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所謂的修道之人現在是否還存在

時間 2021-09-14 06:11:24

1樓:匿名使用者

有,但是很少。所謂修道就是修心養性,清心寡慾,吃齋參道,基本不殺生或者少殺生。基本過著與世無爭的隱士生活,為善而不留名。

所以你很難知道誰是的,那些總是在說自己怎麼樣怎麼樣,總是在向大眾展示什麼(不管是展示他為善,還是展示他修道有什麼本領)的人,不是什麼修道之人。比如丘處機、張三丰(丘處機、張三丰都是真有其人)。

2樓:

有,不跟你開玩笑,我就是。而且我可以很復責任的告訴你,現在人還比古代的多,現在流行國學,有的人在研究國學的時候,慢慢的就走上了修行的道路,還有的人是學中國五術(像風水、六爻、八卦、奇門遁甲、面相之類)慢慢走上了修行的道路,我就是這樣子的。還有人是因為被現在**給迷的,一天到晚就像修仙之類這樣的很多啊。

3樓:匿名使用者

修道這詞我就不太同意···

道家講自然,講感悟。用修的?

所謂無為而求無為,有為求無為的那是佛教。

所以說修道不如說悟道吧,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4樓:杜宓

有,葛洪(284~364或343)為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字稚川,自號抱朴子,漢族,晉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三國方士葛玄之侄孫,世稱小仙翁。

他曾受封為關內侯,後隱居羅浮山煉丹。著有《神仙傳》、《抱朴子》、《肘後備急方》、《西京雜記》等。

魏伯陽(約100—170),東漢著名煉丹家,道教丹鼎派著名理論家。一說名翱,號雲牙子,會稽上虞人。為高門望族之子。

魏伯陽作《周易參同契》,五行相類,共3卷,是流至今的丹鼎派最早的理論著作。被後世奉為「丹經之祖」。也是現存世界討論煉丹術的最早文獻,曾被英譯,刊載在2023年出版的文化史雜誌「isis」上。

被世界公認為留有著作的一位最早的煉丹家。《周易參同契》是一部煉丹的科學著作,由於化學起源於煉丹術,故此書在世界科技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在其名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對它的內容作了專門的**。

稱之為「全球第一本這方面的書籍。」

魏伯陽(約100—170),東漢著名煉丹家,道教丹鼎派著名理論家。一說名翱,號雲牙子,會稽上虞人(今屬浙江)人,為高門望族之子。世襲簪纓,唯魏伯陽生性好道,不肯仕宦,閒居養性,時人莫知之。

魏伯陽作《周易參同契》,五行相類,共3卷,是流至今的丹鼎派最早的理論著作。該書思想**本於《周易》的納甲說、十二訊息說和卦氣說,並參考古煉丹術及煉丹古書,假借爻象,以論作丹之意。作者由於「恐洩天之符(天機)」,故行文多恍惚之辭、類比之喻,文字古奧難懂,不易捉摸。

《周易參同契》奠定了道教丹鼎學說的理論基礎,被後世奉為「丹經之祖」。

魏伯陽的思想對道教的煉丹術影響極大,歷來對《周易參同契》的註釋不斷,由於該書主要談外丹,兼及內丹,故《周易參同契》的註釋分內、外丹兩大派。是現存世界討論煉丹術的最早文獻,曾被英譯,刊載在2023年出版的文化史雜誌「isis」上。被世界公認為留有著作的一位最早的煉丹家。

魏伯陽月體納甲說的創立。傳統易學意義上的納甲說,始創於西漢著名易學家京房。至東漢魏伯陽著《周易參同契》,在運用《周易》原理**道家煉丹之術的過程中,將京房納甲說與月象有規律的盈虛變化結合起來,從而創立了月體納甲說。

《周易參同契》說:「三日出為爽,震庚受西方;八日兌受丁,上弦平如繩;十五乾體就,盛滿甲東方。蟾蜍與兔魄,日月氣雙明。

蟾蜍視卦節,兔者吐生光。七八道已訖,屈折低下降。十六轉受統,巽辛見平明;艮直於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東方喪其明。

節盡相禪與,繼體復生龍。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終。」依京氏納甲說,乾納甲壬,坤納乙癸,震納庚,巽納辛,坎納戊,離納己,艮納丙,兌納丁。

