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毫州在古代是那個國家,叫什麼名字

時間 2021-07-18 19:17:05

1樓:kidding丶

1、商時,亳州境內建有嵇方國。

2、西周,周武王封神農之後建立的姜姓焦國,由河南陝縣遷都於此,並修築焦城。

3、春秋初期,焦國被陳國所滅,焦城屬陳國。魯僖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37年),楚國伐陳國,奪取境內的焦城、夷邑(今城父鎮)。

4、秦時,置譙縣、城父縣,屬泗水郡。譙縣後隸屬碭郡。

5、西漢時,屬沛郡。

6、漢時,東漢建武十八年,(公元42)在譙縣治豫州刺史部。

7、三國時期,魏皇初二年(221年),封譙郡為 「陪都」

8、西晉時,在此置譙國,後又為譙郡,治譙縣。

9、北魏正始四年(507年),為南兗州治所。

10、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北周滅北齊,南兗州屬於北周。鑑於譙城為軍政重鎮,北周在譙縣設定總管府,統轄數州。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周靜帝將南兗州改稱亳州。

11、隋大業三年(607年),又改亳州為譙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譙郡更名為亳州,下轄譙縣(今譙城區)、山桑縣(今蒙城縣)、城父縣12、(今譙城區城父鎮)

臨渙縣(今安徽濉溪臨渙鎮)、酇縣(今河南永城酇城鎮)、鹿邑縣(今河南鹿邑縣西南)、永城縣(今河南永城)、真源縣(今鹿邑縣)8縣。

13、宋時,亳州屬淮南路,宋真宗升亳州為集慶軍,置節度使,統縣七。

14、金時,屬南京路,下轄6縣5鎮。

15、元時,亳州屬汴梁路,下轄6縣。元至正十五年(2023年),劉福通起兵反元,擁韓林兒於亳州稱帝,建 「韓宋」政權,以亳州為都城三年。

16、明朝初年,亳州一度為縣,屬南直隸鳳陽府。弘治九年(2023年),又升縣為州,境內設義門巡檢司。

17、清初,亳州屬安徽布政使司直轄。雍正二年,亳州轄譙縣、太和縣、蒙城縣(今蒙城、渦陽和利辛部分地區)

擴充套件資料:

地形地貌:

亳州市全境呈東南西北向斜長形,整個亳州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以1/9000地面自然坡降向東南微傾。西北部譙城區詹樓地勢最高,海拔42.5米;東南以利辛縣展溝南部最低,海拔22米,相對落差20.

5米。由於受河流蜿蜒切割變遷和黃河歷次南泛的影響,形成平原中崗、坡、碟形窪地相間分佈,具有「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徵。

亳州市轄境與黃河決口扇形地相連,屬平原地帶,地勢平坦,僅東部有龍山、石弓山、齊山、狼山、雙鎖山等10餘處石灰巖殘丘分佈。

除蒙城和渦陽零星分佈的剝蝕殘丘以外總體為典型的黃淮堆積型地貌,為近代黃河氾濫沉積區域,微地貌分為河漫灘、氾濫微高地、氾濫坡平地、決口扇形地、河間窪地、河間平地、低丘7種型別。

土壤:亳州市土壤型別主要有砂礓黑土、潮土、棕壤土和石灰土。其中砂礓黑土(又叫青黑土)是一種具有腐泥狀黑土層和淺育性砂礓層的暗色土壤,是古老的農業區耕作土壤之一,分佈面積最大,約佔全區總面積的71.

6%;潮土系黃泛沉積物發育而成,約佔總面積的23.2%。

棕壤土系老的黃土性衝擊母質所形成,分佈於河流中游沿岸,呈帶狀分佈,佔土地總面積的1.5%。石灰土系以石灰岩為主的風化積物發育而成,均集中在小山丘周圍,約佔土地面積的3.7%。

氣候:亳州市氣候處在暖溫帶南緣,屬於暖溫帶半溼潤氣候區,有明顯的過渡性特徵,主要表現為季風明顯,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適中,無霜期長,四季分明,春溫多變,夏雨集中,秋高氣爽,冬長且幹。

因氣候的過渡性,造成冷暖氣團交鋒頻繁,天氣多變,年際降水變化大,全市歷年平均氣溫14.9℃,平均日照2184小時,平均無霜期213天,平均年降水量831毫米。

2樓:陌洛言

俺以前屬於阜陽,現在屬於亳州,但是我從沒去過亳州,卻一直去阜陽。。。離亳州太遠了,遠到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人管了!

3樓:

假亳州人,還毫州,我呸

古代的安徽叫什麼?比如說唐朝的時候安徽那時候叫什麼名字?

4樓:我是誰

安徽建省於清朝康熙六年(公元2023年),省名取當時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合成,因境內有皖山、春秋時期有古皖國而簡稱皖。唐朝時安徽為建省,當時分中國為十道,安徽分屬河南道、淮南道、江南東道。

早在原始社會末期,安徽境內的淮北、江淮地區為淮夷方國及南下部落所建方國的領地,江南地區為越族等蠻夷部落的領地。

秦推行郡縣制,安徽境內所設縣邑先後為九江、泗水、碭郡、陳郡、會稽(吳)郡等一級地方行政區劃所分領。秦末至楚漢相爭期間,又增置鄣郡、衡山、廬江郡,併為九江、西楚、衡山等諸侯國分領,可考的縣在皖境內有25個縣。

漢初,安徽境內仍為楚、淮南等異姓王封地。三國鼎立期間,分屬孫吳、曹魏二國。元代實行行省制,安徽先後分屬江浙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江淮行省。

