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兒子,為何沒有阻止司馬懿奪位

時間 2021-08-31 13:40:21

1樓:兩隻文化

雖然曹操他有二十五個兒子,但他這二十五個兒子並不是都是十分有才能的。

曹操最聰明的兒子應該是當時那個曹衝稱象的曹衝,但可惜曹沖年紀輕輕,只有十三歲就因病去世了。而曹操的第一個兒子曹昂雖然他武藝高強,但也是在早年為了保護曹操,與典韋一起死掉了。

接下來的曹丕自然不用多說,他後來成為了皇帝。但他在成為皇帝后把有幾位的強勢的兄弟都殺了或者罷黜了。而曹操兒子當中最富有才華的曹植,也是被曹丕貶謫到遠方去了。

那麼既然曹操的兒子沒有了,那麼曹操的家族姻親難道也沒有什麼強勢的後人嗎?是的,曹操的家族姻的確沒有什麼較為強勢的後人。曹氏宗族可以說他們的前幾輩把一個宗族的智慧和謀略都是用的乾乾淨淨了。

所以再後來在司馬懿奪權的過程中,司馬懿十分輕易的通過高平陵政變,打敗了曹爽,奪得了魏國的政權。而當時的司空王林曾經想廢掉皇帝曹芳,而力捧曹操的兒子楚王曹彪繼位,但是這場政變還沒有來得及發生,就被司馬懿發現並且扼殺了。王林和曹彪也是被司馬懿逼的自殺。

可以說在睿死的時候,曹氏宗族,已經是沒有什麼能挑得起大梁的人了。

並且在曹爽輔政的十年裡,幾乎把當時的所有的士族大家都推到了朝廷的對立面,所以也再也沒有什麼人去支援曹氏宗族了。這就是為什麼司馬懿他可以在魏國奪得政權的原因。

現在說來,也是為曹家遺憾的很。

2樓:知識海洋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時,曹家還有許多藩王在外面,比如燕王曹宇和彭城王曹據。那麼為什麼曹操的這些兒子沒有站出來阻止,導致最後大魏被司馬炎所篡奪呢?歸根結底,問題出在曹丕身上,當然也與司馬懿的高明手段有關。

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曹丕能夠當上世子非常的不容易,當年曹操幾次有立曹植為世子的打算,多虧有司馬懿、吳質、陳群、朱鑠的幫忙,再加上曹植自我約束太差,夜闖司馬門,犯了大錯,最後曹丕才有驚無險的當上了世子。

有這樣的教訓在前,曹丕在篡漢稱帝后,加緊了對諸藩王的控制。曹丕下旨規定:諸藩王王不得逗留京師,即刻前往封地,不奉詔不得前往京師。

曹彰曾經來到洛陽要求覲見曹丕,曹丕厭惡,一直躲著不見,曹彰回去後氣的暴病而亡。

其他諸藩王的境況也很慘,以曹植為例,曹植十一年當中三遷其封地,從安鄉侯到鄄城侯,又從鄄城侯到雍丘王,最後遷徙到陳地。每次都不會在封地呆很長時間。而且當時有這樣嚴格的規定:

藩王下屬官僚皆下等吏才,護衛不超二百人,而且這些護衛不是老就是殘。

時法制,待籓國既自峻迫,寮屬皆賈豎下才,兵人給其殘老,大數不過二百人。

彭城王曹據的狀況也好不到**去,甚至比曹植還殘。曹據先被封為范陽侯,後來改封宛侯。後來一年當中遷徙兩次,分別任章陵王和義陽王。

這還不夠,曹丕後又以曹據夫人是南方彭城人,又遷徙曹據為彭城王,沒過兩年又遷徙為濟陰王,最後復遷徙為彭城王。一次次的折騰,讓曹據心力憔悴。

曹操二十五個兒子當中,只有燕王曹宇的狀況好一點。曹丕駕崩,曹叡即位後,因為曹宇在曹叡小時候經常關愛他,於是燕王曹宇被曹叡召回京師,入朝做官。後來更在曹叡病重時差一點被委任為大將軍,受託孤的的重任。

曹叡的近臣劉放、孫資怕曹氏親貴得權後對自己不利,於是勸曹叡改立曹爽為大將軍,和司馬懿一起接受託孤重任。燕王曹宇又一次被勒令即刻離開京師,從此,曹氏家族再也沒有人能夠進入權利中樞。

其次,當時曹操比較認可的兒子也只剩下曹植和曹丕。曹操死後,曹丕繼位。據說,司馬懿相貌與眾不同,有鷹視狼顧之相。

曹操雖然深知司馬懿能力超凡,但也有意提防他,不過曹丕卻對司馬懿非常信任。

他在位期間,防範自己的曹氏宗族像防賊一樣,導致曹氏力量被大幅度削弱,但也正是在他手中,司馬懿的命運開始扭轉,開始進入政治中心,以至於後來的奪權。

3樓:諾言

這個要怪曹操在曹植和曹丕之間**的問題遊移不定,讓曹丕很沒有安全感,所以曹丕即位之後,老是擔心自己的兄弟奪自己的權,從一開始就變著法的限制自己兄弟的權力,他的兒子曹睿又繼承了老爹的這項政策,導致當司馬懿發動政變的時候,曹家的宗室毫無還手之力。

我們來看看曹植的遭遇,就可見一斑了。曹植是曹丕的親弟弟,按理說天潢貴胄,又封了臨淄侯,怎麼也應該是守土一方,富貴榮華了吧?我們來看看曹植自己在『遷都賦』裡面怎麼抱怨的:

我開始被封為平原王,後來被改封到臨淄侯,然後又是鄄城侯,後來又改封雍丘王,中間搬家到了浚儀,現在又要去做東阿王。名稱變了六次,住的地方搬了三次,連吃飯穿衣都不能保證了!

