。利益通常是人生的驅動力,但這些僧侶所求的只是心中的真理,日夜所思是如何幫助世人擺 脫苦海。
結果,由於他們的努力,絲路上的不同宗教文化得以交流,各地文化亦因外來的刺激而有所變化和發展。比如,沒有佛教的傳入中國,中國的道教就很難產 生,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思想也想必另有一番面貌了。
5、和親
在絲綢之路上,最動人的莫過於和親公主的送迎隊伍。中國曆代王朝,為了與其他國家或民族維持良好關係,通常採用兩種方式,一是冊封首領,授予中 國的官職,表達與中國的密切關係,稱為冊封體制。
二是和親,中國公主嫁給當地首領為妻,兩國用這種婚姻關係達成聯盟。 當然,只有那些特別重要的國家,中國才會向其施行和親政策。西漢時,中國與烏孫和親(公元前110年),因為烏孫是當時西域最強大的國家。
龜茲王絳賓也想 與漢朝和親,但自知沒有資格,所以就在烏孫王翁歸靡與西漢公主解憂所生的女兒第史從長安返回烏孫經過龜茲的時候扣留了她,希望娶第史為妻。絳賓向烏孫和漢 朝派出使團進行遊說,最後烏孫王和解憂同意了這門婚事,西漢皇帝還特意封了第史為公主。
及後吐蕃王朝興起,適逢唐朝與北方的突厥以及吐谷渾(青海的少數民族)和親。吐蕃首領松贊干布認為自己的地位和實力比吐谷渾更強大,於是派使要求唐朝和 親。公元640年唐太宗派出文成公主,實行了和親政策。
9樓:百度使用者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絲綢都是中國運的)。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目的:漢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準備聯絡被匈奴從河西趕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夾擊匈奴。渴望為國建功立業的張騫,毅然應募。
經過:公元前138年,他帶著百餘名隨從從長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11年。他不忘使命,設法逃脫,輾轉到達大月氏。
那時大月氏西遷已久,無意再與匈奴打仗。張騫返回長安,身邊只有在西域娶的胡妻和一位隨從,向漢武帝報告了西域的見聞,以及他們想和漢朝往來的願望。 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於是張騫率領使團,帶著上萬頭牛羊和大量絲綢,訪問西域的許多國家。西域各國也派使節回訪長安。
漢朝和西域的交往從此曰趨頻繁。 西域都護的設立:西域各國紛紛歸附漢朝。
公元前60年,西漢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今新疆地區開始隸屬**的管轄,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班超經營西域:
公元73年,東漢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幫助西域各國擺脫了匈奴的控制,被東漢任命為西域都護,他在西域經營30年,加強了西域與內地的聯絡。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達波斯灣。166年,大秦使臣來到洛陽,這是歐洲國家同中國的首次直接交往。
簡介絲綢之路是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交通線,在歷史上促進了歐亞非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中國是絲綢的故鄉,在經由這條路線進行的**中,中國輸出的商品以絲綢最具代表性。19世紀下半期,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就將這條陸上交通路線稱為「絲綢之路」,此後中外史學家都贊成此說,沿用至今。
張騫通西域後,正式開通了這條從中國通往歐、非大陸的陸路通道。這條道路,由西漢都城長安出發,經過河西走廊,然後分為兩條路線:一條由陽關,經鄯善,沿崑崙山北麓西行,過莎車,西逾蔥嶺,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亞歷山大,公元前30年為羅馬帝國吞併),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
另一條出玉門關,經車師前國,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蔥嶺,過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漢時遊牧於康居西北即成海、裡海北部草原,東漢時屬康居)。 廣義的絲綢之路指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除了上述的路線之外,還包括在南北朝時期形成,在明末發揮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與西北絲綢之路同時出現,在元末取代西北絲綢之路成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絲綢之路等等。
絲綢之路一詞最早來自於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2023年出版的《中國》,有時也簡稱為絲路。雖然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國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但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張騫兩次通西域,開闢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併成功將東西方之間最後的珠簾掀開。
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踩了出來,各國使者、商人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上至王公貴族,下至乞丐獄犯,都在這條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這條東西通路,將中原、西域與阿拉伯、波斯灣緊密聯絡在一起。
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努力,絲綢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廣義上絲路的東段已經到達了韓國、日本,西段至法國、荷蘭。通過海路還可達義大利、埃及,成為亞洲
張騫出使西域的小故事,張騫出使西域的小故事50字
西,經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餘,娶妻生子,但始終秉持漢節。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 前126 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
出使西域的張騫的故事以上,出使西域的張騫的故事200字以上
天心丨抉 建元二年 前139年 張騫率領100多名隨行人員,匈奴人堂邑父為嚮導從長安出發前往西域。西行進入河西走廊。這一地區自月氏人西遷後,已完全為匈奴人所控制。正當張騫一行匆匆穿過河西走廊時,不幸碰上匈奴的騎兵隊,全部被抓獲。匈奴的右部諸王將立即把張騫等人押送到匈奴王庭 今內蒙古呼和浩特附近 見當...
西部建設者的故事,如張騫出使西域
西部大開發的範圍包括重慶 四川 貴州 雲南 自治區 陝西 甘肅 青海 寧夏回族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等12個省 自治區 直轄市,面積為685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71.4 2002年末人口3.67億人,佔全國的28.8 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22660億元,佔全國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