天干又具方位,甲乙為東,丙丁為南,庚辛為西,壬癸為北,戊己為中。而月亮在一月的時間內,月象在各個不同的方位,又呈現出圓缺盈虛的有規律變化。魏伯陽對此引起了重視,認為不同時間不同方位的月象,恰恰與京房納甲所說的卦象特別相似,上文所引即是他對此的論述。

他認為:初三,月亮微明,出現在西方庚位,震納庚,而此時月亮正象震卦一陽生於下。月亮本身不發光,而是借太陽之光反射而發光。

因此,每月朔日後三日,月方生明,此是指由前一月之晦暗而生明,亦即陰極而陽生。此即其所謂「三日出為爽,震受庚西方。」至初八日,月象上缺一半,其平如繩,出現在南方丁位。

兌納丁,此時月象如同兌卦之象,陽由震初進至二為兌,故月明之半。此即其所謂「八日兌受丁,上弦平如繩。」至十五日,月滿圓,出現在東方甲位。

乾納甲,乾三爻均為陽,此時月滿圓極明之象,如同乾卦三爻陽極之象。此即其所謂「十五乾體就,盛滿甲東方。」「七八」即指十五日,十五日月形象乾卦,陽道已盡極,陽極則生陰,此即其所謂「七八道已訖,屈折低下降。

」至十六日,陽道開始消退,而受統制於陰,即陰進陽退,陰始用事。這體現在月象上,則為十六日月亮退現在西方辛位。巽納辛,此時月象由十五滿明出現虧虛,此象如同巽卦一陰初生於下。

此即其所謂「十六轉受統,巽辛見平明。」至二十三日月缺下半為下弦,而出現在南方丙位。艮納丙,此時月象如同艮卦二陰生於一陽之下。

此即其所謂「艮直於丙南,下弦二十三。」至三十日,月完全喪明於東方乙位。坤納乙,此時月喪明之象,如同坤三爻均為陰,陰極之象。

此即其所謂「坤乙三十日,東方喪其明。」

魏伯陽將一月三十日分為六節,每節五日,各以一卦主之。自朔旦至第五日為第一節,屬震;六日至十日為第二節,屬兌;十一日至十五日為第三節,屬乾;十六日至二十日為第四節,屬巽;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為第五節,屬艮;二十六日至三十日為第六節,屬坤。至三十日,六節既盡,則日月合朔之後,坤陰極(月喪明於乙)則陽生,即晦去朔來,陽受陰之禪,復變為初三之震,震一陽動於下,此即乾初九「潛龍」。

月象盈虧之變化,如此迴圈往復,以至無窮。故稱為「節盡相禪與,繼體復生龍。」乾納甲壬,坤納乙癸,十干始於甲乙,終於壬癸。

此即所謂「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終。」「蟾蜍」即月之精,「兔魄」即日之光。日明於晝,日出則月沒,月出則日沒,此即其所謂「蟾蜍與兔魄,日月氣雙明。

」一月分為六節,分屬六卦,又月本無光,受日之光而發光。此即其所謂「蟾蜍視卦節,兔者吐生光。」

《周易》中最為重要的兩卦是乾坤,此無需多論。但自東漢京房提出乾坤為陰陽之根本,坎離為陰陽之性命之後,以至東漢末年,人們對坎離的重要性,似乎比前代尤為關注。這一點在《周易參同契》中,表現的尤為突出。

應當說,人們對乾坤尤其是坎離重要性的進一步認識,乃是魏氏創造性地提出月體納甲說的關鍵理論依據之一。《參同契》說:「乾坤,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

坎離匡郭,運轂正軸。」又說:「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天地者,乾坤也。設位者,列陰陽配合之位也。《易》謂坎離,坎離者,乾坤二用。

二用無爻位,周流行六虛,往來既不定,上下亦無常。」又說:「坎戊月精,離己日光,日月為《易》,則柔相當,土王四季,羅絡始終,青赤白黑,各居一方,皆稟中宮戊己之功。

」此是說,乾天坤地,坎月離日,乾坤定位於上下,而坎離則執行升降於其間。天為上,地為下,日出東,月出西,此即先天八卦方位中的乾南坤北離東坎西。朱熹《參同契考異》說:

「其象如垣郭之形,其升降則中車軸之貫轂,以遠輪,一下而一上也。」天地生日月,日月執行而形成四季,從而產生了萬物。此說明了在乾坤定位之後,坎離則充分地體現了乾坤之用。