堂堂諸侯王,連自己吃飯穿衣都可憐巴巴的不能保證,最後鬱鬱而終,這就是曹丕如何對待自己親弟弟,曹睿如何對待自己親叔叔的。

曹植這樣的諸侯王,更沒有軍權。本來曹植只有150人的衛隊,按理說這150個人也很少,根本沒什麼威脅,但是皇帝依然不放心,隔三差五的徵調,最後把所有的青壯年都徵調走了,剩下的要麼是六十歲以上的老卒,要麼是十六歲以下的少年,曹植很無奈的說:難道國家的軍隊,就差我這五六十個青壯年去當兵麼?

封王的時候說為魏國的藩屏,就這麼老的老,小的小,恐怕連自衛,看守王府都做不到,何況其他呢?

陳壽在三國志裡面都忍不住吐槽:

魏氏王公,既徒有國土之名,而無社稷之實,又禁防 壅隔,同於囹圄;位號靡定,大小歲易……

所以在這種高壓環境下,曹魏宗室自保尚且困難,怎麼能指望曹魏的宗室出什麼能人能制衡司馬懿呢?其實曹植早就提醒過曹睿:

當年取代呂氏齊國的是田氏,而不是其他姓呂的後人;三家分晉是韓趙魏,也不是姬姓的晉國公族。但是現在反而公族疏而異姓親,我是真的不理解啊!

但是曹睿當時正依仗司馬懿西拒諸葛亮,北伐公孫康,根本聽不進去曹植的忠言,所以最後高平陵事變之後,曹魏宗室毫無還手之力,直接被司馬懿召集到鄴城圈禁了起來,眼睜睜的看著魏國的社稷,變成了晉朝的山河。

老話說的好,家和才能萬事興,曹丕曹睿老是把矛頭對準自家兄弟,最後還不是便宜了外人?

4樓:都有華

1 分鐘

張頜是河北名將四庭棟中成就最高的。顏良、文丑死在關羽手上,高覽死在趙雲手上,張頜則在曹操這裡一路順風順水,做到五子良將的位子。張遼鎮守合肥、徐晃被趙雲擊敗,牽制住,而老大於禁更牛直接投降關羽,李典直接病死,這讓張頜在魏國地位超絕,因為夏侯氏、曹氏中可堪重用的人不多,曹仁鎮守樊城、夏侯惇要鎮壓異族。

夏侯淵、曹洪等人更是不看重用,郭淮後起之秀。因此在當時張頜可以說是曹操唯一能夠難得出手大將,在漢中之爭上,張頜更是做先鋒,雖說張頜是副將、夏侯淵是主帥,但軍中實際指揮權在張頜手上。當糧草被燒,是夏侯淵而不是張頜救助,這就說明問題。

當夏侯淵死後,曹操只是傷心,但是這個時候戰局並沒有改變,如果曹操想要和劉備死磕到底,那還是有一線生機的,可關羽進攻樊城水淹于禁。

徐晃又被趙雲打敗,這樣曹操才被迫離開漢中。劉備得以佔領,關羽更是神勇魏國五位大將和東吳四位大將才得以消滅,可見關羽厲害,如果不是東吳背後下手,恐怕關羽還不會輸。當三國割據已成,大將紛紛隕落,張頜卻在魏國成為頂樑柱,諸葛亮北伐,張頜為副帥,宣王司馬懿為主帥,但張頜的威望不是司馬懿可比,為此司馬懿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除掉張頜。

張頜要是在司馬懿真的不能夠篡位。而張頜死後四個兒子,沒有一個為他報仇,這是因為他們沒有實權。司馬懿封張頜幾個兒子為侯,不給他們帶兵打仗的機會。

就連夏侯玄的徵西將軍手握十萬軍在曹氏一族滅門時也沒有報仇,就可以知道張頜兒子為何不報仇了。

曹操為何信任司馬?曹操是怎麼看待司馬懿的?

曹操不是信任他,曹操他生性多疑,不會信任何人,他只是在用他而已。司馬懿很聰明,老謀深算,他的智謀不在諸葛亮之下。這不是信任不信任的問題,而是曹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曹操是怎麼看待司馬懿的?曹操欣賞司馬懿的才華,但是曹操同時也在防範著司馬懿,因為他覺得司馬懿這個人太過於深沉。而且懂得內斂和忍耐在這方面...

說司馬懿鷹視狼顧的意思是什麼,曹操說司馬懿鷹視狼顧什麼意思

從字面上分析 想鷹一樣的耽耽,像狼一樣的覬覦。鷹是禽類,禽類的視力是非常好的,能看清楚幾百米以外的東西。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就是這個意思。狼這種動物若它想得到的東西,暫時得不到過好幾年它都記得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從歷史上分析 曹操看出司馬懿的反意,但當時的曹操頭疾纏身,心力交瘁,無力顧暇,但不...

司馬懿的後代,司馬懿家族是怎樣把曹操後代一個個殺盡的?

司馬懿父親 京兆尹司馬防 兄弟司馬防有八子,當時號稱 八達 哥哥司馬朗,字伯達。弟弟司馬孚,字叔達。諡安平獻王。司馬馗,字季達。武城侯,諡武城戴侯。司馬恂,字顯達。司馬進,字惠達。司馬通,字雅達。安城亭侯 北海亭王。司馬敏,字幼達。妻妾宣穆皇后張春華 伏夫人張夫人 柏夫人子女 兒子晉景帝司馬師,張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