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是如何揭露科舉制度的危害的

時間 2021-08-30 11:23:08

1樓:化悅

就從范進中舉來說吧

文章運用對比、誇張手法,深刻揭露了科舉制度下士人的醜惡嘴臉和封建末世衰頹的世風 ,強烈抨擊了封建科舉制的罪惡 。

當范進剛進學時,丈人胡屠戶拿著一副大腸和一瓶酒去賀喜,但根本不像賀喜,分明是在進行批評說教。他口口聲聲罵范進是「現世寶」、「爛忠厚沒用的人」,並教導范進今後要立起個「體統」來。過後,范進叫他借鄉試盤費,又被他「罵了個狗血噴頭」,又是「尖嘴候腮」,又是「瘌**想吃天鵝肉」。

范進中舉後則一躍龍門,身價倍高。胡屠戶對他的態度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他慷慨送來幾斤肉,幾千錢當作賀禮,並當眾稱讚范進「才學高」、「品貌好」、「是天上的星宿」。甚至還一路上低頭替女婿把皺了的衣裳後襟扯了幾十回,真是判若兩人。

作者寫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前後大相徑庭的兩種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他的前倨後恭、嗜錢如命、庸俗自私的世儈形象,十分典型的躍然紙上。丈人如此,旁人就更不用說了。同樣是這一回,在范進中舉之前,已經窮得揭不開鍋,母親更是餓得兩眼都看不見了。

但鄰居中竟沒有一個借米借錢賙濟他。中舉後,他的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單看鄰居中就有拿雞蛋來的,有拿白酒來的,也有背了鬥米來的,也有捉兩隻雞來的,有幫忙去尋人的,有幫忙出主意的。

好一派鄰里好比親戚的親熱圖景。就連做夢也不敢奢望接觸的「大人物」張鄉紳也主動登門拜訪,又是送銀,又是送房,一下子從「一向有失親近」變成「至親骨肉」了。**就是通過前後冷與熱的態度對比,生動地把人物醜態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使我們看到了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人情冷暖,諷刺意味甚濃。

真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儒林外史》對於科舉制度的批判

2樓: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辛辣的筆觸對社會現狀和儒士命運進行批判揭露的諷刺**。**形象地刻畫了在科舉制度下,知識階層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腐朽糜爛的現狀。它透過人生百態揭示了士人功名利祿的觀念、官僚制度、人倫關係和整個社會風氣。

作者從揭露科舉制度以及在這個制度奴役下的士人醜惡的靈魂入手,進而諷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聵無能、地主豪紳的貪吝刻薄、附庸風雅的名士的虛偽卑劣,以及整個封建禮教制度的腐朽和人民靈魂的扭曲。吳敬梓的諷刺顯然給了封建社會有力的一擊,宣洩了大多數心有同感的讀書人對人性卑劣、社會黑暗的控訴。

儒林外史揭露了科舉制度的什麼弊端?

3樓:中地數媒

通過這一段描寫,入木抄三bai分地揭露了科舉制度對封建du

知識分子的毒害。**通過不zhi

同型別的人物dao形象,從各個不同角度揭露了科舉制度是怎樣地麻痺人們的頭腦,使人精神墮落、道德敗壞、生活腐朽。如原本謹慎老成的匡超人,考取秀才便是他墮落的開始,最後完全成為一吹牛拍馬、忘恩負義、不知羞恥為何物的無賴。馬二先生,頗有點俠肝義膽,能做慷慨丈夫事。

他資助匡超人十兩銀子,並勸匡超人,說什麼「只是有本事進了學,中了舉人、進士,即刻就榮宗耀祖」。還說什麼「書中自有**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而今甚麼是書?

就是我們的文章選本了」。可見胸中只容得八股文選,何其庸俗迂腐?

哪些文學作品是用來揭露科舉制度的

4樓:匿名使用者

《海上花列傳》

《官場現形記》

《儒林外史》

《孔乙幾》

《紅樓夢》

《聊齋志異·司文郎》是揭露科舉制度弊端的代表,《聊齋志異》是最早集中揭露科舉制度弊端和危害的作品《葉生》、《司文郎》、《於去惡》等寫一個個秀才鬼魂滯留人世,繼續參加鄉試,構成奇特的「死魂靈」求官書生群像

5樓:淙淙

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魯迅先生的《孔乙幾》

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等等

6樓:匿名使用者

《儒林外史》《紅樓夢》

《儒林外史》諷刺的是八股取士,明朝的八股取士科舉制度有什麼弊端?

7樓:溫柔而雅緻

八股文士的選拔,禁錮了人們的思想,阻礙了文化的發展,扼殺了人才的培養。為了參加考試,許多學者只專注於**研究和八部選文研究,而不注重實際問題。當上考試官後,他們大多成為皇帝的忠臣。