就「易」字而言,坎為月,離為日,日月合之則為古之「易」字,故魏伯陽認為「坎離為易」。就納甲而言,乾納甲壬,坤納乙癸,震納庚,巽納辛,艮納丙,兌納丁,此六卦均有定位。坎納戊,離納己,居於中宮。

但中宮為土,土主四季,四方四行皆稟受坎離陰陽之氣。從這種意義上講,坎離無定位,這就如同乾坤用九用六無固定爻位一樣。

魏氏月體納甲說是易學中的納甲說在煉丹及天文曆法自然科學領域中的進一步發展和具體表現。魏伯陽援易入丹道,創立月體納甲說的目的在於說明其丹道之術合乎《易》道。

魏伯陽何時撰寫了《周易參同契已無從查考。據有關資料推斷:這本書完成於東漢順帝和桓帝之際(公元126-147年)。

中國科協主席錢學森說:「魏伯陽著《周易參同契》初見於公元142年」。

魏伯陽把書取名為《周易參同契》,是以《周易》為立論根據,貫通《周易》、黃老、煉丹三學的一部書典。

《周易參同契》是一部煉丹的科學著作,由於化學起源於煉丹術,故此書在世界科技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在其名著《中國科學技術史》第5卷第3部分中,對它的內容作了專門的**。稱之為「全球第一本這方面的書籍。

」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認為,由於現代化學畢竟大大超出古代化學的成就,用煉外丹的觀點讀《周易參同契》,只在研究中國化學的歷史,對現代科學技術的可能貢獻不大,如果以煉內丹的觀點看《周易參同契》,把《周易參同契》的研究與現代科學的前沿「人體科學」結合起來,就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為《周易參同契》的研究指明瞭方向。

有的研究者進而認為,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揭示了人體生命現象與天地陰陽或整個自然界相似性和合節律性,反映了人類在征服衰老過程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魏伯陽所著的《參同契》,從身心修養的實驗科學精義,而說出心性的形而上道,與形而下質變的精神魂魄等問題,是綜合道家科學的學術,與儒家哲學的思想,溶化會聚在丹道的爐鼎之中,譽為千古丹經道書的鼻祖,實非為過。

關於魏伯陽的傳奇,據《神仙傳》、《逍遙虛經》記載,魏伯陽修真潛默,養志虛無,博瞻文詞,從陰長生得受金丹大道,後與**三人入山煉神丹。丹成,知**中有守道未篤者,乃以丹喂白犬,白犬暫死,謂**曰:「作丹未成無乃未得神明意耶,服之恐如犬,奈何?

」於是,自服丹暫死,以試**,獨有一虞姓**說:「吾師非凡人也,服丹而死,將無有意耶」,也服丹暫死,餘二**不肯服食而出山去。二人去後,魏伯陽即起,將所服丹納死**及白犬口中,都活了過來,一起仙去。

因逢人入山伐木,乃作書與鄉里,寄謝二**,二人方乃懊悔不已。等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旅遊家是誰,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法律是

據中外學者考證,周穆王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旅行家。左傳 昭公十二年 寫道 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將皆必有車轍馬跡焉。竹書紀年 雲 穆王東征天下二億二千五百里,西征億有九萬里,南征億有七百三裡,北征二億七裡。史記 趙世家 雲 繆王 即穆王 使造父御,西巡狩,見西王母,樂而忘返。周穆王是西周的第五位君主...

中國歷史上最好的畫家是誰,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畫家有哪幾位?

顧愷之 348 409 字長康,小字虎頭,晉陵無錫 今江蘇無錫 人。顧愷之博學有才氣,工詩賦 書法,尤善繪畫。精於人像 佛像 禽獸 山水等,時人稱之為三絕 畫絕 文絕和痴絕。謝安深重之,以為蒼生以來未之有。顧愷之與曹不興 陸探微 張僧繇合稱 六朝四大家 顧愷之作畫,意在傳神,其 遷想妙得 以形寫神 ...

中國歷史上最繁華的朝代是,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是哪個朝代?

宋朝宋朝 960年 1279年 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 下啟元朝的時代,根據首都及疆域的變遷,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宋朝開國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來藩鎮割據和宦官亂政的現象,採取重文輕武的施政方針,一方面雖在軍事上積貧積弱不敵北方鄰國,先於1127年使徽 欽二帝受金人擄去,迫使宋室南遷。到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