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漫談歷史中
清朝末期,在山東地區有一種名叫“刀尖藥”的止血藥盛行一時,因為清朝人腦後都梳著一根大大的辮子,而額頭的頭髮每隔一段時間就要修理,剃頭的師傅為了避免失手總會準備一包“刀尖藥”,只要往傷口上撒上一點,不出幾日就能快速止血生肌,但是問他們“刀尖藥”是何物,沒有人答得上來。
光緒25年,京官王懿榮偶感風寒,接連吃了幾天藥也不見好轉。王懿榮的一位朋友聽說了他的難處,找到了坊間的一位名醫,聽說在他那裡有一味藥可以包治百病,於是前往神醫處配了一副藥送往王懿榮家中。王懿榮領藥之後拜謝了朋友,因為王懿榮本身對於藥學十分的感興趣,於是開啟藥方尋找起朋友說的神祕藥方,一味從來沒有聽說過的藥物映入了眼簾,“龍骨是一味什麼藥材,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
”王懿榮開啟藥包,想看看這一味“龍骨”到底是何方神聖,因為藥材在藥店已經被研磨成了粉末,王懿榮好不容易才在粉末中找到了一塊龍骨的碎片,王懿榮本身就是一名金石學家,所以習慣性地拿起研究了起來。看起來這是某種動物的骨頭,更為奇怪的骨頭還有一些類似於小篆的花紋,王懿榮感覺此事不簡單,但是光憑這小小的一塊碎片也證明不了什麼。第二天,王懿榮差遣下人前往藥店,把藥店中還未研磨成粉末的龍骨全部買來,而但是的價錢也是十分的便宜,數片也不過幾紋錢。
王懿榮的判斷果然沒有錯,下人買回來的龍骨有的是龜甲,有的是獸骨,上面雕刻的確實是失傳已久久的殷商文字,而所謂的龍骨就是現在的國寶甲骨卜辭。
意識到這是件不得了的事情後,王懿榮連忙趕往藥店,詢問這麼大量的龍骨出自何處?藥店老闆稱這些龍骨都來自河南安陽小屯村,原本是田間的老農在耕地時無意挖到的,詢問藥店之後居然發現是一種藥材,名叫龍骨於是整個安陽地區都知道了地下有藥材,大量的農民都開始挖掘,差不多已經挖了20年,而這些挖出來的龍骨都被研磨成了藥粉在藥店中售賣。王懿榮在聽到這個訊息後,心痛之餘連忙告訴藥店老闆,以後只要收到了完整的龍骨全都送到我府上,王懿榮以每片二兩銀子和藥店老闆達成協議,藥店老闆自然高興地不得了,因為龍骨粉末每斤售價才五文錢,王懿榮開出的已經是天文數字了。
在金錢的刺激之下,各地的藥商都將龍骨賣與王懿榮,而王懿榮也是照單全收,並且還款待賣龍骨的藥商,在藥商的眼中這只是值二兩銀子的藥材,而在王懿榮的眼中這卻是不可多得國寶,而正是因為王懿榮在那段時間的收集,使得最後一批甲骨卜辭免遭成為研磨成藥粉的命運。因為王懿榮的****,許多高質量的甲骨卜辭都能夠被王懿榮所研究,最多的一片甲骨卜辭上居然刻滿了文字,多達52個,這些珍貴的文物恰好被金石學家王懿榮獲得,這或許真的是命運的安排。在對甲骨不斷地研究和推敲中,王懿榮斷定這是商代祖先使用的文字。
王懿榮的這一發現讓人們第一次感受到了神祕的商朝文化,震驚了整個京城。
但是為什麼這麼多的甲骨會出現在安陽呢?經過後來的研究發現,安陽是殷商王朝後期都城,所以處於當時殷商文化的中心地帶,所以出土如此多的甲骨也就不感到意外了。而王懿榮的此舉也為中國文化形成了兩位新的學科:
一為甲骨學,二為殷商考古學,殷商文化逐漸依靠甲骨這個載體被我們所研究,而這一切要感謝的是王懿榮先生的探索精神。庚子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皇帝和太后倉皇西逃,而王懿榮卻卻誓與北京共存亡,書絕命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
於止之其所止,此為近之。”
為了不受辱,王懿榮與自己的家人服毒之後投井自盡,而他***不下的就是那一千多片珍貴甲骨。其中的大部分都給予另外一位甲骨文研究先驅劉鶚,剩下的少部分則由自己的孫女手中保管,正是由於王懿榮的深思熟慮,才使得這一批珍貴的文物躲過了那一場浩劫。
王懿榮生前的那一批珍貴甲骨,除了少數留在美國之外,大部分都免於戰亂保留了下來,成為我們珍貴的國寶,而王懿榮也是中國的第一代甲骨文學者,現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還建有王懿榮紀念館,永遠悼念這一位甲骨學先驅。
2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這個藥存在非常多的不良反應,而且藥效也非常不穩定,所以這個藥後來消失了。
3樓:
有可能“神藥”在歷史的傳承中失傳了,也有可能是因為自然界的優勝劣汰的機制被淘汰掉了。
4樓:秋風體育
主要還是因為後來人們發現這種藥是甲骨做成的,這可是文物,所以消失了。