至清朝安徽省初建。

5樓:匿名使用者

文明源頭:安徽於清康熙六年(公元2023年)始建省,省名取安慶府與徽州府名第一字為安徽。安徽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

安徽省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在繁昌縣人字洞發現距今約250萬年前人類活動遺址。在和縣龍潭洞發掘的

三、四十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和縣猿人"遺址,表明遠古時期已有人類生息繁衍在安徽這塊土地上。毫州在商代曾為成湯之部,古壽春(今壽縣)在春秋戰國時曾為楚國首都。

老、莊故里:安徽省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悠久的歷史產生出對中國傳統主流文化有重大影響的思想學派,至今仍影響著中國乃至世界文化。

道家學說:春秋戰國時期老子(今安徽渦陽縣人)、莊子(今安徽蒙城縣人)創立了道家學說,老於主要著作有《道德經》,莊子主要著作有《莊子》。其主要哲學思想是:

以道為世界的本原及萬物運動變化的規律,以陰陽二氣相互作用解釋宇廟萬物的產生。

天文曆法:劉安系漢高祖劉邦之孫,封淮南王。西漢哲學家,主要著作有《淮南子》。

他以道家思想的"道"和"陰陽二氣"為理論解釋四季變化,並創立了二十四節氣曆法,至今仍指導我國農業耕作。劉安在壽縣八公山練丹求變,研製出中華美食-豆腐,現已成為世界性的食品文化。

理學學說:朱熹,祖籍安徽徽州婺源(今為江西省婺源)。南宋時期思想家、理學集大成者,也是著名教育家,主要著作有《資治通鑑綱目》。

朱熹以人性有"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之分為定論闡發理學,完善了"二程"理學,並對孔子儒學思想作了進一步的發揮。

安徽文學:東漢末年由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創立的建安文學,以其現實主義手法和清新的風格,形成建安學派,並對後世五言詩、七言詩產生深遠影響。清初桐城人方苞、劉大槐、姚鼐主張散文應宣揚儒家思想,倡導唐宋古文傳統,形成桐城文派,在清代文壇產生重大影響。

黃梅之鄉:安徽是戲曲之鄉,儲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 黃梅戲已成為全國性的大劇種。

安徽民間舞蹈豐富多彩,其中以淮河岸邊流行的花鼓燈最為有名,被譽為"東方芭蕾"。黃梅戲原系皖鄂交界山區民間流行的採茶小調,經藝術家嚴鳳英、王少舫演出《天仙配》、《女附馬》等電影戲劇片,

五、六十年代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進入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經新一代藝術家的再創作,並廣泛出訪歐美、東南亞,黃梅戲已成為中外廣受歡迎的大劇種。

名人薈萃:安徽自古人傑地靈,這塊土地上曾孕育出一大批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人物。科技方面,主要有在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的方法施行外科技術的東漢醫學家華倫,西漢天文曆法創始者劉安,中國珠算的集大成者、明代數學家程大位,現代美籍物理學家楊振寧,中國兩彈元勳、核物理學家鄧稼先等;文化方面,主要有道家學說的創始人老子、莊子,漢末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曹操、曹丕、曹植,清初新安畫派代表人物漸江、查士標、汪之瑞、孫逸,清代桐城散文代表人物方苞、劉大槐、姚鼐,清代**家、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清代戲劇家、徽劇領袖程長庚,現代著名山水畫家黃賓虹,著名學者胡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等;經濟方面,主要有清代經濟學家、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到的 唯一的中國人王茂蔭等;政治、軍事方面,主要有春秋時期政治家、經濟學家管仲,三國時期的曹操和周瑜,北宋時期執法如山、為官清廉、被百姓譽為"包青天"的清官包拯,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清朝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創始人李鴻章,中國共產黨和新文化運動創始人之一的陳獨秀等。

6樓:匿名使用者

安徽:以安慶、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屬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東路和淮南西路;元屬江東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內各府和直隸州直屬**,稱為直隸,後改南直隸;清改江南省,後分設安徽省,為安徽得名的開始;**仍之;建國初分設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後合併恢復安徽省,省名至今未變。

韓國那個領域在古代是中國的?韓國古代稱作什麼

鹿邑浮生如夢 韓國在我國的古代就被稱為朝鮮。當時它的統治區域主要在朝鮮半島的西北部和遼寧的一部分。 秋葉若 韓國本來不存在的,本來只有朝鮮一個的,是二戰後美國人弄出來個韓國。從西漢開始屬於中國的版圖,直到前秦時就不屬於了 前秦剛建立時可能還屬於 明代永樂時曾設交趾布政司20年,但直到 馬關條約 簽訂...

古代的 臨安城 是今天的哪,古代的臨安現在叫什麼?在哪裡?

巔峰野爹仧 宋室南遷,於公元1138年定都杭州,改稱臨安。臨安原為地方政權吳越國 907 978年 的都城,由於其經濟基礎好,被選定為南宋都城,此後便擴建原有吳越宮殿,增建禮制壇廟,疏浚河湖,增闢道路,改善交通,發展商業 手工業,使之成為全國的政治 經濟 文化中心。直至公元1276年南宋滅亡,前後共...

“伐”在古代的含義是什麼,討伐在古代的意思是什麼

伐,擊也。東漢 許慎 說文 伐,殺也。廣雅 為酒醴,伐豚羔,舞長袖。宋 蘇轍 太白山祈雨詞 又如 伐祭 砍頭祭天 伐殺 殺戮 砍伐 hack fell cutdown 伐竹取道。唐 柳宗元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坎坎伐檀兮。詩 魏風 伐檀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唐 魏徵 諫太宗十思疏 伐薪燒炭南山中。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