不過,八股選擇也有優勢。只要你能寫得好,你就必須精通各方面。一開始,胡適參加了八部選考,這讓老一輩文人備受尊敬。

1.參加科舉制度的目的

為了科舉考試和八股取士的成功,許多讀者一直在努力學習。他們從小就一直在考試中掙扎。參加科舉考試的**成為統治階級的官僚,成為統治科舉的附庸成為統治的工具。

由於中間有快樂,所以當然會有痛苦。許多讀書人苦讀一生,都是為了科舉及第後的富貴榮華。

2.科舉制度選拔人才

明朝選擇官僚遵循科舉制度。科舉考試只允許在《四書五經》範圍內提出。風格嚴格限於八股取士。

明朝統治者利用「八分制」關押知識分子。那些**,許多人成為皇帝的忠實僕人。明代科舉考試分為三個層次。

省級考試稱為鄉鎮考試,過路者稱為人民。赴京參加考試的人員為貢品。然而,這些人中有許多是無情的儒家學生,沒有真正的知識。

3.科舉制度的滅亡

隨著隋唐王朝的成熟和完善,科舉制度培養了數百名官吏和士人,他們成為統治階級,他們豐富和完善了封建社會的統治,最終實現了繁榮。近百年來,由於封建制度的不斷衰落,清王朝的統治受到國內外各種勢力的影響,風風雨雨逐漸消失,科舉制度也隨之消失。改革和突破,再加上封建主義,朝代就會走向滅亡。

8樓:叫張碧晨

(1)它敗壞了讀書種子。士人為了掙得功名,皓首窮經,揣磨聖賢的言行和時文的程墨。到了後來,連經書也不讀了,只「記其可以出題之篇,及此數十題之文而已」(顧炎武《日知靈·擬題》)。

清代徐大椿有譏刺士人的《道情》說:「讀書人,最不齊。

爛時文,爛如泥。國家本為求生計,誰知道變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題,兩句破題,擺尾搖頭,便道是聖門高弟。

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宋皇、漢祖是那一朝皇帝?案頭放高頭講章,店裡買新科利器。讀得來肩背高低,口角噓唏。

甘蔗渣兒,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負光陰,白白昏迷一世。就教他騙得**,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氣。

」(據袁枚《隨園詩話》卷十二引)這類讀書人究竟於世何補?顧炎武《日知錄·擬題》憤而指出:「愚以為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材,有甚於咸陽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餘人也。

」甚至有人認為,明代亡國,就是用八股試士的緣故。「崇禎末,有人擬一儀狀雲:『謹具大明江山一座、崇禎夫婦兩口,奉申贄敬。

晚生文八股頓首。』貼於朝堂,亦憤世嫉俗之忠言也。」(見呂留良《東莊詩集·真進士歌》自注)甲申之變,崇禎自縊,這一儀狀真的成了明社覆亡的讖語。

  (2)它缺乏實用的價值。八股文一意代聖賢立言,遠離現實,只能作為博取科舉功名的「敲門磚」,別無它用。

像歸有光,既是時文大家,又是古文巨擘。雖然二者同樣當行出色,但是人們唯獨記得他「直據胸臆,信手寫來」的《先妣事略》《寒花葬志》《項脊軒志》等抒情記事之文,那才是他的「宇宙一樣絕好文字」(王慎中《答茅鹿門知縣書》)。因為八股文缺乏實用的價值,所以一經趕下歷史舞臺,就失去了它的立身之所。

9樓:這很撩妹

科舉的八股取仕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制定的,其作法是有利於統治階級進行思想統治,但壞處就是禁錮了讀書人的思想,結果死讀書,讀死書的書呆子式的讀書人越來越多

10樓:匿名使用者

明朝的八股取士科舉制度不允許有創新,只能服務於朝廷。

11樓:你罵我我吃虧

那個制度就是限制了人的思想,讓人的思想固步自封。

12樓:明臺去**了

是當時人們唯一能夠改變命運的機會,所以是諷刺八股取士。

13樓:匿名使用者

它敗壞了讀書種子。士人為了掙得功名,只能服務於朝廷。

14樓:c2百賬號

弊端還是比較大的,導致人們的唯一出路就是去考取功名。

15樓:他咯兔卡

明朝的科舉制度有很大的弊端,他培養不了全面人才。

16樓:轉身回眸之間

八股取士是一種很大的思想束縛,沒有創新和自己的想法。

17樓:四十隻獅

它的弊端就是人們的出路是唯一的,不能由人們自己決定。

科舉制度是怎樣被廢除的,科舉制度是什麼時候廢除的

廢除科舉制 100年前,就是1905年,中國在做什麼?清廷宣佈廢除延續了1300年的科舉制度,是最為震動的大事。羅茲曼主編的 中國的現代化 一書稱 1905年是新舊中國的分水嶺。它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和另一個時代的開始。於是,由此開始,一個貫穿百年的現代化教育在中國艱難地興起。但是,100年前的中國...

如何看待廢除科舉制的影響,科舉制度的廢除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超人越神 事實上科舉只是名字廢了,換了個馬甲叫公 而已 科舉制度的廢除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蜂鳥飛燕 科舉制度被廢除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體現在以下方面 1 廢除科舉制度,搗毀了封建官僚制度的基礎 2 廢除科舉制度極大地衝擊儒家學說灌輸在國民頭腦中的 學而優則仕 的思想 3 廢除科舉制度,開啟了中國現代教...

中國科舉制是誰廢除的?科舉制度是什麼時候廢除的

什麼時候廢除了?不是年年都在考嗎?科舉制度是什麼時候廢除的 科舉制度是1904年1月廢除的。1901年9月清廷實行 新政 後,各地封疆大吏紛紛上奏,重提改革科舉,恢復經濟特科,1903年,張之洞 袁世凱等會奏漸停科舉,1904年1月,清廷正式批准減額減停科舉的奏章。因科舉為利祿所在,人們趨之若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